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大硒材料合成及其电化学储氢研究获新进展
1
《合肥科技》 2006年第4期11-12,共2页
近日,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谢毅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可见光辅助光热化学合成的新方法,成功地控制合成了微米管状、亚微米棒状、梭形纳米棒状、刺猬状纳米棒组装体等不同形态的特殊硒材料。研究结果... 近日,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谢毅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可见光辅助光热化学合成的新方法,成功地控制合成了微米管状、亚微米棒状、梭形纳米棒状、刺猬状纳米棒组装体等不同形态的特殊硒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硒材料形貌与结构对其电化学储氢性能有显著影响,如硒亚微米管的电化学储氢性能明显优于梭形纳米棒。该成果发表在4月10日出版的国际著名化学期刊Angew.Chem.Int.Ed.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储氢 材料合成 中国科大 中国科技大学 储氢性能 国家实验室 纳米棒 化学合成 物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总理视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现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2
《物流技术》 2010年第2期42-42,共1页
2009年8月7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考察。8月7日下午,温家宝来到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关键词 研发中心 工程技术 中科院 无锡 传感 研究院 物联网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微生物碳源利用效率对施肥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3
作者 《种业导刊》 2020年第1期41-41,共1页
陆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在调控碳循环过程中扮演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1)通过分解代谢作用使有机物矿化向大气释放CO2:2)将非稳态的有机碳通过微生物“碳泵”的形式不断形成稳定态有机碳库。微生物这种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相对过程强弱... 陆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在调控碳循环过程中扮演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1)通过分解代谢作用使有机物矿化向大气释放CO2:2)将非稳态的有机碳通过微生物“碳泵”的形式不断形成稳定态有机碳库。微生物这种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相对过程强弱可以通过碳源利用效率(CUE)反映,其决定了土壤中碳周转的去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利用 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 有机碳库 碳周转 陆地生态系统 稳定态 有机物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调控在大豆籽粒驯化中的重要作用
4
《种业导刊》 2016年第5期32-32,共1页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劲松研究组和陈受宜研究组针对驯化过程中发育大豆种子的转录组特征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通过测定和分析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发育种子的40个转录组数据并通过基因共表...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劲松研究组和陈受宜研究组针对驯化过程中发育大豆种子的转录组特征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通过测定和分析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发育种子的40个转录组数据并通过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发现,在驯化过程中基因表达量及共表达网络发生了显著变化,且基因表达量与网络衔接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化过程 转录调控 大豆种子 植物基因组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育生物学 网络分析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雄玉581”成为吉林省2016年主导推广品种
5
《种业导刊》 2016年第5期30-30,共1页
在《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发布2016年吉林省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中了解到,经过专家评定,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南通大熊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雄玉581”被推荐为2016年主导推广的优良... 在《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发布2016年吉林省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中了解到,经过专家评定,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南通大熊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雄玉581”被推荐为2016年主导推广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吉林省 农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 优良品种 联合选育 农业生态 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玉米胚乳灌浆调控新机制
6
作者 《种业导刊》 2020年第1期41-41,共1页
日前,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巫永睿研究组在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Transactivation of Sus1 and Sus2 by Opaque2 is an essential supplement to sucrose synthase-mediated endosperm filling... 日前,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巫永睿研究组在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Transactivation of Sus1 and Sus2 by Opaque2 is an essential supplement to sucrose synthase-mediated endosperm filling in maize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进一步拓展了Opaque2(O2)作为玉米胚乳灌浆调控网络核心转录因子的作用范围,揭示其可以调控胚乳储藏物质合成起始单元生成所需基因的协同表达。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技部和中科院等的资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藏物质 玉米胚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 协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修复技术为土壤治污效力
7
《杭州农业科技》 2005年第6期17-17,共1页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持完成的“863”计划“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与示范”课题取得重要成果。课题组对植物修复的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并集成与植物修复相关的环境科学、地理学、土壤学、植物栽培、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持完成的“863”计划“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与示范”课题取得重要成果。课题组对植物修复的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并集成与植物修复相关的环境科学、地理学、土壤学、植物栽培、生物技术、营养施肥、植物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具有应用前景的植物修复成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 “863”计划 效力 治污 中国科学院 环境修复 地理科学 环境科学 植物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研究院将与安大开展多层次合作
8
《合肥科技》 2005年第3期3-4,共2页
2月24日上午,安徽大学一行二十多人来到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就加强双方在科研、人才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沟通。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陆勤毅、校长黄德宽亲自带队,韦穗、吴先良二位副校长和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电子... 2月24日上午,安徽大学一行二十多人来到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就加强双方在科研、人才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沟通。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陆勤毅、校长黄德宽亲自带队,韦穗、吴先良二位副校长和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电子等相关学院院长以及安徽大学科技处、研究生部的领导随同来访。合肥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党委书记、副院长匡光力,副院长梅涛,固体所常务副所长蔡伟平及有关负责人与客人进行了座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院 合肥 合作 多层次 中国科学院 安徽大学 党委书记 副院长 副校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植物修复技术获重要成果
9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 2005年第11期21-21,共1页
据中国科学院网2005年11月9日报道:11月4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主持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与示范”课题,在京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的“863”资源环境领域专家、环境主题专家和特聘专... 据中国科学院网2005年11月9日报道:11月4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主持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与示范”课题,在京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的“863”资源环境领域专家、环境主题专家和特聘专家等组成的验收组的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技术 地理资源 “863”课题 中科院 重金属污染土壤 中国科学院 领域专家 资源环境 科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场驱动氧化铈相变过程的直接观察与相关物性研究取得进展
10
《稀土信息》 2010年第4期23-23,共1页
二氧化铈为萤石结构,晶格氧活性较高,容易迁移形成氧空位,因此,氧化铈释放氧和吸收氧(即氧化还原过程)较容易发生,被广泛用作处理汽车尾气的三效催化剂(TWC)材料和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载体等,长期以来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上均受... 二氧化铈为萤石结构,晶格氧活性较高,容易迁移形成氧空位,因此,氧化铈释放氧和吸收氧(即氧化还原过程)较容易发生,被广泛用作处理汽车尾气的三效催化剂(TWC)材料和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载体等,长期以来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上均受到高度重视。氧化铈工作的过程发生四价铈和三价铈之间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铈 相变过程 电场驱动 物性 氧化还原过程 贵金属催化剂 活性载体 三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化学会志》发表稀土单分子磁体弛豫研究重要进展
11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单分子磁体 美国化学会 稀土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弛豫 国家重点实验室 资源利用 CHE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