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遥感影像的油罐自动检测算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维胜 王超 +3 位作者 张红 吴樊 汤益先 穆湘萍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98-1301,共4页
油罐自动检测和识别对于大比例尺、自动/半自动计算机制图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的油罐检测算法利用改进的随机Hough变换(RHT),改进的Canny算法和模板匹配算法,不仅在识别率上有较大的提高,同时也缩短了检测时间,并解决了油罐识别中模板... 油罐自动检测和识别对于大比例尺、自动/半自动计算机制图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的油罐检测算法利用改进的随机Hough变换(RHT),改进的Canny算法和模板匹配算法,不仅在识别率上有较大的提高,同时也缩短了检测时间,并解决了油罐识别中模板匹配模板选择问题,降低了RHT计算复杂度。通过实验证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油罐自动检测算法识别率优于80%,满足了75%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油罐检测 RHT 模板匹配 改进的Canny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最大似然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以SAR影像为例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富龙 王超 张红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8年第1期75-78,共4页
针对常规最大似然分类算法中类别先验概率获取困难及遥感影像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改进最大似然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该方法能使用类别样本的统计信息,实现类别先验概率的自动和最优提取,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基于统计监督分类方法中无... 针对常规最大似然分类算法中类别先验概率获取困难及遥感影像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改进最大似然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该方法能使用类别样本的统计信息,实现类别先验概率的自动和最优提取,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基于统计监督分类方法中无法直接获取类别先验概率的问题。以6景Radarsat-1精细模式SAR影像数据为例进行的分类实验证明,该算法分类效果较好,针对单波段、单极化的SAR影像,其精度可望达到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改进最大似然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变化检测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富龙 张红 王超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7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是很好的变化检测信息源,研究SAR图像变化检测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介绍了SAR变化检测的整个流程——数据预处理、变化检测算法、检测后处理及变化检测算法评价。为了方便算法...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是很好的变化检测信息源,研究SAR图像变化检测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介绍了SAR变化检测的整个流程——数据预处理、变化检测算法、检测后处理及变化检测算法评价。为了方便算法设计者,分门别类地阐述了变化检测算法的主要方法及核心决策规则,包括差值法、统计假设检验法、预测模型、相干模型;并对每种方法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针对SAR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对将来SAR变化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给予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变化检测 差值影像 统计假设检验 预测模型 相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线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植被参数提取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曦 张红 王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58-2861,共4页
由于单基线极化干涉SAR技术(如三阶段法、ESPRIT算法等)反演植被参数的方法受限于具有最小地体幅度比的观测数据,影响冠层或地表有效相位中心的估计,因此往往低估植被的高度。该文通过增加另一个基线的极化干涉SAR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 由于单基线极化干涉SAR技术(如三阶段法、ESPRIT算法等)反演植被参数的方法受限于具有最小地体幅度比的观测数据,影响冠层或地表有效相位中心的估计,因此往往低估植被的高度。该文通过增加另一个基线的极化干涉SAR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基线反演技术存在的这个缺陷,并适当改进双基线极化干涉SAR技术,降低植被参数估计的动态偏差,最后用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验证了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极化干涉SAR 双基线 植被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地形坡度引起的极化方位角偏移的估计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曦 张红 王超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7年第1期59-65,共7页
对于分布目标而言,雷达视角和地形坡度的变化会引起极化方位角的偏移,相反,在雷达视角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极化方位角的变化来估算地形变化。因此,针对由地形坡度引起的极化方位角的偏移,分析了多种极化方位角估计算法,并综合评价各... 对于分布目标而言,雷达视角和地形坡度的变化会引起极化方位角的偏移,相反,在雷达视角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极化方位角的变化来估算地形变化。因此,针对由地形坡度引起的极化方位角的偏移,分析了多种极化方位角估计算法,并综合评价各类估计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讨论了影响极化方位角估计精度的因素以及极化方位角信息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极化方位角 地形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