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心理学家D.N.鲁宾逊给心理研究所一位研究生的信
1
作者 乐国安 《心理科学通讯》 1982年第1期60-61,共2页
最近,美国鲁宾逊教授在给我们的一封来信中,谈到他对研究心理学的理论和历史问题的看法。现将信中有关内容摘译如下,供大家参考:我写这封信,因为我想讲明,我认为心理学的历史和理论研究对中国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是重要的。中国没有必要重... 最近,美国鲁宾逊教授在给我们的一封来信中,谈到他对研究心理学的理论和历史问题的看法。现将信中有关内容摘译如下,供大家参考:我写这封信,因为我想讲明,我认为心理学的历史和理论研究对中国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是重要的。中国没有必要重复西方心理学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出现过的混乱和争吵。然而,假如想要避免错误和杂乱无章,根本的一点在于年轻一代的心理学者们要充分地了解这门学科的历史的和思想的基础,而不是仅仅了解它的(实在太多的)事实和(确实过于方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宾逊 心理学者 美国心理学 研究生 心理研究 历史问题 科学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 研究心理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及其对教学指导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钟建军 郭志宏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97-99,共3页
卡尔·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观的基础上,人格理论是其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和基础,非指导教学和来访者中心以及创造理论是他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在具体的领域深化和发展,这些人本主义... 卡尔·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观的基础上,人格理论是其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和基础,非指导教学和来访者中心以及创造理论是他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在具体的领域深化和发展,这些人本主义思想对当代教育领域的教育目标以及教育方法、师生关系、创造教育提供了认识和反思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罗杰斯 来访者中心 非指导性教学 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文献检索的得力工具——介绍SSCI
3
作者 韩布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1年第1期84-86,共3页
文献资料的收集和阅读已成为科研工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单一学科的多学科研究盛行,文献资料大幅度增加的今天,信息来源的全、新、快是科研成功和效率的保证。各种文献索引应运而生。其中SSCI是心理学文献检索的得力工具之一。
关键词 文献检索 心理学 引文索引 来源索引 文献资料 文献索引 多学科研究 科研工作 引用文献 主题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心理学人员、组织、机构与刊物
4
作者 管连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1年第1期80-83,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台湾心理学的人员、组织、机构、心理学刊物、及近10年来台湾心理学期刊上文章的分类情况。文中并附有一批关于台湾心理学者对汉字进行研究所发表的研究论文题录及关于心理测验方面的研究论文题录。
关键词 心理学 台湾大学 心理测验 研究论文 心理研究 测验种 主题统觉测验 汉字 心理卫生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心理学与社会技术进步——试分析人与电子计算机的相互作用
5
作者 徐联仓 《经营与管理》 1984年第2期7-8,10,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产管理、科研管理、社会生活等方面也必然出现新的问题。所以管理也要进行改革,来适应新的要求。管理的改革将要与管理的对象的变化密切结合起来。在未来的管理体系中,人、机、环境与社会将做为相互作用的诸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产管理、科研管理、社会生活等方面也必然出现新的问题。所以管理也要进行改革,来适应新的要求。管理的改革将要与管理的对象的变化密切结合起来。在未来的管理体系中,人、机、环境与社会将做为相互作用的诸因素而被加以研究、组织。在管理工作中对人的因素应给予特别的重视,不论科学技术发展得多么快,人的因素不但不会降低反而更突出。任何一种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专业训练 管理心理学 科研管理 计算机科学 生产管理 新型计算机 操作计算机 人的因素 任务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罗跃嘉 林婉君 +1 位作者 吴健辉 秦绍正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5-353,共9页
应激对机体生理功能、心理与行为活动有极大调节作用,是人类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和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随着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脑活动由"神秘"变得更加"可视"。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出发,揭示应激调节心理... 应激对机体生理功能、心理与行为活动有极大调节作用,是人类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和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随着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脑活动由"神秘"变得更加"可视"。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出发,揭示应激调节心理与行为活动的脑机制,将为应激相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旨在探讨应激对大脑、心理与行为活动调节的基本规律,总结和概括了人类应激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最新进展,归纳并提出"应激对脑、心理与行为调节的多元交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认知神经科学 行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2型糖尿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史晓红 孙亮 +4 位作者 王沥 金锋 朱小泉 唐雷 杨泽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4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Lepr)基因第6外显子Gln223Arg多态性与中国北方人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鉴定了相互间无亲缘关系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728例中国北方汉族人的Lepr基因Gln223...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Lepr)基因第6外显子Gln223Arg多态性与中国北方人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鉴定了相互间无亲缘关系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728例中国北方汉族人的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的基因型(其中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的T2DM患者333例,非糖尿病健康对照395例)。结果 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行年龄、性别、BMI和腰围等因素调整后,GG基因型的携带仍然能够增加T2DM的患病风险。结论 Lepr基因第6外显子Gln223Arg多态性与中国北方人T2DM的易感性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瘦素受体 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 被引量:42
8
作者 王极盛 赫尔实 李焰 《社会心理科学》 1997年第4期21-25,共5页
对北京市随机抽取的2663名中学生进行自编的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心理测量,结果表明:(1)该量表的50个项目均有较好的区分度。(2)该量表的重测信度在0.544—0.842之间,同质性信度在0.6884—0.7908之间,分半信度在0.6862-0.8177之间,表明... 对北京市随机抽取的2663名中学生进行自编的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心理测量,结果表明:(1)该量表的50个项目均有较好的区分度。(2)该量表的重测信度在0.544—0.842之间,同质性信度在0.6884—0.7908之间,分半信度在0.6862-0.8177之间,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3)量表总分与各分量表的相关在0.5503-0.8972之间,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2326-0.7737之间,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4)建立了从初一到高三的六个年级的常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心理素质 总量表 重测信度 分半信度 结构效度 同质性 区分度 适应性 素质教育 道德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院制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学业倦怠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军 朱书卉 +1 位作者 眭国荣 曲方炳 《校园心理》 2017年第1期12-17,共6页
以709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心理资本视阈下书院制学生学业倦怠的基本情况及其解决之策。31.3%的书院制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业倦怠现象,在年级、性别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高中性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的... 以709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心理资本视阈下书院制学生学业倦怠的基本情况及其解决之策。31.3%的书院制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业倦怠现象,在年级、性别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高中性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的学业倦怠水平明显高于来自重点高中的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业倦怠呈负相关,且心理资本对学业倦怠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应。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学业倦怠水平越低。由此,开发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加强心理资本建设,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学业倦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倦怠 书院制 心理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9岁儿童空间图形认知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文馥 樊文梅 +1 位作者 王贞琳 吴启风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共5页
本研究通过儿童辨认空间图形、将空间图形转译成立体结构的能力的发展,探讨儿童对形体转换关系认知的发展过程。研究对象是4—9岁儿童。实验材料是4张空间结构不同的三维体图形。要求被试计数出空间图形实际所含的小立方体数,并将... 本研究通过儿童辨认空间图形、将空间图形转译成立体结构的能力的发展,探讨儿童对形体转换关系认知的发展过程。研究对象是4—9岁儿童。实验材料是4张空间结构不同的三维体图形。要求被试计数出空间图形实际所含的小立方体数,并将构成空间图形的小立方体分别涂成不同的颜色。结果表明儿童对立体空间图形的认知是从二维图形认知通过一定过渡形式转化来的。从年龄阶段看,空间图形认知发展进程,要经过三个不同层次的水平方能达到正确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图形 二维 三维 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中国内隐领导概念的内涵及变化 被引量:18
11
作者 林琼 凌文辁 方俐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8-101,共4页
内隐领导理论是关于人们内心领导概念结构的探究。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2002年与1988年的调查统计结果 ,发现当前中国人内心领导概念的内容仍由个人品德、目标有效性、人际能力和才能多面性四个因素构成 ,但四因素的方差、信度、排序及构... 内隐领导理论是关于人们内心领导概念结构的探究。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2002年与1988年的调查统计结果 ,发现当前中国人内心领导概念的内容仍由个人品德、目标有效性、人际能力和才能多面性四个因素构成 ,但四因素的方差、信度、排序及构成项目已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表明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变迁对中国内隐领导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领导理论 目标有效性 才能多面性 个人品德 人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475
12
作者 张鼎昆 方俐洛 凌文辁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9年第1期39-43,11,共6页
对20年来国内外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讨论了自我效能感产生的背景、理论框架、研究发展及未来趋势。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居民心理和谐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斌 吴敏 +1 位作者 刘炼 任孝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4-128,共5页
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发的心理和谐问卷,对899名武汉市居民的心理和谐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当前武汉市居民心理和谐现状及其差异。结果发现:武汉市居民心理和谐状况处于比较和谐水平,其中家庭氛围和谐水平最高,人际关系和谐水平最低... 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发的心理和谐问卷,对899名武汉市居民的心理和谐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当前武汉市居民心理和谐现状及其差异。结果发现:武汉市居民心理和谐状况处于比较和谐水平,其中家庭氛围和谐水平最高,人际关系和谐水平最低;心理和谐总分、家庭氛围、自我状态显著高于全国7城市的常模;武汉市居民心理和谐受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收入等人口统计学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心理和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一词干扰效应的年龄差异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仲贤 张增慧 刘颂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1年第1期75-79,共5页
本实验探讨了色一词干扰效应的年龄差异及色一词干扰效应的延续作用。结果表明,Stroop效应无论在儿童、中青年及老年人中均是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中青年人的色一词干扰效应比起儿童及老年人低,老年人与儿童的Stroop效应更明显。Stroop... 本实验探讨了色一词干扰效应的年龄差异及色一词干扰效应的延续作用。结果表明,Stroop效应无论在儿童、中青年及老年人中均是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中青年人的色一词干扰效应比起儿童及老年人低,老年人与儿童的Stroop效应更明显。Stroop效应在同一个字词中存在,而即使不是同一个字词,而Stroop效应也会由于反应定势(或定型)的作用而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效应 老年人 年龄差异 儿童 实验研究 中青年人 颜色 实验条件 延续作用 认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的员工培训心理学研究及其症结 被引量:3
15
作者 时勘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1990年第6期13-15,共3页
一、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我国早期的职业技术教育开始于清末洋务派开办的船政学堂。1916年,清华学校校长周寄梅为了指导学生选择职业,在该校开展了职业的指导,这是我国注意职业心理的开端。1917年,一批教育家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从此... 一、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我国早期的职业技术教育开始于清末洋务派开办的船政学堂。1916年,清华学校校长周寄梅为了指导学生选择职业,在该校开展了职业的指导,这是我国注意职业心理的开端。1917年,一批教育家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从此,'推广职业教育、改良职业教育'的研究得以展开。其后,在该社主办的《教育与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职业教育社 职业技术教育 培训心理学 清华学校 职业指导 职业心理 工业心理学 职业训练 职业选择 技工培训
原文传递
国外文字认知研究回顾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绍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1年第1期46-54,共9页
心理学对文字认知的研究几乎和心理学整个历史一样长。早在1885年,Cattell就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用速示器呈现字母或词,发现10ms可以阅读3—4个无关字母,2个无关系的词,4个有联系的词。从词中识别一个词比在字母数相同的无意义字母串... 心理学对文字认知的研究几乎和心理学整个历史一样长。早在1885年,Cattell就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用速示器呈现字母或词,发现10ms可以阅读3—4个无关字母,2个无关系的词,4个有联系的词。从词中识别一个词比在字母数相同的无意义字母串中识别一个字母要快。Erdmann等还发现,命名一个词的时间比命名一个字母还要短。对这一现象,Cattell称之为“词优效应”。自从Cattell提出词优效应以来,心理学在文字认知方面的研究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五十年代初期,这类研究才又出现在西方文献里。从七十年代到现在,词优效应受到广泛的注意。为什么要把词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呢?在我们的日常阅读中,读的是句子,词是在句子里的,研究对词的知觉能帮助我们了解阅读吗?一个人在速示条件下读得越多,他的阅读技能就越高吗?Hoffman(1972)对1—8年级儿童做的实验表明,正是这样。除此之外,这类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模式识别、记忆结构、说—写关系及一般认知功能。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盛行以来,文字认知更成为热门课题,这是因为认知心理学尽管研究领域很广,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这就是:经验与知识是如何进入人脑中存储的?这些经验、知识是怎样与外界输入的信息交互作用,以达到各种不同的认知目的?对文字的认知,恰是一个典型的这样的问题,并且研究起来比较方便,它就自然成了研究的重点。一百年来,人类对自己的文字认知过程有哪些发现?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这我们对文字的识别?本文通过介绍词优效应的发现与研究、对词知觉单元的探讨、文字认知中听觉和视觉的关系以及不同的识别模式,回顾了文字认知研究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认知 词优效应 假词 非词 Logoyen EPAM I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重组后薪酬制度改革的现场研究──以某市热电集团为案例
17
作者 张丽华 王娟 陈龙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5,共7页
本研究跟踪的个案--某热电公司是一家上市的国企,于2000年初将本市东山、西山、北山电厂等5个企业通过股权重组纳入集团公司体系.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股权重组 薪酬制度 岗位薪点 工资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说到电影不仅是文本到影像的转变——一项关于思维加工模式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霍云贞 张锦辉 付秋芳 《德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8-23,28,共7页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视听化多媒体教材利用多通道对信息进行加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长期的视听化教学对语言思维和写作可能造成消极的影响。通过对深度文本阅读和观看影像两种教学方式进行实验性比较,初步发现:过度依赖影像资料...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视听化多媒体教材利用多通道对信息进行加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长期的视听化教学对语言思维和写作可能造成消极的影响。通过对深度文本阅读和观看影像两种教学方式进行实验性比较,初步发现:过度依赖影像资料可能会弱化学生对文字的想象加工;如果缺乏系统深入的语言文本学习,阅读和写作能力难以得到提升。而深度文本阅读可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现为写作中的严谨规范和语言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视听化 深度文本阅读 浅阅读 小说 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现象及其在生理心理系统中的意义(一)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薇 徐联仓 《心理学报》 1987年第3期307-311,共5页
非线性系统的确定性数学模型能够产生复杂的非周期性动力学行为,即混沌现象,许多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对此已进行了大量、广泛的数值研究和实验分析。本文试图探讨混沌动力学在生理心理学中的意义。第一部分对混沌现象的概念、发生机制以及... 非线性系统的确定性数学模型能够产生复杂的非周期性动力学行为,即混沌现象,许多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对此已进行了大量、广泛的数值研究和实验分析。本文试图探讨混沌动力学在生理心理学中的意义。第一部分对混沌现象的概念、发生机制以及数值分析方法做了简单的综述,第二部分以神经系统的计算机实验结果为例讨论了混沌动力学的数值分析方法做为新的统计工具,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可能得到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现象 混沌动力学 动力学行为 数值研究 实验分析 动力学系统 非周期性 相平面 混沌运动 相关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现象及其在生理心理系统中的意义(二)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薇 徐联仓 《心理学报》 1987年第4期394-398,共5页
混沌现象的发现与研究引起生物学界和心理学界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它似乎给那些试图找寻生命科学的物理基础的人们一个新的思维线索。人的大脑是怎样进行信息加工的?思维究竟怎样产生?它有没有物理机制?具有复杂节律的脑电波(EEG)与... 混沌现象的发现与研究引起生物学界和心理学界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它似乎给那些试图找寻生命科学的物理基础的人们一个新的思维线索。人的大脑是怎样进行信息加工的?思维究竟怎样产生?它有没有物理机制?具有复杂节律的脑电波(EEG)与人的大脑的高级活动功能有怎样的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是吸引人们钻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基础 混沌现象 心理系统 分岔 脑电波 活动功能 物理机制 信息加工 生命科学 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