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结构变化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
沈旭章
周元泽
张元生
刘旭宙
秦满忠
李翠芹
|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2
|
|
2
|
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类型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 |
琚宜文
孙盈
王国昌
谭锋奇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3
|
智利三联点相关的板块相对运动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
贾鸿瑞
魏东平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4
|
青海玉树地震(M_s=7.1)产生超剪切破裂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研究 |
朱守彪
袁杰
缪淼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5
|
用离散随机模型研究湖北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病动力学特征 |
石耀霖
程惠红
黄禄渊
任天翔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3
|
|
6
|
2008年汶川大地震单侧破裂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研究 |
朱守彪
袁杰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
7
|
台湾碰撞带现今地壳变形场特征及其动力学成因的有限单元法模拟研究 |
龙小刚
朱守彪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8
|
顾及非线性改正的动力学方法反演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 |
梁磊
于锦海
朱永超
万晓云
常乐
徐焕
王凯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9
|
褶皱冲断带时空演化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拟 |
周龙寿
刘旭耀
胡才博
孟秋
张怀
石耀霖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0
|
马里亚纳海沟Challenger Deep的岩石圈流变结构与动力学分析 |
高玲举
张健
吴时国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1
|
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岩浆形成和迁移汇聚动力学研究 |
刘持恒
李江海
刘仲兰
范庆凯
何苗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2
|
2011年M_W9.0东日本大地震动力学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 |
刘敦宇
胡才博
蔡永恩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3
|
洋脊俯冲对智利三联点南部孕震区尺度影响的动力学模拟 |
郭长升
孙鹏超
魏东平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4
|
印度板块持续向北运动的驱动力来源——基于地幔动力学数值模拟的讨论 |
郑群凡
石耀霖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5
|
月球和地球上玄武岩浆冷却速率差异的数值模拟 |
支羽萧
石耀霖
|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海洋板块俯冲作用下上覆大陆岩石层减薄机制的动力学模拟 |
史亚男
魏东平
皇甫鹏鹏
李忠海
刘梦雪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7
|
中国大陆及邻区板内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及动力机制探讨 |
刘鎏
魏东平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18
|
第34届国际地质学大会之动力地球主题 |
孙振添
魏东平
韩鹏
|
《国际地震动态》
|
2012 |
0 |
|
19
|
页岩油气开发诱发地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以加拿大、美国和中国为例 |
刘汉青
胡才博
石耀霖
|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煤层气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琚宜文
李清光
颜志丰
孙盈
鲍园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