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科技改革新范式:中国科学院的实践探索
1
作者 张月鸿 蒋芳 +2 位作者 王雪 陈光 李晓宁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19-1930,共12页
面对科技转型的巨大挑战、科技强国建设的紧迫需求,以及机构发展的强大惯性,中国科学院积极探索科技改革新范式,启动了一场审慎又坚决、局部又系统、一体又多元的结构型改革。文章结合《科技改革需要构建新范式:理论探析》一文提出的“... 面对科技转型的巨大挑战、科技强国建设的紧迫需求,以及机构发展的强大惯性,中国科学院积极探索科技改革新范式,启动了一场审慎又坚决、局部又系统、一体又多元的结构型改革。文章结合《科技改革需要构建新范式:理论探析》一文提出的“结构型”科技改革新范式理论,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明确“抢占科技制高点”愿景目标、塑造多重结构性张力、构建双轨并行改革框架的顶层设计;进而,详细阐述了中国科学院综合运用建构、演进、涵育等多元改革模式,以重点实验室重组为重点统筹推进科研院所改革、以深化院士制度改革为契机牵引带动文化生态建设的改革实践(以下简称“双轨改革”);最后,结合“J曲线”阶段理论系统总结了双轨改革的成效、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改革建议,强调中国科学院的结构型改革不仅是自身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在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使命驱动下,为国家整体科技发展和改革转型做出的先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张力 重点实验室 科研院所改革 院士制度改革 文化生态建设
原文传递
国际评估的实践与挑战——基于中国科学院卓越创新中心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徐芳 李陛 +2 位作者 崔胜先 周长海 李晓轩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50-57,共8页
当前中国科技评估导向转变为鼓励开展国际评估。提出了国际评估的必要性、可行性、如何评等关键问题,结合中国科学院卓越创新中心国际评估实践案例,提出了中国开展国际评估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卓越创新中心 国际评估 科技评价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国际评估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3
作者 徐芳 周长海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55-1462,共8页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估实践中,2004年开始尝试国际评估,2012年开始正式进行国际评估,并作为"一三五"专家诊断评估的重要手段。2016年以来,国际评估又拓展到中国科学院卓越创新中心的验收评估中。文章回顾了中国科学院研究所...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估实践中,2004年开始尝试国际评估,2012年开始正式进行国际评估,并作为"一三五"专家诊断评估的重要手段。2016年以来,国际评估又拓展到中国科学院卓越创新中心的验收评估中。文章回顾了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国际评估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国际评估的重要环节和产生的主要作用。最后,围绕国际评估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研究所 国际评估
原文传递
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奖个人和集体简介
4
作者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5年第3期410-413,共4页
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予院属单位在近5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个人或集体。该奖每年评选1次,每次授奖总数不超过10个,其中每个获奖研究集体的突出贡献者不超过3人。2014年度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奖个人和集体共7项(军工项... 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予院属单位在近5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个人或集体。该奖每年评选1次,每次授奖总数不超过10个,其中每个获奖研究集体的突出贡献者不超过3人。2014年度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奖个人和集体共7项(军工项目除外),其中个人奖3项,集体奖4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杰出科技成就奖 2014年度
原文传递
关于我国建设基础科学研究强国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44
5
作者 陶诚 张志强 陈云伟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9年第1期1-15,共15页
基础研究是所有科学技术的理论和知识源头,是科技、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一个国家基础研究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其科技水平的高低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英、德、法、美、日等科技强国都是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的基础科学研究强国。我... 基础研究是所有科学技术的理论和知识源头,是科技、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一个国家基础研究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其科技水平的高低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英、德、法、美、日等科技强国都是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的基础科学研究强国。我国当前多项科技指标位居世界前列,但对现代人类知识体系的基础科学贡献仍不多见,领先技术屈指可数。在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本文在阐述基础研究的重大意义、科技强国加强基础研究的有益经验启示、我国建设基础研究强国的有利条件和时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以下建议:制定长期稳定的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政策体系;立法确定长期稳定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机制;遵循基础研究规律,支持新型基础科学研究卓越创新机构建设;面向重大问题和需求寻求在重点领域实现引领和突破;推动基础研究机构与应用研发机构之间的研发合作;建立符合基础科学创新规律特征的考核评价机制;创造与国际一流卓越科学创新机构的良好开放合作模式。在未来三十年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中,我国必须为满足国家某些特定目标的需要,积极布局相关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强调创新自信,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性科学理论,作出更多原创性科学发现,以便有力支撑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更多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主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基础科学研究 基础科学研究强国 科技强国 科技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稀土材料领域研发态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0
6
作者 陆颖 史继强 +3 位作者 刘宇 陶诚 张志强 陈云伟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9年第1期63-76,共14页
稀土材料(也称为稀土新材料)是将稀土元素融合进其它材料以提高原有材料性能或获得新功能的材料统称,包括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等,是高科技领域广泛使用的战略性材料,也是我国高度重视发展的新兴战略材料之一。为了揭示我国稀土... 稀土材料(也称为稀土新材料)是将稀土元素融合进其它材料以提高原有材料性能或获得新功能的材料统称,包括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等,是高科技领域广泛使用的战略性材料,也是我国高度重视发展的新兴战略材料之一。为了揭示我国稀土材料研发的全球竞争力,研判我国稀土材料研发的国际地位,本文利用文献计量与专家咨询等方法,从论文产出、合作关系、研究布局、研究亮点等方面出发,选取该领域的国内顶级研究单元与国际领先科研单元进行文献计量学对比,挖掘我国在学科布局、论文质量、科技合作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发现,我国稀土论文发表与引用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但在学科布局、科技合作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我国稀土研究快速发展。针对这些不足,论文从学科布局、战略协同、国际合作、产业转化、团队培养、技术攻关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材料(稀土新材料) 文献计量 竞争力 发展态势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强国面向未来的科技战略布局特点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云伟 曹玲静 +1 位作者 陶诚 张志强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20年第1期5-37,共33页
通过梳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科技强国,欧盟以及在某些特定领域领先的其他科技发达国家近年来发布的重大科技战略布局,归纳出科技强国面向未来的科技战略布局趋势与特点,包括:长期战略部署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重点战略部署量... 通过梳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科技强国,欧盟以及在某些特定领域领先的其他科技发达国家近年来发布的重大科技战略布局,归纳出科技强国面向未来的科技战略布局趋势与特点,包括:长期战略部署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重点战略部署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网络空间与安全科技、未来信息通信、健康与生命科学、现代农业与食品科技、纳米科技与新材料新制造、空间科技、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等前沿科技领域;重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培养与造就适应未来科技创新需求的人才队伍。最后,提出了4点建议,即: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夯实创新根基;创新组织方式,加强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瞻规划部署未来重大引领性科技创新领域;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等,以期促进我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战略 基础研究 科技强国 科技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脑科学国际竞争态势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郑颖 杨明 +5 位作者 欧阳峥峥 卿立燕 陈云伟 张志强 陶诚 张月鸿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8年第6期604-614,共11页
为了正确认识我国在脑科学领域的科研与竞争力水平,进而为我国和中国科学院部署脑科学研究计划、推动脑科学快速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本文在重点分析脑科学领域国际研发竞争态势的基础上,选取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 为了正确认识我国在脑科学领域的科研与竞争力水平,进而为我国和中国科学院部署脑科学研究计划、推动脑科学快速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本文在重点分析脑科学领域国际研发竞争态势的基础上,选取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伦敦大学脑科学学院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大脑与心智研究所等三所重要科研单元开展比较分析,包括科研产出和影响力,以及科研团队合作情况等多个指标。研究发现,我国在脑科学领域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研究质量和影响力也在稳步增长;与国际重要科研单元相比,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已逐渐成为我国和全球脑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科学 科技前沿 竞争力 科研单元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高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凤 陶诚 +1 位作者 蒋芳 杨明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6期6-9,共4页
[目的 /意义]战略高技术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辨识战略高技术发展方向,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促进新经济、壮大新动能、抢占制高点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在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至2... [目的 /意义]战略高技术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辨识战略高技术发展方向,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促进新经济、壮大新动能、抢占制高点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在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基础上,利用专家研判和文献情报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信息、生物和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先进能源、生态环境、空间、海洋、现代农业、资源等10个战略高技术领域,组织100多位专家开展发展态势研究,形成的研究报告又以专家研讨会的方式广泛征求了意见。[结果 /结论 ]本文阐释了世界战略高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和10个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高技术 世界发展趋势 科技发展路线图 “十三五”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谋划实施路径,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被引量:3
10
作者 尹高磊 甘泉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提出了要立足于新时代国家发展需求,从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出发,按照世界科技强国发展演进的内在规律,通盘考虑科技体制改革和重大创新领域发展,科学谋划科技强国建设实施路径,加速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关键词 世界科技强国 科技创新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碳纤维技术发展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9
11
作者 田雅娟 张志强 +3 位作者 陶诚 杨明 巴金 陈云伟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8年第4期343-354,共12页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高分子无机纤维材料,力学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车辆制造、武器装备等领域。碳纤维研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文简明概述了碳纤维技术领域主要...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高分子无机纤维材料,力学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车辆制造、武器装备等领域。碳纤维研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文简明概述了碳纤维技术领域主要研发国家/地区的研发态势,分析了美、日、欧、韩等碳纤维技术先进国家/地区的发展经验;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2010年以来全球碳纤维研究的论文和专利产出年度趋势、领先研发机构、研究热点等进行分析,以反映碳纤维技术主要研发国家/地区、机构的竞争态势;扫描了2015年以来碳纤维技术研发最新动态和技术进展,以揭示前沿研发趋势。论文最后针对我国碳纤维技术研发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我国碳纤维技术未来研发决策布局提供咨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材料 碳纤维 文献计量 研究热点 领先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唤哲学:从“哲学的贫困”看我国科技发展的瓶颈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月鸿 陶诚 蒋芳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0年第4期35-44,共10页
随着“卡脖子”问题的凸显,通过提升基础研究突破科技发展瓶颈已经成为共识。然而,“卡脖子”问题映射出的其实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体系性问题,是科技后进国家向科技强国迈进必须跨越的鸿沟。把问题简单归因于基础研究是不够的,还需要继续... 随着“卡脖子”问题的凸显,通过提升基础研究突破科技发展瓶颈已经成为共识。然而,“卡脖子”问题映射出的其实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体系性问题,是科技后进国家向科技强国迈进必须跨越的鸿沟。把问题简单归因于基础研究是不够的,还需要继续深挖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根源。本文通过历史哲学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了美国处于科技追赶期的纯科学策略,以及我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根源与哲学线索,认为美国19世纪末亨利•罗兰“呼唤”的“纯科学”是具有丰厚哲学内涵的基础科学,而我国当前的基础研究则存在严重的“哲学的贫困”。本文提出我国要突破科技发展的“卡脖子”瓶颈、实现向科技强国的跃进,不仅需要基础研究这个“面包”,更需要哲学这个“制作面包的方法和文化”,不仅要“呼唤纯科学”,更要“呼唤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脖子”问题 基础研究 纯科学 哲学的贫困 科技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的思考 被引量:48
13
作者 侯华丽 吴尚昆 +2 位作者 蒋芳 董煜 宋栋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85,93,共6页
随着绿色矿山建设由“试点探索”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企业为主体的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定位、理念、方法、内容、举措等都值得深入探讨。本文论述了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编制的必要性、编制目的和编制方法,提出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 随着绿色矿山建设由“试点探索”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企业为主体的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定位、理念、方法、内容、举措等都值得深入探讨。本文论述了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编制的必要性、编制目的和编制方法,提出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对照行业标准找差距,统筹相关规划定好位,以规划为平台凝聚编制合力等工作方法建议;同时在规划理念上强调了因地制宜性、专业技术性、经济可行性、循环系统性、规划超前性等理念,以期为提高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的编制水平,全面推动我国绿色矿山的创建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企业 绿色矿山 建设规划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空间科学战略优先事项的实施与评估机制及其启示
14
作者 朱闲庭 杨明 杨国梁 《科技促进发展》 2021年第8期1493-1502,共10页
依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空间科学战略规划,介绍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组织架构,梳理和剖析了其空间科学战略优先事项的实施机制,然后深入挖掘了优先事项评估机制,发现在优先事项发展进程中美国航空航天局主要通过全面的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依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空间科学战略规划,介绍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组织架构,梳理和剖析了其空间科学战略优先事项的实施机制,然后深入挖掘了优先事项评估机制,发现在优先事项发展进程中美国航空航天局主要通过全面的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确保优先事项的成功落实。最后,借鉴美国空间科学战略优先事项的实施与评估机制,针对国内空间科学发展,提出了制定精细化战略目标、构建空间科学任务生命周期全链条评估机制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空间科学 战略优先事项 实施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智库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5
15
作者 王雪 褚鑫 +2 位作者 宋瑶瑶 刘慧晖 杨国梁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3-61,共9页
科技智库是中国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释了科技智库的内涵、特征和职能;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代表,分析了中国科技智库发展的态势以及科技智库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务院第三方评估与经济社... 科技智库是中国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释了科技智库的内涵、特征和职能;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代表,分析了中国科技智库发展的态势以及科技智库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务院第三方评估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科技供给中的作用;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的主要特征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科技智库的使命和任务;剖析了中国科技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围绕加强顶层设计、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研究模式、提升研究能力、构建评价体系和开展全球治理6个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智库 顶层设计 研究模式 对策建议
原文传递
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战略研究——基于对《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的SWOT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理茜 刘鑫 沙小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72-878,共7页
【目的】基于《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多年办刊实践,探讨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战略,为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SWOT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对我国科技期刊当前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两刊&qu... 【目的】基于《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多年办刊实践,探讨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战略,为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SWOT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对我国科技期刊当前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两刊"内部的优劣势进行全面分析。【结果】"两刊"建设一流科技期刊的发展战略为:先发优势,建设龙头;资源共享,提升影响;媒介融合,加强经营;强化精品,打造特色。【结论】从明确定位、强化与科学家及相关主体的互动、探索办刊经费来源多样化、促进资源共享、探索开放获取办刊模式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科技期刊 《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 发展战略 SWOT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文献计量的量子信息研究国际竞争态势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志强 陈云伟 +2 位作者 陶诚 徐婧 田倩飞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8年第1期37-49,共13页
为揭示量子信息领域的国际研发竞争态势,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采用高被引科学家占比、研究团队学科专业背景多样性、年龄结构等指标,从全球量子信息科研竞争态势和4个领先科研单元的比较两个角度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全球量子信息研究在2... 为揭示量子信息领域的国际研发竞争态势,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采用高被引科学家占比、研究团队学科专业背景多样性、年龄结构等指标,从全球量子信息科研竞争态势和4个领先科研单元的比较两个角度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全球量子信息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美国和中国的科研产出优势显著,中国科学院的论文产出在全球所有科研机构中处于领先地位。4个科研单元各具优势:中科院量子卓越中心的论文总体影响力水平、高被引科学家占比、学科专业背景多样性等均低于麻省理工学院极限量子信息理论中心和牛津大学量子计算中心;但是其处于可以做出重大知识创新发现的最佳年龄段的青年科学家占比最高,竞争潜力优势明显,且其科研范式以集团军式的联合研究为主,更利于发挥团队优势,攻关科研项目。最后,本文提出了加强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 量子通信 量子计算 文献计量 竞争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绿茶杀青叶水分含量智能感知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董春旺 刘中原 +3 位作者 杨明 王梅 张人天 林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42-251,共10页
为了实现绿茶杀青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快速有效检测,利用机器视觉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绿茶杀青过程中水分含量变化的定量预测模型。首先采集杀青过程中在制品的光谱和图像信息,然后采用竞争性自适应权重取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 为了实现绿茶杀青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快速有效检测,利用机器视觉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绿茶杀青过程中水分含量变化的定量预测模型。首先采集杀青过程中在制品的光谱和图像信息,然后采用竞争性自适应权重取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法、变量组合集群分析(variables combination population analysis,VCPA)法、变量组合集群分析法结合迭代保留信息变量(variable combination population analysis and iteratively retains informative variables,VCPA-IRIV)法和随机蛙跳法(random frog,RF)4种变量筛选方法提取光谱中的特征波长,并融合图像中的15个色泽和纹理特征建立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非线性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与单一数据相比,基于融合数据所建立的模型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其中基于CARS算法提取光谱特征波长融合图像的15个颜色特征,并结合归一化预处理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建立的SVR模型效果最佳,其中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74 2,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71 9,相对分析误差(relative percent deviation,RPD)为4.154 6,表明模型具有极好的预测性能。综上,本研究证明融合光谱和图像技术对绿茶杀青过程中水分含量预测的可行性,克服了单一传感器预测精度低的问题,为实现绿茶杀青叶水分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和精准把控杀青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近红外光谱 水分含量 绿茶杀青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的负债核算方法与案例 被引量:17
19
作者 潘韬 封志明 +1 位作者 刘玉洁 张婕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9年第2期74-84,共11页
自然资源负债核算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梳理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自然资源"负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其与会计学负债的联系与差异;厘清了自然资源负债核算... 自然资源负债核算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梳理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自然资源"负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其与会计学负债的联系与差异;厘清了自然资源负债核算的内容,进而提出负债的报表形式并从资源、环境和生态三个方面阐述了负债核算的主要方法;讨论了湖州和承德两个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案例中负债核算的不同模式;最后指出了自然资源负债核算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以期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一定理论方法与研究案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债核算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方法 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云伟 陶诚 +1 位作者 周海晨 张志强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21年第1期8-23,共16页
基因编辑技术是指对基因进行修饰而获得新的特征或功能的技术,当前研究最多的是始于2012年的第三代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及相关技术,其他近几年新兴起来的基因编辑系统包括单碱基基因编辑技术、引导编辑技术、RNA编辑技术等。基因编... 基因编辑技术是指对基因进行修饰而获得新的特征或功能的技术,当前研究最多的是始于2012年的第三代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及相关技术,其他近几年新兴起来的基因编辑系统包括单碱基基因编辑技术、引导编辑技术、RNA编辑技术等。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蓬勃发展,技术本身得以不断改进,新成果加速涌现。基因编辑系统已在疾病治疗、作物育种、工业微生物设计、病毒核酸检测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应用研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用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遗传性疾病的治理方面引起极大关注。美国是全球基因编辑论文产出最多、处于合作网络中心的国家,中国位居第二,中美两国合作最为紧密。论文数最多的前10家机构中,有6家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全球第一,中国科学院位居全球第二。尽管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与应用快速发展,但是基因编辑技术仍然面临脱靶、伦理和安全性等争议与挑战。本文最后为我国发展基因编辑技术提出了4点建议:第一,强化规划引领,高度重视加强基因编辑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第二,强化规范监管,科学引导重视基因编辑应用;第三,强化伦理规范研究,完善基因编辑监管法律政策体系;第四,大力支持作物基因编辑产品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CRISPR/Cas 疾病 作物育种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