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模式与机制的创新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俊华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7年第11期79-82,共4页
院地合作是指中国科学院单位与地方政府和食业开展的科技经济合作,通过转让成果、转移技术、联合研发、人才交流等形式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同时从... 院地合作是指中国科学院单位与地方政府和食业开展的科技经济合作,通过转让成果、转移技术、联合研发、人才交流等形式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同时从地方和企业发展中获得优势资源、促进科技发展的双向互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合作模式 科技成果产业化 高新技术产业 创新 机制 地方经济发展 企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模式分析与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冯灿 丛宪昌 宋海岚 《继续教育》 2009年第7期21-23,共3页
本文通过在中国科学院对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研究了管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心理需求、内容需求、形式需求,同时根据管理人员在岗阶段的不同特点,对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继续教育 管理人员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科技需求分析与中国科学院开展院省合作的对策
3
作者 严寿宁 《江苏科技信息》 2002年第8期9-10,共2页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省份之一,经济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0%,经济发展持续稳定。江苏全省面积10万 km^2多,多为鱼米之乡;人口达7100多万,科学文化素质较高。
关键词 科技合作 江苏 科技需求分析 中国科学院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科技合作态势与展望
4
作者 沈琛骐 《中国科技产业》 2020年第2期67-69,共3页
自1996年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以来,双方已签署了五轮战略合作协议。20多年来,中科院与江苏省合作层次不断深化、合作范围持续拓展、合作形式日趋多样、合作产出大幅跃升,形成了江苏所有县(市、区)与中科院都有合作、中... 自1996年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以来,双方已签署了五轮战略合作协议。20多年来,中科院与江苏省合作层次不断深化、合作范围持续拓展、合作形式日趋多样、合作产出大幅跃升,形成了江苏所有县(市、区)与中科院都有合作、中科院几乎所有研究所都与江苏有合作的“两个全覆盖”格局,江苏由此成为中科院与地方科技合作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合作层次 全覆盖 江苏省 中科院 全面合作关系 战略合作协议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与扬州市科技合作的探索、实践与展望
5
作者 沈琛骐 《科技中国》 2020年第3期79-81,共3页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是新时代赋予中国科学院的使命。中科院多年来积极探索,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院地科技合作机制与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中科院与扬州市的科技合作起步较早,以共建中科院扬州应用...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是新时代赋予中国科学院的使命。中科院多年来积极探索,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院地科技合作机制与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中科院与扬州市的科技合作起步较早,以共建中科院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为抓手,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实践探索为中科院在全国范围的院地合作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院地合作 实践探索 应用技术研发 显著成效 机制与模式 实践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应用中发展中国的科学学
6
作者 龚金星 彭安娜 《科学学研究》 1988年第4期3-5,共3页
一我国的科学学已经完成了第一个十年的发展周期。科学学作为一株新苗,从70年代末起,沐浴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阳光雨露,一边从学科建设上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营养,发展其根系;一边从实践应用方面添枝加叶,扩大社会影响;现在可... 一我国的科学学已经完成了第一个十年的发展周期。科学学作为一株新苗,从70年代末起,沐浴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阳光雨露,一边从学科建设上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营养,发展其根系;一边从实践应用方面添枝加叶,扩大社会影响;现在可以说已经根深叶茂,蔚然成荫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学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科技政策 高技术产品 科学技术工作 高技术领域 结合机制 研究工作 软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全院 凝聚力量 开拓创新 推进合作——南京分院院地合作工作的实践
7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4年第6期465-467,共3页
本文从五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南京分院强化组织协调,整合力量,开展院地合作的情况,具体阐述了促进成果转化、产生规模效益的做法及成效,并总结了南京分院开展院地合作工作的经验。
关键词 院地合作 力量 南京 整合力 实践 推进 凝聚力 规模效益 开拓创新 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9~2013年中国土壤样品库数据集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恺 宋歌 +5 位作者 施建平 周睿 肖艳丽 冯春美 王昌昆 潘贤章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16年第3期8-12,共5页
土壤样品记载着土壤发生演变的历史,是极其珍贵的科技档案。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土壤分中心通过规范数据标准,对1989~2013年间收集保存的上万份土壤样品资源进行了信息化整合,建立了中国土壤样品库数据集。该数据集可以为土壤及... 土壤样品记载着土壤发生演变的历史,是极其珍贵的科技档案。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土壤分中心通过规范数据标准,对1989~2013年间收集保存的上万份土壤样品资源进行了信息化整合,建立了中国土壤样品库数据集。该数据集可以为土壤及环境变化、农业活动效应等研究提供支撑。同时,该数据集的建立对于推动土壤样品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集 土壤样品 生态变化 数据集成与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努力建设科学技术领域的精神文明
9
作者 熊毅 《科研管理》 1982年第2期3-5,共3页
科学研究工作不仅要考虑物质文明,还要考虑精神文明。科学道德和优良学风就是科学技术领域中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迅速地发展我国的科学事业,我们不仅要重视一般生活的精神文明,更要努力建设科学技术领域的精神文明。科学道德... 科学研究工作不仅要考虑物质文明,还要考虑精神文明。科学道德和优良学风就是科学技术领域中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迅速地发展我国的科学事业,我们不仅要重视一般生活的精神文明,更要努力建设科学技术领域的精神文明。科学道德和优良学风并不是新问题,这是科研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科学道德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职业道德或社会道德在科学工作中的具体化,反映的是科学家、科研管理和后勤人员所熟悉的问题。解放后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科学事业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 科学道德 优良学风 重要组成部分 科研工作 科研管理 职业道德 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家 社会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科学技术要作分类分层评价
10
作者 龚金星 《科技管理研究》 1986年第1期23-25,共3页
在经典科学阶段,特别是在技术科学尚未形成之前,人们一般只注意评论科学成果的学术价值;从法拉弟直到卢瑟福,都不太清楚自己所创造的科学成果的实用意义和市场价值。科学成果是通过实验得到证明的,后来科学工作者就从它的创新度、精密... 在经典科学阶段,特别是在技术科学尚未形成之前,人们一般只注意评论科学成果的学术价值;从法拉弟直到卢瑟福,都不太清楚自己所创造的科学成果的实用意义和市场价值。科学成果是通过实验得到证明的,后来科学工作者就从它的创新度、精密程度和量化水平、逻辑性、理论的概括程度以及它在学科之间的影响面、覆盖度等方面去作出评价。评价的具体方法之一,是看学术成果发表之后,被有关学科的作者引用和引证的情况。其中,最主要的是它的创新度和精密度。波尔茨曼认为:只有当“一个学说,能够独立地取得一些不能以别的方式取得的成就”时,它才应该被支持,并进一步发展。而迈尔则认为:“一个单独的数字比一座装了各种假说的奢华的图书馆具有更真实和更永久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度 经典科学 波尔茨曼 精密程度 影响面 分层评价 环境效应 生产效率 综合评价 能源供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横星际筑梦钟山
11
作者 赵长印 《大学科普》 2024年第1期1-1,共1页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下简称:紫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其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更为现名。紫台坚持面向天文学重大科学问题,面向国家战略需求...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下简称:紫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其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更为现名。紫台坚持面向天文学重大科学问题,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以构建完整的天文科学与技术创新体系为着力点,建设我国一流的天文基础、应用研究及战略高技术研究基地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广泛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需求 技术创新体系 紫金山天文台 国立中央研究院 高层次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 战略高技术 重大科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N架构的高校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华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13期125-128,共4页
某高校随着规模的扩大,多元化的业务系统对服务器和存储资源需求增多。当前高校各业务系统独占服务器和存储,无法共享资源,扩容成本高,运维管理难度大。文章基于SDN架构,从核心区、DMZ区、运维管理区、网络安全管理区阐述了数据中心的... 某高校随着规模的扩大,多元化的业务系统对服务器和存储资源需求增多。当前高校各业务系统独占服务器和存储,无法共享资源,扩容成本高,运维管理难度大。文章基于SDN架构,从核心区、DMZ区、运维管理区、网络安全管理区阐述了数据中心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物理资源,实现业务快速上线,提升了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视化的管理运维降低了运维难度。该项目实施后,缩短了新业务部署周期,降低了扩容成本和人工运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N DMZ区 运维管理区 网络安全管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与覆盖方式对滩涂围垦农田水盐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5
13
作者 张建兵 杨劲松 +5 位作者 姚荣江 余世鹏 李芙荣 候晓静 金雯晖 王相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16-125,共10页
针对土壤盐碱障碍因子普遍存在于新围垦滩涂农田并严重抑制作物生长的问题,设置了有机肥(鸡粪堆肥)、薄膜覆盖、秸秆覆盖及有机肥+薄膜覆盖、有机肥+秸秆覆盖组合措施,研究其对土壤水盐的调控作用与对作物生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各... 针对土壤盐碱障碍因子普遍存在于新围垦滩涂农田并严重抑制作物生长的问题,设置了有机肥(鸡粪堆肥)、薄膜覆盖、秸秆覆盖及有机肥+薄膜覆盖、有机肥+秸秆覆盖组合措施,研究其对土壤水盐的调控作用与对作物生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各调控均有利于滩涂围垦农田土壤水盐环境的改善、作物的生长,并整体表现出组合措施优于单项措施、秸秆覆盖优于薄膜覆盖的趋势。其中,有机肥+秸秆覆盖组合措施为调控措施中的优化处理,表现在土壤含水量高、土壤电导率与pH值低,作物产量高,增产率达100%以上。单施有机肥虽能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pH值,但其土壤电导率升高了11.56%,产生了一定的次生盐渍化风险,与覆盖措施的组合能有效控制土壤盐分的表聚,使其显著低于对照,从而保证了有机肥的持续使用。该研究表明,有机肥与覆盖传统农艺措施的有效组合可较好地调控滩涂围垦农田土壤水盐,促进作物增产,该研究为苏北滩涂新垦农田盐碱障碍因子的消减及作物增产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也为当地有机肥及秸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土壤水分 盐分 有机肥 覆盖 作物生长 滩涂围垦农田 苏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滩涂水稻微咸水灌溉模式及土壤盐分动态变化 被引量:43
14
作者 王相平 杨劲松 +1 位作者 姚荣江 余世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4-63,共10页
为研究微咸水灌溉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盐分动态的影响,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对SWAP(Soil—Water-Atmosphere.Plant)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用验证认可的模型模拟并分析了水稻生育期水盐运移规律和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并预测了长期... 为研究微咸水灌溉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盐分动态的影响,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对SWAP(Soil—Water-Atmosphere.Plant)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用验证认可的模型模拟并分析了水稻生育期水盐运移规律和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并预测了长期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cm3矿化度微咸水足量灌溉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各微咸水处理在60-90cm土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盐分累积现象,具体累积深度和土壤盐分浓度与灌水量和灌水矿化度有关;采用1.5mg/cm2矿化度微咸水进行微咸水长期灌溉研究,10a的模拟结果显示此灌溉制度不会引起0—100cm土层土壤次生盐渍化。该研究为滨海地区微咸水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盐分 土壤 SWAP模型 微咸水 水分利用效率 盐分动态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与覆盖对苏北滩涂重度盐渍土壤水盐调控效应分析 被引量:34
15
作者 张建兵 杨劲松 +5 位作者 李芙荣 侯晓静 赵曼 姚荣江 余世鹏 王相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4-188,共5页
苏北地区滩涂资源丰富,拥有占全国1/4以上的滩涂面积,是非常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同时,其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已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从目前研究看来,土壤质量偏低依然是制约苏北滩涂开发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
关键词 有机肥与覆盖集成措施 重度盐渍土 水盐调控 滩涂 苏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滨海滩涂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时空变异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4 位作者 谢文萍 伍丹华 柏彦超 余世鹏 张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10-1820,共11页
以苏北沿海某滩涂区为研究区,采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2009年和2014年表层土壤Pb、Cr、Cd、As四种元素的含量,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对重金属含量影响以及重金属空间分布与时空变异.结果表明:滩涂区土壤4种元素含量基本都... 以苏北沿海某滩涂区为研究区,采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2009年和2014年表层土壤Pb、Cr、Cd、As四种元素的含量,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对重金属含量影响以及重金属空间分布与时空变异.结果表明:滩涂区土壤4种元素含量基本都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值;2009~2014年的5a间,研究区土壤Cd含量发生显著累积,居民区土壤Pb含量显著增加,工业园区土壤Pb、Cd亦显著累积,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r、As含量变化不显著;受大尺度的潮汐沉积作用与小尺度的人为活动共同控制,两个时期Pb、Cr含量分布具有空间相似性,而Cd、As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累积具有变异性和明显的趋势效应,大气沉降是除了土地利用方式以外影响重金属时空变异格局的重要途径.该沿海滩涂区正面临土壤重金属不断累积的问题,应加强监控与源头减量,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过程阻断与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沿海 滩涂区 重金属 时空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下滩涂围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 被引量:27
17
作者 候晓静 杨劲松 +3 位作者 王相平 金雯晖 姚荣江 余世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827,共10页
通过在苏北滩涂地区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施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无机肥)对滩涂地区围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明显增加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 通过在苏北滩涂地区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施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无机肥)对滩涂地区围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明显增加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施农家肥增加幅度最高,增加值分别为0.66g kg^-1和0.07kg m^-2。试验地区水稳性团聚体以〉5mm和0.25~0.5mm为主,含量分别为37%~57%和13%~20%;随着土层深度增加,〉5mm团聚体含量降低,0.25~0.5mm团聚体则增加;农家肥能显著增加〉5mm团聚体含量,同时降低0.25~5mm团聚体含量。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除0.25~0.5mm团聚体外,〉5mm至0.5~1mm团聚体之间,粒径越小,有机碳含量越高,其中0.5~1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为6.83g kg^-1;与其他处理相比,农家肥的施用能明显增加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试验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与〉5mm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0.25~5mm团聚体负相关(p〈0.01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方式 滩涂 团聚体分布 土壤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某设施农区土壤重金属累积特点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6
18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3 位作者 谢文萍 伍丹华 余世鹏 张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98-1506,共9页
为了揭示设施栽培土壤重金属累积特点及污染风险状况,为沿海设施农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源头消减、生态阻控与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以近年来高效农业发展迅猛的江苏沿海某设施农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种植方式和棚龄对土壤重金属Pb、Cr、Cd... 为了揭示设施栽培土壤重金属累积特点及污染风险状况,为沿海设施农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源头消减、生态阻控与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以近年来高效农业发展迅猛的江苏沿海某设施农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种植方式和棚龄对土壤重金属Pb、Cr、Cd、As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的影响,探讨了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并对设施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设施农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整体良好,除重金属Pb含量超过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值(HJ/T333—2006)外,Cr、Cd和As含量均显著低于参考值;种植方式和棚龄不同程度地影响土壤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设施土壤Pb、Cr、Cd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大田,且土壤Cd全量与有效态含量随棚龄增加呈现富集特点;土壤Pb、Cr、Cd有效态含量与粘粒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pH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态As含量仅与土壤pH显著正相关;目前研究区设施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轻度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呈现出青椒大棚>西瓜大棚>韭菜大棚的趋势,且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随棚龄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 设施土壤 重金属 有效态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秸秆埋深对苏北滩涂盐渍土水盐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5
19
作者 李芙荣 杨劲松 +3 位作者 吴亚坤 姚荣江 余世鹏 张建兵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1-1107,共7页
揭示土壤水盐动态变化规律是消减盐渍障碍因子的前提。本文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表层覆盖(M0)、秸秆深埋40 cm(M1)、70 cm(M2)及40 cm+100 cm双层(M3)等处理对土壤水盐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含水量随时间... 揭示土壤水盐动态变化规律是消减盐渍障碍因子的前提。本文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表层覆盖(M0)、秸秆深埋40 cm(M1)、70 cm(M2)及40 cm+100 cm双层(M3)等处理对土壤水盐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基本相似,且在土壤剖面分布上,表现为秸秆表层覆盖和深埋处理均能有效增加土壤水分含量。玉米生育期内M0、M1、M2和M3处理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分别为275.9、280.3、293.9和302.5 g/kg,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3.7、8.1、27.1和30.3 g/kg。从阻盐方面看,M0、M1和M3能有效抑制盐分表聚,积盐率分别较对照处理降低4.86%、8.76%和6.08%,M2处理土壤盐分含量较高,但其积盐率与对照处理相比也降低2.90%。双层秸秆埋深处理(M3)对土壤保墒和抑制盐分方面的作用最为显著,对提高该区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盐渍障碍消减具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埋 苏北 滩涂 盐渍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观电导率和Hydrus模型同化的土壤盐分估算 被引量:12
20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4 位作者 郑复乐 王相平 谢文萍 张新 尚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91-101,共11页
精细刻画农田土壤盐分运移过程对盐渍化精准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 EM38 测定的土壤表观电导率作为数据源,利用表观电导率与剖面土壤盐分之间的反演模型作为观测算子,将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Kalman filter,EnKF... 精细刻画农田土壤盐分运移过程对盐渍化精准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 EM38 测定的土壤表观电导率作为数据源,利用表观电导率与剖面土壤盐分之间的反演模型作为观测算子,将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Kalman filter,EnKF)同化方法应用于土壤水盐运移过程模型(HYDRUS-1D),进行滨海盐渍农田周年土壤盐分动态的模拟,并分析了同化过程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与单纯使用 HYDRUS 模型相比,EnKF 同化方法对模型观测算子的更新,有效提高剖面土壤盐分模拟精度,且 EnKF 同化值的精度优于 EnKF 同化模拟值,在同化过程中的调整量亦最大;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盐分同化过程对状态变量集合数大小不敏感,对观测数据误差和引入观测数据的深度较为敏感,观测数据误差水平越高、引入观测数据的深度越浅其误差越大。研究表明基于水盐运移模型和土壤表观电导率数据的 EnKF 同化方法能提高土壤盐分的模拟精度,为利用多源数据和机理模型进行较大尺度生态过程模拟预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电导率 盐分 水盐运移模型 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 数据同化 集合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