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芯与寒区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秦大河 姚檀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3-279,共7页
对国际和国内冰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冰芯与寒区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的硬件(基础建设和仪器设备)和软件(科研力量)方面进行了简介目前冰芯与寒区环境开研究实验室的三大研究领域为:1)冰川与大气相互作用过程研究;2)冰芯... 对国际和国内冰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冰芯与寒区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的硬件(基础建设和仪器设备)和软件(科研力量)方面进行了简介目前冰芯与寒区环境开研究实验室的三大研究领域为:1)冰川与大气相互作用过程研究;2)冰芯记录研究;3)雪冰物理学研究实验室已完成和正在承担的课题有32项,发表论文300多篇,专著9部,有4项成果获奖,并同国际多家高水平的研究机构保持合作关系实验室今后发展目标是,在寒区气候环境记录和寒区现代过程两个方面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芯 寒区环境 开放研究实验室 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温冰川中的气候环境记录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元庆 姚檀栋 W.H.Theakstone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7-263,共7页
以北欧 Austre Okstindbreen 冰川为例,概括介绍了海洋型气候区温冰川内气候环境信息的主要特征山地温冰川积雪中的环境记录, 如氧同位素、阴阳离子含量的变化虽然受到了冰雪中的融水渗透的干扰, 但仍可作为短... 以北欧 Austre Okstindbreen 冰川为例,概括介绍了海洋型气候区温冰川内气候环境信息的主要特征山地温冰川积雪中的环境记录, 如氧同位素、阴阳离子含量的变化虽然受到了冰雪中的融水渗透的干扰, 但仍可作为短期局部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指示器通过与实测的气象气候资料对比, 积雪中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了若干重要特征: 积累区雪层剖面中的氧同位素变化, 较好地反映了本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别是降水时的温度递变细节以及降水量和气温之间的关系,并且清楚地指示出从雪- 粒雪- 冰川冰的转变过程而雪剖面中的阴阳离子,则较多地反映了降雪时较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变化、降水来源和途径、大气污染事件等同时这些化学成分在雪层中的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冰川 积雪 气候环境记录 氧同位素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夏邦马峰冰川粒雪中环境季节变化记录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康世昌 秦大河 +1 位作者 姚檀栋 CameronP.Wake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5-65,共11页
在希夏邦马峰达索普冰川海拔7 000 m 冰雪平台钻取14 m 粒雪芯一支。通过对粒雪芯中δ18O和主要离子浓度的季节变化分析, 认识希夏邦马峰地区大气环境的季节变化特征。相关分析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结果表明,达索... 在希夏邦马峰达索普冰川海拔7 000 m 冰雪平台钻取14 m 粒雪芯一支。通过对粒雪芯中δ18O和主要离子浓度的季节变化分析, 认识希夏邦马峰地区大气环境的季节变化特征。相关分析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结果表明,达索普粒雪芯内的δ18O 与Ca2+ 、Mg2+ 、SO42- 、NO3-和NH4+ 浓度之间正相关显著, 而与Na+ 、Cl- 和K+ 浓度之间的关系不明显。EOF1 代表了以尘埃来源为主的离子变化趋势, EOF2 则代表了海盐离子的变化趋势, EOF3 表明NO3- 和NH4+ 的次一级变化与Ca2+ 和Mg2+ 具有反相关性, 说明除尘埃来源外NO3- 和NH4+ 还具有其它来源。达索普粒雪芯中δ18O季节变化的“春高夏低”态势表明, 在印度夏季风期间, 大气降水中较低δ18O 值受 “降水量效应”影响, 春季δ18O的高值主要受气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夏邦马峰 大气环境 季节变化 冰川 雪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芯研究与全球变化”国际高级讲习班著名科学家报告摘录
4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9-212,共4页
1998年5月5日至5月8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举办了以“冰芯研究与全球变化”为主题的国际高级讲习班参加这次高级讲习班学习的除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科技人员和研究生外,有许多来自中... 1998年5月5日至5月8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举办了以“冰芯研究与全球变化”为主题的国际高级讲习班参加这次高级讲习班学习的除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科技人员和研究生外,有许多来自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地学各所和兰州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芯 全球气候变化 冰川 全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花石峡冻土站高寒湿地CH_4排放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金会军 程国栋 +1 位作者 徐柏青 中野智子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2-174,共3页
利用静态箱技术对青藏高原花石峡冻土站附近湿地生态系统CH4排放的初步调查表明,各个植物群落内部和不同群落之间的CH4排放量变化都很大.花石峡地区高寒湿地基本可分为潮湿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杉叶藻沼泽和毛柄水毛茛沼泽,... 利用静态箱技术对青藏高原花石峡冻土站附近湿地生态系统CH4排放的初步调查表明,各个植物群落内部和不同群落之间的CH4排放量变化都很大.花石峡地区高寒湿地基本可分为潮湿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杉叶藻沼泽和毛柄水毛茛沼泽,其群落夏季CH4平均排放量分别为4431,1005,4594和-028mg·m-2d-1.花石峡融化季节CH4排放量为408g·m-2a-1.简单外推表明,青藏高原高寒湿地CH4年排放量约为1Tg·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青藏高原 湿地 CH4排放 观测研究 冻土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北极地区冰川(盖)物质平衡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效存德 秦大河 +1 位作者 任贾文 李忠勤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0-206,共7页
回顾了环北极各分区冰川物质平衡观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过去 30 a 间, 北极冰川 (帽) 波动与全球平均变化保持同步相对于中低纬地区冰川, 北极地区的小型冰川 (帽) 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更灵敏,北极冰川物质平衡的平均变... 回顾了环北极各分区冰川物质平衡观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过去 30 a 间, 北极冰川 (帽) 波动与全球平均变化保持同步相对于中低纬地区冰川, 北极地区的小型冰川 (帽) 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更灵敏,北极冰川物质平衡的平均变化对气候变化具有更好的指示意义19 世纪末以来的百年时间里, 除本世纪 60 年代出现短暂的相对冰进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物质平衡 气候变化 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降水中δD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田立德 姚檀栋 +1 位作者 M.Stievenard J.Jouzel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5-179,共5页
通过1996年夏半年中国西部6个站点降水中δD的空间变化特征和与气温变化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西部不同地区降水中δD的空间变化很大,青藏高原南部降水中δD较低,中国广大的西北内陆地区是降水中δD的一个高值区,远高... 通过1996年夏半年中国西部6个站点降水中δD的空间变化特征和与气温变化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西部不同地区降水中δD的空间变化很大,青藏高原南部降水中δD较低,中国广大的西北内陆地区是降水中δD的一个高值区,远高于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其空间变化未遵从“大陆效应”的规律.分析表明,这与中亚腹部干旱的气候条件和大陆内部的局地水汽循环有关.而且在大陆内部降水中δD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很强,而在高原南部的季风区,降水中δD与气温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稳定同位素 降水 中国 西部 西部地区 δ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索普冰川海拔7100m处气泡封闭过程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柏青 姚檀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通过对希夏邦马峰北坡达索普冰川气泡形成过程的研究表明,随着深度增加,粒雪中开放气孔体积逐渐减小,但粒雪层仍保持良好的气体渗透性,直到粒雪一冰转变层位开放气孔完全与大气隔离,形成彼此分离的孤立气泡.显然,冰内气泡包裹气... 通过对希夏邦马峰北坡达索普冰川气泡形成过程的研究表明,随着深度增加,粒雪中开放气孔体积逐渐减小,但粒雪层仍保持良好的气体渗透性,直到粒雪一冰转变层位开放气孔完全与大气隔离,形成彼此分离的孤立气泡.显然,冰内气泡包裹气体与同层位的冰存在年龄差,只有在气孔完全封闭后,气泡封闭的深度亦不相同,但气泡封闭处对应的密度都大致相当,为079~0.83Mg·m-3.达索普冰川粒雪层中开放气孔在40~47m深度范围内快速封闭,在45m处有50%的气泡形成计算得出气泡中气体与同层位冰的年龄差为59a,同层位气泡中的气体所代表的主体年代分配范围为1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索普冰川 气泡体积 冰气年代差 冰雪层位 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党河南山扎子沟29号冰川区雪、降水和地表水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任贾文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1-154,共4页
党河南山地区的气候以干冷为主要特征,但这里的冰川仍属亚极地型.目前雪线较过去粗略推断有所上升.对冰川表面雪层、冰川侧融水、冰川前河水和降水样品的主要阴、阳离子分析表明,地表水主要受地表物质成分所控制,化学特征为HCO3、... 党河南山地区的气候以干冷为主要特征,但这里的冰川仍属亚极地型.目前雪线较过去粗略推断有所上升.对冰川表面雪层、冰川侧融水、冰川前河水和降水样品的主要阴、阳离子分析表明,地表水主要受地表物质成分所控制,化学特征为HCO3、SO4-Ca型.将降水和雪层中离子浓度与其它地区对比后认为,大气中离子来源主要为陆地,人类污染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冰化学 冰川区 降水 地表水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pH和电导率记录的现代环境过程 被引量:21
10
作者 侯书贵 秦大河 +1 位作者 任贾文 盛文坤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5-232,共8页
根据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地区的一个完整年周期的大气降水样品、1 号冰川连续雪坑样品及浅冰芯样品的p H 和电导率资料, 初步探讨冰芯p H 和电导率记录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降水沉积后的粒雪化过程和成冰作用过程中样... 根据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地区的一个完整年周期的大气降水样品、1 号冰川连续雪坑样品及浅冰芯样品的p H 和电导率资料, 初步探讨冰芯p H 和电导率记录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降水沉积后的粒雪化过程和成冰作用过程中样品的p H 和电导率有较大的变化, 但两者之间仍基本保持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在消融率较大和融水渗浸作用较强的内陆地区, 仍可以根据冰芯的p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源 PH 电导率 现代环境过程 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雪盖对亚洲季风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杨梅学 姚檀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6-191,共6页
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均表明,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特殊的抬高了的下垫面,其上雪盖面积和积雪日数等的异常均与亚洲夏季风的强弱及起讫有关.雪盖面积大、积雪日数多的年份,亚洲季风弱且爆发迟,推进慢;雪盖面积小、积雪日数少的年份,亚... 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均表明,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特殊的抬高了的下垫面,其上雪盖面积和积雪日数等的异常均与亚洲夏季风的强弱及起讫有关.雪盖面积大、积雪日数多的年份,亚洲季风弱且爆发迟,推进慢;雪盖面积小、积雪日数少的年份,亚洲季风强且爆发早,推进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雪盖 亚洲季风 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Svalbard群岛Longyearbyen地区雪坑主要阴、阳离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康世昌 秦大河 +1 位作者 任贾文 YngvarGjessing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2-180,共9页
北极Svalbard群岛Longyearbyen地区3条冰川8个雪坑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冰川表层雪中海盐离子Cl-和Na+占主导地位,其浓度远高于其它离子,而陆源Ca2+在雪坑秋季污化层中浓度远远高于其它层位,... 北极Svalbard群岛Longyearbyen地区3条冰川8个雪坑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冰川表层雪中海盐离子Cl-和Na+占主导地位,其浓度远高于其它离子,而陆源Ca2+在雪坑秋季污化层中浓度远远高于其它层位,可作为雪坑定年中秋季层位的标志。在季节变化上,海盐离子和SO2-4、NO-3在春季和夏季表现为高值,这与冬春季节北大西洋风暴和中纬度人类污染物远距离传输到北极有关,也与夏季局地海洋性气团、大气中氧化作用、光电作用和清除速率有关。同全球的边远地区格陵兰、南极和青藏高原比较,Longyearbyen地区雪中离子浓度水平较高,特别是海盐离子浓度远高于其它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雪坑 离子浓度 季节变化 物质来源 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氧、碳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目前面临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7
13
作者 李心清 万国江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52-268,共17页
碳酸盐岩氧、碳同位素的研究是地球化学重要的示踪手段之一。它可以为认识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过程、地球表面的气候过程和海洋环境过程等提供定量依据。40多年的研究结果,尤其是进入80年代方解石质的腕足化石壳体和早期成岩胶结物... 碳酸盐岩氧、碳同位素的研究是地球化学重要的示踪手段之一。它可以为认识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过程、地球表面的气候过程和海洋环境过程等提供定量依据。40多年的研究结果,尤其是进入80年代方解石质的腕足化石壳体和早期成岩胶结物等特殊样品的应用,取得了若干重大研究进展,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他们包括:碳酸盐岩氧、碳同位素分析结果的解释问题;反映原始氧、碳同位素组成样品的保存程度识别方法问题;腕足化石壳体是否具有氧、碳同位素生命效应问题;原始生活环境差异对腕足化石壳体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强度问题和碳酸盐岩早期成岩胶结物的应用问题等。该文在讨论这些问题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氧同位素 碳同位素 腕足化石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芯中的不溶微粒及其气候和环境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树成 姚檀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3-377,共5页
文章对冰芯中不溶微粒的研究作了回顾和展望。着重讨论了不溶微粒研究在断代、揭示气候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和反映大气本底气溶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未来不溶微粒的研究将向中低纬度扩展,并在有机质、宇宙尘、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方面得... 文章对冰芯中不溶微粒的研究作了回顾和展望。着重讨论了不溶微粒研究在断代、揭示气候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和反映大气本底气溶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未来不溶微粒的研究将向中低纬度扩展,并在有机质、宇宙尘、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方面得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芯 不溶微粒 气候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源头科学探险考察中的冰川学考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腊山 任贾文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6,共2页
关键词 澜沧江原头 科学探险 考察 冰川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里雅冰芯中生物有机酸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孙俊英 秦大河 +1 位作者 姚檀栋 李忠勤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甲酸、乙酸是全球对流层中普遍存在的化学成分,它们对偏远地区降水中的酸度有很大影响,降水中存在的甲酸、乙酸必然会在冰川和冰盖中保存下来.然而,目前很少有文章报道山地冰川中甲酸、乙酸的测定结果及环境意义.我们用离子色谱法... 甲酸、乙酸是全球对流层中普遍存在的化学成分,它们对偏远地区降水中的酸度有很大影响,降水中存在的甲酸、乙酸必然会在冰川和冰盖中保存下来.然而,目前很少有文章报道山地冰川中甲酸、乙酸的测定结果及环境意义.我们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古里雅上部5m冰芯中甲酸、乙酸的浓度,结果显示,甲酸、乙酸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峰值一般对应于夏季层位,说明甲酸、乙酸的来源不同于阳离子,粉尘不是其主要来源.将甲酸、乙酸的记录与冰芯中δ18O和阳离子的记录对比,得出甲酸具有较敏感的气候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酸 甲酸 乙酸 古里雅冰芯 冰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冰电导率反映的南、北极和青藏高原大气环境差异 被引量:9
17
作者 效存德 秦大河 +2 位作者 任贾文 李忠勤 盛文坤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7,共7页
青藏高原(无论南部、北部)雪冰电导率与雪冰体的酸碱度及雪冰内各类杂质成分的关系明显不同于极地冰盖(南极冰盖与格陵兰冰盖),青藏高原雪冰电导率依赖于地壳来源的碱性矿物盐类杂质(如Ca2+,Mg2+,SO2-4等),因而... 青藏高原(无论南部、北部)雪冰电导率与雪冰体的酸碱度及雪冰内各类杂质成分的关系明显不同于极地冰盖(南极冰盖与格陵兰冰盖),青藏高原雪冰电导率依赖于地壳来源的碱性矿物盐类杂质(如Ca2+,Mg2+,SO2-4等),因而与雪冰酸度(即H+)呈反相关;极地冰盖雪冰电导率依赖于海洋来源的酸根离子(如Cl-,SO2-4等),因而与雪冰酸度呈正相关。但在北极地区,雪冰电导率与各离子的关系存在复杂的地域分异,如在北极中心地区,极可能由于“北极霾”的干扰,打破了格陵兰冰盖内电导率与酸根离子间明确的函数关系。总之,雪冰电导率是寒区大气环境的替代性“指示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级 南极 青藏高原 电导率 大气环境 雪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陆型山地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寅生 姚檀栋 蒲健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共6页
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冰川和祁连山“七一”冰川为例,着重探讨青藏高原冰川变化的能量机制.得到了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冰川平衡线对气候因子波动的响应值,并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平衡过程的影... 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冰川和祁连山“七一”冰川为例,着重探讨青藏高原冰川变化的能量机制.得到了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冰川平衡线对气候因子波动的响应值,并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平衡过程的影响.文中所选取的3条冰川中,以1号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为强烈,而“七一”冰川以其独特的能量交换特征,对气候因子波动的响应相当迟缓,从而在全球山地冰川普遍缩小规模的背景下,该冰川处于相对较为稳定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变化 气候波动 气候变化 山地冰川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夏邦马峰达索普冰川高海拔区夏季风期间大气降水的δ^(18)O特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康世昌 秦大河 +1 位作者 姚檀栋 段克勤 《山地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6,共6页
降水中δ1 8O的分析表明 ,本区夏季风期间大陆性气团降水中δ1 8O值高于海洋性气团降水 ,同类型气团降水中δ1 8O与气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达索普冰川高海拔区高程效应明显的降水过程 ,δ1 8O的垂直变化梯度较小为 - 0 .1‰ / 10 0m。... 降水中δ1 8O的分析表明 ,本区夏季风期间大陆性气团降水中δ1 8O值高于海洋性气团降水 ,同类型气团降水中δ1 8O与气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达索普冰川高海拔区高程效应明显的降水过程 ,δ1 8O的垂直变化梯度较小为 - 0 .1‰ / 10 0m。无高程效应特征的降水过程 ,可能与降水时的天气状况有关。同时地形对降水中δ1 8O随高程的分布有较大影响。达索普冰川区近东西向区域内降水中δ1 8O分布与高程效应一致 ,而近南北向区域内则与高程效应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夏邦马峰 Δ^18O 冰川 海拔区 季风 大气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使珠穆朗玛峰地区冰川处于退缩状态 被引量:53
20
作者 任贾文 秦大河 井哲帆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4-185,共2页
997年中美联合考察队对珠穆朗玛峰绒布冰川考察期间,采用GPS技术对冰川末端位置进行了测量.将其结果与1966年考察测量的位置对比得出,过去30a间该冰川末端后退了170~270m,平均年退缩量为55~87m.由... 997年中美联合考察队对珠穆朗玛峰绒布冰川考察期间,采用GPS技术对冰川末端位置进行了测量.将其结果与1966年考察测量的位置对比得出,过去30a间该冰川末端后退了170~270m,平均年退缩量为55~87m.由于目前气候仍在变暖,该冰川将继续保持退缩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冰川 退缩状态 珠穆朗玛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