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5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位景观改造方法初探——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景观改造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葛秀萍 严培明 +1 位作者 朱培华 唐念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在保留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景观的原有“文脉”、尊重其使用功能和现状条件的基础上,对研究所景观进行了改造,使其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对此案例的分析得出单位景观的改造在继承和保护利用之间、规... 在保留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景观的原有“文脉”、尊重其使用功能和现状条件的基础上,对研究所景观进行了改造,使其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对此案例的分析得出单位景观的改造在继承和保护利用之间、规划设计和养护管理之间关系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 文脉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生物传感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被引量:1
2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1-511,共1页
生物传感技术在生命分析、食品分析以及环境分析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左小磊研究组致力于生物传感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近期,应权威综述杂志Chemical Reviews邀请... 生物传感技术在生命分析、食品分析以及环境分析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左小磊研究组致力于生物传感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近期,应权威综述杂志Chemical Reviews邀请撰写了综述论文(Chem.Rev.,2014,114(15),7631-7677),并被选为当期的封面文章。基于三明治夹心法(Sandwich assay)的生物传感技术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生物检测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探针技术的发展,三明治夹心法也融入了新的概念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技术 物理研究所 应用 上海 REVIEWS 中国科学院 环境分析 食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钴源是我科研生涯的起点——中科大钴源40周年纪念
3
作者 吴国忠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6期6-7,共2页
本人于1987年通过高考从湖南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应用化学系,简称12系。一方面当时经济不发达,资讯有限;另一方面个人认知有限,不清楚到底往哪个方向发展才有出路。直到大学三年级时,无意中从辐射化学专业老师口中听到“辐... 本人于1987年通过高考从湖南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应用化学系,简称12系。一方面当时经济不发达,资讯有限;另一方面个人认知有限,不清楚到底往哪个方向发展才有出路。直到大学三年级时,无意中从辐射化学专业老师口中听到“辐射化学”,才算真正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辐射化学 应用化学系 个人认知 钴源 大学三年级 经济不发达 高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光源X射线成像及其在材料科学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谢红兰 邓彪 +3 位作者 杜国浩 付亚楠 郭瀚 肖体乔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21年第1期46-59,69,共15页
上海光源是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其X射线成像具有高空间分辨、快时间分辨、高衬度分辨的特点,可对材料样品实现原位、无损、高分辨、三维和动态成像,利用同步辐射光源的高度相干性可以实现相位衬度成像,从而可以实现聚合物等低Z材料的高... 上海光源是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其X射线成像具有高空间分辨、快时间分辨、高衬度分辨的特点,可对材料样品实现原位、无损、高分辨、三维和动态成像,利用同步辐射光源的高度相干性可以实现相位衬度成像,从而可以实现聚合物等低Z材料的高衬度X射线成像,而传统的X射线吸收衬度成像在对轻元素材料成像上获得的衬度极低。为更好地支持用户,基于上海光源X射线成像线站,建立和发展了定量相衬成像、动态CT成像、基于多种衬度机制的CT成像、快速CT重构等成像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上海光源X射线成像方法学发展及其在材料科学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成像 相衬成像 CT成像 同步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维准直测量技术在上海光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成浩 赵振堂(指导教师) +2 位作者 杜涵文(指导教师) 殷立新(指导教师) 黄开席(指导教师)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1-531,共1页
关键词 3维准直测量 测量技术 应用 光源 上海 设计位置 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础科学与水处理技术应用领域交叉研究的前景与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胡钧 《净水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理论上说,水资源相对匮乏或水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国家,其水处理技术的进步与革新更容易被推动,例如以色列和新加坡等国。由于水问题的特殊性,不同国家对水处理技术创新有不同的需求,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和水文条件各异,不同地区都遭... 理论上说,水资源相对匮乏或水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国家,其水处理技术的进步与革新更容易被推动,例如以色列和新加坡等国。由于水问题的特殊性,不同国家对水处理技术创新有不同的需求,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和水文条件各异,不同地区都遭遇了不同情况的水问题,但我国水处理技术创新的步伐却相对缓慢,究其原因,与水科学基础研究的脱钩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技术 基础科学 领域交 应用 技术创新 水环境污染 水文条件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中药微量元素研究Ⅳ.微量元素:汇通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的桥梁 被引量:8
7
作者 秦俊法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1年第2期1-13,共13页
中国中药微量元素研究表明,中药微量元素化学性质及含量水平是决定中药阴阳性的重要因素。综述了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对应关系以及中药阴阳性与微量元素量化关系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中药 微量元素 阴阳性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改变中国的科学面貌(下)——为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而作 被引量:3
8
作者 秦俊法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4年第9期32-52,共21页
以矿物药为标志、以炼丹术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微量元素研究曾领先世界绵延2000年之久,公元17世纪后逐渐走向衰落。20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现代微量元素研究崛起,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微量元素改变中国的科学面貌,大数据可以作证。从知识... 以矿物药为标志、以炼丹术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微量元素研究曾领先世界绵延2000年之久,公元17世纪后逐渐走向衰落。20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现代微量元素研究崛起,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微量元素改变中国的科学面貌,大数据可以作证。从知识普及、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成果和专利、学位论文、基金项目、图书出版、元素形态分析、微量元素组学研究八个方面作了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微量元素 矿物药 元素形态分析 微量元素组学 微量元素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百岁老人研究 Ⅳ·2009,上海成为中国长寿之乡 被引量:1
9
作者 秦俊法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7年第12期36-45,共10页
分析了上海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特征,探讨了上海百岁老人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上海已具备形成长寿之乡的主客观条件,如能保持目前的态势,到2009年底,上海百岁老人数将超过1000人,百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亦将达到百万分之70的... 分析了上海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特征,探讨了上海百岁老人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上海已具备形成长寿之乡的主客观条件,如能保持目前的态势,到2009年底,上海百岁老人数将超过1000人,百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亦将达到百万分之70的中国长寿之乡标准,有望成为人口规模最大,社会经济最发达的中国长寿之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百岁老人 长寿之乡 微量元素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改变中国的科学面貌(上)——为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而作
10
作者 秦俊法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4年第8期38-56,共19页
以矿物药为标志、以炼丹术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微量元素研究曾领先世界绵延2000年之久,公元17世纪后逐渐走向衰落。20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现代微量元素研究崛起,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微量元素改变中国,大数据可以作证。从知识普及、期刊... 以矿物药为标志、以炼丹术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微量元素研究曾领先世界绵延2000年之久,公元17世纪后逐渐走向衰落。20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现代微量元素研究崛起,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微量元素改变中国,大数据可以作证。从知识普及、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成果和专利、学位论文、基金项目、图书出版、元素形态分析、微量元素组学研究八个方面作了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微量元素 矿物药 元素形态分析 微量元素组学 微量元素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模块化氯盐快堆焚烧超铀核素物理特性研究
11
作者 彭民雨 刘亚芬 +1 位作者 邹杨 戴叶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氯盐快堆具有重金属溶解度高和能谱较硬等特性,是嬗变超铀核素(Transuranic elements,TRU)的理想堆型。本文提出了一种50 MW小型模块化氯盐快堆(small-Modular Chlorine salt Fast Reactor,sm-MCFR)方案,对其焚烧TRU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氯盐快堆具有重金属溶解度高和能谱较硬等特性,是嬗变超铀核素(Transuranic elements,TRU)的理想堆型。本文提出了一种50 MW小型模块化氯盐快堆(small-Modular Chlorine salt Fast Reactor,sm-MCFR)方案,对其焚烧TRU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了基于SCALE(Standardized Computer Analyses for Licensing Evaluation)和MODEC(MOlten Salt Reactor Specific DEpletion Code)开发的耦合程序TMCBurnup(TRITON MODEC Coupled Burnup Code),计算并分析了sm-MCFR在TRU+232Th和TRU+DU(Depleted Uranium)两种燃料方案下的临界、燃耗、核素演化和嬗变TRU等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在sm-MCFR运行期间,为维持临界状态,需在线添加TRU,以确保有效增殖系数k_(eff)>1;满功率运行40 a时,采用TRU+Th燃料方案下堆芯剩余TRU量为657 kg,而采用TRU+DU燃料方案下剩余TRU量为725 kg,皆大于寿期初;采用TRU+Th和TRU+DU作为燃料盐时,嬗变率分别可达49%和41%,为实现乏燃料最小化提供了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盐快堆 sm-MCFR TRU焚烧 嬗变
原文传递
Libera Photon处理器在上海光源XBPM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占军 徐慧超 龚培荣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1,共5页
上海光源X射线位置探测器(X-ray Beam Position Monitor,XBPM)用于束线X光位置的测量,本文简述了该探测器在升级改造中对其数据采集设备更新的考虑,选用了新一代数字信号处理器Libera Photon,它的测量分辨率最高可达0.01μm;该电子学设... 上海光源X射线位置探测器(X-ray Beam Position Monitor,XBPM)用于束线X光位置的测量,本文简述了该探测器在升级改造中对其数据采集设备更新的考虑,选用了新一代数字信号处理器Libera Photon,它的测量分辨率最高可达0.01μm;该电子学设备可实现快慢两种数据采集方式,其数据采样率分别为10 kHz和10 Hz,快信号能捕获2 ms的状态变化,可用于输出光斑的稳定反馈控制,慢信号可用做输出光斑的长期稳定性监测等。同时给出了使用该探测器所需修改的部分EPICS接口控制程序,以及Libera Photon在上海光源光束线站中的应用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位置探测器(X-ray Beam POSITION Monitor XBPM) EPICS 数字信号处理器 数据采集
原文传递
实验室光源的微束X射线荧光成像系统研制及应用研究
13
作者 张文星 陶芬 +1 位作者 刘一 邓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066,共6页
微束X射线荧光成像(μ-XRFI)是无损获取样品内部元素微区分布信息的重要方法,主要应用于微米量级区域内的元素分辨成像。同步辐射是μ-XRFI的理想光源,由于其装置庞大、造价高昂,用户机时紧张,并不适宜于常规应用。基于实验室X射线光管... 微束X射线荧光成像(μ-XRFI)是无损获取样品内部元素微区分布信息的重要方法,主要应用于微米量级区域内的元素分辨成像。同步辐射是μ-XRFI的理想光源,由于其装置庞大、造价高昂,用户机时紧张,并不适宜于常规应用。基于实验室X射线光管、多毛细管聚焦镜、高精度样品台及硅漂移探测器,研制了一套具有元素分辨的μ-XRFI系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测量分析元素含量为0.001%量级的溶液样品和优于20μm的空间分辨能力。基于该μ-XRFI系统开展了应用研究,获得了小鼠脑、芯片及古代陶瓷样品中的多种主要元素及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满足μ-XRFI的需求,可为生物医学、电子元件检测、瓷器色彩成分鉴定等领域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X射线光管 多毛细管聚焦镜 荧光成像 元素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FAPI-04 PET/CT在腹部肿瘤多时间点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对比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14
作者 章泽宇 崔斌 +5 位作者 汪建华 王胜利 张英英 梁思雨 程超 左长京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5期493-500,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68)Ga-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inhibitor,FAPI)-04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显像的最佳扫描时间点,并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68)Ga-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inhibitor,FAPI)-04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显像的最佳扫描时间点,并评估肿瘤与阻塞性炎症中^(68)Ga-FAPI-04药代动力学的差异。方法:回顾并分析2021年1—11月因腹部肿瘤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68)Ga-FAPI-04 PET/CT显像的患者临床资料。利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比较各时间点肿瘤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_(max))、肿瘤背景比值(tumor-to-background ratio,TBR)和图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对肿瘤及阻塞性炎症的滞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例患者,在15 min、1 h和2 h肿瘤灶的SUV_(max)分别为8.52(4.18~18.4)、8.59(4.69~13.8)和7.64(3.22~21.0),对应的TBR为4.22(1.87~17.76)、4.67(2.20~29.05)和4.30(2.48~35.20)。尽管1 h的SUV_(max)和TBR值高于其他时间点,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min、1 h和2 h的SNR分别为6.41(2.45~8.24)、5.0(1.68~5.57)和3.02(1.39~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1.691,P<0.001),其中15 min的SNR最高。此外,15 min与1 h间肿瘤灶的RI显著高于阻塞性炎症(-0.195~0.415 vs-0.422~0.11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注射^(68)Ga-FAPI-04后15 min的图像SNR最高,可作为临床常规扫描时间点。此外,15 min与1 h的RI可有效地用于区分肿瘤与阻塞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8)Ga-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 腹部肿瘤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信噪比 滞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紫外掩模的同步辐射在波长高分辨成像仿真研究
15
作者 苏子净 刘海岗 +5 位作者 孟祥雨 张祥志 赵波 郭智 王勇 邰仁忠 《核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3,共11页
极紫外(Extreme Ultraviolet,EUV)光刻要求近乎无缺陷的EUV掩模,需要对EUV掩模缺陷进行高分辨率的在波长成像分析,分析结果用于后续的修复工艺。同步辐射可以提供优质、洁净的EUV光,结合傅里叶合成照明技术,可有效合成较大的数值孔径(Nu... 极紫外(Extreme Ultraviolet,EUV)光刻要求近乎无缺陷的EUV掩模,需要对EUV掩模缺陷进行高分辨率的在波长成像分析,分析结果用于后续的修复工艺。同步辐射可以提供优质、洁净的EUV光,结合傅里叶合成照明技术,可有效合成较大的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NA),实现对EUV掩模缺陷的高分辨分析,该技术已在多个国际同步辐射装置上得到广泛应用。受限于传统圆形波带片数值孔径特性,国际上EUV掩模检测的最高分辨率仅达到22 nm。为了进一步提升成像分辨率,提出了采用椭圆形波带片替代常规的圆形波带片设想,并进行了系统性仿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椭圆形波带片数值孔径可达4×NA=1.15,显著高于圆形波带片的4×NA=0.625。采用极端双极照明模式可以实现12 nm极限分辨率,远高于目前的国际最高分辨率。该研究结果对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EUV掩模缺陷的在波长成像分辨率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V掩模缺陷分析 同步辐射 傅里叶合成照明 椭圆离轴波带片
原文传递
原位同步辐射技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进展
16
作者 文青草 许子健 +1 位作者 陈爱英 邰仁忠 《核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共19页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通过在电极-电解液界面上吸附离子或快速法拉第反应存储电荷的储能器件,是极具潜力的高效率能源储存方式。由于缺少对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的深入理解,这种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同步辐射光源由于其高亮度、高...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通过在电极-电解液界面上吸附离子或快速法拉第反应存储电荷的储能器件,是极具潜力的高效率能源储存方式。由于缺少对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的深入理解,这种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同步辐射光源由于其高亮度、高相干、能量可调以及宽裕的设备集成空间等优点,发展出了多种类型的同步辐射表征技术,不仅能够获得材料的形貌结构、粒子尺寸、晶格结构、电子结构、特定元素的局域配位环境等,且为原位、工况下的材料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本篇综述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原位同步辐射表征方法在超级电容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其中包括:原位X射线吸收谱(In situ XAS)、原位X射线衍射(In situ XRD)、原位小角X射线散射(In situ SAXS)等方法及其应用;展望了原位X射线成像和原位对分布函数(Pair Distribution Function,PDF)方法在超级电容器研究中的未来应用,并探讨了原位同步辐射技术在构建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关键作用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原位表征 同步辐射 电荷储存机理
原文传递
高熵合金反应共烧保护层/接触层双层结构在SOFC阴极侧的应用
17
作者 陈帮富 陈云霞 +5 位作者 余喻天 吴博 林囿辰 刘青 关成志 王建强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5,共10页
铁素体不锈钢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中常用的连接体材料,但是不锈钢合金在SOFC的工作温度(600℃~850℃)下仍存在表面高温氧化、Cr元素“毒化”阴极以及连接体与阴极接触面积不充分等问题。针对以上难题,本... 铁素体不锈钢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中常用的连接体材料,但是不锈钢合金在SOFC的工作温度(600℃~850℃)下仍存在表面高温氧化、Cr元素“毒化”阴极以及连接体与阴极接触面积不充分等问题。针对以上难题,本研究选用MnCoNiFeCu合金粉末作为致密保护层和多孔接触层的前驱材料,合成浆料后丝网印刷至SUS 430表面上并在900℃空气烧结2 h,分别研究了保护层和接触层在烧结之后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演变。在模拟的SUS 430连接体/保护层/接触层/电池阴极/阴极支撑测试样品中,通过反应共烧制备了高熵尖晶石基保护层和接触层的双层结构。在1000 h恒温面电阻(Area-Specific Resistance,ASR)测试中,样品ASR值稳定保持在22.04 mΩ·cm^(2)~22.71 mΩ·cm^(2),而热循环测试导致样品ASR急剧增加。通过对测试样品横截面的分析,研究了高熵尖晶石基双层结构与相邻组件的相容性以及热稳定性。此外,还评估了高熵尖晶石基双层结构抑制Cr_(2)O_(3)膜的生长和阻止Cr从连接体向阴极迁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高熵尖晶石 反应共烧 尖晶石 双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共电解CO_(2)/H_(2)O阴极研究进展与挑战
18
作者 韩超 王越 +5 位作者 冯开宇 高娜 张礼格 崔天成 李涛 肖国萍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10,共13页
本综述重点介绍了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的发展历史、基本机理和关键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在共电解过程中,SOEC阴极在控制电池运行稳定性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最常用的Ni-YSZ金属陶瓷材料由于Ni的粗化、团聚等原因,导致其... 本综述重点介绍了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的发展历史、基本机理和关键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在共电解过程中,SOEC阴极在控制电池运行稳定性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最常用的Ni-YSZ金属陶瓷材料由于Ni的粗化、团聚等原因,导致其稳定性不佳,研究者在探索提高金属陶瓷电极稳定性方法的同时,也在尝试寻找SOEC共电解中可替代金属陶瓷电极的阴极材料,钙钛矿材料由于具有较好的混合导电性、抗积炭性、杂质耐受性、氧化还原稳定性被研究者所关注,但其相对较低的催化活性是大多数钙钛矿相关氧化物面临的主要挑战,研究者发现通过浸渍、掺杂、脱溶等技术可以增加材料表面氧空位和活性三相界面,这些氧空位可以作为宿主位点在高温下容纳CO_(2)分子,从而降低电极极化电阻,提高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且浸渍法具有易于操作、效率高、制备温度低等优点,掺杂法具有掺杂过程简单、无污染和低成本等优点,原位溶出法具有稳定性高、效率高、性能好等优点,均易于后期推广。因此本文结合金属陶瓷和钙钛矿等阴极材料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归纳了采用浸渍、掺杂、脱溶等技术提升阴极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进展,为SOEC的商业化提供技术可行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CO_(2)/H_(2)O共电解 金属陶瓷 钙钛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基钎料和银基钎料对石墨和无氧铜钎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贺佳伊 玉昆 +2 位作者 潘朋 刘芳 李志军 《电焊机》 2025年第3期103-109,共7页
为克服石墨表面难以润湿的难题,采用AgCuTi活性钎料焊膏在石墨表面进行金属化,再采用典型的锡基钎料SnAgCu、银基钎料AgCuTi间接钎焊连接金属化的石墨和无氧铜。探究不同钎料在连接金属化石墨和铜上的工艺及剪切性能问题,主要包括界面... 为克服石墨表面难以润湿的难题,采用AgCuTi活性钎料焊膏在石墨表面进行金属化,再采用典型的锡基钎料SnAgCu、银基钎料AgCuTi间接钎焊连接金属化的石墨和无氧铜。探究不同钎料在连接金属化石墨和铜上的工艺及剪切性能问题,主要包括界面结合、组织形态和结合强度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在真空850℃保温5 min的条件下成功实现了对石墨表面的金属化,金属化层主要为银-铜共晶组织,并在石墨表面形成了均匀的TiC层。钎焊结果表明:使用银基钎料的接头,钎料与金属化层结合较好,无明显的缺陷。剪切断裂发生在石墨的母材侧,最终形成的典型界面为铜/铜基固溶体+银基固溶体+TiCu/TiC/石墨。锡基钎料与金属化层间存在明显的缺陷,剪切断裂发生在钎缝,典型界面组织为铜/Cu_(3)Sn/Cu_(6)Sn_(5)/β-Sn/银-铜共晶/TiC/石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钎焊 无氧铜 微观结构 剪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CNN和GRU-Attention的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20
作者 张昭辉 张鲁宁 +1 位作者 周文 后接 《自动化应用》 2025年第4期11-14,共4页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无法有效地从滚动轴承振动信号中提取特征,且在变负载等诊断任务中鲁棒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卷积神经网络(ResCNN)的故障诊断算法。通过残差结构跳跃连接,增强网络对细微特征的感知能力,并通过引...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无法有效地从滚动轴承振动信号中提取特征,且在变负载等诊断任务中鲁棒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卷积神经网络(ResCNN)的故障诊断算法。通过残差结构跳跃连接,增强网络对细微特征的感知能力,并通过引入门控循环单元(GRU)和注意力机制,对特征序列进行建模和权重调整,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准确率和泛化能力。在滚动轴承故障数据集上进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故障具有很高的识别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差连接 门控循环单元 注意力机制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