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小学课后服务科学素养类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研究——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为例 |
严文明
徐磊
梁辉
崔璐
|
《教师》
|
2024 |
0 |
|
2
|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整本书阅读跨学科教学初探——以《昆虫记》阅读教学为例 |
俞璐
赵思远
|
《安徽教育科研》
|
2024 |
0 |
|
3
|
多元主体协同开发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科学素养类课程为例 |
徐磊
严文明
崔璐
|
《安徽教育科研》
|
2024 |
0 |
|
4
|
从终点看起点,科学准备让幼小无缝衔接 |
李秀荣
|
《今日教育》
|
2024 |
0 |
|
5
|
信息技术环境下发挥中华传统节日德育价值的实践研究 |
籍伟伟
侯海伟
|
《安徽教育科研》
|
2024 |
0 |
|
6
|
基于HPS发展科学精神的教学实践——以“化学平衡常数”为例 |
戈益超
孙永兴
|
《安徽教育科研》
|
2024 |
0 |
|
7
|
同位素示踪法及其在中学生物学中的应用 |
娄志义
左丽丽
|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8
|
英才之路:从迷雾中探索到破晓之光 |
丁雅喆
|
《中国科技教育》
|
2025 |
0 |
|
9
|
感悟中考稳中有变,传承创新提升能力——近几年中考数学几何最值问题剖析及启示 |
朱浩
|
《数理天地(初中版)》
|
2025 |
0 |
|
10
|
助读·助达·助思:基于智慧课堂建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新样态 |
胡婧静
|
《安徽教育科研》
|
2025 |
0 |
|
11
|
利用教材学科交叉内容 发展学生科学思维 |
吴朝暄
管晓恬
林丽珍
娄志义
陈延松
|
《生物学教学》
|
2021 |
3
|
|
12
|
固体材料精密声速测量的新技术分析 |
丁瀚
欧帮祝
|
《机电信息》
|
2016 |
1
|
|
13
|
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张兴连
|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
2016 |
1
|
|
14
|
新课程下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策略指导的几点认识 |
徐斌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9 |
0 |
|
15
|
巧变教材实验 培养科学思维 |
娄志义
程红梅
|
《中学教学参考》
|
2021 |
1
|
|
16
|
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科教学 |
王天健
|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7
|
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科学精神培养的路径探析——以“海陆变迁”为例 |
程忠园
叶玉叶
吴儒敏
|
《地理教育》
|
2021 |
0 |
|
18
|
计算机技术在手写体汉字识别方面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
陈擎国
|
《科技传播》
|
2018 |
0 |
|
19
|
依托高校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中科大附中“科学大讲堂”科普活动为例 |
吴家珍
张默
|
《安徽教育科研》
|
2022 |
0 |
|
20
|
从预习模式的创新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
徐晓宏
|
《安徽教育科研》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