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颁布
1
作者 周颖昕 《学术动态(北京)》 2006年第8期22-23,共2页
2006年2月23日,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在北京召开颁奖仪式。这一奖项设立于1985年,以夏鼐先生捐赠的3万元稿费作为基金,以基金利息作为奖金,受奖者是必须是“对中国考古学做出突出成绩的中国境内... 2006年2月23日,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在北京召开颁奖仪式。这一奖项设立于1985年,以夏鼐先生捐赠的3万元稿费作为基金,以基金利息作为奖金,受奖者是必须是“对中国考古学做出突出成绩的中国境内的中国籍学者”。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另筹7万元资金,使基金增至10万元。该奖项是国内最具学术权威性的考古学成果奖,每三年或四年评选一次,由国内知名专家组成评奖委员会,负责评奖与颁奖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学研究 成果奖 研究所 第四届 夏鼐 学术权威性 颁奖仪式 中国境内 颁奖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新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与政策”结项报告
2
作者 刘红敏(整理) 《学术动态(北京)》 2011年第22期9-13,共5页
院重大课题“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与政策”于2009年立项,由研究生院刘迎秋研究员、经济所王红领研究员共同主持,最终成果为40:矿字的专著《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与政策》。课题组成员共19人,主要由研究生院、经济所等单位... 院重大课题“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与政策”于2009年立项,由研究生院刘迎秋研究员、经济所王红领研究员共同主持,最终成果为40:矿字的专著《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与政策》。课题组成员共19人,主要由研究生院、经济所等单位人员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营企业 课题组 企业发展 结项报告 政策 环境 研究生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学术精品 出创新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评奖分析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大亚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4年第3期33-40,共8页
研究并遵循科研规律,是科研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更有效率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奖有关数据的对比分析,提出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基础理论研究与对策应用研究具有不同的科研特点。相对于集体项目、... 研究并遵循科研规律,是科研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更有效率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奖有关数据的对比分析,提出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基础理论研究与对策应用研究具有不同的科研特点。相对于集体项目、命题项目而言,学者们更愿意在个人项目、自选项目中投入较多的精力。因此,在科研管理上必须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科研规律 科研管理 中国 优秀科研成果奖
原文传递
遵循科研规律 推进理论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分析报告
4
作者 周大亚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7年第4期56-62,共7页
一、本届评奖的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办法(试行)》的规定,中国社科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于2007年举行。本届院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是在2006年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评奖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获得所级一等奖... 一、本届评奖的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办法(试行)》的规定,中国社科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于2007年举行。本届院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是在2006年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评奖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获得所级一等奖或相当于所级一等奖的成果,才具有被推荐为院优秀科研成果奖请奖项目的资格。本届院优秀科研成果评奖的程序是:研究所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奖 评奖办法 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中国社科院 文学语言学
原文传递
深化科研管理创新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科研管理论坛”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闫珺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11年第1期93-97,共5页
2010年12月21日至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科研管理论坛”在北京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主办,来自院属各单位的科研处负责人和科研管理课题承担人共约8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届论坛以“管理创新与科研诚信”为主题,... 2010年12月21日至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科研管理论坛”在北京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主办,来自院属各单位的科研处负责人和科研管理课题承担人共约8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届论坛以“管理创新与科研诚信”为主题,与会人员围绕“管理创新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学科建设与研究室、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学风建设”三个主要议题,结合学术界和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交流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管理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 论坛 诚信建设 综述 哲学社会科学 人才队伍建设 科研诚信
原文传递
学术大师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大师学术年龄特点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大亚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4年第1期41-48,共8页
经验认为: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学者完成学术精品的数量同学术年龄的关系,应大致呈正态分布。本文作者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大师治学录》中的有关数据,尝试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来验证这一经验看法。作者的检验结果及其同自然... 经验认为: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学者完成学术精品的数量同学术年龄的关系,应大致呈正态分布。本文作者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大师治学录》中的有关数据,尝试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来验证这一经验看法。作者的检验结果及其同自然科学科研规律的对比说明:(1)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努力为科研人员营造自由、宽松的治学氛围,对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更需深厚的学养积累,学者的学术成熟期也相对较晚;(3)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要重视发挥老专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术年龄 学术环境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竞争 激励 宽松 宁静——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大亚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3年第2期59-64,共6页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靠的就是人的智慧创造,没有第一流的人才,就没有第一流的成果,也就没有第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来高度重视科研和管理两支队伍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才队伍的年龄...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靠的就是人的智慧创造,没有第一流的人才,就没有第一流的成果,也就没有第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来高度重视科研和管理两支队伍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不断改善,科研队伍的学历层次稳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人才管理 人才培养 竞争机制 激励机制 年龄结构 学历结构 学术成果
原文传递
推进科研管理体制创新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第四届社会科学研究管理论坛综述
8
作者 郑瑞萍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11年第4期104-110,共7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四届社会科学研究管理论坛于2011年10月26—27日在杭州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推进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四届社会科学研究管理论坛于2011年10月26—27日在杭州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推进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副秘书长、科研局局长晋保平,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来颖杰,浙江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林吕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管理体制创新 科学研究管理 科研 论坛 繁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综述
原文传递
加大资助、增进合作、推出精品——对中国社科院第七届科研成果评奖结果的分析
9
作者 魏钦恭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CSSCI 2012年第1期76-83,共8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七届科研成果评奖中,请奖成果共166项,涵盖了马列、哲学、经济学、文学语言学、史学、社会政法、国际问题和翻译8个学科和领域。经评选,最终三等奖成果98项,二等奖成果24项,一等奖成果5项。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在这些请...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七届科研成果评奖中,请奖成果共166项,涵盖了马列、哲学、经济学、文学语言学、史学、社会政法、国际问题和翻译8个学科和领域。经评选,最终三等奖成果98项,二等奖成果24项,一等奖成果5项。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在这些请奖成果中,除了成果内容差异之外,作者的年龄、职称、成果创作时间、成果形式、创作形式等方面的特征差异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对科研成果的获奖与否产生了影响。对此问题的探讨与分析为今后制定更为科学的科研管理制度以及促生更多的学术精品不无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成果 评奖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经济学部召开2007年度经济学动态与学术前沿座谈会
10
作者 郭建宏 《学术动态(北京)》 2007年第11期2-5,共4页
2007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2007年度“经济学动态与学术前沿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冷溶、副院长武寅、纪检书记李秋芳出席会议。会议由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主持。会议围绕经济学动态与学术前沿... 2007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2007年度“经济学动态与学术前沿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冷溶、副院长武寅、纪检书记李秋芳出席会议。会议由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主持。会议围绕经济学动态与学术前沿以及中国经济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前沿 经济学 座谈会 学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副院长 中国经济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概念、量表与指数构建 被引量:32
11
作者 张彦 魏钦恭 李汉林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84,205-206,共21页
通过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两项表征民众"总体性情绪"的社会事实,可以观测与分析一个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和运行态势,以"晴雨表"的方式反映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在制作测量与观测工具的基础上,通过全国... 通过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两项表征民众"总体性情绪"的社会事实,可以观测与分析一个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和运行态势,以"晴雨表"的方式反映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在制作测量与观测工具的基础上,通过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研究所设计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在此基础上,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指数可以用一种基于变量正态标准化转换和量纲统一的方法构建。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以2012年为基点,2013年和2014年中国的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指数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社会景气 社会信心 微观…宏观分析
原文传递
嵌入过程中的主体与结构:对政企关系变迁的社会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汉林 魏钦恭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CSSCI 2013年第4期51-61,112,共11页
文章认为中国政企关系的变迁主要受到政府追求主导目标实现的内在动力驱动以及主体嵌入之中的结构环境约束。正是在这两种合力的作用下,政企关系的演变机制可以从政府为实现主导目标和适应结构环境而做出的各项制度安排来加以理解。由... 文章认为中国政企关系的变迁主要受到政府追求主导目标实现的内在动力驱动以及主体嵌入之中的结构环境约束。正是在这两种合力的作用下,政企关系的演变机制可以从政府为实现主导目标和适应结构环境而做出的各项制度安排来加以理解。由于制度安排所具有的路径依赖特征,所产生的非意图性后果,加之意识形态的社会化影响,政企关系的发展变迁在微观层面取决于政府与企业具体、持续的互动。从而,只有在梳理中国政企关系变迁的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深刻把握关系变迁的结构特征及其内在机制,才能理解这种复杂多变的关系变动逻辑,进而总结和提炼出某些具有经验性的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企关系 嵌入性 结构环境 内在机制
原文传递
学术期刊收费及管理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冷晓玲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11年第3期62-70,共9页
版面费等期刊收费,是学术期刊刊发论文前,向作者收取的版面占用费。版面费是市场经济和出版体制改革的产物,本文分析了版面费产生的原因以及国内外收取版面费的具体情况,认为在当今的经济社会条件和整体学术环境,以及国家的投入和学术... 版面费等期刊收费,是学术期刊刊发论文前,向作者收取的版面占用费。版面费是市场经济和出版体制改革的产物,本文分析了版面费产生的原因以及国内外收取版面费的具体情况,认为在当今的经济社会条件和整体学术环境,以及国家的投入和学术期刊的生存状况下,特别是在目前科研评价体系下,彻底废除版面费是不现实的,因此版面费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学术期刊收费衍生出的诸如学术风气、"核心期刊"认定以及收费标准等问题,根源在于管理机制而非版面费本身。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强管理、建立规范机制、引导合理收费,使之成为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面费 学术规范 科研管理
原文传递
论世界国家生成的不可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冷晓玲 李开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122,共9页
温特主张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他认为,微观层次上争取承认的斗争,加上军事技术发展的推动,同时受到宏观层次上无政府性的引导,终将导致世界国家的诞生。围绕着世界国家生成的可能性问题,温特与尚侬之间展开了一场小论战。温特... 温特主张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他认为,微观层次上争取承认的斗争,加上军事技术发展的推动,同时受到宏观层次上无政府性的引导,终将导致世界国家的诞生。围绕着世界国家生成的可能性问题,温特与尚侬之间展开了一场小论战。温特进行世界国家的研究确有意义,但他在世界国家的界定、对"他者"的认识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导致他实际上未能回答世界国家生成是否可能这一问题。在世界体系演变的过程中,朝向世界国家方向的内部动力不充分、外部动力不存在,因此决定了世界国家生成的不可能,我们应该从其他方向去探索美好世界生成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国家 亚历山大·温特 他者
原文传递
科层视阈中的“合作参与型”激励机制批判性考察——以“工作特性模式”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雪阳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CSSCI 2012年第2期55-65,共11页
长期以来,科层组织的负效应与组织成员真实、完整及多元化的人性之间构成了持续的张力。一方面,梅欧、马斯洛等人的理论形塑了崭新的人性维度;另一方面,针对科层负效应也涌现出诸多质疑与批评。然而,大多数科层组织实践中的制度建构却... 长期以来,科层组织的负效应与组织成员真实、完整及多元化的人性之间构成了持续的张力。一方面,梅欧、马斯洛等人的理论形塑了崭新的人性维度;另一方面,针对科层负效应也涌现出诸多质疑与批评。然而,大多数科层组织实践中的制度建构却不同程度地忽略了上述两方面的研究。制度的形式与激励机制具有内在关联性,保守的制度势必导致激励机制的探索流于空泛与失效。我们列举的"工作特性模式"(job characteristics model)也最终在科层结构负面影响下发生压缩、变形。正视完整与多元的人性,构建合乎人性特质的科层制度或许是未来组织结构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所提倡的"合作参与"承载着人性多维度的诉求,因此,"合作参与型"组织制度建设不但是科层制度环境改善的一种努力,其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有效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参与 激励机制 科层组织
原文传递
反思性建构与实质意蕴赋予——试析同行评议中的程序正义
16
作者 李雪阳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11年第2期52-60,共9页
在科学及学术研究领域,同行评议方法正被广泛采用。与此同时,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与弊端使得同行评议制度与其初衷渐行渐远。本文主张旨向"程序正义"的路径,并以"实质正义"作为同行评议机制以及相应程序执行的参照与... 在科学及学术研究领域,同行评议方法正被广泛采用。与此同时,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与弊端使得同行评议制度与其初衷渐行渐远。本文主张旨向"程序正义"的路径,并以"实质正义"作为同行评议机制以及相应程序执行的参照与指导原则。"程序正义"在"实质正义"的观照之下,从强调重视"前制度"阶段到"程序内在价值"得以充分赋予;从审慎观察、反思制度与实践执行情况再到最终对程序制度作出"修正",在这样一个开放、互动、持续的建构过程中得以重塑其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行评议 程序正义 实质正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