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钻刮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本文 穆总结 +1 位作者 宋朝晖 臧传贞 《石油矿场机械》 2020年第1期6-9,共4页
钻井中的刮壁作业是为了清除套管壁上的杂物,保证后续固井过程中尾管悬挂器的有效坐挂。常规的刮壁作业需要起钻、更换钻具,然后对特定井段或技术套管段进行刮壁。当刮壁作业完成后,需再次起下钻、更换钻具,进行后续作业。针对常规刮壁... 钻井中的刮壁作业是为了清除套管壁上的杂物,保证后续固井过程中尾管悬挂器的有效坐挂。常规的刮壁作业需要起钻、更换钻具,然后对特定井段或技术套管段进行刮壁。当刮壁作业完成后,需再次起下钻、更换钻具,进行后续作业。针对常规刮壁技术存在的作业工艺流程复杂,时效损失严重,无法满足钻完井提效技术要求的弊端,提出随钻刮壁技术,实现钻井、刮壁一体化作业。介绍了随钻刮壁工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进行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壁器 随钻刮壁 结构 工作原理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钻探井控险情报警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虹全 刘瑞红 《录井工程》 2022年第4期102-106,111,共6页
钻井过程中发现溢流和硫化氢险情时,可以通过声光报警方式快速警示现场人员,进行险情处理或撤离,声光报警器的功能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溢流和硫化氢险情识别、传达和记录,进一步影响到钻探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通过分析常规声光报警器功能和... 钻井过程中发现溢流和硫化氢险情时,可以通过声光报警方式快速警示现场人员,进行险情处理或撤离,声光报警器的功能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溢流和硫化氢险情识别、传达和记录,进一步影响到钻探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通过分析常规声光报警器功能和性能存在的局限,利用安全离线式供电技术、无线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开关量监测记录技术等,研制出一款安全供电、双色双声道和无线远程控制的石油钻探井控险情报警系统,实现溢流和硫化氢险情报警在无线远程控制和安全供电模式下工作,提高了溢流和硫化氢险情报警精准性,消除了安全隐患,完善了钻探现场险情报警系统功能和性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 硫化氢 声光报警 无线控制 记录仪 井控 报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自动垂直钻井系统技术突破与现场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伊明 赵继斌 +2 位作者 方弘廉 李振宝 武智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自动垂直钻井系统是集机、电、液一体的智能闭环钻井工具,具有主动防斜、解放钻压、提高井筒质量的技术优势,已成为高陡构造等易斜井段钻井防斜打快的核心装备之一。西部钻探公司自2010年研发成功三翼推靠式自动垂直钻井系统以来,通过... 自动垂直钻井系统是集机、电、液一体的智能闭环钻井工具,具有主动防斜、解放钻压、提高井筒质量的技术优势,已成为高陡构造等易斜井段钻井防斜打快的核心装备之一。西部钻探公司自2010年研发成功三翼推靠式自动垂直钻井系统以来,通过试验应用逐步完善,在控制理论、系统结构设计上已经有所突破,但没有实现规模产业化应用,主要问题在于工具系统工作寿命低、近钻头井斜测不准、质量不稳定等。近两年,针对这些问题,西部钻探公司通过系统分析与现场试验,进行机械零部件结构改进、控制程序优化等,使得工具工作寿命、质量稳定性等大幅提升。在塔里木油田、新疆油田、青海油田等现场应用验证,工具寿命稳定突破至150 h以上,为国产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的成熟应用与推广提供技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钻井系统 信号传输 高陡构造 井下工具 防斜打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用防砂水力锚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邱福寿 曲波 +3 位作者 王天荣 杨芳 翟亚锋 徐进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20期240-242,共3页
为了解决现有油管水力锚锚定力不足和锚爪砂卡、不能正常锚定作业管柱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油管锚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形成了一种新型防砂水力锚。设计四组整体式锚爪,均匀布置在锚体四周,每组三个锚爪,达到1.6倍以上额定锚定力;锚体内设计... 为了解决现有油管水力锚锚定力不足和锚爪砂卡、不能正常锚定作业管柱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油管锚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形成了一种新型防砂水力锚。设计四组整体式锚爪,均匀布置在锚体四周,每组三个锚爪,达到1.6倍以上额定锚定力;锚体内设计有防砂管,在确保流体通径前提下起到砂卡的功能。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具有较强的锚定力,密封可靠,防砂性能优良,解决了作业过程中锚定力不足和砂卡的问题,为生产作业提供了设备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锚 锚定力 砂卡 密封 防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77、召51水平井立体开发及关键技术集成
5
作者 冉照辉 段文广 +3 位作者 张心玉 邢仓 谷长雄 张亥先 《矿山工程》 2024年第4期941-956,共16页
苏77、召51气田纵向上发育多套气层,为节省成本,使得表层套管、技术套管重复利用,针对多套储层情况总结出水平井立体开发及关键技术,对于该地区的顺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对苏77、召51气田储层发育概况进行分析后,总结提出了水平井井... 苏77、召51气田纵向上发育多套气层,为节省成本,使得表层套管、技术套管重复利用,针对多套储层情况总结出水平井立体开发及关键技术,对于该地区的顺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对苏77、召51气田储层发育概况进行分析后,总结提出了水平井井身结构优化原则,同时详细阐述了钻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针对钻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优化了不同的钻井工艺。在此基础上,对现场开发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本文通过探讨一种新的井身结构,上部预留φ177.8 mm技术套管,当第一口水平井枯竭后,采用φ152.4 mm钻头从刘家沟组地层以下侧钻,下入φ114.3 mm完井套管,满足水平井体积压裂。此方法实现了多套气层一个井眼立体开发,实现了产量接替,同时充分利用老井井场、地面管线和上部套管,减少建设投资。通过现场应用情况表明,水平井的立体开发方式能够满足现场应用开发需求的同时,还解决了成本昂贵的问题,实现了产量接替式高效开发。Multiple sets of gas reservoirs are developed vertically in Su 77 and Zhao 51 gas fields. In order to save costs and reuse surface casing and technical ca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development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horizontal wells are summarized for multiple sets of reservoir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After analyz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reservoir development in Su 77 and Zhao 51 gas fields, the principle of horizontal well casing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s summarized and put forward. At the same time, the key technologies in the drilling process are elaborated in detail.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rilling process, different drilling processes are optimized. On this basis, the fiel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a new casing structure is discussed. The upper part is reserved with φ177.8 mm technical casing. When the first horizontal well is depleted, the φ152.4 mm drill bit is used to drill sideways from the Liujiagou Formation, and the φ114.3 mm completion casing is run to meet the volume fracturing of horizontal wells. The three-dimensional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sets of gas layers and one wellbore is realized, and the production replacement is reali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old well site, ground pipeline and upper casing are fully utilized to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The field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three-dimensional development mode of horizontal wells can meet the needs of fiel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solves the problem of high cost and realizes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repla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身结构 钻井提速 侧钻 固井 技术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压钻井环空卡森流体两相螺旋流轴向速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伊明 黄志强 +3 位作者 戴勇 席云龙 安俊 孔祥伟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2-1027,共6页
考虑控压钻井环空气液两相流参数、钻井液周向与轴向运动等因素,本文提出了控压钻井环空卡森流体两相螺旋流柱坐标理论模型;通过新疆玛湖油田区块具体实例,分析了摩阻压降、屈服应力、环空外径、空隙率等对控压钻井两相螺旋流轴向速度... 考虑控压钻井环空气液两相流参数、钻井液周向与轴向运动等因素,本文提出了控压钻井环空卡森流体两相螺旋流柱坐标理论模型;通过新疆玛湖油田区块具体实例,分析了摩阻压降、屈服应力、环空外径、空隙率等对控压钻井两相螺旋流轴向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压钻井环空卡森流体两相螺旋流流核及流速峰值向钻杆壁面靠近,距离环空内壁与钻杆外壁中心点的偏度可达8.36%;由于柯特流及钻井液动粘切力下降的影响,随杆转速和管径增大,卡森流体最大速度峰值在轴向的分布向环空壁面移动;随屈服应力的增大,流核宽度呈现增大趋势,当钻井液屈服应力为1.9Pa时,卡森流体流核宽度约为19.3mm;随控压钻井环空内空隙率增大,气液两相的粘度下降,螺旋流的轴向速度峰值呈增大趋势。分析螺旋流轴向速度分布可为控压钻井井口回压加载及环空流速控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压钻井 柯特流 卡森流体 气液两相螺旋流 轴向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器对下部钻具组合的动力学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昕 李柯 +4 位作者 乔东宇 王学成 刘伟吉 杜疆 杨睿 《世界石油工业》 2022年第2期54-60,共7页
深部钻探现已成为油气资源开发的主力,跳钻和屈曲问题限制了深井钻井效率。采用稳定器则能够缓解下部钻具的振动和变形问题,是提高钻井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定量描述稳定器安装数量和间距对下部钻具组合的影响,基于Hamilton原理建... 深部钻探现已成为油气资源开发的主力,跳钻和屈曲问题限制了深井钻井效率。采用稳定器则能够缓解下部钻具的振动和变形问题,是提高钻井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定量描述稳定器安装数量和间距对下部钻具组合的影响,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全井钻柱动力学模型并采用HHT-α法对模型求解,分析了稳定器对下部钻具组合屈曲、振动和跳钻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稳定器数量能够明显提高下部钻具组合的对中性并降低下部钻具的屈曲变形;使用两个稳定器能够缓解钻头轴向振动并有效控制钻头跳钻,且在较小间距(30 m)下安装两个稳定器能够进一步抑制钻头跳钻,从而提高钻头工作效率。研究结果为稳定器在现场的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器 钻柱动力学 屈曲变形 振动 跳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导向技术在玛湖区块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瑞平 宋朝晖 +3 位作者 李彬 毛健 聂涛 付仕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2期94-96,100,共4页
地质导向技术在新疆油田玛湖砂砾油藏开发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油层钻遇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由于不同地质导向技术费用存在较大的差异,受油田开发投资控制需要,针对玛湖不同井区的油藏地质特征,采取探边技术与常规LWD地质导向技术结合,... 地质导向技术在新疆油田玛湖砂砾油藏开发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油层钻遇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由于不同地质导向技术费用存在较大的差异,受油田开发投资控制需要,针对玛湖不同井区的油藏地质特征,采取探边技术与常规LWD地质导向技术结合,在确保油层钻遇率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开发成本。通过分析常规LWD地质导向与探边地质导向技术的特点和区别,介绍了探边地质导向在玛湖区块的应用情况,结合玛湖区块地质特征和油藏特征,提出不同水平井应用探边地质导向和常规LWD地质导向技术的优选方案,为后期水平井钻井中选择最优性价比地质导向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油田 玛18区块 常规电阻率 地质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差激活合成树脂堵漏剂的研制及评价
9
作者 王学成 乔东宇 +3 位作者 王新 许得禄 李富强 杜光焰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82-84,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温高压井筒封固方案,利用胶囊将固化剂包载隔离,以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在封固剂到达目标井段后,仅在漏点压差作用下将纳米胶囊破坏,使树脂与固化剂开始反应,自适应封堵泄漏孔隙,从而降低了安全风险。使用过氧...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温高压井筒封固方案,利用胶囊将固化剂包载隔离,以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在封固剂到达目标井段后,仅在漏点压差作用下将纳米胶囊破坏,使树脂与固化剂开始反应,自适应封堵泄漏孔隙,从而降低了安全风险。使用过氧化苯甲酰、聚苯胺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制备的微胶囊固化剂,其最佳乳化剂为微胶囊固化剂质量的0.7%。同时,研制了合成树脂堵漏材料,可在一定温度和压差下进行裂缝自适应堵漏修复。树脂固化体抗压强度为147MPa,耐受温度达280℃,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压差激活 合成树脂 自适应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雾化节流采气工艺在苏19区块的应用
10
作者 史秀邦 李勇龙 +2 位作者 吴恒 郑海腾 孟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0060-0062,共3页
节流器工艺是根据天然气井的配产大小在预定深度下入节流器的一种采气工艺。井下节流器可以降低节流器以上油管内及井口的生产流动压力,利用地温来加热节流后温度降低的天然气,从而使井筒及地面流程不易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超声雾化节流... 节流器工艺是根据天然气井的配产大小在预定深度下入节流器的一种采气工艺。井下节流器可以降低节流器以上油管内及井口的生产流动压力,利用地温来加热节流后温度降低的天然气,从而使井筒及地面流程不易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超声雾化节流器是不需要任何外部动能,仅依靠气井自身能量就可以实现高效稳产排液的节流器。本文通过超声雾化节流器的现场试验,达到解决稳定排液生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雾化节流器 临界携液流量 水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化学清防蜡工艺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赖南君 李俊 +4 位作者 吕亿明 刘中嵘 李敏 乔东宇 邓嘉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164-4174,共11页
含蜡原油开采过程中,油井普遍存在结蜡现象。行之有效的清防蜡工艺是保障油井稳产的重要因素,化学清防蜡工艺应用效果受沉没度、产液量及含水率等的影响,在油井复杂条件下,其现场应用效果难以评价。为研究清防蜡工艺的应用效果,本文基... 含蜡原油开采过程中,油井普遍存在结蜡现象。行之有效的清防蜡工艺是保障油井稳产的重要因素,化学清防蜡工艺应用效果受沉没度、产液量及含水率等的影响,在油井复杂条件下,其现场应用效果难以评价。为研究清防蜡工艺的应用效果,本文基于清防蜡工艺原理,以安塞油田清防蜡工艺应用前后的高含蜡原油和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原油族组成、蜡组成、蜡含量、析蜡点、黏度和溶蜡速率;通过比较确定了4个评价指标,引入多目标评价方法,建立了清防蜡工艺效果评价体系。研究表明清防蜡工艺应用后原油黏度降低;蜡的碳数C16~C30的百分含量降低,C30以上的百分含量升高;原油平均蜡含量变化率为22.99%;原油平均析蜡点变化率为2.86%;各清防蜡剂溶蜡速率均大于0.0160g/min;CQ-1工艺和CQ-2工艺的综合得分较高,现场应用效果良好。计算结果与安塞油田应用化学清防蜡工艺的方向一致,具有较强的参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蜡原油 清防蜡剂 评价指标 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糖在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的可行性探索 被引量:7
12
作者 赖南君 闻一平 +3 位作者 乔东宇 贾超 何卫 胡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1-852,共12页
比较了定优胶、黄原胶和魔芋胶三者的流变性、溶液性能、流度控制及提高采收率能力。结果表明,三者增稠能力及在多孔介质中流度控制能力强弱顺序为:定优胶>黄原胶>魔芋胶。与其他两种生物多糖相比,定优胶具有更好的耐温、耐盐特性... 比较了定优胶、黄原胶和魔芋胶三者的流变性、溶液性能、流度控制及提高采收率能力。结果表明,三者增稠能力及在多孔介质中流度控制能力强弱顺序为:定优胶>黄原胶>魔芋胶。与其他两种生物多糖相比,定优胶具有更好的耐温、耐盐特性,在高温中表现出良好的长期稳定性。结合石英砂润湿性改性及原液、产出液流体力学半径变化情况,分析了3种多糖建立阻力的主要机理,魔芋胶、黄原胶和定优胶的机械捕集作用对多孔介质动态滞留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5.90%、60.78%、81.83%,定优胶由于较大的流体力学半径更易被多孔介质捕集,降低高渗多孔介质水相渗透率能力更强。在室内驱油实验中,定优胶提高采收率高达24.31%,明显优于黄原胶(17.02%)及魔芋胶(8.19%),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提高高温、高盐油藏稠油采收率的驱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盐 聚合物驱 定优胶 流变性 流度控制能力 提高采收率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动内压作用下油气管道凹陷再圆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成兵 蔡中陶 +1 位作者 张昕 熊小钦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0-138,共9页
油气管道正常运行的实际工况中,管道工作内压存在波动。分析波动内压作用下油气管道凹陷的再圆过程对于保证管道凹陷安全性评价结果至关重要。鉴于此,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管道壁厚、压头几何形状、管道初始凹陷深度等对管道凹... 油气管道正常运行的实际工况中,管道工作内压存在波动。分析波动内压作用下油气管道凹陷的再圆过程对于保证管道凹陷安全性评价结果至关重要。鉴于此,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管道壁厚、压头几何形状、管道初始凹陷深度等对管道凹陷弹性回弹以及在不同波动内压载荷作用下管道凹陷再圆的影响,并借助MATLAB非线性拟合功能得到了无内压作用时,管道凹陷回弹系数计算经验公式和在波动内压作用下管道凹陷再圆系数的计算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壁厚越大、凹陷深度越深、凹陷沿轴向区域增大时,管道凹陷的回弹系数随之增大,管道凹陷发生弹性回弹愈加困难;管道波动内压峰值压力越大,管道凹陷再圆越明显;当管道波动内压确定时,管道凹陷越深、凹陷轴向区域越大和管道壁厚越大时,在遭受管道波动内压的作用下,管道凹陷不容易发生周期性的再圆,从而具有较强的抗疲劳损伤与抗失效能力。所得结果可为油气管道凹陷的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管道凹陷 波动内压 弹性回弹 再圆系数 缺陷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管道焊缝凹陷应力应变特征数值计算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成兵 熊小钦 +1 位作者 张昕 蔡中陶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0-238,共9页
针对含焊缝凹陷管道的失效和损伤问题,以X80管线钢为研究对象,基于热弹塑性理论对焊缝的熔覆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将焊接残余应力以初应力方式与管道凹陷结合,研究了管道焊缝凹陷的应力-应变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凹陷深度和内压对焊缝凹... 针对含焊缝凹陷管道的失效和损伤问题,以X80管线钢为研究对象,基于热弹塑性理论对焊缝的熔覆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将焊接残余应力以初应力方式与管道凹陷结合,研究了管道焊缝凹陷的应力-应变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凹陷深度和内压对焊缝凹陷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凹陷应力-应变分布受约束、凹陷深度和焊缝余高的影响;焊接残余应力沿着焊缝至管道两端的方向逐渐减小,焊缝凹陷会导致焊接残余应力重分布,离凹陷越近,残余应力重分布越彻底;凹陷深度的变化不改变焊缝凹陷的应力-应变分布模式,只会影响焊缝凹陷的影响范围;内压会增大焊缝凹陷区域的应力,但不影响含焊缝凹陷管道的应力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凹陷 数值模拟 应力-应变 凹陷深度 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泉构造三维地质力学建模及深探井风险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伊明 黄志强 +3 位作者 张景虹 李冰青 许阳阳 张抒夏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8,共8页
井眼不稳定易导致严重钻井复杂事故,并极大增加钻井成本,而准确的地质力学模型能够为钻井提供技术支撑。应用准噶尔盆地南缘深探井测井数据、地质力学测试结果、地层破裂压力测试和钻井日志得出邻井的岩石力学性质和压力剖面,构建一维... 井眼不稳定易导致严重钻井复杂事故,并极大增加钻井成本,而准确的地质力学模型能够为钻井提供技术支撑。应用准噶尔盆地南缘深探井测井数据、地质力学测试结果、地层破裂压力测试和钻井日志得出邻井的岩石力学性质和压力剖面,构建一维地质力学模型,进而应用多井地质力学剖面来建立整个井区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以三维地质力学模型为基础,可以减少超深井因异常地层压力、井壁坍塌和其他复杂钻井问题引起的井眼不稳定问题。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用于实钻,与邻井相比,因复杂导致的非生产时间降低了25.3%。该方法为南缘高泉构造深探井钻井液密度优化、风险评估和高温高压井安全评估提供了便利的手段,为降低钻井风险和改善钻井情况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井 超深井 地质力学 三维地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扭力冲击器导流筒冲蚀性能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伊明 黄志强 +3 位作者 靳晓伟 王成成 于贵健 霍宝锋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105,共5页
扭力冲击器是常用的钻井提速工具,其中导流筒在复杂钻井环境中面临严重的冲蚀磨损问题,因此设计合理的导流筒流道可以较好地降低其冲蚀磨损率。文章基于设计的导流筒方案,采用试验验证的冲蚀磨损模型理论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 扭力冲击器是常用的钻井提速工具,其中导流筒在复杂钻井环境中面临严重的冲蚀磨损问题,因此设计合理的导流筒流道可以较好地降低其冲蚀磨损率。文章基于设计的导流筒方案,采用试验验证的冲蚀磨损模型理论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导流筒流道锥角、流道间距的变化对导流筒内部流场及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导流筒分流处流道入口边缘及下部管壁处容易发生冲蚀磨损,与现场使用结果吻合。增加导流筒分流道锥角和分流道距中心的距离会降低导流筒的最大冲蚀率,但是会增加分流道出口处外壁面的冲蚀率。最后通过多组仿真数据对比分析,得到了导流筒的最佳流道倾角和流道间距,为该型导流筒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器 导流筒 冲蚀 锥角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斯尚华 任翔 +2 位作者 赵玉涛 吴伟涛 李旭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66,共11页
为了明确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台子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的关系,综合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纳米CT、压汞实验、流体包裹体、恢复压实曲线等方法,对高台子致密储层微观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致密储层成藏期进行了精细刻画,最后结合储... 为了明确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台子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的关系,综合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纳米CT、压汞实验、流体包裹体、恢复压实曲线等方法,对高台子致密储层微观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致密储层成藏期进行了精细刻画,最后结合储层孔隙演化特征对该地区致密化过程与原油充注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齐家地区高台子致密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孔隙主要为亚微米纳米级孔隙,孔喉连通性较好。储层致密时间在明水早期。该地区高台子油层存在两期油充注:早期原油充注发生在79~75 Ma,对应嫩江晚期;晚期原油充注发生在69~65 Ma,对应明水晚期。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台子储层具有多期成藏且边成藏边致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致密化 油气充注 成藏期 高台子油层 齐家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GA-NSVM的自适应洛伦兹分峰拟合识别红外光谱吸收重叠峰的方法
18
作者 李忠兵 庞微 +3 位作者 梁海波 蒋川东 段洪名 罗翼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2-629,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非线性支持向量机的自适应洛伦兹分峰拟合识别红外光谱吸收重叠峰的方法。利用单质特征吸收线型的根本性差异,将混合物光谱分解为满足特征吸收线型的多个洛伦兹单峰,采用非线性支持向量机对多个拟合单峰进行多分...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非线性支持向量机的自适应洛伦兹分峰拟合识别红外光谱吸收重叠峰的方法。利用单质特征吸收线型的根本性差异,将混合物光谱分解为满足特征吸收线型的多个洛伦兹单峰,采用非线性支持向量机对多个拟合单峰进行多分类筛选确定特定目标组分的谱峰。采集了400个混合烷烃气体样本的红外光谱数据,论证了该方法在高相似分子结构的光谱识别分类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分离烷烃中甲烷、乙烷、丙烷的红外吸收单峰,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模型参数的解释能力更强。该方法能够加速光谱检测技术在生物制药、食品化工、油气勘探等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在含同系有机物混合物的分析及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红外光谱 吸收重叠峰 遗传算法 非线性支持向量机 分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屈曲效应的水平井连续油管下放摩阻计算及软件开发 被引量:2
19
作者 乔东宇 宋子昂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0期211-214,共4页
在水平井连续油管下放过程中,屈曲效应会对连续油管井下作业造成严重影响,制约其井下有效延伸和下入性。针对水平井连续油管下放摩阻计算难题,开展考虑屈曲效应的水平井连续油管下放摩阻计算研究。建立了连续油管在不同井段屈曲临界载... 在水平井连续油管下放过程中,屈曲效应会对连续油管井下作业造成严重影响,制约其井下有效延伸和下入性。针对水平井连续油管下放摩阻计算难题,开展考虑屈曲效应的水平井连续油管下放摩阻计算研究。建立了连续油管在不同井段屈曲临界载荷计算公式,并建立了考虑屈曲的连续油管下放摩阻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可研究连续油管屈曲后全井段轴向力、接触力和摩阻分布。基于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开发了一套水平井连续油管下放摩阻计算软件,并应用软件开展了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连续油管下放到水平段之后发生了屈曲,随着管柱下放深度增加,屈曲越严重,导致下放摩阻显著增加,不考虑屈曲时下放摩阻计算将产生较大误差。利用本文建立的连续油管下放摩阻计算方法及计算软件可为水平井连续油管作业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连续油管 屈曲效应 下放摩阻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井壁失稳要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学成 乔东宇 +3 位作者 刘灵 陈杰 谢天涯 崔杰 《世界石油工业》 2022年第6期63-71,共9页
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油气勘探潜力大,地层岩石成分复杂、埋藏较深,同时存在大量裂缝,随着储层埋藏深度的增加,高温和高压愈发显著,钻井过程中井漏、井塌等复杂事故也越来越多。以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D井组作为研究对象,以岩石特征及岩石... 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油气勘探潜力大,地层岩石成分复杂、埋藏较深,同时存在大量裂缝,随着储层埋藏深度的增加,高温和高压愈发显著,钻井过程中井漏、井塌等复杂事故也越来越多。以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D井组作为研究对象,以岩石特征及岩石理化性能分析为基础,从地质、工程和井筒流体等方面开展井壁失稳机理研究。研究结果明确了影响井壁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裂缝力学弱面效应,失稳地层坍塌压力的准确计算和钻井液密度的合理选择有助于维护井壁稳定,强化钻井液的有效封堵性有助于预防井壁坍塌,较好的钻井液携岩能力可以避免井底岩屑堆积。研究成果对减少卡钻、井漏、井塌等钻井事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 地质储层 岩石理化性能 高倾角地层 井壁失稳 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