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南部茅口组台洼边缘礁滩相新认识
1
作者 杨柳 梁虹 +2 位作者 王伦 彭忻 司国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5,共14页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已发现气藏多为裂缝孔洞型灰岩气藏,规模有限。近年来,川北地区YB7井和JT1井相继钻遇茅口组高能滩相储层并均获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四川盆地茅口组台缘油气勘探的重要突破。为了更好地指导川西南部茅口组油气勘探...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已发现气藏多为裂缝孔洞型灰岩气藏,规模有限。近年来,川北地区YB7井和JT1井相继钻遇茅口组高能滩相储层并均获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四川盆地茅口组台缘油气勘探的重要突破。为了更好地指导川西南部茅口组油气勘探,在沉积、地质及古地貌等基础研究上,结合最新高品质三维地震、时频重磁等资料发现:1)川西南部茅口组发育开阔台地-台洼边缘-斜坡-台内洼地沉积,台洼边缘礁滩相大规模分布,在三维地震剖面上“丘状、杂乱、断续中弱振幅”反射特征明显;2)川西南部北东向基底断裂发育,主要形成于晋宁期,在峨眉地裂时期重新活动,产生堑垒拉分格局,是茅口组台洼边缘形成的主控因素之一;3)茅口组台洼边缘礁滩相沉积叠加东吴期淡水岩溶,有形成规模优质储层基础,且其紧邻筇竹寺组生烃中心,基底断裂疏导,源储配置佳。研究对扩大川西南部勘探领域、增储上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部 茅口组 台洼边缘礁滩相 基底断裂 主控因素 源储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测井储层品质综合评价指数来判别储层的有效性——以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二叠系栖霞组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齐宝权 赵佐安 +2 位作者 贺洪举 黄宏 曹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2,共8页
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二叠系栖霞组颗粒白云岩储层目前已成为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新热点。由于栖霞组具有溶蚀孔洞和裂缝均较发育、基质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孔隙度评价方法来评价储层的有效性容易出现失误,导致对气井产... 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二叠系栖霞组颗粒白云岩储层目前已成为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新热点。由于栖霞组具有溶蚀孔洞和裂缝均较发育、基质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孔隙度评价方法来评价储层的有效性容易出现失误,导致对气井产能的预测值与实际测试结果偏差较大。为此,从分析该区栖霞组的储层特征入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和对特殊测井资料的精细处理,建立了川西地区栖霞组储层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研究结果表明:(1)常规测井+电成像测井特殊处理计算基质孔、次生溶蚀孔洞面洞率,可用于评价储层的储集性;(2)深浅双侧向测井+电成像测井+斯通利波能量资料,可用于评价储层的渗滤能力;(3)所建立的栖霞组有效储层标准为:储能系数大于等于0.6、深侧向电阻率小于5 000Ω·m、面洞率大于0.6%、斯通利波衰减大于等于10%、储层综合评价指数大于等于0.25,该评价标准能较好地表征储层的品质和气井产能。该套评价方法及标准在现场应用的效果表明:储层有效性符合率由70%提升到90%以上,基本解决了该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评价的技术难题,为试油选层、完井工程和开发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依据,降低了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部 二叠纪 栖霞组 储集层 测井 储层品质综合评价指数 适应性 有效性 渗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探测声波测井在碳酸盐岩储层酸化试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航 王安庆 韩红林 《国外测井技术》 2019年第2期19-22,共4页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储层孔洞、裂缝发育,储层非均质强,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在储层有效性评价上存在较大难度。远探测声波测井技术在碳酸盐岩缝洞型地层评价井旁缝洞上有明显优势,本文开发的远探测声波反射能量评价方法可对井旁...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储层孔洞、裂缝发育,储层非均质强,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在储层有效性评价上存在较大难度。远探测声波测井技术在碳酸盐岩缝洞型地层评价井旁缝洞上有明显优势,本文开发的远探测声波反射能量评价方法可对井旁缝洞发育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并与酸化试油资料结合,提出利用远探测声波资料进行酸化施工试油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在四川盆地灯影组碳酸盐岩储层的酸化试油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气田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远探测声波 安岳区块 灯影组 测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井曲线特征识别砂砾岩沉积相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卫华 谢俊阳 余海涛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1期33-37,41,共6页
砂砾岩体油藏是隐蔽油气藏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砂砾岩普遍具有近源、快速堆积的特征,纵向上厚度变化大、岩相变化快,该特性为后期的储层预测带来了很大困难,尤其是砂砾岩沉积相的预测,存在很多难点。测井资料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包... 砂砾岩体油藏是隐蔽油气藏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砂砾岩普遍具有近源、快速堆积的特征,纵向上厚度变化大、岩相变化快,该特性为后期的储层预测带来了很大困难,尤其是砂砾岩沉积相的预测,存在很多难点。测井资料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包含了丰富的地下地质特征以及沉积环境信息,且具有成本低、作业周期短等经济高效的优点,因此利用测井曲线进行沉积相的相关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研究了基于测井曲线识别砂砾岩沉积相的方法,探讨了关于单井测井相的划分方式与标准,并结合地震地质资料,预测了沉积相的展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 沉积相 砂砾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高压井测井技术及应用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雄辉 游畅 华远飞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4期65-66,共2页
针对某风险探井实际情况,在介绍其测井难点的基础上,对测井设计、准备和实施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要点及方法,旨在为实际的测井工作提供参考借鉴,保证测井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关键词 测井 超高温 超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测井仪器输送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齐志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188-188,191,共2页
针对水井测井仪器输送,提出三种新输送技术,即牵引器输送、挠性管输送和水力输送,对这三种输送技术的结构、原理、应用和优劣势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实际的水平井测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水平井测井 测井仪器输送 牵引器输送 挠性管输送 水力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储式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仪的研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曾晓丰 尹国平 +3 位作者 阳成军 蔡志明 赵小川 张雄辉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8年第5期32-35,39,共5页
介绍了存储式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仪研制与验证过程。为了提高过钻具存储式测井系统的参数采集能力,满足页岩气井地质解释对测量精度的要求,在分析现有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仪工作原理、采集软件流程及地面算法的基础上,结合过钻具存储仪器... 介绍了存储式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仪研制与验证过程。为了提高过钻具存储式测井系统的参数采集能力,满足页岩气井地质解释对测量精度的要求,在分析现有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仪工作原理、采集软件流程及地面算法的基础上,结合过钻具存储仪器的工艺特点,使用成熟的硬件电路和采集软件,运用关键的仪器井下自动稳普技术、最小二乘逆矩阵谱处理技术、双探测器数据整合处理等技术,完成存储式自然伽马能谱仪器的研制工作。通过初步验证,仪器一致性和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稳谱 最小二乘逆矩阵法 五能窗计数率 响应系数 K 、U、 Th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成像测井仪在刻度井群的试验分析
8
作者 杨艺 刘恒 +1 位作者 王安庆 李海军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9年第1期75-79,共5页
CAST-I井周超声波成像测井仪是哈里伯顿公司新一代的成像测井仪,它经历了CAST-V、CAST-F两代的升级改造,主要在LOG-IQ系统上配套使用。介绍了CAST-I的测量原理和仪器组成,在燕郊开发区的刻度井群针对固井质量检测开展了15项测试内容,针... CAST-I井周超声波成像测井仪是哈里伯顿公司新一代的成像测井仪,它经历了CAST-V、CAST-F两代的升级改造,主要在LOG-IQ系统上配套使用。介绍了CAST-I的测量原理和仪器组成,在燕郊开发区的刻度井群针对固井质量检测开展了15项测试内容,针对测试得到的刻度井群数据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涉及:通过沟槽精度分析确定水泥阻抗阈值;仪器偏心影响分析;微环隙影响分析;CAST-I对第二界面评价效果分析。实验分析得出的超声波成像测井处理阈值、测量精度、适用范围等结论可作为在该项技术在川渝地区应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成像 固井质量 影响分析 刻度井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型核磁共振在低增益环境下测井应注意的事项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志刚 段云峰 +5 位作者 张春林 邹良志 陈浩 陶云贺 杨峰 王洪泉 《国外测井技术》 2018年第3期74-75,73,共3页
P型核磁共振测井可以很准确的分析地层孔隙流体,获取的测井信息与岩性无关,对测井解释有很好参考意义。由于仪器贵重,测井中需要使用高电压、高电流,实际测井中应注意的问题较多。本文从对比测井仪器参数出发,简单阐述一下操作基本要求... P型核磁共振测井可以很准确的分析地层孔隙流体,获取的测井信息与岩性无关,对测井解释有很好参考意义。由于仪器贵重,测井中需要使用高电压、高电流,实际测井中应注意的问题较多。本文从对比测井仪器参数出发,简单阐述一下操作基本要求,提高测井现场施工安全,借以促进测井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IN值 B1MOD值 AMPLITUDE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黔北坳陷灯影组岩溶地层测井响应特征
10
作者 艾笛 姚亚彬 +3 位作者 芮昀 魏宝军 郭宁 丁邦春 《录井工程》 2022年第4期112-117,共6页
溶蚀孔洞是滇黔北坳陷灯影组碳酸盐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为了研究碳酸盐岩的岩溶发育规律及测井响应特征,综合利用岩心、薄片、常规测井和电成像资料分析了区内岩溶的地质特征和测井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自上而下将岩溶层划分为垂直渗流岩... 溶蚀孔洞是滇黔北坳陷灯影组碳酸盐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为了研究碳酸盐岩的岩溶发育规律及测井响应特征,综合利用岩心、薄片、常规测井和电成像资料分析了区内岩溶的地质特征和测井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自上而下将岩溶层划分为垂直渗流岩溶带和水平潜流岩溶带,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黔北坳陷岩溶发育受古地貌影响大,岩溶坡地岩溶发育程度高,其中溶缝、溶洞、溶孔发育,可作为有效储集空间,进而通过在横向上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加以对比,揭示了该区岩溶地层勘探潜力,为精细评价该区储层奠定了基础,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决策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岩溶 地层特征 测井响应 滇黔北坳陷 灯影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曲线智能合成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11
作者 吴海欧 阳成军 陈超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3期159-160,共2页
针对人工智能在测井技术的应用代表——测井曲线智能合成,在介绍其发展背景、现状和现阶段主要产品的基础上,提出其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这项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参考借鉴,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效果。
关键词 测井技术 人工智能 测井曲线 智能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储式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关键技术研究与设计
12
作者 尹国平 阳成军 +2 位作者 张雄辉 蔡志明 陈超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8年第4期15-17,27,共4页
介绍了存储式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工作原理,并提出了存储式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信号处理和机械设计新方案。机械结构设计是该仪器核心技术之一,仪器采用极板自承压技术保证了极板承压指标,双层极板错位设计提高了测量覆盖率,板簧设计解决了... 介绍了存储式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工作原理,并提出了存储式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信号处理和机械设计新方案。机械结构设计是该仪器核心技术之一,仪器采用极板自承压技术保证了极板承压指标,双层极板错位设计提高了测量覆盖率,板簧设计解决了小型化仪器的推靠技术。微伏级信号调理是存储式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的另一核心技术,信号经过IV转换、常规信号处理、矢量归一化和FFT处理后,最终获得有效的地层信息。样机室内测试证明,仪器机械结构设计合理,推靠系统在模拟井下环境中工作正常,信号调理方法可以解决微弱信号处理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储式测井 成像 微伏级信号 自承压 板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蓬莱气区超深层古岩溶储层参数校正与有效性评价方法
13
作者 苗清 贺洪举 +8 位作者 齐宝权 张文艺 何丽 罗宁 张树东 黄宏 赵娜 幸奠琼 赵广平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第4期672-680,共9页
蓬莱含气区灯影组为四川盆地重要产能接替区,井深在6000~9000 m之间,属于超深层古岩溶缝洞性储层,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镜下见缝洞多被沥青、硅质等物质充填,受组构控制的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不受组构控制的溶洞、溶缝、构造缝等发育... 蓬莱含气区灯影组为四川盆地重要产能接替区,井深在6000~9000 m之间,属于超深层古岩溶缝洞性储层,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镜下见缝洞多被沥青、硅质等物质充填,受组构控制的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不受组构控制的溶洞、溶缝、构造缝等发育,使得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测井有效性识别存在较大难度。本文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对电阻率、声波时差、纵横波速度比等储层参数进行特殊矿物校正,通过刻度井对电成像拾取缝洞参数进行校正,最后基于测试资料,利用“一孔一包络一衰减一气测”构建了储层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数,建立了储层有效性判别标准,有效储层判准率达95%以上,形成了超深层岩溶缝洞型储层有效性判别技术,可为该地区超深层测井解释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溶 缝洞 基质孔隙度 黄铁矿 沥青 面孔率 有效性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小层水平井对比及其构造三维可视化表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欧成华 杨晓 +2 位作者 梁成钢 黄毅 朱海燕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50,共7页
页岩气建产区是以平台+水平井的井工厂模式运营的,利用水平井开展页岩小层对比及其结构与构造建模,在目前还是一项亟待攻关的技术难题。在解析页岩小层结构特征基础上,建立了页岩小层分层模式和水平井测井多井三维可视化对比方法,依靠井... 页岩气建产区是以平台+水平井的井工厂模式运营的,利用水平井开展页岩小层对比及其结构与构造建模,在目前还是一项亟待攻关的技术难题。在解析页岩小层结构特征基础上,建立了页岩小层分层模式和水平井测井多井三维可视化对比方法,依靠井-震结合,实现了页岩小层结构与层面构造的三维建模,形成了井工厂模式下页岩气建产区小层结构与层面构造三维可视化表征新技术。成功完成了四川盆地W页岩气田某典型建产区6个页岩小层分层模式的建立、水平井多井可视化对比,以及页岩小层结构与7个小层层面构造模型的建立。在证实该技术实用性及可靠性的同时,还为研究区后期的精细化生产管理提供了构造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小层 井工厂模式 水平井小层对比 三维可视化表征 构造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气井油管用13Cr-L80钢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行为 被引量:2
15
作者 柳军 李强 +3 位作者 余雷 罗杰 唐凯 任国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2-58,共7页
用复合磷酸盐完井液对取自13Cr-L80钢油管的紧凑拉伸试样进行预腐蚀处理,再进行疲劳裂纹扩展试验,通过分析疲劳裂纹扩展区形貌,研究了应力比(0.05~0.25)、加载载荷(10~14 kN)和载荷频率(0.6~1.8 Hz)对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结果... 用复合磷酸盐完井液对取自13Cr-L80钢油管的紧凑拉伸试样进行预腐蚀处理,再进行疲劳裂纹扩展试验,通过分析疲劳裂纹扩展区形貌,研究了应力比(0.05~0.25)、加载载荷(10~14 kN)和载荷频率(0.6~1.8 Hz)对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应力比增大,疲劳裂纹扩展区二次裂纹数量增多,13Cr-L80钢的裂纹扩展速率增大;随加载载荷增大,疲劳裂纹扩展区二次裂纹数量减少,裂纹扩展速率减小;载荷频率越高,疲劳裂纹扩展区二次裂纹数量越少,但裂纹尖端应变速率增大,裂尖变形更充分,导致裂纹扩展加快,试验中止时的循环次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r-L80钢油管 复合磷酸盐完井液 腐蚀疲劳 裂纹扩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地区深层岩溶储层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树东 胡华 +4 位作者 张宇 吉人 王安庆 李春梅 王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2-52,共11页
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是目前该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系,水平井为该层系开发的主要井型,但因高温、高压、含硫化氢和含硅质以及储层缝洞发育、非均质性极强等特点,钻井过程中卡、漏频繁,井喷风险较大,水平井钻井... 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是目前该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系,水平井为该层系开发的主要井型,但因高温、高压、含硫化氢和含硅质以及储层缝洞发育、非均质性极强等特点,钻井过程中卡、漏频繁,井喷风险较大,水平井钻井追踪储层和定向困难,地质导向难度大。为此,在分析该区灯影组储层的地质与工程特征并总结实钻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测井、地质和地震资料进行多井岩相解释、储层对比和缝洞检测的地质建模技术,并结合随钻测井资料、储层地震模式和岩屑元素分析的储层识别与评价的实时地质导向技术,突出优化了灯四段顶部井斜角、优选造斜段轨迹方案、优化钻具组合和定向方案及避开硅质层和致密层的井轨迹优化技术,形成了适合于该套深层岩溶储层的一体化地质导向技术。5口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地质导向钻井,提高了储层钻遇率和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风险,满足了该区复杂地质与工程条件下地质导向的需要,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中部 高石梯地区 晚震旦世 深层岩溶储集层 水平井 一体化地质导向 地质建模 井眼轨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川西地区沙溪庙组致密气藏地层压力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跃祥 夏小勇 +7 位作者 吴燕辉 谢冰 程晓波 孙建孟 张颖 熊宇 朱绍武 包博婷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1-730,740,共11页
川中-川西地区沙溪庙组储层属于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岩石成分复杂、孔隙度低且结构复杂等特点。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了多压力系统共存现象且地层压力在纵横向不同砂体之间变化大。针对沙溪庙组地层压力纵横向不同砂组之间变化大的情况,... 川中-川西地区沙溪庙组储层属于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岩石成分复杂、孔隙度低且结构复杂等特点。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了多压力系统共存现象且地层压力在纵横向不同砂体之间变化大。针对沙溪庙组地层压力纵横向不同砂组之间变化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分类地层压力预测方法。根据实测地层压力数据,在Shaker划分基础上进行垂向压力单元划分,利用垂深、电阻率、孔隙度、三孔隙度比、含气饱和度与地层压力系数的相关性,构建综合压力指数图版对地层压力分类预测,图版分为超低压图版和常压低压图版两类,先利用综合压力指数和垂深建立的超低压图版判断压力类型是否为超低压,属于超低压则应用下伏泥岩吸水原理建立的模型实现超低压压力预测,不属于超低压则利用常压低压图版判断其压力类型。对比Eaton法、Fillippone测井法以及有效应力法对常压和低压压力的预测结果,选取Eaton法来预测该类型压力。图版分类符合率达到了85%,地层压力系数总体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率达96.15%,为沙溪庙组地层压力垂向上的分区分类计算和地震地层压力预测提供了刻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溪庙组 致密气 地层压力 多压力系统 综合压力指数 分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桥塞与分簇射孔联作技术在页岩气水平井的应用 被引量:31
18
作者 王海东 王琦 +3 位作者 李然 张良 李涛 耿敏林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114,共2页
桥塞是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开发中一项重要的暂封工具.文章介绍了分簇射孔与桥塞联作基本原理及国外三种先进的可溶桥塞,重点阐述了可溶桥塞具有的自动可溶解、无需连续油管钻磨桥塞且保持井筒全通径、经济时效性高等技术特点和优势.基... 桥塞是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开发中一项重要的暂封工具.文章介绍了分簇射孔与桥塞联作基本原理及国外三种先进的可溶桥塞,重点阐述了可溶桥塞具有的自动可溶解、无需连续油管钻磨桥塞且保持井筒全通径、经济时效性高等技术特点和优势.基于X井的基本井况,进行了可溶桥塞与坐封工具优选,管串设计与泵送排量模拟等设计工作,在该井进行了25个可溶桥塞的应用,均一次坐封成功并顺利完成坐封段的压裂改造.通过现场作业情况表明了可溶桥塞坐封可靠,暂堵效果良好,满足深井长水平段分段压裂的要求,在页岩气水平井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分段压裂 可溶桥塞 坐封工具 分簇射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FT聚合制备调驱用微纳米级凝胶分散体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子腾 邓博 +4 位作者 廖文平 梅先伦 隋悦 赵志恒 张鹏 《精细石油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46,共6页
为改善现用凝胶分散体型调驱剂粒径存在的问题,提出使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制备纳米级凝胶分散体的方案。首先合成了一种链转移剂2-(苯甲基三硫代碳酸酯基)丙酸,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明确了其结构,再使用链转移剂制备出聚... 为改善现用凝胶分散体型调驱剂粒径存在的问题,提出使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制备纳米级凝胶分散体的方案。首先合成了一种链转移剂2-(苯甲基三硫代碳酸酯基)丙酸,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明确了其结构,再使用链转移剂制备出聚丙烯酰胺凝胶分散体。使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了凝胶分散体的粒径及径距分布,研究了不同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固含量及链转移剂类型对分散体粒径的影响,并表征了凝胶分散体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n(单体)∶n(交联剂)∶n(链转移剂)为88∶10∶2,反应温度在50~70℃,固含量在6%~8%时,能够得到微纳米级凝胶分散体。相同条件下,所制备的链转移剂比2-(十二烷基三硫代碳酸酯基)-2-甲基丙酸制备的凝胶分散体的粒径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凝胶分散体 调驱剂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南-渝西地区中二叠统茅一段灰质源岩气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DB1井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梁兴 徐政语 +4 位作者 栗维民 马立桥 计玉冰 罗瑀峰 丁邦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4-725,共12页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是天然气的重要产层,近期浙江油田分公司在渝西大安探区DB1井茅一段“眼皮眼球”灰岩的灰质源岩气储层中,直井试气获得42000 m3/d、水平井(DB1H井)试气初产55.6×104 m3/d以上的工业气流,实现了蜀南—渝西泥...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是天然气的重要产层,近期浙江油田分公司在渝西大安探区DB1井茅一段“眼皮眼球”灰岩的灰质源岩气储层中,直井试气获得42000 m3/d、水平井(DB1H井)试气初产55.6×104 m3/d以上的工业气流,实现了蜀南—渝西泥质灰岩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突破,展示了该区良好的勘探前景。四川盆地茅一段眼皮眼球灰岩具有自生自储特征,连续稳定展布,且热演化成熟度高,中缓坡相带纯灰岩不具有水敏和酸敏特性,以碳酸盐脆性矿物为主,易于酸化压力开发,因此开展富有机质灰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意义重大。以DB1井为例,研究茅一段岩石学、沉积学及储层特征,发现沉积于水体较震荡、生物发育的中缓坡相带、主体为深灰—灰黑色富有机质的泥晶灰岩储层物性较好,总体上茅一c亚段好于茅一a亚段,眼皮灰岩大孔发育程度高于眼球灰岩,微孔发育程度差别不大。茅一段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有溶蚀孔、裂缝、黏土矿物孔缝和有机质孔,黏土矿物(主要是滑石)和有机质内的孔隙主要分布于眼皮灰岩中;沉积过程与成岩作用是控制茅一段眼皮、眼球灰岩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中缓坡沉积相带控制了富有机质纯泥晶生屑灰岩储层的发育特征和区域展布,成岩作用和断裂、断溶作用影响灰岩储层储集性能的改善,并成为富集高产的主因。渝西DB1井区“黑茅口”富有机质的茅一段直井、水平井突破商业气流获得稳定高产,表明茅一段灰质源岩气成藏赋存条件好,具有自生自储为主+局部构造带短距离聚集的2种成藏模式以及气藏连续型展布、资源规模大的特征,茅一段灰质源岩气“连续型气藏”勘探潜力大,将成为四川盆地重要的潜在勘探新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质源岩气 储层特征 茅口组一段 中二叠统 蜀南—渝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