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油田七东区聚驱地面黏度保留率检测
1
作者 丁明华 徐润 +1 位作者 曹震 邓承器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5期83-86,109,共5页
新疆油田七东区克下组砾岩油藏聚合物驱地面系统采用集中配液、一泵多井工艺,划分为分散熟化、螺杆泵增压、粗细过滤、柱塞泵增压、母液流量调节、静态混合注入阶段,应用盘管式高压取样器提高黏度化验样品的代表性,用增加取样频次、浓... 新疆油田七东区克下组砾岩油藏聚合物驱地面系统采用集中配液、一泵多井工艺,划分为分散熟化、螺杆泵增压、粗细过滤、柱塞泵增压、母液流量调节、静态混合注入阶段,应用盘管式高压取样器提高黏度化验样品的代表性,用增加取样频次、浓度、黏度同时化验、进出口同步取样等方法降低黏度数据误差,分节点检测出地面系统分阶段的黏度保留率,用井口黏度与标样黏度之比代表地面配注系统黏度保留率,根据分阶段黏度保留率递进连乘的原理推导出静态混合注入阶段的黏度保留率,为系统优化调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降低母液调节压差、降低柱塞泵泵阀弹簧弹性、井口单流阀保持常开等方法使七东区黏度保留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地面系统 黏度 保留率 黏度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九6区齐古组沉积特征分析及有利储层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越哲 王仕莉 +2 位作者 曾玉兰 李维锋 王洋 《中国锰业》 2019年第5期35-39,共5页
新疆油田九6区齐古组发育一套近源碎屑沉积。目前,该区的沉积相类型仍存争论。通过对岩心、录井、测井及试油等资料数据进行研究,齐古组发育一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而非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所认为的辫状河沉积。储层分类表明:中粗砂... 新疆油田九6区齐古组发育一套近源碎屑沉积。目前,该区的沉积相类型仍存争论。通过对岩心、录井、测井及试油等资料数据进行研究,齐古组发育一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而非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所认为的辫状河沉积。储层分类表明:中粗砂岩、含砾粗砂岩为辫状河道沉积和水下分支河道沉积,发育I类储层;细砂岩为河口砂坝沉积,发育II类储层。为该区后续的评价、开发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古组 沉积相 辫状河三角洲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九_6区齐古组物源分析
3
作者 李越哲 史乐 +4 位作者 黄焕 曾玉兰 李维锋 王洋 石阳志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3期82-85,共4页
新疆油田九_6区齐古组发育一套近源碎屑沉积。经过实验区及全区的小层划分与对比,可以看出西北部地层厚度较大;通过砂地比、砾地比分布等值线图,可以直观地反映西北部的砂地比、砾地比值高于研究区东南及其他地区以及对重矿物鉴定分析,... 新疆油田九_6区齐古组发育一套近源碎屑沉积。经过实验区及全区的小层划分与对比,可以看出西北部地层厚度较大;通过砂地比、砾地比分布等值线图,可以直观地反映西北部的砂地比、砾地比值高于研究区东南及其他地区以及对重矿物鉴定分析,可以反映齐古组物源方向主要来自九_6区西北部。研究将为该区后续的沉积相特征研究及储集砂体的特征研究提供思路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6区 齐古组 物源方向 砂地比 砾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克-百断裂带一区石炭系内幕火山机构特征
4
作者 袁述武 邱争科 +3 位作者 李若琛 王楚涵 余永莉 潘鹏 《新疆地质》 CSCD 2024年第4期508-514,共7页
在克拉玛依油田克-百断裂带一区石炭系内幕钻探的探井、评价井多井试油获高产油流,通过岩心、薄片和物性等资料的分析,对石炭系内幕火山机构储集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区石炭系以溢流相玄武岩、爆发相角砾岩为主,玄武岩和安山岩... 在克拉玛依油田克-百断裂带一区石炭系内幕钻探的探井、评价井多井试油获高产油流,通过岩心、薄片和物性等资料的分析,对石炭系内幕火山机构储集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区石炭系以溢流相玄武岩、爆发相角砾岩为主,玄武岩和安山岩自然伽马相对值≤0.3,0.3<角砾岩自然伽马相对值≤0.7,凝灰岩自然伽马相对值>0.7;研究区火山岩喷发中心位于A18、A5等井区,沿克拉玛依断裂、北黑油山断裂呈多点中心式喷发,高角度火山通道多期次上拱挤压穿切连续地层,火山通道侧翼形成复杂张性立体裂缝网络,有利于改善储层,是油井高产的重要因素;明确了石炭系构造、岩性、风化淋滤控制作用的“三元控储”储层发育模式,风化壳为C4+C3期次,厚度300~600 m。纵向有利储层自上而下逐渐变差,C4+C3+C2期次生产效果较好,可作为后续建产的主力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火山机构 三元控储 构造作用 岩性作用 风化淋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水淹层识别 被引量:11
5
作者 姚振华 覃建华 +4 位作者 李世宏 徐斌 范小秦 姜涛 石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2-365,共4页
根据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地质和开发动态,分析水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了油藏水淹状况,提出了裂缝性低渗透砾岩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水淹层的综合识别方法,并对三次加密调整井进行了水淹层解释。调整井投产效果证明,该方法... 根据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地质和开发动态,分析水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了油藏水淹状况,提出了裂缝性低渗透砾岩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水淹层的综合识别方法,并对三次加密调整井进行了水淹层解释。调整井投产效果证明,该方法的符合率高达93.8%。研究认为水淹层的分布受裂缝和注水量的控制,在平面上水淹方向以东西向为主,南北向其次;在纵向上以顺层水淹为主,水淹程度受油层打开程度和裂缝发育程度影响,P_2w_3、P_2w_4水淹相对严重。水淹体的形态受裂缝形态控制,全区平均水淹体高度为80~120m,长度300~500m,厚度在100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下乌尔禾组 砾岩油藏 水淹层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裂缝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雷从众 林军 +2 位作者 彭建成 张兵 顾远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4-357,共4页
裂缝的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油田开发储集层性质研究的难点,以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为例,采用岩心资料和EMI成像资料的裂缝分析为基础,描述了研究区各种类型的裂缝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大量的常规测井资料的裂缝分析与标定,建立了应... 裂缝的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油田开发储集层性质研究的难点,以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为例,采用岩心资料和EMI成像资料的裂缝分析为基础,描述了研究区各种类型的裂缝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大量的常规测井资料的裂缝分析与标定,建立了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裂缝识别的模式;通过研究区内实际井的处理和解释,确定了单井裂缝类型、发育程度,揭示了下乌尔禾组油藏中裂缝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类型 下乌尔禾组 识别模式 岩心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克上组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孙乐 王志章 +3 位作者 于兴河 王辉 杨丽 曹茜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4-480,共7页
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克上组油藏整体处于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清,沉积相研究及其分布规律长期制约着油田生产开发。在系统的岩心观察与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应用研究区丰富的密井网资料,并结合粒度分析资料,对研究区水动力环境和沉... 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克上组油藏整体处于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清,沉积相研究及其分布规律长期制约着油田生产开发。在系统的岩心观察与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应用研究区丰富的密井网资料,并结合粒度分析资料,对研究区水动力环境和沉积相类型进行了探讨,确定研究区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总结了沉积相模式特征,识别出辫状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心滩、溢岸、水道间、前三角洲泥等6种微相类型;采用基准面旋回对比方法,在研究区克上组识别出3个向上变浅和2个向上变深的非对称中期基准面旋回,并结合等高程、前积、相变细分对比等多种方法综合划分小层;以沉积发育模式为指导,平剖结合,再现了研究区克上组沉积相形态特征及展布规律;在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研究区扇三角洲相储层砂体主要发育多层式、叠加式、多边式、对接式、孤立式5种砂体叠置模式,分析了可容纳空间变化对单砂体叠置模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砂体展布规律 克上组 五2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石油生成、运移和聚集史数值模拟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冰洁 罗胜元 +1 位作者 陈艳红 吴旺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5-685,694,共12页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博兴洼陷烃源岩为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和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暗色泥岩,原油探明地质储量主要集中在沙三段和沙四段砂岩储层中。在恢复东营凹陷博兴洼陷热史的基础上,对烃源岩段成熟史、生排烃史和油气聚集史特征进...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博兴洼陷烃源岩为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和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暗色泥岩,原油探明地质储量主要集中在沙三段和沙四段砂岩储层中。在恢复东营凹陷博兴洼陷热史的基础上,对烃源岩段成熟史、生排烃史和油气聚集史特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①至少存在两期原油的生、排烃过程,第一期为30~25Ma,第二期为16~0Ma,特别是距今5Ma(馆陶组沉积末期)以来,石油大量生成并排出形成现今的油气分布格局,而现今主力烃源岩段仍处于大量生油阶段;②沙四段原油的生成量和聚集量都明显大于沙三段,说明主力烃源岩段的生、排烃特征对原油纵向分布具有一定控制作用;③在沙三中、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共划出7个距离源区较近的有利油气聚集区,而缓坡带虽处于油气低势区,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但烃源岩成熟度低,并且来自于洼陷区的原油受博兴断裂带阻隔,导致博兴缓坡带油气聚集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石油生-运-聚史 沙河街组 东营凹陷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530井区下乌尔禾组储层物性及油水分布控制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义才 康志宏 +4 位作者 沈忠民 彭建成 解克萍 石勇 沈勇伟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3-246,共4页
克拉玛依油田530井区上二叠统下乌尔禾组为一厚层状的砂质砾状结构火山碎屑冲积扇沉积.油藏的储层物性变化大,油水分布关系复杂.通过岩石薄片、铸体、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分析了储层的成岩演化特征和孔隙成因类型,定量分析原生孔隙、... 克拉玛依油田530井区上二叠统下乌尔禾组为一厚层状的砂质砾状结构火山碎屑冲积扇沉积.油藏的储层物性变化大,油水分布关系复杂.通过岩石薄片、铸体、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分析了储层的成岩演化特征和孔隙成因类型,定量分析原生孔隙、次生孔隙与储层孔隙度、沉积相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试油和测井解释成果,综合分析油水分布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下乌尔禾组 储层 成岩作用 次生孔隙 油水分布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梁油田薄层底水油藏水平井井筒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维娜 石军 +2 位作者 颜江 范赛华 何长坡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新疆陆梁油田呼图壁河组油藏发育一类特殊的薄层底水型油藏,其特点是油层厚度薄,构造幅度低,底水能量大,利用水平井开采,表现出无水采油期短、含水率上升速度快、产量递减大的特点。针对这些问题,采用水平井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考虑摩... 新疆陆梁油田呼图壁河组油藏发育一类特殊的薄层底水型油藏,其特点是油层厚度薄,构造幅度低,底水能量大,利用水平井开采,表现出无水采油期短、含水率上升速度快、产量递减大的特点。针对这些问题,采用水平井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考虑摩擦压力损失的水平井井筒模型,明确了摩擦压力损失对水平井的压力分布以及水平段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水平井底水锥进的水脊特征,判断了水平井出水位置,提出了封堵出水井段并结合油藏工程方法确定了水平井合理产液量,从而达到抑制底水快速锥进,减小压力损失,降低含水率上升速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梁油田 底水油藏 压力损失 数值模拟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不同类型油藏递减规律 被引量:5
11
作者 韦雅 钱悦兴 +5 位作者 赵岽 钱根宝 吴庆祥 叶静 周庆 高银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7,共3页
克拉玛依油田油藏类型复杂多样,通过用指数递减、年绝对油量递减及经验公式等方法研究不同类型油藏产量的递减规律,建立了分类油藏产量预测及控制模型,确定了各类油藏不同开采阶段的合理递减指标,应用预测模型对所对应的油藏产量进行递... 克拉玛依油田油藏类型复杂多样,通过用指数递减、年绝对油量递减及经验公式等方法研究不同类型油藏产量的递减规律,建立了分类油藏产量预测及控制模型,确定了各类油藏不同开采阶段的合理递减指标,应用预测模型对所对应的油藏产量进行递减趋势预测,并进行产量递减控制因素研究,确定了影响递减规律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递减规律 模型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德尔特油田浅变质岩潜山油藏裂缝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苏向光 孙萌萌 +1 位作者 张荻楠 贾爱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1-394,共4页
对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浅变质岩潜山油藏裂缝控制因素、潜山储集层储集类型及裂缝系统深入研究后认为,潜山储集层裂缝的形成主要与所经历的构造运动有关,具有多期形成、多期充填的特点,储集类型主要包括孔隙-缝洞型和孔隙-裂缝型两种... 对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浅变质岩潜山油藏裂缝控制因素、潜山储集层储集类型及裂缝系统深入研究后认为,潜山储集层裂缝的形成主要与所经历的构造运动有关,具有多期形成、多期充填的特点,储集类型主要包括孔隙-缝洞型和孔隙-裂缝型两种。由于断层活动强度的差异,导致不同断块裂缝发育程度不同,活动强度大的断层附近储集层最为发育,储集层物性好,反之,储集层较不发育,物性也较差。潜山储集层裂缝发育较差的断块,纵向上存在顶部和内幕两个裂缝网络系统,两个裂缝网络系统在储集类型、储集层物性和产油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贝尔凹陷 苏德尔特油田 浅变质岩 潜山油藏 储集类型 裂缝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行列注水试验区开发试验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霞 覃建华 +1 位作者 吴让彬 吴新平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0年第3期49-53,共5页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是特低渗透、微裂缝发育的巨厚层块状砾岩油藏。1979年采用反九点法面积井网试验开发,经历了三次加密,实现了全面注水开发,由于八区下乌尔禾组加密后,地层压力下降快、见水未见效井较多,稳产基础差。为...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是特低渗透、微裂缝发育的巨厚层块状砾岩油藏。1979年采用反九点法面积井网试验开发,经历了三次加密,实现了全面注水开发,由于八区下乌尔禾组加密后,地层压力下降快、见水未见效井较多,稳产基础差。为寻求合理注采井网,为提高注水开发效果提供依据,论证现有注采井网方式调整的可行性,建立水压驱动,2006年10月在256井断裂上盘中部采矛盾突出的八个井组开展行列注水试验。试验开展3年来结合油井配套措施,有效地扩大了注水波及体积、减缓压力下降及递减,行列开采形势有所改观。对比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上盘4+5井网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行列式注水 试验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五八区二叠系储层控制因素及分类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辉 冯宁 +1 位作者 吉旭慧 李春香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5年第2期1-6,107,共6页
储层控制因素包括古构造背景、沉积相带、成岩作用类型及古地温场等因素,克拉玛依油田五八区二叠纪同沉积断裂发育,断裂对扇体的控制作用明显,从宏观上控制着储集体的发育与分布,其次,沉积微相控制着油气藏储集体的规模。基于研究区近3... 储层控制因素包括古构造背景、沉积相带、成岩作用类型及古地温场等因素,克拉玛依油田五八区二叠纪同沉积断裂发育,断裂对扇体的控制作用明显,从宏观上控制着储集体的发育与分布,其次,沉积微相控制着油气藏储集体的规模。基于研究区近30口的取心井岩心、录井及测井数据,运用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开展二叠系上(下)乌尔禾组、风城组、佳木河组等层组的储层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压汞参数、成岩作用特征、孔隙结构研究及描述,建立了适合研究二叠系碎屑岩储层评价分类标准,并对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控制因素 克拉玛依油田 分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油田注水见效影响因素分析——以531井区T_2k_2低渗油藏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晴阳 王辉 孙来喜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7-40,共4页
531井区T2k2低孔低渗油藏由于开发年限较长,地质特征复杂等因素,目前油藏已开发区存在产量递减快、油藏注水困难,地层压力保持程度低、含水上升较快、注采井网不完善等问题.系统分析了531井区T2k2低渗油藏油藏的注水见效特征,并从沉积... 531井区T2k2低孔低渗油藏由于开发年限较长,地质特征复杂等因素,目前油藏已开发区存在产量递减快、油藏注水困难,地层压力保持程度低、含水上升较快、注采井网不完善等问题.系统分析了531井区T2k2低渗油藏油藏的注水见效特征,并从沉积微相、注采井网井距、注采连通性、射孔等方面对对影响本油藏的注水见效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了531井区T2k2低渗油藏的注水见效影响因素,对本油藏高含水期开发调整提供指导.同时为同类低孔低渗油藏开发调整提供指导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注水见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调驱技术在砾岩油藏二次开发中的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克下组油藏深部调驱试验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述武 韩甲胜 +2 位作者 萨如力.草克提 袁帅 沙荣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5年第2期61-65,4,共5页
深部调驱技术是以深部调剖为主,在"调"的基础上又结合了"驱"的效果,并具有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的双重作用。克拉玛依砾岩油藏在二次开发的过程中,局部区域注入水沿高渗通道窜进明显。为了进一步保障水驱开发效果... 深部调驱技术是以深部调剖为主,在"调"的基础上又结合了"驱"的效果,并具有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的双重作用。克拉玛依砾岩油藏在二次开发的过程中,局部区域注入水沿高渗通道窜进明显。为了进一步保障水驱开发效果,2010年开始在七中区克下组砾岩油藏开展了9个井组的深部调驱试验,形成了砾岩油藏深部调驱选区选井原则、配方体系研究、数值模拟技术、注采跟踪调整等核心配套技术。试验表明,深部调驱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砾岩油藏开发效果,实现提高采收率5%左右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油藏 二次开发 深部调驱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克下组复合驱试验区剩余油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春林 韩甲胜 +2 位作者 吴让彬 萨如力.草克提 元帅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5年第2期50-53,69,共5页
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克下组砾岩油藏二元复合驱试验,为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重大开发试验项目,也是我国砾岩油藏复合驱首个工业化试验。油藏经过50多年的注水开发,采出程度高(38.9%),油水分布复杂,为确保试验成功,剩余油分布研究至关重要。... 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克下组砾岩油藏二元复合驱试验,为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重大开发试验项目,也是我国砾岩油藏复合驱首个工业化试验。油藏经过50多年的注水开发,采出程度高(38.9%),油水分布复杂,为确保试验成功,剩余油分布研究至关重要。综合应用岩心分析、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及特殊测井等方法对试验区剩余油进行了研究,为复合驱试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砾岩油藏 复合驱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低渗砾岩油藏难采储量动用研究与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五_2东区克上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丽 韩甲胜 +2 位作者 高蓓 向小玲 邱争科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4年第4期41-45,3,共5页
准噶尔盆地难采石油地质储量资源丰富,占总储量百分数接近39%,主要以低渗砾岩油藏为主。难采储量分散、地质条件复杂、油井产量低且递减快、开采效果差、开发程度不高。本文以五2东克上组低渗砾岩油藏为例,以该油藏实施效果为依据,深入... 准噶尔盆地难采石油地质储量资源丰富,占总储量百分数接近39%,主要以低渗砾岩油藏为主。难采储量分散、地质条件复杂、油井产量低且递减快、开采效果差、开发程度不高。本文以五2东克上组低渗砾岩油藏为例,以该油藏实施效果为依据,深入研究了低渗砾岩油藏难采储量区块地质特征,总结出了有针对性的开发技术对策和增产措施,形成了一套适合准噶尔盆地低渗砾岩油藏难采储量区块开发技术对策,为后期低渗砾岩油藏难采储量区块动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砾岩油藏 难采储量 开发技术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生产管理应用系统的集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庆显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67,共2页
为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应建立数据一体化、应用集成化及业务网上流转自动化的高效管理系统。采用元数据模型、MDA模型驱动以及组件开发等技术,构建数据管理平台。利用业务模型定制的方式实现采油生产管理领域多套应用系统的融合集成,达到... 为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应建立数据一体化、应用集成化及业务网上流转自动化的高效管理系统。采用元数据模型、MDA模型驱动以及组件开发等技术,构建数据管理平台。利用业务模型定制的方式实现采油生产管理领域多套应用系统的融合集成,达到了各子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及互调用的目的,应用效果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A 业务模型定制 模型驱动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玛湖凹陷区气测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超 周伟军 +2 位作者 张方贵 彭立才 贺震 《录井工程》 2021年第3期63-68,共6页
新疆玛湖凹陷区夏子街组、下乌尔禾组地层流体性质复杂,难以识别,传统气测录井解释图板符合率低。利用研究区试油井的气测录井数据,通过气测录井敏感参数挖掘,提取表征含油性的气测录井参数,并将多参数融合构建气测含油性指数。填充系... 新疆玛湖凹陷区夏子街组、下乌尔禾组地层流体性质复杂,难以识别,传统气测录井解释图板符合率低。利用研究区试油井的气测录井数据,通过气测录井敏感参数挖掘,提取表征含油性的气测录井参数,并将多参数融合构建气测含油性指数。填充系数和气测含油性指数对储层流体的识别作用明显,分别以此两项参数为横、纵坐标建立了符合该区的气测录井解释新图板,并建立了解释标准。经试油井验证,新图板解释评价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测录井 解释图板 敏感参数 填充系数 气测含油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