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液体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烷基化脱硫的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刘植昌 胡建茹 高金森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2-26,共5页
将离子液体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烷基化脱硫实验,考察了不同阳离子、阴离子、阴阳离子比例对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离子液体作用下,FCC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与烯烃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了沸点更高的烷基化产物。由于叔胺... 将离子液体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烷基化脱硫实验,考察了不同阳离子、阴离子、阴阳离子比例对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离子液体作用下,FCC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与烯烃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了沸点更高的烷基化产物。由于叔胺盐阳离子在具有Lewis酸性的同时还有Br(?)nsted酸性,由它形成的离子液体酸性较强。与CuCl、SnCl_2相比,由AlCl_3提供阴离子合成的离子液体的酸性最强,更适合做烷基化催化剂。由AlCl_3与Et_3NHCl按摩尔比为2:1合成的离子液体作用于FCC汽油,脱硫率在70%以上,汽油收率在95%以上,辛烷值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离子液体 辛烷值 烷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质油悬浮床加氢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数义 邓文安 +1 位作者 刘东 阙国和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共6页
综述了重质油悬浮床加氢工艺的最新进展,并对分散型催化剂的开发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重质油悬浮床加氢催化剂经历了非均相固体粉末催化剂和均相分散型催化剂两个过程,均相分散型催化剂又分为水溶性分散型催化剂和油溶性分散型催化剂... 综述了重质油悬浮床加氢工艺的最新进展,并对分散型催化剂的开发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重质油悬浮床加氢催化剂经历了非均相固体粉末催化剂和均相分散型催化剂两个过程,均相分散型催化剂又分为水溶性分散型催化剂和油溶性分散型催化剂两类。非均相固体粉末催化剂催化活性较低,而且致使尾油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处理和利用困难较大。分散型催化剂分散度较高,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高,性能优越,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催化剂。简要介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大学联合开发的新型重油悬浮床加氢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床 分散型催化剂 加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工艺技术创新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金森 王刚 +1 位作者 卢春喜 徐春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1-185,共5页
重油催化裂化(FCC)工艺中,反应器内多相流动规律和精细数学描述是关键。基于湍流气固两相流理论和裂化反应集总动力学基础研究,详细描述和刻画FCC提升管反应器内流动传热过程及裂化反应历程,并创新性地提出以最大限度提高轻质油收率和... 重油催化裂化(FCC)工艺中,反应器内多相流动规律和精细数学描述是关键。基于湍流气固两相流理论和裂化反应集总动力学基础研究,详细描述和刻画FCC提升管反应器内流动传热过程及裂化反应历程,并创新性地提出以最大限度提高轻质油收率和生产清洁汽油为目标的催化裂化工艺的发展方向,应按照平行—顺序反应历程要求实现反应和转化过程的'分区调控',并根据烃分子'竞争吸附'和反应特性的差异匹配催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催化裂化 提升管反应器 集成创新 多区协控 分区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重油催化裂化汽提段在线取样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蓝兴英 徐春明 +1 位作者 于国庆 高金森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1-54,共4页
利用自行设计研制的工业催化裂化装置汽提器在线取样系统,对两套工业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汽提段进行取样,将取样产物分为气体、液体和催化剂样品三部分进行处理和分析。取样研究结果表明,重油催化裂化过程中,汽提段内发生的是物理汽提与化... 利用自行设计研制的工业催化裂化装置汽提器在线取样系统,对两套工业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汽提段进行取样,将取样产物分为气体、液体和催化剂样品三部分进行处理和分析。取样研究结果表明,重油催化裂化过程中,汽提段内发生的是物理汽提与化学反应并存的过程;汽提段的上部以物理汽提过程为主,而汽提段下部以化学汽提过程为主;催化剂上携带的重质烃类在汽提段中发生了热裂化、催化裂化和脱氢缩合等反应,从汽提段顶部到汽提段底部,热裂化和催化裂化反应逐渐减少,而脱氢缩合反应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油 催化裂化 汽提 在线 取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汽油加氢改质催化剂及改质工艺 被引量:9
5
作者 钱颖 马好文 +4 位作者 王宗宝 王廷海 吴杰 鲍晓军 徐贤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00-2204,共5页
研究开发出了适于FCC汽油加氢改质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和辛烷值恢复催化剂,并在300 mL绝热装置上,分别以全馏分FCC汽油或切割后的重馏分FCC汽油为原料,进行了FCC汽油加氢改质工艺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采用辛烷值恢复工艺或辛烷... 研究开发出了适于FCC汽油加氢改质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和辛烷值恢复催化剂,并在300 mL绝热装置上,分别以全馏分FCC汽油或切割后的重馏分FCC汽油为原料,进行了FCC汽油加氢改质工艺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采用辛烷值恢复工艺或辛烷值恢复-选择性加氢脱硫组合工艺不能完全满足FCC汽油加氢改质的要求;而单独采用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或选择性加氢脱硫-辛烷值恢复组合工艺可以满足全馏分FCC汽油或切割后重馏分FCC汽油加氢改质的要求。将全馏分FCC汽油切割后进行加氢改质可以得到硫含量更低的改质产品或直接生产符合国Ⅳ标准的清洁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加氢脱硫 辛烷值恢复 FCC汽油 加氢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物气质联用色谱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艳秋 王枫 +6 位作者 宗志敏 孙琦 金鑫 韩丽 魏贤勇 赵锁奇 鲍晓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87-892,共6页
大港减压渣油被超临界萃取技术分馏成F1~F16个级分。用商品级的石蜡作为外标,用GC/MS对这些级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用GC/MS检测的主要成分为C15到C43的直链烷烃、包含茬烷、萜烯和含氧有机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的... 大港减压渣油被超临界萃取技术分馏成F1~F16个级分。用商品级的石蜡作为外标,用GC/MS对这些级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用GC/MS检测的主要成分为C15到C43的直链烷烃、包含茬烷、萜烯和含氧有机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的浓度从F1到F16明显减少,HPLC/MS将被用来分析级分中分子量大、极性大的物种的分子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超临界萃取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抑制结焦沉降器内油气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付烜 孙国刚 +2 位作者 吴雷 卢松坚 时铭显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3-888,共6页
采用k-ε模型和组分输运方程进行数值模拟,考察了重油催化工业沉降器抑制结焦改造后其沉降空间的稳态流场及油气分率。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沉降器空间油气以顶部下行、底部上行略带扭摆的纵向流动为主,顶部油气下行速度小于0.15m/s,底部... 采用k-ε模型和组分输运方程进行数值模拟,考察了重油催化工业沉降器抑制结焦改造后其沉降空间的稳态流场及油气分率。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沉降器空间油气以顶部下行、底部上行略带扭摆的纵向流动为主,顶部油气下行速度小于0.15m/s,底部油气上行速度平均为0.5m/s,纵向流速比横向流速高1~2个数量级。中心抽吸管口区域存在较强的油气汇聚,速度10m/s左右。改造后的沉降空间不存在流动死区,绝大部分油气能迅速从中心抽吸管排出沉降器,只有低于10%的油气不能迅速排出沉降器,停留时间稍长。沉降器下部油气摩尔分率较大(平均约50%,顶部低于25%,部分区域甚至小于10%)。改造后沉降器空间的结焦大大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催化裂化 沉降器 油气 流场 摩尔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与芳构化反应耦合多产优质汽油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宋春敏 赵晨曦 阎子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0,共4页
以NiO/HZSM-5为增强芳构化助剂,通过催化裂化与芳构化反应耦合,使催化裂化汽油和裂化气中的部分烯烃转化为芳烃,以降低汽油馏分中的烯烃含量,改善催化裂化汽油的组成。考察了助剂添加量对催化裂化催化剂降烯烃性能的影响,并与以CoAPO-1... 以NiO/HZSM-5为增强芳构化助剂,通过催化裂化与芳构化反应耦合,使催化裂化汽油和裂化气中的部分烯烃转化为芳烃,以降低汽油馏分中的烯烃含量,改善催化裂化汽油的组成。考察了助剂添加量对催化裂化催化剂降烯烃性能的影响,并与以CoAPO-11分子筛和HZSM-5与APO-11复合分子筛为助剂的催化裂化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iO/HZSM-5的芳构化降烯烃效果最好,当添加量为5%时,汽油馏分中烯烃含量降低了5.8个百分点,而芳烃含量提高了9.7个百分点。并对催化裂化与芳构化反应耦合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芳构化 催化剂 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曲霉脱除油品中有机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沈齐英 赵锁奇 李进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45,共4页
用能脱除DBT的烟曲霉经再驯化后同时代谢多种复杂有机硫化合物,尤其是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烟曲霉对低含硫量的油品脱硫效果显著,48 h脱硫率98%以上;对0#柴油的循环脱硫效果显著,96 h脱硫率90.43%。脱硫烟曲霉环境耐受能力强,可直接... 用能脱除DBT的烟曲霉经再驯化后同时代谢多种复杂有机硫化合物,尤其是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烟曲霉对低含硫量的油品脱硫效果显著,48 h脱硫率98%以上;对0#柴油的循环脱硫效果显著,96 h脱硫率90.43%。脱硫烟曲霉环境耐受能力强,可直接应用于脱除石油及其产品中的有机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硫化合物 油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反色谱法研究助剂LBO-A对催化裂化汽油改质反应的影响
10
作者 梁咏梅 贾永霞 刘耀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共4页
在自制的微反-色谱联合实验装置上,改变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剂油比等反应条件,考察助剂 LBO-A 对抚顺催化裂化汽油改质反应的影响。以 LBO-A 助剂为催化剂,催化裂化汽油改质反应的优化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420~450℃,停留时间0.024 s,... 在自制的微反-色谱联合实验装置上,改变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剂油比等反应条件,考察助剂 LBO-A 对抚顺催化裂化汽油改质反应的影响。以 LBO-A 助剂为催化剂,催化裂化汽油改质反应的优化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420~450℃,停留时间0.024 s,剂油比6。在450℃的优化条件下,催化裂化汽油改质后,烯烃质量分数由40.74%降至25.80%,异构烷烃和芳烃含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计算辛烷值 RON 提高了5.48个单位,汽油收率降低了14.25个百分点,液化气收率提高了13.5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汽油料 烯烃 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工程菌脱除油品中有机硫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沈齐英 赵锁奇 李进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9-92,共4页
考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原生质体跨界融合获得的脱硫细胞工程菌菌种对不同油品中有机硫化合物的脱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细胞工程菌可同时脱除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及苯硫醚等多种复杂有机硫化合物,并且... 考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原生质体跨界融合获得的脱硫细胞工程菌菌种对不同油品中有机硫化合物的脱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细胞工程菌可同时脱除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及苯硫醚等多种复杂有机硫化合物,并且该细胞工程菌可直接脱除不同石油产品中的有机硫,尤其对加氢精制后油品中残余硫的脱除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工程菌 硫化合物 油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中无机盐水分散剂的电学性质研究
12
作者 张磊 阙国和 《石油仪器》 2008年第3期40-43,101,共4页
通过测定不同类型分散剂与辽河渣油所形成分散体系的电导率,研究了分散剂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体系电化学性质的改变。结果表明,随着乳状液在甲苯中浓度的增加,其电导率增大,但是不同类型分散剂对乳状液电导率影响不同,说明分散剂基团的... 通过测定不同类型分散剂与辽河渣油所形成分散体系的电导率,研究了分散剂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体系电化学性质的改变。结果表明,随着乳状液在甲苯中浓度的增加,其电导率增大,但是不同类型分散剂对乳状液电导率影响不同,说明分散剂基团的数量和所带电荷不同。在分散剂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对乳状液电导率影响效果是:不同类型的分散剂都使乳状液电学性质增强,但是增幅程度不同。其结果是:阳离子分散剂>阴离子分散剂>非离子分散剂。随着阳离子分散剂CTAB浓度的增加,乳状液电导率增加。分散剂复配的结果表明:分散剂之间的电导率越小,分散剂之间相互作用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分散剂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提质联产油工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元奎 边潇潇 李青松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0-186,共7页
通过褐煤提质联产油工艺(LFC)实验装置进行芒来褐煤热解提质实验,取得流程模拟中需要的原始数据,在对LFC工艺流程模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计算各操作单元的损失,分析损失产生的原因,指出提高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原煤处理量... 通过褐煤提质联产油工艺(LFC)实验装置进行芒来褐煤热解提质实验,取得流程模拟中需要的原始数据,在对LFC工艺流程模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计算各操作单元的损失,分析损失产生的原因,指出提高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原煤处理量为1000.00 kg/h时,须补充甲烷37.80 kg/h;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热量传递的不可逆性和化学反应的不可逆性;LFC工艺的效率为74.39%,可以通过改进工艺、回收利用半焦和热解气的物理来提高系统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FC工艺 热解提质 数值模拟 (火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液膜萃取分离器的流动、传质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怡平 尤明扬 +4 位作者 鄂承林 李涛子 卢春喜 顾春来 时铭显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7-111,共5页
在一直径为70mm,高为2630mm的有机玻璃纤维液膜萃取分离器冷态实验装置上考察了操作参数及结构参数对其传质性能和流动特征的影响。通过考察体积传质系数,确定了纤维液膜萃取分离器的最佳填充密度和最佳流量比。建立了流动模型,提出... 在一直径为70mm,高为2630mm的有机玻璃纤维液膜萃取分离器冷态实验装置上考察了操作参数及结构参数对其传质性能和流动特征的影响。通过考察体积传质系数,确定了纤维液膜萃取分离器的最佳填充密度和最佳流量比。建立了流动模型,提出了以无量纲准则数雷诺数为设计纤维液膜萃取分离器的准则。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填充密度为2.8%~3%,最佳操作流量比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液膜 萃取分离器 流动 传质 填充密度 流量比 雷诺数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条件的考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数义 罗辉 +2 位作者 邓文安 刘东 阙国和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57-59,62,共4页
以劣质辽河渣油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压釜反应模拟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考察了自制的自身含硫的油溶性分散型镍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对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对于此油溶性催化剂,使用硫化剂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无硫化剂的情况,其中硫粉作为硫... 以劣质辽河渣油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压釜反应模拟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考察了自制的自身含硫的油溶性分散型镍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对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对于此油溶性催化剂,使用硫化剂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无硫化剂的情况,其中硫粉作为硫化剂的效果最为理想。用此油溶性催化剂处理辽河渣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油溶性催化剂质量分数为300μg/g,反应初始氢气压力为7.0 MPa,反应温度为基准(t+5)℃,反应时间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悬浮床 加氢裂化 分散型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不同分子结构柴油降凝剂的降凝效果及其复配物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文清 宋玉萍 +1 位作者 谭振明 卢春喜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8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研究了几种不同分子结构柴油降凝剂的降凝效果及其复配物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降凝剂的成核性能以及分散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其分子结构类型对不同降凝剂复配物在柴油中的协同效应有重要影响;透射电镜(TEM)分析结果显示,乙... 研究了几种不同分子结构柴油降凝剂的降凝效果及其复配物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降凝剂的成核性能以及分散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其分子结构类型对不同降凝剂复配物在柴油中的协同效应有重要影响;透射电镜(TEM)分析结果显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成核性能较好,甲基丙烯酸十四酯-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MC14-MA—MCNR^1R^2)的分散性能较强,二者复配后在柴油中具有较好的降凝点和降冷滤点效果。在该复合降凝剂作用下的石蜡晶体颗粒分散均匀,且颗粒变小,约95%的粒径为30~40nm。借助TEM,用冷冻蚀刻法研究柴油的结晶形态以及降凝剂对柴油中石蜡晶体的作用机理是一种非常直观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冷滤点 凝点 降凝剂 分子结构类型 协同效应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常压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磊 沐宝泉 +1 位作者 邓文安 阙国和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采用悬浮床加氢技术和水溶性分散催化剂对大港常压渣油进行了轻质化和改质研究。对催化剂金属组成、催化剂应用条件和生焦率及转化率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加入量300μg/g、反应温度430℃、空速1.0 h-1和反应压力7 MP... 采用悬浮床加氢技术和水溶性分散催化剂对大港常压渣油进行了轻质化和改质研究。对催化剂金属组成、催化剂应用条件和生焦率及转化率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加入量300μg/g、反应温度430℃、空速1.0 h-1和反应压力7 MPa条件下单程通过反应处理大港常压渣油得到轻柴油和减压馏分油的收率分别为21.2%及47.7%。甲苯不溶物收率低于1.4%,渣油(<524℃馏分)的转化率可达到80%以上。催化剂组成和反应温度对原料转化和反应过程的生焦有较明显的影响。反应时间增加转化率和生焦倾向都增加,反应压力升高转化率变化不大,生焦倾向减少。尾油循环能进一步提高常压渣油的转化能力,但提高程度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 悬浮床 渣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改性对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宇静 赵会吉 +1 位作者 安高军 刘晨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4-28,共5页
采用浸渍法和混捏法对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浸渍法改性仅能使催化剂的加氢脱硫选择性略有提高;混捏法改性可使载体的酸性显著下降,同时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加氢... 采用浸渍法和混捏法对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浸渍法改性仅能使催化剂的加氢脱硫选择性略有提高;混捏法改性可使载体的酸性显著下降,同时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选择性,当载体中碱性组分Mb含量为(x+40)%时,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加氢脱硫选择性。10天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改性载体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汽油料 加氢脱硫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蜡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 被引量:4
19
作者 文萍 石斌 +2 位作者 王继乾 曹进 阙国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5-137,共3页
以大庆焦化蜡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悬浮床加氢反应,并对反应后产物进行常减压蒸馏,切割馏分范围为IBP~180℃,180~350℃,350~500℃及大于500℃。考察原料油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加氢裂化反应产物分布和生焦情况。结果表明,悬浮床加... 以大庆焦化蜡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悬浮床加氢反应,并对反应后产物进行常减压蒸馏,切割馏分范围为IBP~180℃,180~350℃,350~500℃及大于500℃。考察原料油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加氢裂化反应产物分布和生焦情况。结果表明,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适合加工焦化蜡油;随着催化剂加入量的增大,反应向降低柴汽比的方向进行;在反应温度为440℃时,反应中没有甲苯不溶物出现;反应温度为450℃时,反应产物中出现了甲苯不溶物,甲苯不溶物的含量随着催化剂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氢初压的增加,反应向有利于柴汽比增加的方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蜡油 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 分散型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对大港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残渣的催化加氢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艳秋 金万祥 +4 位作者 宗志敏 金鑫 魏贤勇 赵锁奇 鲍晓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2-356,共5页
为了寻找重质油催化加氢转化的新型催化剂,将活性炭用于大港减渣超临界萃取残渣的催化加氢,GC/MS分析结果显示,催化温度从350℃升至400℃,催化产物的收率从4.71%提高至21.03%.催化温度在350℃下,当活性炭用量从0.10 g提高到0.20 g时,催... 为了寻找重质油催化加氢转化的新型催化剂,将活性炭用于大港减渣超临界萃取残渣的催化加氢,GC/MS分析结果显示,催化温度从350℃升至400℃,催化产物的收率从4.71%提高至21.03%.催化温度在350℃下,当活性炭用量从0.10 g提高到0.20 g时,催化产物的收率从4.71%提高至17.45%,活性炭和镍并用获得了协同效应.催化产物包括正构烷烃、支链烷烃、环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有机化合物,主要为柴油成分.活性炭对大港减渣超临界萃取残渣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减渣超临界萃取残渣 活性碳 催化加氢 收率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