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iente盆地L-I-Y油田Hollin组与Napo组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忠亮 张成富 +5 位作者 张渊 李勤英 李清辰 刘军 李宁朝 崔庆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1-588,共8页
白垩系Hollin组与Napo组是Oriente盆地L-I-Y油田(Limonocha,Indillana,Yanaquincha油田)主要勘探开发层系,多年勘探开发实践证明,其沉积微相是决定勘探井与开发调整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影响着单井产能与开发效益。为此,将地质... 白垩系Hollin组与Napo组是Oriente盆地L-I-Y油田(Limonocha,Indillana,Yanaquincha油田)主要勘探开发层系,多年勘探开发实践证明,其沉积微相是决定勘探井与开发调整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影响着单井产能与开发效益。为此,将地质与地震相结合,在利用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精细识别和划分不同沉积微相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井震精细标定和正演模拟,明确了不同沉积微相地震响应特征,运用波形聚类等地震属性,精细描述了主要目的层段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研究认为:Hollin组HP,HS亚段和Napo组TP,TS,UI,UM,US亚段为潮坪沉积环境,Napo组CL,BL,AL亚段为陆棚沉积环境,进一步分为4种亚相、13种微相;在潮坪沉积环境中,潮下带最发育,其次为潮间带,潮上带不发育,潮道、潮道侧积砂坪为最有利沉积微相,控制着优质储层发育区带和油气富集;Hollin组H段有利沉积微相发育,目前钻井相对较少,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是下一步重点勘探开发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iente盆地 L-I-Y油田 Hollin组 Napo组 潮道 地震属性 波形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昌A油田叠前道集优化处理技术研究
2
作者 隋波 苏云 +3 位作者 邓盾 徐伟 李轶彬 唐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70,共9页
叠前反演在储层定量刻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反演精度受道集品质的影响较大。从提高叠前反演精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针对叠前道集“去噪-提频-谱平衡-剩余时差校正”组合的优化处理技术。通过RNA-3D随机噪声压制技术的应用,能提高CRP... 叠前反演在储层定量刻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反演精度受道集品质的影响较大。从提高叠前反演精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针对叠前道集“去噪-提频-谱平衡-剩余时差校正”组合的优化处理技术。通过RNA-3D随机噪声压制技术的应用,能提高CRP道集的信噪比;通过融合时频分析与谱白化技术,能提高CRP道集的垂向分辨率;通过谱平衡技术,能解决动校正拉伸导致的远近偏移距频率不匹配的问题;通过移动积分剩余时差校正技术,能解决同相轴不平的问题,且能较好保持AVO特征,不会造成中、远偏移距振幅畸变。在文昌A油田实际应用表明,该组合优化处理技术能较大程度改善CRP道集品质,提升储层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道集 优化处理 AVO特征 剩余时差 随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汪功怀 赵铁枫 张中灵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48-1060,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勘探程度较低,是开展油气勘探的主要潜力区之一。受近地表激发条件差、低降速带结构变化大、目的层埋藏较深等地表和深层地质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品质较差,严重地制约了地震资料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勘探程度较低,是开展油气勘探的主要潜力区之一。受近地表激发条件差、低降速带结构变化大、目的层埋藏较深等地表和深层地质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品质较差,严重地制约了地震资料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本文在分析研究区新采集的原始地震资料基础上,建立了精确的近地表模型,采用层析静校正、交互迭代静校正方法求准静校正量;利用多域多阶段联合去除噪声,采取近道内切除等多种方法串联综合应用消除多次波干扰;采用全面统计、逐点处理的地表一致性处理技术进行振幅能量补偿;精细速度分析,优选提高深层弱信号成像质量的偏移方法等一系列的关键技术,使本区低信噪比资料的信噪比、同相轴连续性和构造成像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噪比 静校正 干扰波 地震速度 多次波 偏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寨油田构造精细解释与储层预测——以明一块沙二下油藏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汪功怀 刘忠亮 李勤英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72,11,共8页
文明寨油田是东濮凹陷被多向断层切割的极复杂断块油田,含油层系多。明一块是文明寨油田重要开发区块之一,块内次级断层发育,构造极其复杂,目的层沙二下亚段砂岩储层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大。明一块内部的小断层识别、低幅度构造解释、... 文明寨油田是东濮凹陷被多向断层切割的极复杂断块油田,含油层系多。明一块是文明寨油田重要开发区块之一,块内次级断层发育,构造极其复杂,目的层沙二下亚段砂岩储层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大。明一块内部的小断层识别、低幅度构造解释、薄砂体预测是该区研究的难点。利用新采集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多方向切线与时间切片结合、相干体切片与地震剖面约束、开发"动、静态"资料约束等方法,进行小断层、井间隐伏断层精细解释,通过地震属性敏感性分析、多种地震属性综合应用,定量分析刻画了砂体。通过以上研究在该区有效解释了断距10m以上井间断层,描述了厚度5m以上单砂体的井间变化特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开发方案部署,解决了明一块部分井区注采矛盾,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寨油田 复杂小断块 低幅度构造 薄砂体预测 高精度三维地震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含盐地层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发亮 韩福民 +1 位作者 刘忠亮 刘赵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6年第5期357-359,共3页
地震资料的解释和精细储层预测要求对地质层位以及砂体进行准确的标定。利用单井测井资料制作优质的合成地震记录是进行地震地质层位标定的基本途径。在利用单井资料人工制作合成地震记录时主要应用声波时差(速度)和密度资料,在我国东... 地震资料的解释和精细储层预测要求对地质层位以及砂体进行准确的标定。利用单井测井资料制作优质的合成地震记录是进行地震地质层位标定的基本途径。在利用单井资料人工制作合成地震记录时主要应用声波时差(速度)和密度资料,在我国东部地区一些老井因缺少密度资料,需要利用Gardner经验公式由速度数据转换密度。在含盐地层中,仅靠速度及其转换的密度制作的合成记录无法与实际地震剖面很好地对比。在充分研究含盐地层不同岩性地球物理参数的基础上,针对东濮凹陷盐岩层,采取密度替代法进行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记录 层位标定 盐岩 密度替代法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云平台及地质大数据的联机分析处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应天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2年第8期82-84,共3页
伴随我国地质信息不断深化,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地质数据量快速增长。除了传统的图件、地质报告和表格外,还有以下格式的大量数据,例如照片和视频。地质大数据是从工程地质、矿产地质、灾害地质研究、基础地质、勘探、环境地质、及相... 伴随我国地质信息不断深化,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地质数据量快速增长。除了传统的图件、地质报告和表格外,还有以下格式的大量数据,例如照片和视频。地质大数据是从工程地质、矿产地质、灾害地质研究、基础地质、勘探、环境地质、及相应的地质研究过程,和矿产开发利用、能源和环境等方面获取的大数据,监测和预防全球灾害的过程。为促进大数据技术在地质行业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自然资源部将结合多州地质调查和调查需求,简单地构建基于此的地质云平台,实现了部分地质环境数据的分析处理。地质云平台架构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作为管理层、底层、服务层的数据管理、数据存储和Web服务。底层是提供数据录入、云平台和存储、云桌面硬件资源的基本单元。数据调度模块作为管理层,管理底层数据,并以BS方式展示。用户提供数据和云桌面服务为服务层,以及下载、数据浏览、OLAP数据在线分析等。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和信息技术的创新,必然使地质发展向大数据计算和云技术靠拢。善用这些技术,并根据地质需要进行再造地质数据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云平台 地质大数据 联机分析 处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1
7
作者 郭朝斌 杨小波 +3 位作者 陈红岳 韩福民 朱志国 刘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4期397-400,共4页
海通集洼陷北部属于复杂断块区,地质建模比较困难,依赖于初始模型的常规反演方法难以获得精确的反演结果。而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不依赖模型,其反演的精度取决于原始数据特征。为此,在海通集洼陷北部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进行了储层预... 海通集洼陷北部属于复杂断块区,地质建模比较困难,依赖于初始模型的常规反演方法难以获得精确的反演结果。而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不依赖模型,其反演的精度取决于原始数据特征。为此,在海通集洼陷北部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进行了储层预测。首先简单介绍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方法,着重讨论了通过比较合成地震记录和原始道的吻合程度确定有关参数的原则;然后对砂体的发育情况进行了预测,其反演结果与井的钻探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稀疏脉冲反演 合成记录 波阻抗 海通集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盐岩成因——来自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量:37
8
作者 高红灿 郑荣才 +6 位作者 肖应凯 孟凡巍 陈发亮 白工 栾艳春 谭先锋 施玉娥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32,共14页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盐岩最发育的凹陷,其古近系沙河街组主要发育有4套累计超过1 000 m厚的盐岩,其成因颇受争议。通过沉积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盐岩与具纹层状沉积构造的泥页岩相间发育,泥页岩的V/(V+Ni)平均比值为0....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盐岩最发育的凹陷,其古近系沙河街组主要发育有4套累计超过1 000 m厚的盐岩,其成因颇受争议。通过沉积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盐岩与具纹层状沉积构造的泥页岩相间发育,泥页岩的V/(V+Ni)平均比值为0.736(基本分布在0.64-0.81),其中发育有石盐漏斗晶体并夹有砂质碎屑流块状砂岩等特征,表明具纹层状沉积构造的泥页岩形成于半深湖—深湖的强还原环境。盐岩与泥页岩之间没有侵蚀暴露面,泥页岩层面上也没有干裂沉积构造,盐岩厚度大且较纯净,从而推断盐岩和与其相邻的泥页岩的沉积环境一样,都是半深湖—深湖的强还原环境。纵向上,盐岩发育于层序的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盐岩发育期也是东濮凹陷的主要裂陷期和扩张期;横向上,盐岩分布于凹陷中央,与凹陷边缘沉积的砂岩呈彼消此长的关系,泥页岩则主要分布于砂岩和盐岩之间的较广阔地区。即盐岩的沉积中心、凹陷的沉积中心及凹陷的沉降中心三者基本一致,盐岩发育期也是湖盆发育的鼎盛期。沉积学的证据支持东濮凹陷盐岩"深水成盐"的观点。在连续沉积的盐岩段,从老地层到新地层,δ37 Cl值没有出现逐渐减小的特征,而是呈不规律的变化,说明东濮凹陷沙河街组盐岩应是在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一定水深环境中形成的,即"深水成盐"。通过与现代峡谷型湖泊和人工河道水库的对比,说明在盐岩发育期东濮凹陷应具较明显的湖水分层特征——"深水成盐"的基础和基本形式,从理论上也支持东濮凹陷盐岩"深水成盐"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 盐岩成因 沉积学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奥陶系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与演化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鹏春 刘春晓 +2 位作者 张渊 龙利平 张利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2-808,共7页
塔中地区奥陶系地层水化学组成以(K^++Na^+),Cl^-离子为主,大部分为 CaCl_2型水,矿化度变化介于4.8~220.2 g/L,r_(Na)+/r_(Cl^-)比值变化介于0.26~0.85之间,说明变质程度小,可能是海水发生蒸发浓缩作用之后被淡水所混合的产物。受断... 塔中地区奥陶系地层水化学组成以(K^++Na^+),Cl^-离子为主,大部分为 CaCl_2型水,矿化度变化介于4.8~220.2 g/L,r_(Na)+/r_(Cl^-)比值变化介于0.26~0.85之间,说明变质程度小,可能是海水发生蒸发浓缩作用之后被淡水所混合的产物。受断裂作用影响,地层水矿化度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受区域不整合影响,纵向上地层水离子浓度和矿化度存在明显的分带性。地层水中阴离子 Cl^-和 HCO_3^-的浓度与阳离子(Na^++K^+)和 Ca^(2+)的浓度的关系表明,本区可能的成岩作用过程主要为氯化钠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的溶解作用,而方解石的(铁)白云石化及钠长石化作用导致了 Ca^(2+)离子的富集与Mg^(2+)离子的亏损,形成了 CaCl_2型流体。区内地层水可分为常压高矿化度水和异常高压低矿化度水两种类型。前者可能与大气淡水淋滤和埋藏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有关,后者可能与其形成的封闭体系有关。油气聚集和保存条件较好的区域位于塔中Ⅰ号坡折带和Ⅱ号构造带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成因与演化 地层水化学特征 奥陶系 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富县黄土塬区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敏杰 刘玉增 +2 位作者 孟祥顺 王锡文 王献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5-291,211,共7页
陕北富县黄土塬侵蚀地貌区地表巨厚的黄土盖层沟壑纵横,高程变化剧烈,复杂的近地表结构、严重的高频吸收衰减和多种类型的干扰波,导致常规处理方法获得的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无法满足后续地震成像处理和储层预测的需求。针对黄... 陕北富县黄土塬侵蚀地貌区地表巨厚的黄土盖层沟壑纵横,高程变化剧烈,复杂的近地表结构、严重的高频吸收衰减和多种类型的干扰波,导致常规处理方法获得的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无法满足后续地震成像处理和储层预测的需求。针对黄土塬区复杂地表静校正难题,提出了"先低频、后中高频,逐步逼近"的静校正思路并取得了明显效果;针对该区噪声类型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采用"多域联合,先强后弱"的串联去噪配套技术进行叠前高保真噪声衰减;利用保持振幅的一致性处理技术,消除地震资料的振幅、频率差异,统一资料的品质;通过三维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叠后进一步拓宽频带处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处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分辨率和保真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 层析静校正 噪声衰减 保持振幅 地表一致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滑塌-浊流沉积特征——以达49井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红灿 郑荣才 +4 位作者 肖斌 刘云 郑玲 栾艳春 刘虹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7-792,共16页
为厘清白音查干凹陷达49井附近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下段发育的地层厚度异常体的空间形态、形成机制、形成条件、物质来源等,以利于白音查干凹陷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综合运用地层对比、地震反射、钻井岩心和测井数据等资料,主要对其空间... 为厘清白音查干凹陷达49井附近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下段发育的地层厚度异常体的空间形态、形成机制、形成条件、物质来源等,以利于白音查干凹陷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综合运用地层对比、地震反射、钻井岩心和测井数据等资料,主要对其空间发育、沉积构造、结构组分和测井曲线等沉积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层厚度异常体主要是由其中的薄层粉—细砂岩叠加造成,在空间上呈透镜状,并与达尔其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连接;滑塌砂体中大量发育包卷变形层理及呈拉长状和撕裂状等不规则塑性变形泥砾,其砂体底部冲刷面发育;浊积砂体中大量发育正粒序层理及液化砂岩脉构造,其砂体底部槽模和重荷模较发育。进一步推测白音查干凹陷达49井附近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下段发育的地层厚度异常体主要为达尔其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在地震作用触发下发生滑塌,并随着滑塌块体在重力搬运过程中水体的不断加入而逐步转变为浊流沉积;滑塌-浊流沉积形成的前提条件为地形坡度大和具一定的外界触发机制,必要条件为深水滞水环境(形成于湖侵期)和充沛的物源。该滑塌-浊流不发育固定的补给水道,运移距离短,所形成的浊积体规模小、厚度薄,且呈较孤立的透镜状和舌状等,但其数量多、分布广,且靠近烃源岩,只要其具一定的累计厚度,则易于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富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白音查干凹陷 下白垩统 腾格尔组 滑塌沉积 浊流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反演砂岩孔隙度方法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亚敏 张书法 钱利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2期136-140,共5页
探讨了利用地震资料反演砂岩孔隙度的方法。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利用地震、测井等资料,在精确层位标定的基础上,进行波阻抗反演,得到砂层组的波阻抗;然后对砂层组的波阻抗进行校正,去除泥岩的影响;最后利用校正后的波阻抗(砂岩波阻抗... 探讨了利用地震资料反演砂岩孔隙度的方法。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利用地震、测井等资料,在精确层位标定的基础上,进行波阻抗反演,得到砂层组的波阻抗;然后对砂层组的波阻抗进行校正,去除泥岩的影响;最后利用校正后的波阻抗(砂岩波阻抗)计算孔隙度。将该方法应用于东濮凹陷,预测的孔隙度及其平面分布特征与井资料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层组 孔隙度 地震反演 砂岩波阻抗 泥岩波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小OVT片尺度的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瞿长青 王东奎 +2 位作者 王忠军 马建波 窦安迪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4-843,共10页
OVT域处理技术是当前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研究热点之一,OVT域的处理效果与OVT片尺度息息相关,而OVT片尺度取决于炮线距和检波线距。但现阶段地震资料,特别是老地震资料,其炮线距和接收线距较大(300~400 m),导致OVT片尺度较大,使得单片... OVT域处理技术是当前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研究热点之一,OVT域的处理效果与OVT片尺度息息相关,而OVT片尺度取决于炮线距和检波线距。但现阶段地震资料,特别是老地震资料,其炮线距和接收线距较大(300~400 m),导致OVT片尺度较大,使得单片OVT数据的偏移距方位角属性一致性降低,从而影响了最终OVT域的处理效果。研究了减小OVT片尺度的处理技术,首先采用基于五维插值的检波线加密技术,加密一倍检波线,将炮线方向的尺度减小一半;然后在OVT片划分阶段,基于OVT域数据的互换原理,采用对折法优化OVT片划分,将检波线方向的尺度减小一半,最终达到将OVT片尺度减小一倍的目的。OVT道集内偏移距和方位角范围的减小,提高了OVT道集偏移距和方位角属性的一致性,改善了OVT域处理效果。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减小OVT片的尺度,达到减小OVT片的偏移距和方位角范围的目的,使叠前时间偏移效果得到有效改善,剖面的方位各向异性校正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T 五维插值 高密度 宽方位 检波线加密 互换 偏移距 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国福 苏云 黄倩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B12期80-84,共5页
弹性波阻抗反演是近年来地震反演技术的一个"亮点",也是反演研究的热点,是一种结合了常规声阻抗反演和叠前AVO反演的地震反演技术。它利用不同炮检距道集数据及横波、纵波、密度等测井资料,联合反演出与岩性、含油气性相关的... 弹性波阻抗反演是近年来地震反演技术的一个"亮点",也是反演研究的热点,是一种结合了常规声阻抗反演和叠前AVO反演的地震反演技术。它利用不同炮检距道集数据及横波、纵波、密度等测井资料,联合反演出与岩性、含油气性相关的多种弹性参数,综合判别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文中对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作了简要论述,并给出了该方法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阻抗 地震反演 射线参数 偏移距 叠加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阻抗方程中的K值选取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云 蔡其新 +4 位作者 秦广胜 张学韬 李宁 唐娟 程凌强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0-354,24,共5页
叠前弹性阻抗反演需要计算弹性阻抗曲线,而常规计算均是基于K值为常数这一假设条件,与实际的K值不符,因而导致弹性阻抗曲线计算以及后续岩性参数提取时存在偏差。提出了利用K值扫描法来优化K值选取的方法,其原理是:选用不同的K值分别计... 叠前弹性阻抗反演需要计算弹性阻抗曲线,而常规计算均是基于K值为常数这一假设条件,与实际的K值不符,因而导致弹性阻抗曲线计算以及后续岩性参数提取时存在偏差。提出了利用K值扫描法来优化K值选取的方法,其原理是:选用不同的K值分别计算弹性阻抗,然后将其转化为反射系数,最后求取转化得到的反射系数与精确的Zoeppritz方程计算的反射系数之间的差,两者差值最小时的K值即为最佳。理论模型及实际测井曲线应用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确定最优K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阻抗 叠前反演 角道集 K值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physic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for CO_2 sequestration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劲风 李琳 +6 位作者 王浩璠 谭明友 崔世凌 张云银 曲志鹏 贾凌云 张树海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6年第2期288-306,417,418,共21页
Geophysical techniques play key roles in the measuring, monitoring, and verifying the safety of CO2 sequestration and in identifying the efficiency of CO2-enhanced oil recovery. Although geophysical monitoring techniq... Geophysical techniques play key roles in the measuring, monitoring, and verifying the safety of CO2 sequestration and in identifying the efficiency of CO2-enhanced oil recovery. Although geophysical monitoring techniques for CO2 sequestration have grown out of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echniques, it takes a long time to conduct geophysical monitoring, and there are many barriers and challenges. In this paper, with the initial objective of performing CO2 sequestration, we studied the geophysical tasks associated with evaluating geological storage sites and monitoring CO2 sequestration. Based on our review of the scope of geophysical monitoring techniques and our experience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projects, we analyzed the inherent difficulties and our experiences in geophysical monitoring techniques, especially, with respect to 4D seismic acquisition,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geophysical monitoring 4D seismic monitoring CO2 saturation reservoir press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自适应加权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成梁 王华忠 +1 位作者 胡江涛 马建波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1-390,共10页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两宽一高”采集技术的广泛应用,高分辨率、高保真的反演成像成为研究热点。首先从Bayes估计理论框架下的地震波反演成像出发,指出Bayes估计理论是地震波反演成像的基础,基于所选择波场预测器(一般为...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两宽一高”采集技术的广泛应用,高分辨率、高保真的反演成像成为研究热点。首先从Bayes估计理论框架下的地震波反演成像出发,指出Bayes估计理论是地震波反演成像的基础,基于所选择波场预测器(一般为常密度标量声波方程)的波场预测残差的先验概率分布和要反演的模型参数的先验概率分布决定了模型参数的后验概率密度,后验概率密度的最大化是地震波反演成像最佳解的判定准则。在波场预测器为线性、预测误差为高斯白噪情况下,Bayes估计可在最小二乘意义下实现,并可以得到无偏和方差最小的参数估计结果。实际数据的不完备、线性化的正问题不能很好地模拟数据中的地震波场,使得数据协方差阵和模型协方差阵的引入成为必然。鉴于模型参数的正则化在反演成像中已有充分的讨论,重点讨论了加权最小二乘反演成像框架下数据协方差(逆)算子的作用,说明了数据加权处理在叠前深度偏移中的必要性。在将加权系数矩阵视为对角矩阵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倾角扫描和动态时间规整算法确定数据加权系数,并将其应用于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中。理论和实际数据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数据协方差(逆)算子能够有效提高偏移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s反演框架 数据协方差算子 加权最小二乘偏移 加权系数 叠前深度偏移 倾角扫描 动态时间规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分面元在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树海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6期399-403,共5页
东濮凹陷目的层埋藏深、断块破碎,复杂构造的精确成像是摆在物探工作者面前的难题。经过吸取国内外高密度地震勘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以解决地质问题为目标,研究确定了细分面元观测系统,解决了复杂断块的精细成像问题,以较低的成本提高... 东濮凹陷目的层埋藏深、断块破碎,复杂构造的精确成像是摆在物探工作者面前的难题。经过吸取国内外高密度地震勘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以解决地质问题为目标,研究确定了细分面元观测系统,解决了复杂断块的精细成像问题,以较低的成本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品质,并在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三维地震 细分面元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普光三维连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涛 刘玉增 +1 位作者 王东奎 王献杰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4期82-85,共4页
各向异性广泛存在于地下介质中,原有的各向同性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精度较低,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技术不但有效解决了各向异性问题对成像精度的影响,而且能够解决共反射点道集大偏移距校正过量的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供了一套... 各向异性广泛存在于地下介质中,原有的各向同性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精度较低,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技术不但有效解决了各向异性问题对成像精度的影响,而且能够解决共反射点道集大偏移距校正过量的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供了一套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的流程,在做好各向同性叠前时间偏移的基础上,求取各向异性参数。然后进行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并以普光三维连片资料处理为例,将各向同性及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证明,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复杂构造的成像精度。断层更加清晰,断点归位更加准确。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各向同性 叠前时间偏移 成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维地震数据Wiener中心滤波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力起 张猛 +1 位作者 王华忠 秦广胜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5-334,共10页
“两宽一高”地震勘探面向更为复杂的油藏描述,反演成像成了必要的技术手段,但数据中的噪声会严重影响地震波反演成像的质量,因此针对“两宽一高”地震数据研发有效且实用的去噪方法十分必要。在Bayes估计理论框架下,当信号满足线性(可... “两宽一高”地震勘探面向更为复杂的油藏描述,反演成像成了必要的技术手段,但数据中的噪声会严重影响地震波反演成像的质量,因此针对“两宽一高”地震数据研发有效且实用的去噪方法十分必要。在Bayes估计理论框架下,当信号满足线性(可预测性)假设且噪声满足高斯分布时,在均方误差或最小平方误差最小准则下估计最佳预测滤波器可进行有效滤波。同时随着地震数据维度的升高,高维信号的空间结构信息更丰富,因此在高维数据空间设计滤波器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滤波器的信号预测能力,并且更好地压制噪声。首先将基于AR(自回归)模型的f-x域预测滤波器(前向预测滤波器和后向预测滤波器)修改为Wiener中心预测滤波器;然后在最小二乘意义下对高维地震数据进行多级Hankel矩阵排布构建法方程;再求解法方程得到Wiener中心预测滤波器,最后实现高维地震数据的Wiener中心预测滤波。为满足高维数据的局部线性假设,对复杂波场的地震数据,采用局部取窗的方式进行Wiener中心预测滤波去噪。合成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的测试结果说明该方法能够在地震数据中存在弱线性同相轴、振幅值缓慢变化以及信噪比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较好地压制随机噪声,提高数据的信噪比,故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S估计 AR模型 Wiener中心滤波 HANKEL矩阵 随机噪声 高维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