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介融合背景下甘肃省网络谣言的生成机理与防控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翠玲 张振宇 《丝绸之路》 2019年第4期173-180,共8页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土壤。近年来发生于甘肃省内或与甘肃相关的网络谣言传播具有明显“后真相”时代特征,经济、地理环境、民族聚居、传媒环境等因素对甘肃省网络谣言的传播和治理影响深远。针对网络谣...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土壤。近年来发生于甘肃省内或与甘肃相关的网络谣言传播具有明显“后真相”时代特征,经济、地理环境、民族聚居、传媒环境等因素对甘肃省网络谣言的传播和治理影响深远。针对网络谣言呈现出的传播手段隐蔽化、传播内容公共化、传播心理从众化、传播载体多元化等特征,甘肃应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的传播环境,通过建立法律规范、行业规章、公众自律的三位一体预防体系,以及构建政府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并举的立体化疏导格局,对网络谣言全方位、立体式进行有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网络谣言 生成机理 防控机制 媒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石之路文化品牌与甘肃的文化资本——玉帛之路项目组给甘肃省的对策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叶舒宪 冯玉雷 +2 位作者 易华 包红梅 张振宇 《丝绸之路》 2016年第15期1-8,共8页
"玉石之路"是中国学界在20世纪后期根据考古发现的玉文化材料而提出的学术命题,针对1877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出于欧洲人视角而命名的"丝绸之路"。自2012年提出"玉石之路黄河道"理念,近年来,玉帛之路项目组从事以实地调查为主的全程探... "玉石之路"是中国学界在20世纪后期根据考古发现的玉文化材料而提出的学术命题,针对1877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出于欧洲人视角而命名的"丝绸之路"。自2012年提出"玉石之路黄河道"理念,近年来,玉帛之路项目组从事以实地调查为主的全程探索,希望能够大致厘清玉石之路中国境内的具体路线和使用年代之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石之路 黄河道 李希霍芬 对策报告 品牌创造 祁连玉 阿拉善 和田玉 旅游经济 德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融媒体视角下提升网络新闻传播影响力的方式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慧雅 《记者观察(中)》 2020年第7期75-76,共2页
融媒体时代的浪潮,对我国信息技术的提升起到了推进作用。网络新闻作为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不但能够对时事热点信息进行有效传播,还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对舆论方向进行实时引导,营造“正能量”的社会风气。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涌现出了各种... 融媒体时代的浪潮,对我国信息技术的提升起到了推进作用。网络新闻作为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不但能够对时事热点信息进行有效传播,还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对舆论方向进行实时引导,营造“正能量”的社会风气。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新型媒体产业,对新闻行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就融媒体视角下提升网络新闻传播影响力的方式展开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网络新闻传播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方言中探寻地域文化——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化调查活动隆德座谈会发言摘录
4
作者 冯玉雷 刘世友 +20 位作者 张家铎 张恢 文必武 马成功 王知三 武淑莲 虎维尧 方建春 莫超 胡政平 张存学 成兆文 巨虹 赵小钧 张巨鸿 马玉蕻 杨文远 李泽琴 赵凌艺 马晓慧 伏晓艳 《丝绸之路》 2017年第11期69-71,共3页
隆德的文化比较深厚,其地处六盘山以西,从军事角度来说并不能起到防御作用。然而,历朝历代为巩固政权必须占据六盘山以西的区域,所以隆德在文化方面属于中原文化。
关键词 语言文化 隆德 调查活动 丝绸之路 地域文化 座谈会 甘肃段 摘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音土语传文脉——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化调查活动静宁座谈会发言摘录
5
作者 胡晓莉 冯玉雷 +19 位作者 王知三 马勤祥 王小龙 莫超 胡政平 张巨鸿 成兆文 张存学 赵小钧 马玉蕻 巨虹 杨文远 赵凌艺 李泽琴 王勇强 胡菁 杨伟霞 刘桂香 伏晓艳 马晓慧 《丝绸之路》 2017年第11期60-68,共9页
截至目前,此次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化调查活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考察团成员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人生经历与工作背景,考察途中互相交流地方方言、民俗、文化,并通过考察手记的方式由中国甘肃网实时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
关键词 语言文化 丝绸之路 调查活动 甘肃段 座谈会 摘录 动静 文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方言传统 树立文化自信——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化调查活动定西总结会发言摘录
6
作者 冯玉雷 贾国江 +14 位作者 张存学 巨虹 赵小钧 张巨鸿 马玉蕻 杨文远 马晓慧 赵凌艺 伏晓艳 李敬 常青 张慧 连振波 胡政平 包玺 《丝绸之路》 2017年第11期72-80,共9页
首先,我向提供国家课题资金支持的莫超教授表示感谢!向给予调查活动大力支持的秦安、静宁、隆德、固原、定西的各界朋友表示真挚感谢,因为你们的无私帮助,使得这项田野调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下面,我谨代表调查团将这项活动的缘起作... 首先,我向提供国家课题资金支持的莫超教授表示感谢!向给予调查活动大力支持的秦安、静宁、隆德、固原、定西的各界朋友表示真挚感谢,因为你们的无私帮助,使得这项田野调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下面,我谨代表调查团将这项活动的缘起作一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活动 语言文化 丝绸之路 文化自信 定西 甘肃段 传统 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穆青作家身份的早期建构与两栖写作
7
作者 郭翠玲 张振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2-145,共4页
"文学—新闻"两栖写作是现当代文学领域一种特殊的写作现象,穆青便是这个特殊群体中的典型代表。独特的成长经历,记者的职业素养和那个时代急剧变化的历史风云,使穆青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殊异于同时代的其他记者和作家。通过考... "文学—新闻"两栖写作是现当代文学领域一种特殊的写作现象,穆青便是这个特殊群体中的典型代表。独特的成长经历,记者的职业素养和那个时代急剧变化的历史风云,使穆青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殊异于同时代的其他记者和作家。通过考察穆青文学素养和作家身份的早期建构过程,探析其职业生涯与心理成长的多元语境及其对新闻写作风格的探索与创新,对当前重读穆青兼具新闻性与文学性的作品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青 两栖写作 身份认同 新闻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物致知与老马识途——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文化考察活动陇东学院座谈会发言摘录 被引量:1
8
作者 冯玉雷 许尔忠 +19 位作者 叶舒宪 张天恩 易华 亢兆宁 徐治堂 马啸 齐社祥 刘治立 闫彦宗 刘金郎 张多勇 徐旭霞 秦望龙 张弛 方宝平 张烨 徐克瑜 戴晓刚 军政 张文良 《丝绸之路》 2017年第15期67-78,共12页
许尔忠陇东学院副校长。教授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是一项浩瀚的人类历史文化研究工程,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考察研究过程、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执着的探索精神令人震撼,开启了认识西玉东输历史开端与河西走廊地区史... 许尔忠陇东学院副校长。教授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是一项浩瀚的人类历史文化研究工程,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考察研究过程、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执着的探索精神令人震撼,开启了认识西玉东输历史开端与河西走廊地区史前文化密切相关的史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研究 陇东学院 考察活动 格物致知 座谈会 摘录 陕北 河西走廊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搭车"现象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振宇 叶广浩 《新闻研究导刊》 2019年第21期18-19,41,共3页
"新闻搭车"指的是因地域、类型或利益与主体新闻事实相关的次主体事实随着主体新闻事件的报道而备受关注并广泛传播,从而引发巨大舆论反响的新闻传播现象.本文结合近年相关案例,将"新闻搭车"置于新媒体语境下进行考... "新闻搭车"指的是因地域、类型或利益与主体新闻事实相关的次主体事实随着主体新闻事件的报道而备受关注并广泛传播,从而引发巨大舆论反响的新闻传播现象.本文结合近年相关案例,将"新闻搭车"置于新媒体语境下进行考察,以期找出"新闻搭车"传播现象的舆情应对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搭车" 新媒体 网络舆情 应对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挑战“丝绸之路”的西方话语权:还我华夏“玉帛之路”真相——第九次玉帛之路(关陇道)文化考察活动天水总结会发言摘录
10
作者 冯玉雷 叶舒宪 +10 位作者 易华 丁虎生 王若冰 高世华 雍际春 张国荣 张振宇 亢兆宁 刘樱 军政 丁哲 《丝绸之路》 2016年第6期72-77,共6页
末句用东汉名将班超的典故。班超一生在西域征战30年,暮年垂老时上疏请归,有“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人玉门关”二句。此后,文人习惯将玉门关视为胡汉分界的标志、华夏国门的所在。
关键词 关陇 文学人类学 酒泉郡 塞上曲 胡儿 文化考察 叶舒宪 玉石之路 大地湾文化 上海交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孕育出绚丽的华夏文明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振宇 《丝绸之路》 2016年第21期45-55,共11页
渭河,从渭源发端,流经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陇西、武山、甘谷、秦州、麦积,在陇山与秦岭的夹峙下,冲出宝鸡峡,行向一片坦荡的关中平原,最后在陕西潼关汇入黄河,蜿蜒奔流了800多公里。在中国的中部腹地形成了一条由西向东的生命线,滋润两... 渭河,从渭源发端,流经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陇西、武山、甘谷、秦州、麦积,在陇山与秦岭的夹峙下,冲出宝鸡峡,行向一片坦荡的关中平原,最后在陕西潼关汇入黄河,蜿蜒奔流了800多公里。在中国的中部腹地形成了一条由西向东的生命线,滋润两岸,造福秦陇人民。渭河,黄河最大支流。这条河不算长,也不算大,但却连接着整个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收藏着古老的文明和深邃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文明 文化遗址 丘陵沟壑区 宝鸡峡 渭源县 古代丝绸之路 榜沙河 甘谷 陇中 文物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访关陇古道:揭开玉帛之路的迷雾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振宇 《丝绸之路》 2016年第6期29-35,共7页
古老的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后,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就是陇山。陇山这座横亘在陕、甘两省之间的山脉,不仅以山高而闻名,更以山路曲折交错而闻名。穿越这座大山,究竟有多少条古道,可以往来,至今无人可知。隆冬之际,我们组织了一次穿越古道的... 古老的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后,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就是陇山。陇山这座横亘在陕、甘两省之间的山脉,不仅以山高而闻名,更以山路曲折交错而闻名。穿越这座大山,究竟有多少条古道,可以往来,至今无人可知。隆冬之际,我们组织了一次穿越古道的文化考察之旅,试图揭开丝绸之路最复杂路段的迷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陇 文化考察 崇信县 月氏道 母范 三桥村 云崖寺 大陇山 陇东地区 泾浊渭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广阔田野 追溯文明脉络——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文化考察活动启动仪式暨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系列丛书首发仪式发言摘录
13
作者 冯玉雷 叶舒宪 +10 位作者 刘云辉 张天恩 王占奎 马明志 段清波 张多勇 易华 李永平 亢兆宁 军政 张文良 《丝绸之路》 2017年第15期1-7,共7页
2017年4月25日星期二,一觉醒来,从酒店房间透过朦胧的春雨南望,依稀可瞥见大雁塔。那是古代中国知识人梦寐以求的金榜题名之地。我们的第十一次玉帛之路考察活动即将在这里启程。这是甘、陕两省学界紧密合作进行学术攻关的一次盛举... 2017年4月25日星期二,一觉醒来,从酒店房间透过朦胧的春雨南望,依稀可瞥见大雁塔。那是古代中国知识人梦寐以求的金榜题名之地。我们的第十一次玉帛之路考察活动即将在这里启程。这是甘、陕两省学界紧密合作进行学术攻关的一次盛举。感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甘肃分会、《丝绸之路》杂志社和中国甘肃网的专家学者和媒体朋友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察活动 文化考察 系列丛书 仪式 摘录 陕北 陇东 脉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华夏文明,助力文博盛会——第九次玉帛之路(关陇道)文化考察活动启动仪式
14
作者 冯玉雷 叶舒宪 +11 位作者 易华 田澍 王国强 王裕昌 丁虎生 张国荣 张振宇 王建军 亢兆宁 刘樱 军政 丁哲 《丝绸之路》 2016年第6期1-11,共11页
2012年以来,在叶舒宪、王仁湘、赵逵夫、叶茂林、刘学堂、易华等学者的支持下,《丝绸之足酚杂志社已组织了有关玉文化研究的八次田野考察。第一次:2014年6月,玉石之路山西道(雁门关道)考察;第二次:2014年7月,玉帛之路河西走廊... 2012年以来,在叶舒宪、王仁湘、赵逵夫、叶茂林、刘学堂、易华等学者的支持下,《丝绸之足酚杂志社已组织了有关玉文化研究的八次田野考察。第一次:2014年6月,玉石之路山西道(雁门关道)考察;第二次:2014年7月,玉帛之路河西走廊段考察;第三次:2015年1月,玉帛之路环腾格里沙漠路网考察;第四次:2015年4月,玉帛之路与齐家文化考察;第五次:2015年6月,草原玉石之路文化考察;第六次:2015年7月,草原玉石之路河套道考察;第七次:2015年8月,玉石之路新疆北道考察;第八次:2015年9月,中国主流玉矿资源调查——玉石之路新疆南道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考察 玉石之路 华夏文明 关陇 赵逵夫 刘学堂 玉文化 文博 文学人类学 和田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后的县级媒体面临的困惑与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立平 《声屏世界》 2021年第14期79-81,共3页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媒体融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诸多县级媒体融合仅仅停留在形式的融合上,也就是停留在“相加”阶段,而非“相融”,部分融媒体出现了盲目性、浮躁病、假融合等不良态势。形式融合只是“物理”融合,媒体融合的...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媒体融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诸多县级媒体融合仅仅停留在形式的融合上,也就是停留在“相加”阶段,而非“相融”,部分融媒体出现了盲目性、浮躁病、假融合等不良态势。形式融合只是“物理”融合,媒体融合的核心是内容融合,即破解传统媒体从形式到内容的壁垒,创新体制机制,实现一体化运作方式,将多个媒体整合成一套人马,实施内容生产和各类服务,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媒体 “相加”“相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月牙泉邂逅中秋夜
16
作者 栾金凤 《丝绸之路》 2015年第22期41-43,共3页
泉映黄沙沙自鸣,鸣沙难填玉池平。皎皎新月落天谷,盈盈绿水涌地生。垂柳娇,芦草青,风流国里一柔情。谁闹春宫花月夜,翠鸟俯冲三两声。……在我看来,没有能比九龄孙先生笔下"泉映黄沙,月落天谷"更加恰当的诗句来形容鸣沙山和月牙泉的了。
关键词 月牙泉 中秋夜 风景名胜区 天谷 花月夜 鸣沙山 九龄 自鸣 甘肃省敦煌市 孙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延千年的关陇古道
17
作者 张振宇 《丝绸之路》 2015年第22期4-8,共5页
1000多年前,玄奘大师跟随秦州僧人孝达,沿着古老的关陇古道,翻越陇山,抵达秦州。至此,大师西行求法的万里行程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陇山,万里丝路上的第一座山脉。而翻越陇山的道路则为关陇古道,这是一条让后人终身铭记,并留下了无数... 1000多年前,玄奘大师跟随秦州僧人孝达,沿着古老的关陇古道,翻越陇山,抵达秦州。至此,大师西行求法的万里行程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陇山,万里丝路上的第一座山脉。而翻越陇山的道路则为关陇古道,这是一条让后人终身铭记,并留下了无数难忘诗篇的古道。今天,再次踏上关陇古道,我们不仅有了新发现,而且对丝绸之路产生了更为深刻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陇 玄奘大师 大震关 西行 大地湾文化 陇右 安戎关 咸宜关 朱圉山 大唐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路行感怀
18
作者 赵燕萍 《丝绸之路》 2015年第22期64-64,共1页
一缕丝绸,承载着中华绚丽的记忆;悠悠古道,沉寂千年后驼铃又起。谁说春风不渡玉门关?古老的丝绸之路依旧生机盎然!当伏羲故里瓜果飘香,当祁连山下秋色正美,中国甘肃网同全国各地的网媒朋友们,共同上演一段丝路传奇!
关键词 多坝沟 一轮明月 月牙泉 中国甘肃 彩衣 阿克塞 摄人心魄 鸣沙山 三千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额济纳到马鬃山:一段不能遗忘的古道
19
作者 张振宇 《丝绸之路》 2015年第15期29-32,共4页
6月14日,是“2015’草原玉石之路文化考察”第7天,计划路线将从额济纳旗出发,穿越黑戈壁的直道荒漠无人区,到达公婆泉(马鬃山镇)。这是体验草原玉帛之路与绿州丝绸驼路最具探险性的行程,全程约500公里,只有30公里的柏油路,大... 6月14日,是“2015’草原玉石之路文化考察”第7天,计划路线将从额济纳旗出发,穿越黑戈壁的直道荒漠无人区,到达公婆泉(马鬃山镇)。这是体验草原玉帛之路与绿州丝绸驼路最具探险性的行程,全程约500公里,只有30公里的柏油路,大多路段是采矿车碾出的便道。还有200多公里戈壁无人区,没路可寻。尽管这是一场“硬仗”,但在考察团成员眼里却是梦幻之路,充满着激情、喜悦与对古道文化的热忱与执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旗 古道 遗忘 文化考察 无人区 探险性 柏油路 考察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听“八千年前文明”的声音
20
作者 张振宇 《丝绸之路》 2017年第11期33-34,共2页
清明小长假第一天,很荣幸与省内几位知名作家、教授、画家和音乐家一起,参加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化调查活动。因从未研究过方言,所以踌躇了许久,终于怀着激动的心情出发了。
关键词 声音 文明 知名作家 调查活动 语言文化 丝绸之路 小长假 音乐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