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瑞士发展合作署共同举办“中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研讨会”
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2013年11月7—8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瑞士发展合作署共同举办“中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汪键副司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柴发合副院长及瑞士环保署大气污控与化学品管理司马丁西斯司长先后致... 2013年11月7—8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瑞士发展合作署共同举办“中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汪键副司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柴发合副院长及瑞士环保署大气污控与化学品管理司马丁西斯司长先后致辞,分别向参会人员介绍了中瑞两国大气污染现状及研讨会举办的背景和意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瑞士 空气 合作 化学品管理 污染防治 环境保护 污染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监测技术在大气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朱明玉 初红涛 +6 位作者 高元官 李刚 全权浩 蔡爀基 赵刚 张浩 杨小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6-835,共10页
移动监测是把用于环境监测的设备安装在移动载体(汽车、自行车、无人机和船等)上,开展环境质量监测的技术。移动监测技术以其灵活、机动、及时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中,但针对移动监测技术在大气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场景... 移动监测是把用于环境监测的设备安装在移动载体(汽车、自行车、无人机和船等)上,开展环境质量监测的技术。移动监测技术以其灵活、机动、及时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中,但针对移动监测技术在大气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场景及其存在的优缺点等缺少系统性研究。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对国内外移动监测技术在大气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监测设备及其搭载平台。将移动监测设备划分为传感器和大型设备2类,其中传感器以体积小、成本低等优势被大量应用在无人机、汽车等平台中。大型设备则包括监测仪和分析仪,但由于受到体积和成本的限制多被应用在飞机和船等面积较大的平台中。根据大气环境移动监测设备搭载的平台将其划分为车载移动监测、机载移动监测和船载移动监测三大类,其中车载移动监测主要用于环境质量监测、溯源分析和热点监测、汽车尾气排放监测及空气污染暴露监测等,机载移动监测主要用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溯源分析和热点监测及大气污染物传输监测,船载移动监测主要用于海表大气组分、溯源分析和船舶尾气排放等研究。最后讨论了移动监测平台现有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覆盖率、续航、数据质量等),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空气质量监测 移动平台 传感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烟气中可凝结颗粒物的迁移变化规律研究
3
作者 续鹏 马京华 +3 位作者 杜谨宏 刘妍 张皓 薛志钢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2,共7页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排放的总颗粒物(TPM)既包含可过滤颗粒物(FPM)也包含可凝结颗粒物(CPM)。为探究国内超低排放燃煤电厂CPM的排放特征及其水溶性离子在废气治理设施中的迁移变化规律,利用稀释冷凝法对5家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湿法脱硫系统(WF...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排放的总颗粒物(TPM)既包含可过滤颗粒物(FPM)也包含可凝结颗粒物(CPM)。为探究国内超低排放燃煤电厂CPM的排放特征及其水溶性离子在废气治理设施中的迁移变化规律,利用稀释冷凝法对5家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湿法脱硫系统(WFGD)进口、出口和湿式静电除尘(WESP)出口进行CPM平行取样,并分析其质量浓度和水溶性离子浓度。结果表明,烟气中的CPM质量浓度显著高于FPM,WFGD进口、出口和WESP出口CPM质量浓度分别是FPM的5.30、4.19、9.13倍,WFGD和WESP对CPM的去除率分别为8.3%~45.3%和30.9%~45.0%。其中SO_(4)^(2-)是WFGD进口、出口和WESP出口CPM中主要的水溶性离子,占全部水溶性离子的比例分别为42.8%、60.5%和42.6%。WFGD和WESP对水溶性离子也具有协同去除作用,去除率分别为28.10%~63.50%和78.96%。因此,建议未来强化固定源CPM排放管控,考虑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排放 稀释冷凝法 可凝结颗粒物(CPM) 湿法脱硫(WFGD) 湿式电除尘(WE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研究及未来我国标准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和金梅 王宗爽 +5 位作者 郭敏 顾闫悦 江梅 胡京南 武雪芳 柴发合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97-1910,共14页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推进构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需要从全球视角研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本文系统研究了各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分级分类、污染物项目和浓度限值以及达标统计要求,并与我国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推进构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需要从全球视角研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本文系统研究了各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分级分类、污染物项目和浓度限值以及达标统计要求,并与我国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全球有126个国家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欧洲以94%的标准制定比例居于第1位。②各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保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为主,其中约1/4的国家对标准进行了分类分级或分区。③全球各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共纳入72项污染物,其中PM_(2.5)、PM_(10)、SO_(2)、NO_(2)、O_(3)、和CO是主要的污染物项目。④各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_(2.5)、PM_(10)、SO_(2)、NO_(2)年均浓度限值分别在8~40、20~120、10~117、20~200μg/m^(3)之间,O_(3)日最大8 h平均浓度限值和CO 8 h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在60~256.8μg/m^(3)和2~22.9 mg/m^(3)之间;PM_(2.5)、PM_(10)、SO_(2)、NO_(2)全球人口密度年均加权浓度限值分别为18.1、39.1、41.4、52.6μg/m^(3),O_(3)全球人口密度日最大8 h平均加权浓度和CO全球人口密度8 h平均加权浓度限值分别为114.9μg/m^(3)和9.7 mg/m^(3)。⑤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CO浓度限值严于大部分国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NO_(2)浓度限值与大部分欧美国家持平;SO_(2)、O_(3)、PM_(2.5)和PM_(10)的一级、二级浓度限值之间差距较大,一级浓度限值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二级浓度限值普遍较宽松。⑥1/4~1/3的国家规定了达标统计要求,巴西和瑞士的要求相对较严,我国的达标统计要求在国际上较为宽松。因此,建议基于中国及全球最新空气质量基准、国内外标准以及我国污染物环境背景值、美丽中国基本实现要求、降碳减污协同影响等5个维度,修订提出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污染物 PM_(2.5) 臭氧(O_(3)) 浓度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AQ模式的中国大气BaP迁移转化模拟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闫文君 刘敏 +5 位作者 刘世杰 何友江 唐伟 汪青 李晔 孟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81-1689,共9页
在空气质量模式CMAQ中增加了对大气中苯并[a]芘(Ba P)传输、转化和沉降过程的模拟,新增了Ba P气相/颗粒相间分配模式(KOA吸收模式)以及Ba P化学转换,并采用该模型模拟了2014年1、4、7、10月四个季节代表月中国大气中Ba P的浓度以及... 在空气质量模式CMAQ中增加了对大气中苯并[a]芘(Ba P)传输、转化和沉降过程的模拟,新增了Ba P气相/颗粒相间分配模式(KOA吸收模式)以及Ba P化学转换,并采用该模型模拟了2014年1、4、7、10月四个季节代表月中国大气中Ba P的浓度以及干湿沉降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模拟结果与部分地区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初步对比验证,结果显示Ba P浓度的模拟值和测量值的量级基本一致,其比值基本在1~2个量级范围内,表明模拟结果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基于模型结果,还探讨了Ba P浓度与沉降季节变化特征与人为源排放的紧密联系,说明湿沉降是Ba P最主要的沉降途径.Ba P沉降的空间分布与其排放源和浓度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具有长距离输送的特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Q模式 BA P 季节变化 干沉降 湿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大气PM_(2.5)浓度特征及成因分析
6
作者 孙文欣 景雪雪 +5 位作者 魏阳冰 尉鹏 吕玲玲 褚旸晰 朱仁成 胡京南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61,共9页
近年来,泸州市PM_(2.5)污染特征明显。为探明泸州市PM_(2.5)污染成因,基于在线监测数据分析2018-2023年大气PM_(2.5)浓度变化趋势,并耦合气象数据探明一次PM_(2.5)重污染事件的形成机制,采用PMF模型解析重污染期间PM_(2.5)的来源。结果... 近年来,泸州市PM_(2.5)污染特征明显。为探明泸州市PM_(2.5)污染成因,基于在线监测数据分析2018-2023年大气PM_(2.5)浓度变化趋势,并耦合气象数据探明一次PM_(2.5)重污染事件的形成机制,采用PMF模型解析重污染期间PM_(2.5)的来源。结果表明:①2018-2023年泸州市PM_(2.5)年均浓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023年PM_(2.5)年均浓度最高,为43.8μg/m^(3)。②2023年12月21日-2024年1月3日泸州市发生了一次典型的PM_(2.5)重污染事件,其间多次出现PM_(2.5)浓度快速攀升现象,小时峰值高达211μg/m^(3)。在大陆高压脊增强的环流背景下,泸州市维持温暖(平均温度为9℃)、潮湿(平均相对湿度为84%)的静稳天气,且偏北气流加强了东北方向的区域输送,又因南部山脉地形阻挡导致了污染物的积聚,是此时期PM_(2.5)浓度迅速升高并达到重度污染的主要原因。③重污染期间二次源(26.5%)、交通源(25.8%)、燃烧源(23.8%)和工业源(17.6%)是PM_(2.5)的主要来源。研究显示,高压脊天气系统导致的暖湿、小风、强逆温层及局地环流是2023年12月21日-2024年1月3日泸州市PM_(2.5)重污染过程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泸州市 重污染天气 气象影响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中国”目标下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改进研究
7
作者 李婧妍 王帅 +2 位作者 唐桂刚 高文康 胡京南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3年第15期19-22,共4页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体系。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评价方法相比我国更为细致,关注逐站点达标情况分析,对于例外事件的考虑更为充分,特别是兼顾了人口暴露浓度评价。面向“美丽中国”目标...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体系。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评价方法相比我国更为细致,关注逐站点达标情况分析,对于例外事件的考虑更为充分,特别是兼顾了人口暴露浓度评价。面向“美丽中国”目标,我国需要在现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将污染物空间分布与人口分布相结合,发展完善人口暴露浓度评价方法,建议可先行开展城区人口的空气污染物暴露浓度评估,再研发覆盖我国全地域人口的空气污染物暴露浓度评估方法,从而更客观地评估我国人口的实际暴露情况,支撑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更好保护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美丽中国” 人口暴露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春季沙尘暴天气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44
8
作者 王玮 岳欣 +7 位作者 刘红杰 潘志 汤大钢 王英 杜尧国 苏红梅 钱枫 坂本和彦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4-498,共5页
采集并分析了北京市 2次沙尘暴天气和非沙尘暴天气TSP(总悬浮颗粒物 ,<10 0 μm)、PM10 (可吸入颗粒物 ,<10 μm)的质量浓度、离子浓度、元素浓度等 .研究结果表明 ,发生沙尘暴时大气气溶胶的污染水平极高 ,这种情况在北京市只有... 采集并分析了北京市 2次沙尘暴天气和非沙尘暴天气TSP(总悬浮颗粒物 ,<10 0 μm)、PM10 (可吸入颗粒物 ,<10 μm)的质量浓度、离子浓度、元素浓度等 .研究结果表明 ,发生沙尘暴时大气气溶胶的污染水平极高 ,这种情况在北京市只有发生沙尘暴时才可能出现 ;地表扬尘对大气气溶胶的贡献显著 ,显示出沙尘暴时的污染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 天气 大气 气溶胶 沙尘暴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岗石窟地区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姜振远 王玮 +2 位作者 张孟衡 陈宗良 张远航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2年第1期23-29,共7页
云岗石窟群(山西大同)正在受到大气污染的危害,特别是气溶胶粒子所造成的危害十分显著。本工作采集并分析了该地的气溶胶粒子并研究了其物理化学特性。结果显示,大部分气溶胶是由人为污染产生并且主要集中在粒径较小的范围。细粒子中有... 云岗石窟群(山西大同)正在受到大气污染的危害,特别是气溶胶粒子所造成的危害十分显著。本工作采集并分析了该地的气溶胶粒子并研究了其物理化学特性。结果显示,大部分气溶胶是由人为污染产生并且主要集中在粒径较小的范围。细粒子中有较多的酸性污染物并比粗粒子酸性强,这些细粒子对石窟有侵蚀作用。本文还对侵蚀机理进行了探讨并评价了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大气污染 监测 石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机动车排放模型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歧东 丁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55,共4页
通过介绍美国环保局 (USEPA)颁布的机动车源排放模型 (MOBILE)的发展、分类及最新模型版本 ,提出了根据这一思路开发的中国机动车排放模型。重点介绍了机动车类型划分。
关键词 中国 机动车 排放模型 排放因子 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暴露与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11
作者 游燕 白志鹏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大气颗粒物一直是影响我国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且呈现出与欧美不同的煤烟、机动车尾气以及开放源复合型污染并存的高浓度污染态势,已有研究发现颗粒物的短期或长期暴露均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健康效应。本文从环境科学、暴露... 大气颗粒物一直是影响我国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且呈现出与欧美不同的煤烟、机动车尾气以及开放源复合型污染并存的高浓度污染态势,已有研究发现颗粒物的短期或长期暴露均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健康效应。本文从环境科学、暴露科学、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研究等方面系统综述了大气颗粒物健康效应研究的方法和进展,可为我国的大气颗粒物健康效应研究与大气颗粒物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方法学参考和经验借鉴。目前我国PM10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也已引起关注,建议在不同区域开展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健康效应 环境流行病学 环境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春季低空大气酸沉降垂直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齐立文 汤大钢 +2 位作者 刘红杰 崔平 熊鉴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5-50,共6页
1993年3月28日~4月7日,在厦门后坑村,对不同高度的低空(1000m以下)大气中气态污染物、云水和雨水进行了垂直分布观测。结果表明:厦门后坑村春季大气中的SO2,NOx,O3的日均值分别是0.069,0.015... 1993年3月28日~4月7日,在厦门后坑村,对不同高度的低空(1000m以下)大气中气态污染物、云水和雨水进行了垂直分布观测。结果表明:厦门后坑村春季大气中的SO2,NOx,O3的日均值分别是0.069,0.015,0.060mg/m3,基本符合国家大气质量一级标准,而H2O2的日均值为1.70μg/m3,是地面大气中H2O2浓度的5.3倍,说明其大气氧化活性较强;空中雨水大部分酸化,而云水全部酸化,且NO-3浓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沉降 云水 酸化 垂直分布 厦门市 气态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甲烷排放清单编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国泰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41-49,共9页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作为废弃物,在环境中已为公害,加上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发酵分解,向大气扩散恶臭,排出甲烷等温室气体,因此,有必要调查、考察我国主要典型城市垃圾填埋场及处理厂等的概况,了解、掌握对来自生活垃圾中甲烷的排放量,尤为...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作为废弃物,在环境中已为公害,加上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发酵分解,向大气扩散恶臭,排出甲烷等温室气体,因此,有必要调查、考察我国主要典型城市垃圾填埋场及处理厂等的概况,了解、掌握对来自生活垃圾中甲烷的排放量,尤为重要。并以此为依据,作为制定与编制城市生活垃圾中甲烷排放清单的方法,进行相互对照。通过对典型城市(46个主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统计、调研,及其垃圾中有机物种类和排放系数的初步确定,结合城市的人口数,初步确定按人口分担的排放量。以此来研究排放清单。本报告通过对46个主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及甲烷的排放量统计、调研,实际上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来自废弃物甲烷,排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同时,为非工业源甲烷排放量及其预测与制定排放清单提供依据。关于在城市生活垃圾中甲烷排放,以人口分担统计的方式进行了预测与评估现已获得了初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甲烷 排放源 温室效应 排放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渡口市旱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研究 第五章 渡口地区气溶胶粒子谱分布
14
作者 赵德山 陈延智 +2 位作者 唐孝炎 唐士豹 何鸿治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5年第4期31-43,共13页
渡口地区三个工业区气溶胶各种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归纳起来可划分成四个典型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气溶胶各种浓度同时为峰值的强污染期,通常出现在上午07-12时期间。第二个时期是气溶胶各种浓度同时为谷值的弱污染期,通常出现在下半夜02-
关键词 气溶胶粒子谱 大气气溶胶 污染研究 爱根核 谱分布 双峰型 总悬浮微粒 对照点 粒子浓度 河门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渡口市旱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研究 第二章 观测仪器、分析方法及其资料处理原则
15
作者 赵德山 陈延智 +2 位作者 唐孝炎 唐士豹 何鸿治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5年第4期8-13,共6页
一、仪器1.气溶胶总质量浓度,即总悬浮微粒的质量浓度,用12台自制的带百叶箱的大容量采样仪来观测,采样流量为200升/分。流量计用文丘里管。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总悬浮微粒 污染研究 采样流量 爱根核 转子流量计 渡口市 资料处理 动力学直径 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渡口市旱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研究 第六章 气溶胶的化学特性
16
作者 赵德山 陈延智 +2 位作者 唐孝炎 唐士豹 何鸿治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5年第4期44-60,共17页
在渡口市大气质量监测的污染物项目中,气溶胶的浓度最高,超标率最大,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最长,污染范围最广。而且,气溶胶中含有许多化学元素和化学物质,其中有些有致癌作用或能引起其它疾病。气溶胶也可能是其它污染物的载体或反应床。... 在渡口市大气质量监测的污染物项目中,气溶胶的浓度最高,超标率最大,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最长,污染范围最广。而且,气溶胶中含有许多化学元素和化学物质,其中有些有致癌作用或能引起其它疾病。气溶胶也可能是其它污染物的载体或反应床。并且,气溶胶中的细粒子部分可被人大量吸入肺部,对人的危害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化学 大气气溶胶 污染研究 渡口市 细粒子 大气质量监测 污染范围 人为污染源 浓度值 气溶胶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渡口市旱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研究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17
作者 赵德山 陈延智 +2 位作者 唐孝炎 唐士豹 何鸿治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5年第4期66-68,共3页
一、结论通过以上各章的分析研究,我们总结如下几条主要结论:1.干季气溶胶污染较重渡口市干季各工业区大气气溶胶的污染较重,目前总悬浮微粒质量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其中河门口花山矿区污染最重。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总悬浮微粒 污染研究 河门口 渡口市 平均质量浓度 三级标准 国家二级标准 爱根核 动力学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渡口市旱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研究 第四章 气溶胶各种浓度的变化规律
18
作者 赵德山 陈延智 +2 位作者 唐孝炎 唐士豹 何鸿治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5年第4期22-31,共10页
一、总悬浮微粒质量浓度的逐日变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1.逐日变化规律我们分析了五个测点连续9天同步观测的总悬浮微粒日平均质量浓度,发现尽管各个测点之间距离很远。
关键词 气溶胶粒子 大气气溶胶 总悬浮微粒 污染研究 浓度值 爱根核 平均质量浓度 渡口市 逐日变化 辐射逆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渡口市旱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研究 第三章 气溶胶污染现状与特征
19
作者 赵德山 陈延智 +2 位作者 唐孝炎 唐士豹 何鸿治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5年第4期13-21,共9页
一、渡口地区气溶胶各种浓度的本底值由党校测点所处地理位置及周围污染源分布可以推测出当党校地区吹偏南风时,受弄弄坪工业区和仁和镇的影响可能最小。因此我们按偏南风和偏北风两种情况分析该测点气溶胶的各种浓度。
关键词 气溶胶粒子 大气气溶胶 爱根核 污染研究 总悬浮微粒 河门口 浓度值 渡口市 偏南风 本底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渡口市旱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研究 第一章 概况
20
作者 赵德山 陈延智 +2 位作者 唐孝炎 唐士豹 何鸿治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5年第4期2-,1-7,共8页
四川省渡口市是我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攀枝花钢铁公司所在地,全市辖有七百多平方公里。市内主要工业为冶金、煤炭、电力、建材和矿山。一、地形、背景气象条件概况渡口市位于北纬26°35′。
关键词 渡口市 钢铁基地 大气气溶胶 攀枝花钢铁公司 污染研究 主要工业 电厂发电量 河门口 总悬浮微粒 高点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