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吕梁机场黄土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时空规律分析 被引量:76
1
作者 朱才辉 李宁 +1 位作者 刘明振 魏弋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301,共9页
以吕梁机场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监测结果为基础,对原地基及填筑体的工后沉降组分和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量化分析了填土高度、填土速率、地基综合压实度、时间等因素对高填方工后沉降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应变速率的工后沉... 以吕梁机场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监测结果为基础,对原地基及填筑体的工后沉降组分和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量化分析了填土高度、填土速率、地基综合压实度、时间等因素对高填方工后沉降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应变速率的工后沉降递推分析法。结果表明:减小填土速率、适当增大地基综合压实度和降低填土高度都是减小工后沉降的有效措施,采用递推分析法,更能够近似描述施工工艺对工后沉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填方地基 机场 沉降监测 工后沉降 时空规律 递推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寨-黄龙机场地基软弱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宏 张倬元 刘亚波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39-43,49,共6页
作者在长期工程现场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初期勘察,详细勘察及高填方地基处理检测资料,对九寨-黄龙机场土方工程中提出的软弱土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认为软弱土的涵义与其他工程实践中所使用的沿海软土和内陆软土均有所不同。它是针对九... 作者在长期工程现场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初期勘察,详细勘察及高填方地基处理检测资料,对九寨-黄龙机场土方工程中提出的软弱土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认为软弱土的涵义与其他工程实践中所使用的沿海软土和内陆软土均有所不同。它是针对九寨-黄龙机场高填方工程提出来的,是高填方地基中相对较为软弱的土层。为保证高填方地基稳定和控制地基沉降量,必须对其采取特殊工程措施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黄龙机场 高填方地基 软土 软弱土 工程地质特性 稳定性 元山子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机场噪声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薛涛 尚雪莉 刘中一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3,共3页
针对现代机场噪声预测评价的需求,参考国内外关于机场噪声预测、评价、监测、分析等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参考与研究实践成果,对机场噪声预测模型的精确性及其易于实现性进行深入分析。在提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遵循模型驱动架构(MDA... 针对现代机场噪声预测评价的需求,参考国内外关于机场噪声预测、评价、监测、分析等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参考与研究实践成果,对机场噪声预测模型的精确性及其易于实现性进行深入分析。在提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遵循模型驱动架构(MDA)理论的3个建模过程和7个具体流程进行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利用MFC与MapX组件实现了轻量级的基于GIS的机场噪声预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机场规划 机场噪声 噪声等值线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建筑中弱电信息工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云 朱亚杰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7-101,165,共6页
机场弱电信息工程建设最主要的难点是技术跨度大、服务要求高。本文从杭州萧山国际航站楼(简称"T2"Terminal Two)智能建筑实施阶段以弱电信息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协调采购、物流、计划、施工、资金等多单位的业务关系,研究多... 机场弱电信息工程建设最主要的难点是技术跨度大、服务要求高。本文从杭州萧山国际航站楼(简称"T2"Terminal Two)智能建筑实施阶段以弱电信息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协调采购、物流、计划、施工、资金等多单位的业务关系,研究多工程及其子系统从采购、施工、进度、资金不一致造成的拖期、待料、投资失控、工程项目超成本等管理问题。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监督进行质量目标的事前预控、事中控制和事后纠编控制,从而实现预期质量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 国际航站楼 弱电信息工程 工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新白云机场土洞、溶洞的稳定性判别及其加固处理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合青 杨国荣 魏弋锋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40,共5页
土洞、溶洞问题是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土洞、溶洞数量多达一百多个,洞体直径3-104 m,洞高0.4-23.5 m,顶板埋深3.2-35.4 m,在土方施工时即出现崩塌现象。文章在对土洞、溶洞的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机... 土洞、溶洞问题是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土洞、溶洞数量多达一百多个,洞体直径3-104 m,洞高0.4-23.5 m,顶板埋深3.2-35.4 m,在土方施工时即出现崩塌现象。文章在对土洞、溶洞的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机场工程的特点,提出了一套稳定性判别的方法,进而对土洞、溶洞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在取得试验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将填充贫混凝土与袖阀管注浆相结合的加固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并积累了机场工程土洞、溶洞处理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洞 溶洞 稳定性评价 加固处理 机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飞行区地基处理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国荣 王列平 《矿产勘查》 2003年第9期53-55,58,共4页
介绍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飞行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地基处理试验。
关键词 不均匀地基 强夯设计 标贯 静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航站楼设计
7
作者 张仁武 姚会来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13,共2页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航站楼施工图设计从1998年9月开始,历时1年完成。航站楼于2001年12月投入使用至今,受到各方面较高的评价,被沈阳新闻媒体称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交通门户建筑。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流程设计等方面对航站楼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沈阳市桃仙国际机场 航站楼 施工图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室内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运城机场飞行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强夯加固
8
作者 杨国荣 《矿产勘查》 2003年第4期61-63,共3页
介绍机场飞行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强夯的设计 ,地基处理主要观测、检测结果 ,分析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加固的效果。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地基 强夯 设计 地面下沉量 湿陷性系数 标贯 静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场道地基淤泥、淤泥质土夹层注浆处理设计
9
作者 杨国荣 魏弋锋 张合青 《矿产勘查》 2004年第4期46-49,共4页
介绍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场道地基地质条件 ,淤泥、淤泥质土夹层地质特征与沉降计算 ,试验结果 ,注浆处理设计 ,检测要求 。
关键词 淤泥、淤泥质土夹层 注浆 标贯 静探 压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东南站坪地基土洞灌浆设计及处理效果分析
10
作者 杨国荣 张合青 +1 位作者 姜昌山 王悦新 《矿产勘查》 2006年第6期44-46,共3页
介绍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东南站坪地质条件、土洞溶洞地质特征,处理判别标准,试验结果,灌浆处理设计,检测结果分析。
关键词 土洞 灌浆 泵送低标号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规划中的商业设施规划
11
作者 吴浩宁 《中国勘察设计》 2000年第12期52-53,共2页
随着国民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机场经营向商业化方向发展,设在机场中的商业设施也越来越体现出它存在的优势。
关键词 商业设施 机场规划 机场经营 生产水平 商业化 发展 优势 方向 国民 全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仪表在民航油库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杨丹星 《中国仪器仪表》 1999年第6期40-41,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各类智能仪表在民航油库中的应用及特点,并分析了其智能化发展在油库控制管理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智能仪表 油库 民航油库 计算机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机场总体规划特点
13
作者 曾敏 《四川建筑》 2003年第5期1-2,共2页
文章详细介绍了以“高原、边陲、江边”三大特点而著称的西藏林芝机场的总体规划方案 ,可供机场规划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 西藏 林芝机场 总体规划 飞行区 航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规划中的商业设施规划
14
作者 吴浩宁 《中国勘察设计》 2000年第1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机场 商业设施规划 概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航机场助航灯光系统的新课题──介绍首都机场Ⅱ类助航灯光计算机控制与监视系统 被引量:3
15
作者 米爱群 《民航经济与技术》 1997年第9期58-59,共2页
Although Chinese airport has ihstalled CAT-ⅡAFL system, they couldn’t opera it as CAT-Ⅱ even though they were provided with the basic configuration condition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computer control and monitor s... Although Chinese airport has ihstalled CAT-ⅡAFL system, they couldn’t opera it as CAT-Ⅱ even though they were provided with the basic configuration condition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computer control and monitor system of AFL system CAT-Ⅱ, the key part of the AFL system CAT-Ⅱ expansion project,which realizes the operation of CAT-Ⅱin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The article also describes functions of each section composing the system,explains the outstanding development in AFL system CAT-Ⅱin China,and also makes a good fundation for the operation of CAT-Ⅲ AF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航空 机场 助航灯光系统 中国
原文传递
恒温下含硫酸钠盐粗颗粒土盐胀特征及过程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吴青柏 孙涛 +1 位作者 陶兆祥 李强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8-243,共6页
通过恒温条件下粗颗粒土盐胀试验 ,对粗颗粒土盐胀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粗颗粒土不具有强烈盐胀特性 .然而 ,粗颗粒土体一旦形成硫酸钠盐聚集层后 ,遇外来水分 ,会发生突发的破坏性盐胀 ,造成建筑物的破坏 .
关键词 粗颗粒土 盐胀 恒温条件 硫酸钠盐 冰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电站近坝库岸边坡稳定性二次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建军 黄润秋 向喜琼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45-49,共5页
本文将大范围边坡稳定性的众多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类,并针对评价指标分级的特点,将传统的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作适当改进,进行二次模糊综合评判。以某水电站近坝库岸边坡为例,在确定各评价指标选择依据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库... 本文将大范围边坡稳定性的众多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类,并针对评价指标分级的特点,将传统的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作适当改进,进行二次模糊综合评判。以某水电站近坝库岸边坡为例,在确定各评价指标选择依据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库岸边坡稳定性的二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结果表明,基本地质因素在模糊综合评判中起着控制作用,其中岸坡结构类型和岩性对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定量评价 评价指标 二次模糊综合评判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添加剂在水泥土搅拌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叶观宝 陈望春 +1 位作者 徐超 李志斌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31,共3页
在水泥土搅拌法试验段的基础上,通过对掺入SN-Ⅱ高效减水剂、氢氧化铝和氯化钙早强剂以及不加添加剂的水泥土进行7d、28d和90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复合添加剂对水泥土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复合添加剂对水泥土早期、... 在水泥土搅拌法试验段的基础上,通过对掺入SN-Ⅱ高效减水剂、氢氧化铝和氯化钙早强剂以及不加添加剂的水泥土进行7d、28d和90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复合添加剂对水泥土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复合添加剂对水泥土早期、中期、后期强度的提高均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添加剂 正交设计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1神经网络在隧道围岩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天斌 王睿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5-459,共5页
将自适应共振理论(ART)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隧道围岩分类,改进了ART1神经网络的工作过程,通过自适应的学习记忆过程,建立了分类模型,有效地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利用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围岩分类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ART1神... 将自适应共振理论(ART)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隧道围岩分类,改进了ART1神经网络的工作过程,通过自适应的学习记忆过程,建立了分类模型,有效地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利用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围岩分类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ART1神经网络模型性能良好,对隧道围岩分类的精度较高,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围岩智能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1神经网络 围岩分类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土的渗透特性试验 被引量:10
20
作者 介玉新 旦增顿珠 魏弋峰 《岩土工程技术》 2005年第6期307-310,共4页
用取自京郊某垃圾堆填场的垃圾土样进行渗透试验,比较不同密度情况下渗透系数的差别.试验中同时记录了渗透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垃圾土的渗透系数随密度的不同,可以在(10-3~10-7)cm/s之间变动.试验中也发现垃圾土的渗透... 用取自京郊某垃圾堆填场的垃圾土样进行渗透试验,比较不同密度情况下渗透系数的差别.试验中同时记录了渗透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垃圾土的渗透系数随密度的不同,可以在(10-3~10-7)cm/s之间变动.试验中也发现垃圾土的渗透系数随时间而逐渐减小,大约6天左右趋于稳定.对垃圾土的渗透系数室内试验测定应以观测7天时间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土 渗透试验 渗透系数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