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与拉美关系:是处困难期,还是最佳期?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江时学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中国拉美学会
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
-
出处
《当代世界》
2016年第1期8-11,共4页
-
文摘
虽然难以用定量分析方法来界定中拉关系的亲疏远近,但随着中拉政治、经贸、人文呈现出"全面开花"的特点,中拉关系的发展并非处于"困难"时期,而是处于194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来的最佳时期。美国学者陈懋修认为,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正在从"比较轻松、比较容易的一段时期"进入"困难"时期。他之所以称前一段时期为"轻松"、"容易",
-
关键词
最佳期
拉美国家
亲疏远近
陈懋
困难期
国家风险
中巴贸易
加勒比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
古代丝绸之路
-
分类号
D822.373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应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延伸至拉美地区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唐俊
-
机构
浙江外国语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中国拉美学会
-
出处
《当代世界》
2015年第2期32-34,共3页
-
文摘
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就是公元16—19世纪期间中国一东南亚一拉关间的贸易路线,从中国沿海出发,经马尼拉中转,到达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和秘鲁的利马贸易路线。图为墨西哥的港口阿卡普尔科、
-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拉美地区
21世纪
19世纪
鼎盛时期
墨西哥
东南亚
马尼拉
-
分类号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7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D8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巴西环境治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王友明
-
机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发展中国家研究部
中国拉美学会
-
出处
《当代世界》
2014年第9期58-61,共4页
-
文摘
在发展中国家中,巴西的环境治理模式独具特色,其立法体系、治理创新、执法机制等领域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巴西环境治理尚面临一些新挑战,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难以消弭。巴西环境治理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环境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环境治理
治理模式
巴西
经济社会发展
可持续发展
立法体系
治理创新
-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拉美左翼回潮的特征、成因及影响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王友明
-
机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
中国拉美学会
-
出处
《当代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5,共6页
-
文摘
随着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叠加震荡,拉美政治生态深度演变。在2021年拉美“大选年”中,左右翼势力展开新一轮对决,诸多国家的左翼政党接连在总统大选、议会选举和地方选举中获胜。拉美政坛劲刮“左转”风,左翼政党强势回归,地区政治力量对比进入调整与重构的新周期,地缘政治开启新格局。
-
关键词
左翼政党
议会选举
总统大选
地缘政治
拉美左翼
拉美政治
调整与重构
大选年
-
分类号
D7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中等收入陷阱”:被“扩容”的概念
被引量:19
- 5
-
-
作者
江时学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中国拉美学会
-
出处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
文摘
“中等收入陷阱“不是指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上或现代化道路上遇到的一切问题,也不是指一个国家长期不能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境况,而是指一个国家在跻身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及自身产业结构缺乏科技创新,其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进一步发展面临困境。在一定意义上,将人均GNI能否达到12196美元(12276美元或12476美元)视为能否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标志,完全是一个伪命题。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中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在增加。中国必须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尽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国家
劳动力成本
竞争力
拉美
中国
-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中拉经贸关系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江时学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中国拉美学会
-
出处
《当代世界》
2013年第9期47-50,共4页
-
文摘
2013年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当前,中拉关系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应该登高望远、与时俱进,巩固传统友谊,加强全方位交往,提高合作水平,推动中拉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他还表示,“经济上,中拉要抓住双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机遇,深挖合作潜力,创新合作模式,深化利益融合,建立持久稳定的互利经贸合作伙伴关系”。…习近平主席的演讲既表明中国重视中拉经贸关系,也为未来这一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
关键词
经贸关系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合作水平
国家主席
中拉关系
与时俱进
传统友谊
-
分类号
F752.7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古巴人事变动的原因及其影响
- 7
-
-
作者
江时学
-
机构
中国拉美学会副会长
-
出处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22,共2页
-
文摘
2009年3月2日,古巴领导层发生了重大的人事变动,十多位高官被去职。此外,外贸部和外国投资部合并,食品和渔业部合并。在这一人事变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费利佩·佩雷斯·罗克以及卡洛斯·拉赫。此前,罗克任外交部长,拉赫任部长会议秘书及国务委员会副主席。
-
关键词
人事变动
古巴
原因
外国投资
外交部长
部长会议
领导层
卡洛斯
-
分类号
D775.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后拉美政治发展进程的特点
被引量:5
- 8
-
-
作者
江时学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拉美学会
-
出处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共14页
-
文摘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后,拉美政治发展进程呈现出民主化进程不断发展、政治改革不断深化、传统政党的地位有所下降、左派力量东山再起、政党政治的地位再上升和"民主疲劳症"积重难返等特点。影响拉美政治发展前景的因素很多,其中关键的因素是能否遏制腐败,能否使军队成为政治发展进程的"稳定器",能否解决社会问题。
-
关键词
拉美
政治发展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
拉美左派
政党
政治
-
分类号
D7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古巴特色社会主义之比较
被引量:4
- 9
-
-
作者
江时学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拉美学会
-
出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7,共7页
-
文摘
尽管中国与古巴的基本国情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时间和实施改革开放的时间各不相同,但我们仍然可以对这两个国家的社会主义进行比较。从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古巴社会主义
比较
-
分类号
D507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百年变局中迷茫的拉美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吴洪英
-
机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金砖暨G
中国拉美学会
-
出处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43,18,共8页
-
文摘
2019年拉美15个国家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抗议浪潮。有的抗议导致总统辞职、政府垮台;有的抗议引发社会动荡、流血冲突;有的抗议招致全国"宵禁",政府被迫放弃主办重大国际会议。一时间,多国动荡并发,同频共振,乱象丛生,被国际媒体称作"拉美之乱"。"拉美之乱"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为最近40年罕见,构成2019年全球乱象的一部分。它既是拉美国家长期积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更反映了百年变局中拉美国家对发展道路的迷茫。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拉美国家希望通过结构性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
关键词
拉美乱局
百年未有变局
发展困境
改革调整
-
分类号
D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2014年拉美形势中的喜与忧
- 11
-
-
作者
江时学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拉美学会
-
出处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17,共2页
-
文摘
2014年的拉美形势可谓有喜有忧。经济形势少喜多忧,政治形势多喜少忧,社会形势有喜有忧,外交形势多喜无忧。拉美经济形势:少喜多忧。根据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2014年12月预测,2014年拉美经济增长率仅为1.1%。这是近5年来最低的增长率。在分析拉美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时,该机构认为,"中国因素"不容忽视。在它看来,中国已成为许多拉美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导致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减弱,从而使国际市场多种初级产品的价格下跌,这使拉美国家受害匪浅。
-
关键词
拉美国家
经济增长率
经济形势
中国因素
初级产品
经济委员会
政治形势
社会形势
-
分类号
D877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疫情危机使拉美更认同“一带一路”
- 12
-
-
作者
王友明
-
机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所
中国拉美学会
-
出处
《一带一路报道》
2020年第5期15-15,共1页
-
文摘
新冠肺炎疫情在南美大陆持续扩散,也在更新拉美国家有识之士对于国际格局变化的认识和思索。首先,认同“一带一路”实属国际公共产品而非地缘政治工具。“一带一路”实施以来,拉美国家密切关注并跟踪研判其性质和属性,逐渐发现该倡议实属新世纪全新意义上的国际公共产品,是中国继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三次向世界敞开大门,倘若拉美错过“一带一路”,将失去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正因认识到倡议的本质和属性,拉美各界都积极表达搭乘“一带一路”的迫切心愿,最终如愿加入。
-
关键词
南美大陆
国际公共产品
一带一路
拉美国家
地缘政治
加入世贸组织
疫情危机
新世纪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2020年的世界:危机与变局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吴洪英
-
机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金砖暨G
中国拉美学会
-
出处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34,共8页
-
文摘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整个世界被疫情的阴霾笼罩,百年大疫情与百年大变局相互激荡,中美博弈空前加剧。边界问题、"新边疆"问题和边缘化问题使国际安全形势更为复杂。东海、南海、台海及地中海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议题。北美、欧洲、亚洲、非洲、拉美五大板块局势变化非同寻常。卫生危机、经济危机、发展危机、粮食危机、治理危机和气候危机六种危机同时并发。在危机与变局中,中国因应对有力实现转危为机,未来需谨慎谋篇布局。
-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国际格局
中国崛起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中葡平台”的建设现状及其发展方向刍议
被引量:4
- 14
-
-
作者
叶桂平
-
机构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拉美学会
澳门亚太拉美交流促进会
-
出处
《当代港澳研究》
2015年第4期79-97,共19页
-
文摘
澳门作为"中葡平台"这一概念自从诞生以来,得到了中国与各葡语国家的大力支持,对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及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效应正在不断释放。本文重点围绕2014~2015年度"中葡平台"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梳理"中葡平台"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归纳澳门特区政府推动"中葡平台"发展的若干战略部署。此外,本文还就推进"中葡平台"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
关键词
澳门
中葡平台
发展现状
-
分类号
F125.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