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术前康复锻炼对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10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拟行初次单侧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目的探讨术前康复锻炼对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10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拟行初次单侧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进行为期2周的术前康复锻炼。分别在入组时、术前1d和术后8周记录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up to go”test,TUGT);术后3d评价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术后8周对出院患者进行就医满意度评价。结果入组时两组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TUGT用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1d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入组时及对照组(P<0.05);术后8周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组时及术前1d(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1d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入组时(P<0.05),术后8周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均明显高于入组时及术前1d(P<0.05),但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前1d观察组TUGT用时明显短于入组时(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8周两组TUGT用时均明显短于入组时及术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及就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期2周的术前康复锻炼可提高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依从性,增强术后早期步行能力,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术前康复锻炼对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10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拟行初次单侧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进行为期2周的术前康复锻炼。分别在入组时、术前1d和术后8周记录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up to go”test,TUGT);术后3d评价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术后8周对出院患者进行就医满意度评价。结果入组时两组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TUGT用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1d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入组时及对照组(P<0.05);术后8周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组时及术前1d(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1d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入组时(P<0.05),术后8周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均明显高于入组时及术前1d(P<0.05),但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前1d观察组TUGT用时明显短于入组时(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8周两组TUGT用时均明显短于入组时及术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及就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期2周的术前康复锻炼可提高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依从性,增强术后早期步行能力,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文摘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职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现状。方法2019年10月采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问卷对该院381名职工近1年内肌肉骨骼疾患进行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调查人群近1年WMSDs患病率为90.3%,患病率较高的部位有颈部(75.9%)、肩部(60.1%)和下背/腰部(50.4%)。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良工作环境、驾驶车辆及搬运重物对不同部位的WMSDs发病率产生影响;而不同锻炼强度对各个部位的WMSDs发病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职工WMSDs发病率较高,应重视医疗行业的WMSDs,积极进行不良工效学负荷评估及工作场所环境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