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与“中国梦”的整体性契合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磊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63-66,共4页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梦"思想的共同特征,也是将"中国梦"有机融入"原理"课教学的主要实现路径。"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整体联系,在"原理"课教学...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梦"思想的共同特征,也是将"中国梦"有机融入"原理"课教学的主要实现路径。"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整体联系,在"原理"课教学中,可以从实践观、理想观、群众观、价值观四方面重点讲授二者之间的理论关联。整体性原则下教学内容的准确传授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积极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对"中国梦"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整体性 中国梦 理论契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针对性的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军 黄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69-71,共3页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面临诸多困境。要提高教学实效,就要实施教学创新。在阐释实施针对性教学与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实效统一性的基础上,从了解学生需求、整合教学...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面临诸多困境。要提高教学实效,就要实施教学创新。在阐释实施针对性教学与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实效统一性的基础上,从了解学生需求、整合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针对性教学的主要措施,为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针对性教学 教学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3
作者 汪宗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33,共6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制度分析方法,其实质上是制度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我国经济改革中的指导性地位受到一些挑战,甚至受到各种非难和攻击,这种局面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因此,应对这些非难与挑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制度分析方法,其实质上是制度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我国经济改革中的指导性地位受到一些挑战,甚至受到各种非难和攻击,这种局面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因此,应对这些非难与挑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当而且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和方法,创新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精神何以可能:“默顿规范”的困境与马克思主义的解答 被引量:6
4
作者 管锦绣 李霞玲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85,共7页
考察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早在20世纪30—40年代针对纳粹的霸权主义批判而提出的“默顿规范”,我们会发现,在探讨“科学精神何以可能”问题上,“默顿规范”存在着实践困境,究其根源,在于其理论没有摆脱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神话,即将科学在... 考察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早在20世纪30—40年代针对纳粹的霸权主义批判而提出的“默顿规范”,我们会发现,在探讨“科学精神何以可能”问题上,“默顿规范”存在着实践困境,究其根源,在于其理论没有摆脱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神话,即将科学在人类社会历史的特定阶段的“求真”行为追求,凝固化和抽象化为“求真必然向善”的逻辑理念,从而,感性世界与理念的矛盾,只能诉诸“孤立的个人”的道德实践。在马克思那里,科学精神虽然相关于特定的伦理规范、文化理念,但是它却不是凝固和抽象观念的堆积,而是人类通过自觉地利用资本的社会治理实践来促成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相互整合,以实现科学的“求真”“向善”生成的人类追求。在经济全球化以科技全球化加以展开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精神何以可能”的问题,应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以构建人类科技合作新机制为途径来现实地进行探索,并在改善科技创新生态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探寻“中国之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精神 默顿规范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何汉斌 武彦斌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81-183,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以往高速增长逐步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基于此,党中央审时度势,顺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时代呼唤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十三五"时期的中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以往高速增长逐步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基于此,党中央审时度势,顺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时代呼唤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十三五"时期的中国经济巨轮持续平稳的扬帆起航助力前行。考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渊源应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唯有此,才能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国情出发正确解读和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推进把准脉搏、找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问题——基于发展哲学价值维度的考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岳奎 许慧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48,共9页
实践哲学解决了自然观与历史观是否统一和如何统一的真理性问题。受历史条件限制,实践哲学对自然观与历史观为何统一的价值性问题的探讨并不充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该问题日益凸显,表现为理论逻辑缺失和实践价值混乱。发展哲学是历史唯... 实践哲学解决了自然观与历史观是否统一和如何统一的真理性问题。受历史条件限制,实践哲学对自然观与历史观为何统一的价值性问题的探讨并不充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该问题日益凸显,表现为理论逻辑缺失和实践价值混乱。发展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时代表征,兼具价值批判功能,有研究该问题的天然优势。从发展哲学出发考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价值统一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从人的多元生活需要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人本价值,从异化劳动对生活需要多元性的消解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价值观物性特征的批判价值,以及以满足人的多元生活需要确立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的共产主义社会多维发展观的发展价值。从发展哲学考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价值统一性的现实意义在于:坚持并发展了实践的观点,回答了“要不要发展”的问题,批判了虚无主义;重申了马克思主义非中介性多维发展观,回答了“要怎样的发展”的问题,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维发展观;以培育新理性,激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构建多维劳动价值体系,鼓励创新型劳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回答了“要如何发展”的问题,批判了共产主义乌托邦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自然观 历史观 实践哲学 发展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劳动”的当代诠释与理论反思 被引量:2
7
作者 岳奎 刘鸣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共10页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的源泉,关系着世界历史的连续性和人类文明的演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推动人的劳动发展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其基本原理...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的源泉,关系着世界历史的连续性和人类文明的演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推动人的劳动发展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其基本原理依然具有普遍适用性和较强的阐释力,对奠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理论基础、澄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源泉问题、筑牢新质生产力的劳动正义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化劳动资料在劳动场景中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劳动效率、促进了人的劳动发展,为实现劳动解放创造了现实可能。同时,这一变革也导致了资本增值逻辑的整体强化,进而引发一系列劳动悖论,如生产智能化和劳动权利丧失的悖论、劳动解放和劳动剥削加重的悖论等,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因此,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应通过树立人与技术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以实现劳动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新质生产力 劳动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何以可能: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的三重批判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相雅芳 尚天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6,共9页
马克思从哲学、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展开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深刻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本质是维护资产者利益的阶级文化。从哲学层面看,资本主义文化的革命性为新社会形态的实现提供可能,但真实意图是实现文化霸权。从经济层面看,资本主... 马克思从哲学、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展开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深刻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本质是维护资产者利益的阶级文化。从哲学层面看,资本主义文化的革命性为新社会形态的实现提供可能,但真实意图是实现文化霸权。从经济层面看,资本主义文化以资本的全球扩张实现资本增值和文化渗透,彰显了资本文明的逐利性和剥削性;从文化意识形态层面看,西方国家以"平等""民主""博爱"的"普世价值"只是欺骗劳动者口号。时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国家的治理危机验证了资本主义文化难以解决世界问题,甚至会对社会造成威胁。然而,中华文化的制度优越性和深厚的历史积淀超越资本文明的弊端,既彰显文化自信又推动多元文化达成价值共识。因此,马克思文化批判理论穿越时空展现历史的穿透力和现实的阐释力,有助于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话语陷阱,为新时期中国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供理论资源和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文化自信 资本主义文化 三重批判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海燕 李帆 +2 位作者 郭兰 郭晶晶 赵东伟 《中国地质教育》 2012年第2期129-132,共4页
为了了解地质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需求状况,笔者采用自编问卷,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所地质类高校共539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地质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 为了了解地质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需求状况,笔者采用自编问卷,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所地质类高校共539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地质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系;该课程教学目的是调节心态,优化地质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品质;目前地质类高校大学生最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是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及自我认识方面;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氛围创设、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审美或音乐熏陶模式等是地质类高校大学生需要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需求 地质类高校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关玉 高翔莲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66,共7页
共享发展的提出,既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反映和回应。共享发展既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路径。共享发展深化了对共同富裕内涵的认识,丰富了... 共享发展的提出,既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反映和回应。共享发展既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路径。共享发展深化了对共同富裕内涵的认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推动了与共享发展相关制度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质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路线: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创新与运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谭向阳 吴东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1,共4页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众路线是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群众路线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的创新性运用,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因此,要真正把握马克思人民...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众路线是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群众路线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的创新性运用,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因此,要真正把握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内涵,把群众路线贯穿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去,从而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根源群众,率先垂范;集中民智,科学决策;体察民情,为民谋利;甘受监督,廉洁自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路线 马克思 人民主体思想 先进性 纯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精神生产的有效供给——基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阮一帆 明月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5,共8页
精神生产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对于把握唯物史观下精神生产的实质、从精神生产角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破解新时代中国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难题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根据唯物史观,在“供给--... 精神生产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对于把握唯物史观下精神生产的实质、从精神生产角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破解新时代中国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难题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根据唯物史观,在“供给--需求”辩证关系的理论框架下,精神生产的有效供给就是精神产品能够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实现我国精神生产的有效供给面临资本逻辑、文化交锋、数字异化、机制壁垒等现实挑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精神生产有效供给要以提高供给质量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以坚守中华文化为立场观点,以优化数字智能为技术支持,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机制为制度要求,通过夯实精神生产的价值根基、厚植精神生产的文化底蕴、优化精神生产的表达方式、健全精神生产的共享机制等理路深化精神生产供给侧改革,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高质量的社会精神产品和公共精神产品,助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精神生产 精神生活 美好生活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实践视角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焦敏 黄德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40,共2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必经途径。社会实践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认同接受和创造传播。要通过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完善制度等途径发挥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必经途径。社会实践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认同接受和创造传播。要通过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完善制度等途径发挥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解构逻辑及其辨正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彦斌 曾琰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4-61,共8页
制度是利益关系的表达体系,利益构成制度内在的客观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既是一个理论构建的过程,需要人们从理论基础上进行准确把握;也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需要人们在实践中纠正谬误,坚持正确方向。新自由主... 制度是利益关系的表达体系,利益构成制度内在的客观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既是一个理论构建的过程,需要人们从理论基础上进行准确把握;也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需要人们在实践中纠正谬误,坚持正确方向。新自由主义思潮是我国当前主要错误思潮中带有明显制度诉求的思潮,这种诉求表现在经济学教学、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重大政策方针出台前后的舆论等诸多方面。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的嬗变与衍生,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具有解构人们制度认同的实践性力量。具体而言,包括以"经济人假设"为市场经济主体立论,以私有产权制度取代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妖魔化国企的方式动摇经济制度基石,以"市场万能论"阻碍政府宏观调控等等,应当对这种错误的理论与实践导向进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社会思潮 经济制度 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精准思政路径研究--基于武汉市11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渊 邬海峰 严嘉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5-156,共12页
作为影响人们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学生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引领正确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巩固意识形态教育阵地的重要使命... 作为影响人们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学生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引领正确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巩固意识形态教育阵地的重要使命.通过在武汉市的11所高校随机抽样,以网络问卷和电话访谈的方式对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思想生活状况开展调查,分析了大学生面对疫情存在的现实困难和诉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理论的指导下,遵循“精准思政”理念,提出高校学生工作要在对学生问题精准识别的基础上,依据全面性、主导性、针对性、持续性原则,从教育、服务、管理三方面精准供给和精准发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互动的精准对接,并建立高校学生工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响应路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思政 高校学生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的政策特点及实施途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翠欣 张锦高 姜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2-84,共3页
从教育文献的角度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政策特点,形成了以下结论: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正确判断是新中国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三个面向"是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具有全球化素... 从教育文献的角度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政策特点,形成了以下结论: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正确判断是新中国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三个面向"是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具有全球化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中国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的目标,爱国主义为主、全球化素质为辅是新中国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内容的突出特点,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新中国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国际意识 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发展陷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路探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武彦斌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2,共12页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在发展前景光明可期的同时,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发展道路上的挑战主要包括:价值体系上的话语陷阱、发展道路上的制度陷阱、发展阶段上的"中等收入陷阱"、政治信任上的"塔...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在发展前景光明可期的同时,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发展道路上的挑战主要包括:价值体系上的话语陷阱、发展道路上的制度陷阱、发展阶段上的"中等收入陷阱"、政治信任上的"塔西佗陷阱"以及国家关系上的"修昔底德陷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发展陷阱的应对主要体现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避价值体系上的话语陷阱;在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下坚持制度自信,规避发展道路上的制度陷阱;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跨越发展阶段上的"中等收入陷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规避政治信任上的"塔西佗陷阱";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推动跨越国家关系上的"修昔底德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展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抗战中流砥柱作用”的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武汉市四所高校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庆新 傅安洲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2-86,共5页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共抗战作用的言论在某些社交媒体上不断被散布和渲染,对大学生的抗战史观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对武汉市四所高校632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政治面貌、年级两个变量在"中国共产党抗战中流砥柱作用...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共抗战作用的言论在某些社交媒体上不断被散布和渲染,对大学生的抗战史观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对武汉市四所高校632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政治面貌、年级两个变量在"中国共产党抗战中流砥柱作用"的认同度上差异显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大学生的网络接触对"中国共产党抗战中流砥柱作用"的认同均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鉴于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应该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渠道的建设,重视虚拟领域意识形态的引导,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中流砥柱 认同度 虚无主义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视野中的生态文明论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龚静源 黄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共5页
当前对生态文明的一般理解缺乏对其实现路径和现实目标的描述,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特征予以新的回答。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为人们认识生态文明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其揭示了物质变换是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历程的活动过程... 当前对生态文明的一般理解缺乏对其实现路径和现实目标的描述,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特征予以新的回答。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为人们认识生态文明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其揭示了物质变换是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历程的活动过程;生态文明是一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自觉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物质变换"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文明形态,具有自觉性、创新性、共享性和长期性等鲜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变换 生态文明 工业文明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下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严世雄 喻芒清 胡雪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11,30,共3页
邓小平理论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以人民为中心没有否定经济建设的核心地位,是经济建设的政治要求和体现;新时代要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核心在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经济建设 体制改革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