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鱼辅助水下考古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松 王田苗 +2 位作者 梁建宏 孙键 林果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51,172,共6页
分析了水下考古对潜器的需求,从速度、机动性、与UUV的对比等方面阐述了SPC II(Stabilityfirst,Propulsionsecondary, Controlthethird)机器鱼水下作业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盘旋下潜的机器鱼辅助水下考古实现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际考古中... 分析了水下考古对潜器的需求,从速度、机动性、与UUV的对比等方面阐述了SPC II(Stabilityfirst,Propulsionsecondary, Controlthethird)机器鱼水下作业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盘旋下潜的机器鱼辅助水下考古实现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际考古中得到验证,弥补了SPC- II无法动力悬停的不足,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鱼 水下考古 无人水下机器人 盘旋下潜 仿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0年度浙江沿海水下考古调查简报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光远 林国聪 《南方文物》 2012年第3期52-55,共4页
2006~201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并受浙江省文物局委托,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同时调集辽宁、天津、山东、福建、湖北、安徽、江西等地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参与,连续5年持续开展了浙江沿海水下考古... 2006~201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并受浙江省文物局委托,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同时调集辽宁、天津、山东、福建、湖北、安徽、江西等地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参与,连续5年持续开展了浙江沿海水下考古调查工作。现将有关调查情况作一简要汇报①。一、调查方法在开展浙江沿海水下考古调查时,首先是开展陆上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考古 圈足 弧腹 遗址 沉船 船舶遇难 调查简报 浙江沿海 20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乐市东洛岛沉船遗址水下考古调查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嘉斌 邓启江 +23 位作者 王亦晨 孟原召 聂政 路昊 朱砚山 陈建国 栗建安 羊泽林 楼建龙 宋蓬勃 陈浩 危长福 林果 朱滨 郑茜 赵荣娣 张红兴 傅恩凤 薛彦乔 欧东海 邱秀华 甘慰元 陈昕 姜武威 《福建文博》 2014年第4期14-23,共10页
长乐东洛岛沉船遗址是2014年度福建水下考古调查的重要收获。从出水瓷器标本来看,该遗址不仅年代跨度长,而且历史内涵丰富。对研究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变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东洛岛 沉船 水下考古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群岛北礁19号水下遗存的考古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冯雷 鄂杰 李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7-53,共7页
北礁19号水下遗存是一处明代早期水下文化遗址,该遗址曾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过大量铜钱。2007、2010年的水下考古调查,采集出水铜钱1030枚,有开元通宝、皇宋通宝、熙宁元宝、元丰通宝、绍圣元宝、洪武通宝、永乐通宝等,计有25种。因铜钱... 北礁19号水下遗存是一处明代早期水下文化遗址,该遗址曾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过大量铜钱。2007、2010年的水下考古调查,采集出水铜钱1030枚,有开元通宝、皇宋通宝、熙宁元宝、元丰通宝、绍圣元宝、洪武通宝、永乐通宝等,计有25种。因铜钱以明代永乐通宝年代最晚,且数量最多,可初步断定该遗存属明代永乐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礁19号水下遗存 铜钱 永乐通宝 明代早期
原文传递
2010年度中肯合作肯尼亚沿海水下考古调查主要收获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嘉斌 朱滨 +1 位作者 孟原召 翟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8-100,共13页
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肯尼亚国立博物馆沿海考古部组成肯尼亚沿海水下考古工作队,开始实施中肯合作肯尼亚沿海水下考古援助项目,并顺利完成了第一年度调查工作。此次调查工作主要围绕肯尼亚沿海地... 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肯尼亚国立博物馆沿海考古部组成肯尼亚沿海水下考古工作队,开始实施中肯合作肯尼亚沿海水下考古援助项目,并顺利完成了第一年度调查工作。此次调查工作主要围绕肯尼亚沿海地区拉穆群岛、马林迪海域进行,发现了6处水下文化遗存线索,并对拉穆岛谢拉东侧海域水下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水下调查和测绘,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为下一年度深入调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肯合作 肯尼亚 水下考古调查
原文传递
肯尼亚马林迪奥美尼角沉船遗址2013年度水下考古发掘简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威 赵嘉斌 +17 位作者 邓启江 孟原召 王霁 王亦晨 鄂杰 邱玉胜 林国聪 王光远 朱滨 楼建龙 羊泽林 谢广维 翟杨 冯雷 张辉 曾瑾 詹波 凯撒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23,共18页
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组成的中肯联合水下考古工作队,对马林迪奥美尼角沉船遗址进行了水下考古发掘。本次发掘主要完成了遗址东北部A区船体以上堆积和遗址东部、南部二条探沟的发掘和清理,发掘面... 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组成的中肯联合水下考古工作队,对马林迪奥美尼角沉船遗址进行了水下考古发掘。本次发掘主要完成了遗址东北部A区船体以上堆积和遗址东部、南部二条探沟的发掘和清理,发掘面积共计150平方米,确认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层位堆积、船体结构、船载文物和文化内涵等基本情况。通过发掘揭露出较为清晰的船体结构,船壳外板单层、厚实,肋骨密集、粗壮,舱底垫板单层、轻薄,船体外包铅皮,以铅条填缝,造船工艺特点鲜明;出水有象牙、铜锭、铜范、水银、硫化汞、绿釉陶器、有孔石器等重要遗物,通过对比研究,奥美尼角沉船为16-17世纪葡萄牙船。奥美尼角沉船遗址是肯尼亚和东非的一次重大考古新发现,为探讨肯尼亚乃至东非沿海贸易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也为海上贸易与交流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尼角沉船遗址 水下考古发掘 船体 出水文物
原文传递
屈家岭文化的北渐 被引量:23
7
作者 孟原召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63,共13页
屈家岭文化早期向北扩展,占据了豫西南地区,晚期更是影响渗透到豫南、豫中、陕东南等地,甚至波及晋南地区。在这种北渐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渐进性和地域性特征,这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屈家岭文化 北渐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浙江宁波渔山小白礁一号沉船遗址调查与试掘 被引量:18
8
作者 林国聪 孟原召 王光远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4-68,共15页
小白礁一号沉船遗址位于宁波渔山列岛海域,沉船船体保存较好,可见龙骨、肋骨、隔舱板、船底板等构件。该船出水了一大批瓷器、铜钱、石板材等文物,并有少量铜器、锡器、印章、银币等。其中瓷器以青花为主,还有少量五彩、酱釉瓷器。据此... 小白礁一号沉船遗址位于宁波渔山列岛海域,沉船船体保存较好,可见龙骨、肋骨、隔舱板、船底板等构件。该船出水了一大批瓷器、铜钱、石板材等文物,并有少量铜器、锡器、印章、银币等。其中瓷器以青花为主,还有少量五彩、酱釉瓷器。据此船所载货物特征推断,这是一艘清代晚期的远洋商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礁一号沉船 瓷器 石板材 清代晚期
原文传递
西沙群岛石屿二号沉船遗址调查简报 被引量:12
9
作者 孟原召 鄂杰 翟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46,共21页
石屿二号沉船遗址位于西沙群岛石屿东侧的珊瑚礁石上,未发现船体痕迹。2010年度的水下考古调查,采集的标本均为瓷器,有元代青花、卵白釉、白釉、青灰釉、酱釉等几类。这些瓷器分别产自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晋江磁灶窑以及福建地... 石屿二号沉船遗址位于西沙群岛石屿东侧的珊瑚礁石上,未发现船体痕迹。2010年度的水下考古调查,采集的标本均为瓷器,有元代青花、卵白釉、白釉、青灰釉、酱釉等几类。这些瓷器分别产自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晋江磁灶窑以及福建地区的其他窑场,均是当时重要的对外输出商品。尤为珍贵的是,出水的元青花瓷器为国内水下考古工作中首次发现,不仅补充了一批海外贸易的实物资料,也是研究元代南洋地区海外贸易航线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屿二号沉船 瓷器 青花 元代
原文传递
福建平潭分流尾屿五代沉船遗址调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羊泽林 冯雷 +1 位作者 宋蓬勃 李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25,共8页
分流尾屿沉船位于福建平潭海域海坛岛西南,发现于2010年。经水下考古调查得知,遗址所处海床为泥沙底,遗物散落较为集中。此次调查的出水遗物均为青釉瓷器,有碗、碟、盏托等。器形规整,胎质细密,青釉泛灰。根据其特征,可判定其为五代时... 分流尾屿沉船位于福建平潭海域海坛岛西南,发现于2010年。经水下考古调查得知,遗址所处海床为泥沙底,遗物散落较为集中。此次调查的出水遗物均为青釉瓷器,有碗、碟、盏托等。器形规整,胎质细密,青釉泛灰。根据其特征,可判定其为五代时期的越窑产品,也是当时销往海外的重要船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尾屿沉船 青瓷 越窑 外销 五代
原文传递
肯尼亚,你听说过吗 海上丝绸之路终点
11
作者 王霁 史冬青 王亦晨 《海峡影艺》 2015年第1期46-61,共16页
自2013年来,我国政府提出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圈,不仅有利于我国建设,同时也使沿途各国得益。因而,这一宏伟设想很快... 自2013年来,我国政府提出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圈,不仅有利于我国建设,同时也使沿途各国得益。因而,这一宏伟设想很快就得到亚非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和响应。同时,也就成为当下我国文艺创作和媒体报道的热门话题。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起始于一千多年前汉唐时代,原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国际通商路线,连接着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四大古国,互通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亚非国家 文艺创作 热门话题 经济发展 蒙巴萨 水下考古 麻林地 中国海员 慢八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