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度医学细胞生物学领域五大进展
1
作者 李丰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5年第1期13-13,共1页
本文回顾总结了医学细胞生物学领域2024年度中国科研人员取得的五项重要科学进展,这些发现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科研人员 医学细胞生物学 科学进展 回顾总结 年度
原文传递
一氧化氮对胃癌细胞系BGC823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林炜 宋今丹 林建银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043-1048,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nitroprussideSNP对胃癌细胞系BGC823的作用,探讨NO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过程的影响。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观察,四氮唑蓝(thiazolylbluetetrazoliumbromide... 目的:通过研究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nitroprussideSNP对胃癌细胞系BGC823的作用,探讨NO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过程的影响。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观察,四氮唑蓝(thiazolylbluetetrazoliumbromide,MTT)法评价硝普钠对细胞生长的抑制,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双染色法,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率、DNA的片段化和进行DNA倍体分析。结果:硝普钠能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细胞的凋亡,同时也可引起细胞坏死,其作用呈显著的浓度依赖性(P<0.01)。NO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能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NO可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和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引起细胞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胃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咪替丁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姜成钢 李嘉斌 +3 位作者 徐惠绵 于淼 吴涛 刘芙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以不同浓度的西咪替丁处理后用MTT法检测SGC-7901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癌细胞周期和凋亡;Hoechst33...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以不同浓度的西咪替丁处理后用MTT法检测SGC-7901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癌细胞周期和凋亡;Hoechst33258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癌细胞的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用药后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Western印记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以不同浓度的西咪替丁分别处理人胃癌SGC-7901细胞24h和48 h,结果发现,在0.5,1,2.5,5,10 mmol/L时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24 h:0.705±0.018,0.560±0.038,0.408±0.029,0.276±0.042,0.205±0.031 vs 0.803±0.012,P<0.05;48 h:0.902±0.024,0.671±0.015,0.420±0.030,0.180±0.037,0.0117±0.021 vs 1.079±0.040,P<0.05),并呈时间和剂量依懒性,而在0.25 mmol/L以下浓度对SGC-7901细胞未见明显细胞毒作用;0.5-10 mmol/L西咪替丁作用后,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凋亡峰,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60.83±2.27,67.21±1.18,75.15±4.01,81.88±3.10,86.99±1.43 vs 50.28±1.97,P<0.05);西咪替丁还可下调SGC-7901细胞中的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结论:西咪替丁可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并能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蛋白表达,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西咪替丁 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DRiso酶cDNA的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杜晶 刘戈飞 +3 位作者 王桂玲 徐晓琳 王博 朱莉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0-525,共6页
通过鉴定分析人肝组织中辅酶II依赖性视黄醇脱氢酶不同剪接体全长cDNA核苷酸序列与氨基酸序列的结构特征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体内维甲酸的代谢情况奠定基础。根据人、小鼠NRDR编码区的一致性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 ,应用RT PCR方法从人肝组... 通过鉴定分析人肝组织中辅酶II依赖性视黄醇脱氢酶不同剪接体全长cDNA核苷酸序列与氨基酸序列的结构特征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体内维甲酸的代谢情况奠定基础。根据人、小鼠NRDR编码区的一致性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 ,应用RT PCR方法从人肝组织中得到一条 377bp的新的cDNA片段。采用RACE法得到了NRDR新亚型cDNA ,并以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生物学特征。测序得知该cDNA长为 1 0 0 3bp ,以NADP dependentretinoldehydroge nase reductaseshortisoform(NRDRiso)登录GenBank。其读码框为 5 2 5bp ,拟编码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DRiso cDNA序列测定 选择性剪接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TβR1通路通过上调MMP2表达促进头颈鳞状细胞癌侵袭 被引量:4
5
作者 代炜 姚远 +3 位作者 李彦姝 张红艳 李妍 秦兴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受体1(TβR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关系及其对肿瘤细胞侵袭转移机制的调控。方法:构建稳定过表达TβR1的UM-SCC-23细胞系,SDS-PAGE电泳和蛋白质印迹法鉴定细胞系构建。利用Real-time PCR...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受体1(TβR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关系及其对肿瘤细胞侵袭转移机制的调控。方法:构建稳定过表达TβR1的UM-SCC-23细胞系,SDS-PAGE电泳和蛋白质印迹法鉴定细胞系构建。利用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MP2在稳转细胞系中的表达。细胞侵袭试验检测稳转TβR1的UM-SCC-23细胞系侵袭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TβR1的UM-SCC-23,MMP2在TβR1过表达的UM-SCC-23细胞中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增高,稳定表达了TβR1的UM-SCC-23细胞侵袭能力增强。结论:TGF-β/TβR1通路能够上调MMP2表达,促进头颈鳞状细胞癌侵袭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受体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稳转细胞系 侵袭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ERα和MTA1在乳腺癌细胞内的共定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芙蓉 李彦姝 +1 位作者 张红艳 李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4-249,共6页
目的:观察ERα和MTA1在乳腺癌细胞内的共定位。方法:在有无雌激素或拮抗剂刺激下,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ERα和MTA1在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的共定位。结果:在无雌激素刺激下两者共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而在雌激素刺激后两者则共... 目的:观察ERα和MTA1在乳腺癌细胞内的共定位。方法:在有无雌激素或拮抗剂刺激下,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ERα和MTA1在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的共定位。结果:在无雌激素刺激下两者共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而在雌激素刺激后两者则共定位于细胞核内。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刺激下,两者在细胞浆内定位增加。结论: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刺激乳腺癌细胞改变ERα和MTA1的共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Α MTA1 共定位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3上调E-cadherin表达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侵袭 被引量:3
7
作者 代炜 沈涛 +1 位作者 李彦姝 谭学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研究Id3的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UM-SCC-23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瞬时转染Id3真核表达载体,实时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Id3和E-cadherin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将E-cadherin启动子载体瞬时转染到UM-SCC-23... 目的:研究Id3的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UM-SCC-23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瞬时转染Id3真核表达载体,实时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Id3和E-cadherin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将E-cadherin启动子载体瞬时转染到UM-SCC-23细胞系中,利用荧光双报告基因系统检测Id3对E-cadherin启动子的调控作用。利用Id3稳定转染UM-SCC-23细胞系进行细胞侵袭实验。结果:Id3促进了E-cadherin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增强了E-cadherin启动子活性,稳定表达Id3的UM-SCC-23细胞系侵袭能力降低。结论:Id3能够促进E-cadherin表达,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抑制因子3 E-CADHERIN 表达 侵袭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5)基因真核表达重组体及人宫颈癌细胞转染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时伟红 王太一 张学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1期52-53,共2页
将含人p15 cDNA质粒pBS-SK-p15以EcoRI和XhoI进行双酶切,再与真核表达载体pCRTM3经相同酶切点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菌,筛选、鉴定得到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人p15基因的重组质粒PCR-hp15。以... 将含人p15 cDNA质粒pBS-SK-p15以EcoRI和XhoI进行双酶切,再与真核表达载体pCRTM3经相同酶切点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菌,筛选、鉴定得到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人p15基因的重组质粒PCR-hp15。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人宫颈癌细胞,用G418筛选,得到转染的人宫颈癌细胞,转染细胞的恶变程度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蛋白 人宫颈癌细胞 脂质体介导 转染 抑癌基因 p^15蛋白 重组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通过Ak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迁移 被引量:1
9
作者 姚远 代炜 +1 位作者 李艳 李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研究RUNX3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使用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分别在蛋白和基因水平上观察RUNX3对Akt/β-catenin的影响,使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RUNX3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RUNX3能够下调Akt、β-catenin蛋白和基因的... 目的研究RUNX3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使用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分别在蛋白和基因水平上观察RUNX3对Akt/β-catenin的影响,使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RUNX3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RUNX3能够下调Akt、β-catenin蛋白和基因的表达,RUNX3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结论RUNX3通过影响Akt/β-catenin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T相关转录因子3 Β-链蛋白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K2-β在SACC-83及SACC-LM细胞中的活性变化
10
作者 郭澍 王玉新 +3 位作者 孙长伏 宗志宏 刘芙蓉 于秉治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1-432,共2页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K2 β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及肺转移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 LM )中的活性变化。方法 :利用激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活性测定分析。结果 :与未转移SACC(SACC 83)细胞相比 ,SACC LM细胞中蛋白激酶CK2 β具有较高的活...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K2 β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及肺转移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 LM )中的活性变化。方法 :利用激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活性测定分析。结果 :与未转移SACC(SACC 83)细胞相比 ,SACC LM细胞中蛋白激酶CK2 β具有较高的活性 ;在两种细胞中 ,细胞核中的活性都高于在细胞质中的活性。 结论 :蛋白激酶C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肺转移 蛋白激酶CK2-β 激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电镜技术在 HL-60-AR 细胞超微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友华 王芸庆 +2 位作者 鲁崎唔 赵培荣 薛社普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5-49,共5页
本研究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冷冻蚀刻和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人早幼粒白血病突变株 HL-60-AR 细胞的超微结构和酸性磷酸酶在超微结构水平上的定位,并比较了 HL-60-AR细胞在维生素 A 酸(RA)诱导分化前后细胞超微结构和酸性磷酸酶的... 本研究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冷冻蚀刻和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人早幼粒白血病突变株 HL-60-AR 细胞的超微结构和酸性磷酸酶在超微结构水平上的定位,并比较了 HL-60-AR细胞在维生素 A 酸(RA)诱导分化前后细胞超微结构和酸性磷酸酶的变化。观察结果表明,HGPRT缺失的突变型 HL-60-AR 细胞的超微结构,类似于原母系 HL-60细胞。细胞表面具有较丰富的微绒毛和数量不等的指状或嵴状突起,细胞核常染色质丰富,核膜孔多,胞质中细胞器不发达。HL-60-AR 细胞经 RA 诱导分化后,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出现较大的胞质突起;核呈杆状或分叶状,异染色质增加;核质比例降低;胞质中的细胞器较为丰富,含溶酶体(嗜天青颗粒)和成熟粒细胞所特有的特异颗粒;高尔基体活动旺盛;酸性磷酸酶含量显著增加,它主要定位于溶酶体和高尔基体的膜囊上。本文的结果提示,多种电镜技术的综合应用,将有助于全面认识细胞的超微结构及机能活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 白血病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K1株毒力岛基因ibeT参与调节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重排
12
作者 张可 李强 +2 位作者 王佳贺 方文刚 陈誉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K1株毒力岛基因ibeT与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骨架重排的关系。方法从大肠杆菌K1 E44中剔除侵袭基因ibeT,利用ibeT基因缺失突变株侵袭HBMEC 10 min后,再用罗丹明标记的毒伞素对细胞骨架进行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结...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K1株毒力岛基因ibeT与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骨架重排的关系。方法从大肠杆菌K1 E44中剔除侵袭基因ibeT,利用ibeT基因缺失突变株侵袭HBMEC 10 min后,再用罗丹明标记的毒伞素对细胞骨架进行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E44与E44:△ibeT均能引起HBMEC的微丝发生重新分布。与E44相比,E44:△ibeT侵袭HBMEC的微丝向细胞周边延伸的程度较E44侵袭后的HBMEC弱,所形成的膜皱褶结构较少。E44侵袭细胞皮质区的肌动蛋白纤维基本消失,E44:△ibeT侵袭HBMEC细胞皮质区的肌动蛋白纤维仍然清晰可见。结论侵袭基因ibeT参与大肠杆菌K1侵袭HBMEC骨架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eT 细胞骨架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大肠杆菌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OCT/AL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13
作者 王晓梅 秦浩歌 李彦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1842-1843,共2页
目的研究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CT/ALT)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87例肝细胞癌、75例慢性肝炎、66例肝硬化和7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OCT和ALT水平,计算OCT/ALT值。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评价。结果肝细... 目的研究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CT/ALT)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87例肝细胞癌、75例慢性肝炎、66例肝硬化和7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OCT和ALT水平,计算OCT/ALT值。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评价。结果肝细胞癌组、肝炎组、肝硬化组OCT/ALT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组和肝硬化组OCT/ALT与肝细胞癌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OCT/ALT的ROC下面积为0.855,OCT/ALT的最优截断点约为3.3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3%和87.3%。结论通过ROC评价,血清OCT/ALT可作为鉴别诊断肝细胞癌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的内质网的超微结构
14
作者 宋今丹 王明武 +1 位作者 王芸庆 毕卫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4-14,共1页
细胞的内质网呈网状遍布于细胞质内,所以也可称之为内质网膜系统。内质网是细胞的内膜系统的重要成分,在蛋白质合成,脂类合成和糖原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证明细胞内的许多膜性结构均来源于内质网,因而它在细胞的内膜系统中占有... 细胞的内质网呈网状遍布于细胞质内,所以也可称之为内质网膜系统。内质网是细胞的内膜系统的重要成分,在蛋白质合成,脂类合成和糖原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证明细胞内的许多膜性结构均来源于内质网,因而它在细胞的内膜系统中占有中心地位。内质网的微细结构的观察与研究对了解细胞的正常生理和病理改变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培训的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CV-1),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活检的人体胃粘膜细胞和胃癌细胞以及手术切除的人体结肠细胞和结肠癌细胞等数种细胞的内质网,应用电镜技术和光镜技术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内质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斑点杂交法探讨巨细胞病毒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相关性
15
作者 陈誉华 王孟春 +1 位作者 冯江敏 宋今丹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3年第6期324-324,共1页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谱较广,它是否与肾小球肾炎发生相关已开始为人们注意。有报道IgA肾病肉眼血尿型病人血清中CMV DNA阳性率较高,证明CMV感染与IgA肾病肉眼血尿的发生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关系。但尚不能说明肾炎与CMV的直接关系。本文...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谱较广,它是否与肾小球肾炎发生相关已开始为人们注意。有报道IgA肾病肉眼血尿型病人血清中CMV DNA阳性率较高,证明CMV感染与IgA肾病肉眼血尿的发生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关系。但尚不能说明肾炎与CMV的直接关系。本文通过检测肾炎和非肾炎者肾组织中CMV DNA的存在情况,借以阐明CMV与肾炎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搜集肾组织标本62例,其中40例来源于经临床和病理诊断为原发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活检肾组织,22例为肾挫伤病人活检肾和乙肝肝硬化尸检肾组织,经病理诊断无炎性病变。CMV DNA EcoRIZ片段探针试济盒购自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巨细胞病毒 斑点杂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生大鼠肝细胞分离改良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丽平 张成宏 +4 位作者 宁宝烁 许敏 徐贝贝 王雪 李异玲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尝试建立分离并获得稳定培养的新生大鼠原代肝细胞(HC)的简易方法。方法采用多步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贴壁法分离大鼠原代HC,经低速离心、选择性贴壁培养并纯化肝细胞。结果最初获得单细胞数量约1~2×10~6个/只,经0.4%台盼蓝... 目的尝试建立分离并获得稳定培养的新生大鼠原代肝细胞(HC)的简易方法。方法采用多步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贴壁法分离大鼠原代HC,经低速离心、选择性贴壁培养并纯化肝细胞。结果最初获得单细胞数量约1~2×10~6个/只,经0.4%台盼蓝染色细胞瞬时活率>72%,单细胞悬液和组织块两种培养方法均在3~5 d发现细胞可长满瓶底的70%~80%,经传代纯化以后细胞经糖原染色和抗CK-18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发现HC纯度>95%,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可供一般实验室使用。结论成功建立了获取原代培养HC的简易方法,细胞数量、纯度、活率较好,可供一般实验室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分离 原代培养 体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期细胞银染活性核仁形成区的电镜观察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荣林 王芸庆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141-142,145,共2页
本文报告改进建立的透射电镜砚察间期细胞银染活性核仁形成区的方法简便易行,能在同一个细胞中从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清楚地显示银染蛋白、活性rDNA和rRNA三者间的关系。
关键词 间期细胞 银染 核仁区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侵袭力癌细胞内质网膜系统的对比研究
18
作者 李艳春 王芸庆 宋今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研究癌细胞的内质网膜系统与其侵袭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共焦激光扫描显微技术观察不同侵袭力的人大肠癌细胞 C C L229 及 C X1 的内质网膜系统,结合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两者内质网膜系统的荧光强度。结果:... 目的:研究癌细胞的内质网膜系统与其侵袭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共焦激光扫描显微技术观察不同侵袭力的人大肠癌细胞 C C L229 及 C X1 的内质网膜系统,结合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两者内质网膜系统的荧光强度。结果:两种癌细胞内均存在着立体网络状结构的内质网膜系统,细胞核周围致密,周边逐渐稀疏。高侵袭力的 C C L229 细胞的内质网发达,伪足中存在独枝或立体网络状的内质网,而低侵袭力的 C X1 细胞的内质网相对不发达,未见伪足样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 C C L229 细胞的 E R 的平均荧光强度为1 024 ±50297 , C X1 细胞的 E R 的平均荧光强度为46290 ±21718 ,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显著( P< 001) 。结论:高侵袭力的 C C L229 细胞与低侵袭力的 C X1 细胞的内质网膜系统形态及数量上均存在差异,可能与内质网合成和侵袭相关之分泌蛋白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肿瘤浸润 内质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多元化的细胞生物学PBL教学模式 被引量:38
19
作者 方瑾 于敏 +7 位作者 张惠丹 王桂玲 李想 李晓东 刘彤 周颖 李妍 邵阳光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国际上广泛认同和有效的医学课程模式,它将问题作为教学的基本因素,使学生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这种方法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国际上广泛认同和有效的医学课程模式,它将问题作为教学的基本因素,使学生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这种方法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终生学习习惯方面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该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特点的PBL教学模式,它是包括病例模式、微型病例模式、核心问题模式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文章从教学框架构建、教材及病例编写、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效果评价等多个环节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和探讨,为细胞生物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细胞生物学 多元化教学模式
原文传递
高级细胞分子生物学技能实验教学的系统化改革实践
20
作者 张可 陈誉华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8年第8期778-781,共4页
为适应细胞分子生物学领域实验技术的飞速发展,快速有效地培养研究生的实验技能,需要对高级细胞分子生物学技能实验教学进行系统化改革。教学中将基础理论、生物学实验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系统掌握从取材到分子生物学分析以及构... 为适应细胞分子生物学领域实验技术的飞速发展,快速有效地培养研究生的实验技能,需要对高级细胞分子生物学技能实验教学进行系统化改革。教学中将基础理论、生物学实验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系统掌握从取材到分子生物学分析以及构建体外转基因细胞模型所需的基本技术;增添临床案例剖析、模拟伦理审查等生动的课堂活动,提高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研究表明其教学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子生物学 生物大分子 实验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