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超声医学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勇 何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I0002-I0003,共2页
超声医学是集医学、声学和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超声医学在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声学造影、弹性成像、介入超声及超声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进步,并且凭借无创、便捷和高效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多器官的临床诊断... 超声医学是集医学、声学和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超声医学在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声学造影、弹性成像、介入超声及超声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进步,并且凭借无创、便捷和高效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多器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目前已形成一门成熟的影像学科。我国的超声医学起源于1958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周永昌等与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姚锦钟共同研制了我国第一台超声诊断仪,首次将A型超声用于疾病诊断,受到国家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超声医学得以发展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 超声医学 声学造影 介入超声 超声诊断仪 计算机科学 超声仪器 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医学专业基地联合培训模式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5
2
作者 夏春霞 何文 +5 位作者 牛丽娟 陈路增 杨敏 华扬 郭瑞君 朱强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2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通过北京市多家超声专业基地"强强联合",摸索、试行一种新的培训模式,为今后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政策制定和质量改进提供基础。方法利用北京市各培训基地特色学科的优质教学资源,在现有住培体系内,采用自... 目的通过北京市多家超声专业基地"强强联合",摸索、试行一种新的培训模式,为今后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政策制定和质量改进提供基础。方法利用北京市各培训基地特色学科的优质教学资源,在现有住培体系内,采用自愿参加原则,组成联合培训体,对入组住院医师和带教老师进行反馈调查,发现该模式在试运行中所遇到的问题,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结果联合培训模式能够相互补充各专业基地不足的病种及病例数,增加了住培知识体系的宽度和深度,有益于提升住培质量,但尚需进一步完善、优化培训模式。结论北京市超声专业基地试行联合培训,住院医师有机会在不同基地的特色亚专业学习,是对目前住培体系的有益补充,有望培养出全面型、高质量的青年超声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联合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改善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体质及生活质量研究: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3
作者 李红梅 张一民 +4 位作者 王勇 张育荣 贾潇 于晶晶 桑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5-292,共8页
背景蒽环类药物是乳腺癌基础化疗药物之一,但化疗常伴随着体质改变如体脂增加和心肺功能下降,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运动改善以上毒副作用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应用运动处... 背景蒽环类药物是乳腺癌基础化疗药物之一,但化疗常伴随着体质改变如体脂增加和心肺功能下降,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运动改善以上毒副作用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应用运动处方改善乳腺癌患者以上化疗毒副作用的效果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探究。目的探究有氧运动改善蒽环类药物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体质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及有氧运动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2年3月—2023年1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的44例成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动组(23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在化疗结束后提供个性化运动指导。运动组患者在化疗住院期间在康复师监督下进行锻炼,在家时通过患者自我监督和试验人员远程监督进行个性化运动干预。在化疗前后收集主要结局指标,包括体质和生活质量,记录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的发生次数、严重程度及运动相关不良事件。以化疗前数据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体质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本研究干预、随访过程中共流失4例,最终纳入40例患者(运动组21例,对照组19例)。运动干预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运动干预期间,患者平均依从性为81.8%;每次运动时长的平均依从性为91.9%;运动强度平均依从性为92.5%。化疗后,运动组体脂重、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腰围、腰臀比低于对照组,惯用手握力、相对峰值摄氧量(VO_(2)peak)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运动组患者功能性障碍发生率(7/20)低于对照组(12/16)(χ^(2)=5.707,P=0.017)。化疗后运动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附加得分低于对照组,功能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对照组生理状况分数(P<0.001)、运动组功能状况分数(P=0.017)高于化疗前。对照组和运动组患者分别共接受了84例次和94例次蒽环类药物化疗,对照组分别发生了84例次胃肠道反应和71次骨髓抑制,运动组分别发生了54例次胃肠道反应和45例次骨髓抑制,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蒽环类药物化疗期间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体质和生活质量,且有监督的有氧运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运动疗法 化疗反应 生活质量 有氧运动 体质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甲状腺微小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晨 郝玉芝 +3 位作者 王勇 秦川 杨裕辉 高光旭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年第7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微小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3例(126个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实性结节患者的超声造影特征,评估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结果 1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微小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3例(126个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实性结节患者的超声造影特征,评估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结果 126个微小实性结节中,恶性结节74个(58.7%),良性结节52个(41.3%)。74个甲状腺微小恶性结节超声造影特征多表现为:向心性(67.5%)、不均匀性(83.8%)、低增强(82.4%)、慢进同出(66.1%)、周边等增强(93.2%),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微小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62.2%、96.2%、76.2%、95.8%、64.1%、58.4%;52个甲状腺微小良性结节超声造影多表现为周边环状高增强(63.5%)。结论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微小实性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甲状腺微小实性结节 良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隽颖 王勇 +3 位作者 邹霜梅 崔宁宜 韩洁 张蕊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7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相应的病理学表现。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并复阅病灶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对照分析29例(男3例,女26例,年龄50~83岁,中位年龄67岁)不同病理类型PTL的超声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相应的病理学表现。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并复阅病灶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对照分析29例(男3例,女26例,年龄50~83岁,中位年龄67岁)不同病理类型PTL的超声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 29例PTL中15例甲状腺双侧叶均受累,13例单侧叶受累,1例峡部受累。超声表现为9例呈单纯弥漫型改变,12例呈甲状腺弥漫性病变背景下合并多发低回声结节型改变,7例呈肿块型改变,1例呈甲状腺双侧叶多发低回声结节。29例PTL中有21例(72.4%)伴周围颈部区域淋巴结肿大。不同病理类型的PTL对应不同的超声表现类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超声影像多表现为弥漫型(3/4);混合型淋巴瘤均表现为弥漫型伴多发结节型(7/7);弥漫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超声影像表现多样,其中弥漫型5例,弥漫型伴多发结节4例,肿块型7例;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表现为弥漫型(1/1)。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PTL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超声影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 超声检查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间质瘤腔内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孟嘉 曾维根 +4 位作者 王勇 龚萱桐 韩洁 王博 崔宁宜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腔内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2月至2019年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超声造影、CT、MRI、肠镜检查结果等。按照间质瘤危险...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腔内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2月至2019年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超声造影、CT、MRI、肠镜检查结果等。按照间质瘤危险度分级将患者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4个级别,分析不同级别超声造影检查特点,并比较不同检查方式诊断直肠间质瘤的准确率。结果共12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54.0(50.5,65.25)岁。极低/低危组6例,中/高危组6例。肿瘤最大直径0.8~11.2 cm,腔内超声表现为向肠腔外生长的类圆形(7例,58.3%)或分叶状(5例,41.7%)低回声肿块,边界多较清晰(11例,91.7%),内部回声多不均匀(11例,91.7%),较大者可见囊变区(5例,41.7%),内部血流信号多较丰富(11例,91.7%)。超声造影增强时相表现为动脉期不同程度快速显著增强[上升时间(8.10±4.03)s],并于动脉期或静脉期达峰[达峰时间(25.54±12.16)s],随后造影剂逐渐缓慢退出;中/高危组5例(83.3%)患者造影剂呈不均匀分布、向心性增强,且存在造影剂未灌注区;而极低/低危组仅1例(16.7%)造影剂呈不均匀分布或存在造影剂未灌注区,且6例(100%)均为弥漫性增强。与CT(60.0%)、MRI(66.7%)、肠镜(0)相比,腔内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100%)对直肠间质瘤的诊断准确率更高。结论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技术可很好地显示肿瘤起源和血管灌注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直肠间质瘤,且对直肠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具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瘤 直肠 超声造影 腔内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转移瘤超声表现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隽颖 王勇 +2 位作者 崔宁宜 韩洁 张蕊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7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移瘤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对11例甲状腺转移瘤病人[男8例,女3例;年龄49~73岁,平均年龄(62.3±6.3)岁]的临床、病理及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超声影像特征,并进行超声分型。结果 11例甲状腺转移瘤病人中6例单...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移瘤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对11例甲状腺转移瘤病人[男8例,女3例;年龄49~73岁,平均年龄(62.3±6.3)岁]的临床、病理及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超声影像特征,并进行超声分型。结果 11例甲状腺转移瘤病人中6例单侧甲状腺受累,5例双侧甲状腺均受累。11例病例中5例呈单结节型(来源于肺2例,食管、肾脏、直肠各1例),最大径3.0~5.6 cm(平均3.9 cm);4例呈多结节型(来源于食管、肾脏、直肠、舌各1例),最大径1.5~3.8 cm(平均2.5 cm);2例呈弥漫性病变型(来源于肺、乳腺各1例)。实性结节或肿块病灶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晕环,内回声不均,无囊变、钙化,丰富血流信号,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弥漫性病变超声均表现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体积增大,回声减低不均,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甲状腺转移瘤具有一定的超声影像特征,结合病史有助于甲状腺转移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转移瘤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脏超声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英 李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4期139-142,共4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肺脏超声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pringer、CNKI和万方数据库,按照诊断性试验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获取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4...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肺脏超声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pringer、CNKI和万方数据库,按照诊断性试验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获取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4月。对文献质量进行QUADAS2标准评价,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肺脏超声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包括6篇英文及1篇中文,纳入病例数673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纳入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合并敏感度为0.99(95%CI 0.98~1.00),合并特异度为0.96(95%CI 0.93~0.98),合并阳性似然比为20.51(95%CI 6.05~69.54),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03(95%CI 0.01~0.06),合并诊断优势比为1024.52(95%CI 306.35~3426.31),拟合ROC曲线下面积0.9956,标准误为0.0083。结论肺脏超声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酒精注射在良性甲状腺囊性结节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雨康 牛丽娟 +1 位作者 刘隽颖 李正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随着超声技术等检查方法的发展和普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逐渐增高。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传统治疗方法。但因手术创伤、并发症和治疗后生活质量等因素,微创治疗逐渐被推荐应用。国外大量研究认为,对于单纯囊性和囊实性甲状腺良性病... 随着超声技术等检查方法的发展和普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逐渐增高。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传统治疗方法。但因手术创伤、并发症和治疗后生活质量等因素,微创治疗逐渐被推荐应用。国外大量研究认为,对于单纯囊性和囊实性甲状腺良性病变较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法为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酒精注射。现回顾近年来国外有关经皮无水酒精对囊性甲状腺良性结节治疗的研究,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无水酒精注射 甲状腺囊性结节 超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联合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春莉 许黎阳 +2 位作者 刘向辉 牛丽娟 常青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1期36-38,7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联合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90例,根据其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转移组45例和未转移组45例,对其进行CT检查以及超声造影检查,分...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联合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90例,根据其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转移组45例和未转移组45例,对其进行CT检查以及超声造影检查,分析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探究两种诊断方式以及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病理检查共检出阳性淋巴结145枚,其中CT检出率为73.1%,超声造影检查检出率为79.3%,联合检查检出率为95.9%,超声造影检查阳性率高于CT检查(P<0.05),联合检查阳性率高于超声造影检查以及CT检查阳性率(P<0.05);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患者多呈现低增强灌注,且边缘区灌注强度多高于中央区,增强强度不均匀高于均匀,但是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无明显差异(P>0.05);转移组边缘区PI、AUC高于未转移组边缘区(P<0.05),其余参数转移区与未转移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联合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进行检测,其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单纯使用一种诊断方式,且甲状腺乳头状癌边缘区转移患者PI、AUC明显高于未转移患者,可将PI、AUC作为区分患者有无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 CT检查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在肝细胞肝癌临床治疗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雨康 牛丽娟 王勇 《癌症进展》 2017年第1期15-17,21,共4页
射频消融在治疗肝癌方面取得显著疗效,并成为肿瘤直径小的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法和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浅述射频消融的基本原理、适应证及禁忌证,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及几种常用的局部消融治... 射频消融在治疗肝癌方面取得显著疗效,并成为肿瘤直径小的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法和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浅述射频消融的基本原理、适应证及禁忌证,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及几种常用的局部消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等来评述肝细胞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肝细胞肝癌 局部消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持续/复发及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19 被引量:104
12
作者 陈立波 +27 位作者 丁勇 关海霞 郭晔 高再荣 黄蕤 侯晓荣 何霞云 李梅 李小毅 李超 梁智勇 林承赫 林岩松 吕静 柳卫 刘志艳 陆克义 马庆杰 牛丽娟 王颖 王任飞 王卓颖 徐书杭 杨爱民 张彬 张波 张广 郑向前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9年第12期1051-1080,共30页
刖吕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基本任务之一。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持续/复发 转移 指南
原文传递
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甲状腺微小结节标本中多基因突变及其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价值
13
作者 于风霞 牛丽娟 +3 位作者 李卫华 应建明 吕宁 朱强 《中华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8期3580-3585,共6页
目的探索二代测序(NGS)技术检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单发甲状腺微小结节(TMN)标本中BRAF、RAS、TERT启动子和TP53基因突变情况及其诊断甲状腺微小癌(TMC)的价值。方法现场招募2018年9月至2021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 目的探索二代测序(NGS)技术检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单发甲状腺微小结节(TMN)标本中BRAF、RAS、TERT启动子和TP53基因突变情况及其诊断甲状腺微小癌(TMC)的价值。方法现场招募2018年9月至2021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住院及门诊接受甲状腺超声检查、超声可疑单发TMC且随后进行了US-FNA及NGS的428例TMN患者,最终纳入147例患者。采用NGS技术对US-FNA标本进行BRAF、RAS、TERT启动子和TP53基因突变检测。对比BRAF基因突变组与非基因突变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结节最大径的差异。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BRAF基因突变诊断TMC的效能。结果147例患者的年龄[M(Q_(1),Q_(3))]为43.0(32.0,51.0)岁,男37例(25.2%)。147份US-FNA标本中,97份(66.0%)检测出BRAF基因突变,全部为p.V600E点突变;6份(4.1%)检测出RAS基因突变,未检出TERT启动子和TP53基因突变。术后病理证实136例(92.5%)为TMC,病理类型全部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11例(7.5%)为良性。其中,136份TMC标本中有97份(71.3%)检测出BRAF基因突变。BRAF基因突变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结节最大径与非BRAF基因突变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MN中BRAF基因突变诊断TM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3%及100.0%,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857(0.789~0.925);BethesdaⅢ~Ⅴ类TMN中BRAF基因突变诊断TM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0%及100.0%,AUC(95%CI)为0.815(0.680~0.950)。结论NGS技术可成功检测TMN患者US-FNA标本中多基因突变情况,尤其是BRAF基因突变,且BRAF基因突变对于诊断TMC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微小癌 超声 细针穿刺活检 二代测序
原文传递
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4
作者 姚金朋 郝玉芝 +2 位作者 宋燕 牛丽娟 周纯武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5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至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21例,共169个病灶。分析肿瘤大小、甲状腺被膜外侵犯范围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等超声表现,... 目的探讨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至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21例,共169个病灶。分析肿瘤大小、甲状腺被膜外侵犯范围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等超声表现,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6版)甲状腺癌分期标准行术前分期,并与病理分期对照,评估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超声评估甲状腺被膜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6%(60/67)、72.2%(39/54)、80.O%(60/75)、84.8%(39/46)。术前超声诊断T1~T4正确率分别为75.O%(36/48)、100%(1/1)、81.9%(59,72)、0。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5%(29/61)、90.O%(54/60)、82.9%(29/35)、62.8%(54/86)。结论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分期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有助于判断肿瘤甲状腺外侵犯范围及颈侧部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肿瘤 肿瘤分期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廓清速度评估富血供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覃夏川 周翔 +2 位作者 刘学彬 马果丰 杨姣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7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廓清速度评估富血供肝细胞癌(HCC)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4年12月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富血供HCC患者271例,术前2~3 d行CEUS检查。对HCC的CEUS廓清速度进行分级。采用Kr...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廓清速度评估富血供肝细胞癌(HCC)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4年12月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富血供HCC患者271例,术前2~3 d行CEUS检查。对HCC的CEUS廓清速度进行分级。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分化程度HCC的CEUS廓清速度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HCC分化程度与CEUS廓清速度的相关性;绘制CEUS廓清速度判断HCC分化程度的操作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本组271个HCC中,18个为高分化,150个为中分化,103个为低分化或未分化。其中19个(7.0%)为CEUS廓清速度1级,65个(24.0%)为CEUS廓清速度2级,157个(57.9%)为CEUS廓清速度3级,30个(11.1%)为CEUS廓清速度4级。不同分化程度HCC的CEUS廓清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8238,P<0.001),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高分化与中分化、高分化与低分化、中分化与低分化HCC的CEUS廓清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1.23、95.16、29.59,P均<0.01)。CEUS廓清速度越快的HCC分化程度越低,CEUS廓清速度越慢的HCC分化程度越高。ROC曲线显示,廓清速度1级是CEUS廓清速度区分高分化和中低分化HCC的阈值,CEUS廓清速度1级诊断高分化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0%和77.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和48.8%,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1.9和0.01。廓清速度4级是CEUS廓清速度区分低分化与高中分化HCC的阈值,CEUS廓清速度4级诊断低分化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4.3%和97.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3%和61.3%,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3.2和0.7。结论 CEUS廓清速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CC分化程度。CEUS廓清速度能有效判断高分化HCC,但对中低分化HCC难以有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细胞分化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原文传递
有氧运动缓解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效果
16
作者 李红梅 龚丽景 +2 位作者 王勇 桑蝶 张一民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3-156,共14页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缓解蒽环类药物(anthracyclines,ANT)化疗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效果。方法:在肿瘤医院招募40名计划接受ANT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配到运动组(n=21,47.38岁±9.00岁)和对照组(n=19,48.47岁±9.28岁)。两...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缓解蒽环类药物(anthracyclines,ANT)化疗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效果。方法:在肿瘤医院招募40名计划接受ANT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配到运动组(n=21,47.38岁±9.00岁)和对照组(n=19,48.47岁±9.28岁)。两组均接受常规肿瘤护理和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运动组在ANT化疗期间进行有监督的中-高强度有氧运动,频率≥3次/周。在ANT化疗前(第1次ANT化疗前)、中(第2次ANT化疗前)、后(ANT化疗结束后,第5次化疗前)和ANT化疗后3个月(ANT化疗结束后,间隔3个月)时,测试心脏毒性相关指标;在运动干预期间,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和运动依从性。结果:ANT引起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表现为:1)在ANT化疗后3个月时,对照组NT-proBNP显著高于其化疗中(P<0.05),CK-MB显著高于其化疗前和化疗中(P<0.05);2)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对照组IVSd、LVIDd、LVIDs、EDV和ESV显著增加(P<0.05),E和E/A显著降低(P<0.05);化疗后对照组IVSs、LVM和EDV显著高于其化疗中(P<0.05);在ANT化疗后3个月时,对照组LVIDs、ESV显著高于其化疗前(P<0.05),LVEF和FS显著低于其化疗前(P<0.05或P<0.01)。有氧运动具有缓解心脏毒性的功效,表现为:1)在化疗中、后和化疗后3个月时,运动组NT-proBN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ANT化疗后3个月时,运动组VEGF显著低于其化疗中和化疗后(P<0.05);2)在化疗后,运动组IVSd、IV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运动组化疗后LVPWd显著低于其化疗前(P<0.05);运动组在化疗后和ANT化疗后3个月时的CO均高于其化疗中(P<0.05或P<0.01);3)化疗后,运动组的相对VO_(2)peak和代谢当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组患者在运动干预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运动组平均运动依从性为81.8%。结论:在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进行每周≥3次中-高强度有监督的有氧运动可以部分缓解心脏毒性,对患者心脏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乳腺癌 蒽环类药物 化疗 心脏毒性
原文传递
这些都是啥?——乳腺癌筛查常用影像学技术
17
作者 马春亮 《抗癌之窗》 2017年第5期8-9,共2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传媒的宣传让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成为人所共知。在陈晓旭、阿桑、姚贝娜等明星相继因乳腺癌香消玉殒后,如何有效地进行日常体检、早期发现乳腺癌,成为很多女性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传媒的宣传让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成为人所共知。在陈晓旭、阿桑、姚贝娜等明星相继因乳腺癌香消玉殒后,如何有效地进行日常体检、早期发现乳腺癌,成为很多女性朋友关注的内容。而当钼靶、超声、磁共振成像等一系列拗口又生疏的医学专业名词摆在眼前时,难免会让人一阵迷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影像学技术 癌筛查 早期诊断 磁共振成像 身体健康 早期治疗 专业名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