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坦病毒重组蛋白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A抗体动态变化的研究
1
作者 陈宇萍 牛聪敏 +5 位作者 安丽敏 耿志州 郭彦敏 王丽英 马士恒 孟祥芝 《职业与健康》 CAS 2007年第20期1793-179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蛋白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A抗体的动态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用杆状病毒表达的汉坦病毒重组核蛋白(rNP)和糖蛋白(rGP)为抗原,检测14例61份急性期SEO型病人系列血清中的特异性IgA抗体,寻找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IgA抗体的... 目的探讨重组蛋白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A抗体的动态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用杆状病毒表达的汉坦病毒重组核蛋白(rNP)和糖蛋白(rGP)为抗原,检测14例61份急性期SEO型病人系列血清中的特异性IgA抗体,寻找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IgA抗体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几乎所有HFRS病人早期即有强烈的IgA应答,尤其是针对rNP的抗体出现早且滴度高,抗rGP出现亦早,但滴度偏低。结论应用rNP和rGP为抗原,在发病早期检测IgA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诊断价值,特别是对HFRS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血清IgA抗体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感冒病毒重组的研究——Ⅰ.高产株和表面抗原重组株的选育
2
作者 任贵方 阮薇琴 +4 位作者 李泉根 范瑞莲 陈春荣 龚新昌 朱既明 《微生物学报》 CAS 1980年第4期433-439,共7页
本文报告了甲型流感病毒重组高产株、血凝素单价抗原重组株及神经氨酸酶单价抗原重组株的选育和鉴定方法。实验证明利用灭活病毒和活病毒两株亲本株混合感染,在鸡胚系统中重组,经过抗血清中和选择,再经终末纯化,可以简便、快速而又准确... 本文报告了甲型流感病毒重组高产株、血凝素单价抗原重组株及神经氨酸酶单价抗原重组株的选育和鉴定方法。实验证明利用灭活病毒和活病毒两株亲本株混合感染,在鸡胚系统中重组,经过抗血清中和选择,再经终末纯化,可以简便、快速而又准确地获得重组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活 酶抑制试验 亲本株 神经氨酸 流感病毒 重组病毒 亲代病毒 尿囊液 表面抗原 混合感染 流行性感冒 流感 病毒病 鸡胚 血凝滴度 抗原抗体 FMI 类病毒 病毒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牛黄及其主要成分的制剂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实验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金恩源 张能荣 《中草药》 CAS 1983年第12期20-22,共3页
本文研究了天然牛黄及其主要成分的制剂,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实验感染的影响。①牛黄对'乙脑'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地鼠肾细胞上的抑制指数达4.0logTCID50/0.1ml;小白鼠体内抑制指数达2.67logLD50/0.1ml。②牛黄对'乙脑&#... 本文研究了天然牛黄及其主要成分的制剂,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实验感染的影响。①牛黄对'乙脑'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地鼠肾细胞上的抑制指数达4.0logTCID50/0.1ml;小白鼠体内抑制指数达2.67logLD50/0.1ml。②牛黄对'乙脑'病毒灭活作用时间是在毒血症阶段,而不在脑内繁殖阶段。③天然牛黄实验疗效较牛黄主要成分的制剂好;含胆红素的制剂又比不含胆红素的制剂好。胆红素显示了较好的实验治疗效果。④去氧胆酸和猪去氧胆酸在本实验中实验治疗效果相同。胆酸的实验治疗效果不如这两种去氧胆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牛黄 猪去氧胆酸 主要成分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实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水(D2O)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在鸡胚细胞繁殖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4
作者 毛江森 黃禎祥 《微生物学报》 CAS 1966年第1期24-28,共5页
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鸡胚单层细胞系统研究了重水(D2O)对病毒的作用和作用的机制。在经30—40%重水处理的细胞繁殖的病毒感染滴度有明显的增高。实验证明,这种感染滴度的增高不是由于细胞敏感性的增加。发现有两个因素与重水的... 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鸡胚单层细胞系统研究了重水(D2O)对病毒的作用和作用的机制。在经30—40%重水处理的细胞繁殖的病毒感染滴度有明显的增高。实验证明,这种感染滴度的增高不是由于细胞敏感性的增加。发现有两个因素与重水的上述作用的机制有关:1)重水处理的细胞繁殖的病毒对热(50℃)稳定性有明显的增高;2)重水处理的细胞产生干扰素的滴度有一定的下降。重水处理的细胞中繁殖出的病毒对热稳定性增加这一事实指出,病毒结构中的氢原子被氘原子取代后,病毒的结构趋向于稳定。这一结果将有助于阐明热灭活病毒的机制和病毒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对于提高病毒的感染滴度和保存病毒亦可能有实际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重水 中山 氘化合物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D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疫苗创议(规划)(Children's Vaccine Initiative, CVI)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既明 赵铠 王克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88-91,共4页
本文是朱既明、赵铠和王克安教授于1992年11月赴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参加“儿童疫苗创议咨询组”会议的报告,由朱既明教授执笔。
关键词 儿童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上皮细胞(ECa109)的间期细胞与分裂细胞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观察
6
作者 宁爱兰 潘琼婧 +1 位作者 赵同兴 温乐英 《解剖学报》 CAS 1983年第1期93-97,125-126,共7页
本文应用透射及扫描电镜观察了ECa109细胞在细胞周期中的细胞表面与细胞器的变化,在细胞周期中的49小时为间期细胞,其外表为扁平形带有丰富的微绒毛。细胞外形不规则,在胞质中有中心粒、微管、粗面内质网、聚核蛋白体、张力原纤维与线... 本文应用透射及扫描电镜观察了ECa109细胞在细胞周期中的细胞表面与细胞器的变化,在细胞周期中的49小时为间期细胞,其外表为扁平形带有丰富的微绒毛。细胞外形不规则,在胞质中有中心粒、微管、粗面内质网、聚核蛋白体、张力原纤维与线粒体等细胞器。细胞核大而不规则,有1~2个核仁。而在仅占5(1/3)小时的分裂期中细胞外形由扁平变为球形、长柱形、哑铃形,最后分裂为两个细胞,细胞表面仍有较多的微绒毛、皱褶及球形小泡。在透射电镜观察下分裂中期细胞分为纺锤区与非纺锤区。前者位于细胞中央,电子致密度较低,细胞分裂器如染色体、纺锤管及中心粒均位于其间。在此区偶见线粒体,后者位于细胞周围,电子致密度较高,可见聚核蛋白体,粗面内质网、张力原纤维与线粒体等细胞器,偶见高尔基复合器。由本研究提出应用扁平细胞研究细胞的周期变化,特点突出便于观察。应用透射及扫描电镜观察ECa109细胞的周期变化不仅可阐明此种细胞的细胞生物特性,而且还可用此方法判定抗癌药物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另外还讨论了纺锤管、纤维足、棒状突以及细胞膜在调节细胞分裂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绒毛 间期细胞 分裂细胞 染色体 细胞表面 透射电镜观察 ECA109 细胞器 食管癌 食管肿瘤 中心粒 中心体(细胞学)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