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老年瓣膜性心脏病脂蛋白(a)水平的不同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卢倩鸿 叶蕴青 +5 位作者 汪芳 郭远林 李喆 费胜男 许海燕 吴永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究中国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在疾病分布、病因分布、合并冠心病的差异。方法纳入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标准评估体系及优化治疗路径研究队列年龄≥65岁且超声心动图确诊的瓣膜重度狭窄和(或)反流的患者1320例,根据所有患... 目的探究中国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在疾病分布、病因分布、合并冠心病的差异。方法纳入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标准评估体系及优化治疗路径研究队列年龄≥65岁且超声心动图确诊的瓣膜重度狭窄和(或)反流的患者1320例,根据所有患者脂蛋白(a)水平分为升高组349例[脂蛋白(a)>300 mg/L或>140 nmol/L]和未升高组971例[脂蛋白(a)≤300 mg/L或≤140 nmol/L],分析脂蛋白(a)水平变化特点。结果本研究脂蛋白(a)升高比例为26.4%。升高组单纯主动脉瓣疾病、单纯二尖瓣疾病、单纯三尖瓣疾病比例与未升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8%vs 28.7%,P=0.002;10.0%vs 16.4%,P=0.004;3.4%vs 6.7%,P=0.026)。在脂蛋白(a)升高组单纯主动脉瓣狭窄、单纯主动脉瓣反流、单纯二尖瓣反流患者中,退行性病因分别占有85.0%、93.8%、70.0%,明显高于其他病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瓣膜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脂蛋白(a)升高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无冠心病患者(32.3%vs 24.4%,P=0.005)。升高组与未升高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患者脂蛋白(a)升高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3%vs 26.6%,P>0.05)。结论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在疾病分类、疾病病因以及是否合并冠心病中具有一定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脂蛋白(A) 多中心研究(主题) 横断面研究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特点 被引量:5
2
作者 罗勤 柳志红 +2 位作者 马秀平 姚民 赵智慧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阜外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进行CPET的老年患者,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5%、恶性心律失常,合并肺部疾病、肺...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阜外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进行CPET的老年患者,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5%、恶性心律失常,合并肺部疾病、肺血管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或贫血等,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冠心病组33例和非冠心病组17例,比较其CPET参数。结果共入选患者47例,平均年龄(62.6±4.3)岁,男性32例,女性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无明显差异,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LVEF无明显差异。CPET结果显示,冠心病组峰值氧耗量(peak VO2)和峰值VO2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ak VO2%)分别为(1158.4±286.4)ml/min和(60.5±13.4)%,非冠心病组分别为(1382.2±337.9)ml/min和(83.6±14.5)%,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明显降低,P<0.05。冠心病组峰值氧脉搏(peak VO2/HR)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分别为(10.7±1.6)和(9.5±1.5)ml/(min·beat),P=0.038。冠心病组氧耗量与功率比值斜率(VO2/WR slope)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分别为(7.8±0.9)和(6.5±1.5)ml/(min·W),但无氧代谢阈值(AT)及通气效率等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较非冠心病患者明显降低,可能与冠心病患者运动时心肌缺血左心室功能不全导致心排血量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肺运动试验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合并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心病患者的长期预后分析: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海涛 王春玥 +1 位作者 叶绍东 唐熠达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分析淋巴瘤并发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随访结果。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住院患者数据库中出院诊断包括"冠心病"和"... 目的分析淋巴瘤并发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随访结果。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住院患者数据库中出院诊断包括"冠心病"和"淋巴瘤"、"肉瘤"或"癌"的所有患者,分为淋巴瘤组和非淋巴瘤组,登记治疗数据并电话随访。比较两组间人口学和共患病的基线特征、冠心病治疗情况以及临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最终纳入并完成随访121例恶性肿瘤并发冠心病患者,淋巴瘤组和非淋巴瘤组分别为59例和62例,淋巴瘤患者占同期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0.09%。以患者出院时为基线,淋巴瘤组患者与非淋巴瘤组患者比较,年龄更年轻[(60.5±12.3)岁vs.(66.6±9.7)岁,P=0.003],肿瘤确诊后生存期更长[(12.1±7.75)年vs.(9.24±7.06)年,P=0.035],先患冠心病的比例明显偏低[27.1%vs.43.5%,P=0.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两组各有14例死亡,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组患者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淋巴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vs.8.1%,P=0.033)。结论淋巴瘤患者与非淋巴瘤患者相比,冠心病发病年龄更轻,且更多见于肿瘤发生以后,严重出血事件更少,在确诊肿瘤后的生存期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淋巴瘤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左心衰竭与右心衰竭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特点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罗勤 柳志红 +3 位作者 奚群英 马秀平 赵智慧 刘伟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比较老年慢性左心衰竭与右心衰竭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特点。方法入选老年非瓣膜性慢性左心衰竭患者25例[男性20例,年龄(60.2±4.7)岁],以及年龄、性别、纽约心脏联合会(NYHA)心功能分级匹配的慢性右心衰竭患者25例... 目的:比较老年慢性左心衰竭与右心衰竭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特点。方法入选老年非瓣膜性慢性左心衰竭患者25例[男性20例,年龄(60.2±4.7)岁],以及年龄、性别、纽约心脏联合会(NYHA)心功能分级匹配的慢性右心衰竭患者25例[男性19例,年龄(61.3±5.7)岁],排除合并肺部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或贫血等患者,对比其CPET特点。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NYHA心功能分级无明显差异,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衰竭组明显大于右心衰竭组,分别为(66.1±9.0)和(40.4±5.4)mm,左心衰竭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右心衰竭组,分别为(32.5±11.9)%和(65.8±8.1)%(P<0.001)。CPET结果显示,左心衰竭组峰值氧耗量(peak VO2)为(1056.6±340.5)ml/min,峰值单位千克体质量的氧耗量(peak VO2/kg)为(15.1±2.7)ml/(min·kg),peak VO2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为(52±13)%,右心衰竭组分别为(750.9±269.1)ml/min,(11.0±3.2)ml/(min·kg)和(39±11)%,右心衰竭组较左心衰竭组明显降低(P<0.05)。右心衰竭组峰值氧脉搏(VO2/HR)明显低于左心衰竭组[(6.3±2.2) vs (8.5±3.0)ml/(min·beat),P=0.016]。右心衰竭组氧耗量与功率比值斜率(VO2/WR slope)明显低于左心衰竭组[(5.1±1.1) vs (6.4±1.8)ml/(min·W),P=0.014]。与左心衰竭组相比,右心衰竭组每分通气量/每分二氧化碳生量成斜率(VE/VCO2 slope)明显升高[(34.7±8.2)vs(49.5±12.6),P<0.001]。结论与左心疾病所致左心衰竭患者相比,即使是相似的NYHA心功能分级,右心衰竭患者运动状态下的心肺功能更差,VE/VCO2 slope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肺运动试验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海涛 王春玥 +1 位作者 叶绍东 唐熠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将纳入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将纳入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恶性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40例恶性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并完成随访,其中死亡患者33例(23.6%)。死亡组有高血压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占比均显著低于生存组(均P<0.05),慢性肾脏病及处于肿瘤进展和围治疗期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生存组(均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处于肿瘤进展或围治疗期、出院时脑钠肽水平升高、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均是恶性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恶性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患者处于肿瘤进展或围治疗期、脑钠肽水平升高、贫血均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针对性的医疗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冠心病 肿瘤心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在评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靶向药物治疗效果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奚群英 柳志红 +5 位作者 赵智慧 顾晴 罗勤 马秀平 熊长明 倪新海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以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接受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后运动能力有无改善。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阜外医院心内科肺血管病房住院的14例CTEPH患者,接受肺动脉靶向药物治疗3~12个... 目的:以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接受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后运动能力有无改善。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阜外医院心内科肺血管病房住院的14例CTEPH患者,接受肺动脉靶向药物治疗3~12个月,治疗前后均进行CPET评估其运动能力。结果 CTEPH患者接受靶向药物治疗3~12个月后峰值氧耗量和氧脉搏均有明显改善(P<0.05);潮气末肺泡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增加(P<0.001);分钟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量(VE/VCO2)斜率及VE/VCO2最低值均显著下降(P<0.05)。但世界卫生组织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其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之比、肺动脉收缩压无明显差异(P>0.05);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PET是评估CTEPH患者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后运动耐力的良好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靶向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肺运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奚群英 柳志红 +5 位作者 赵智慧 顾晴 罗勤 马秀平 熊长明 倪新海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目的:明确老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与年轻患者相比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标的变化。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阜外医院肺血管病房住院的57名CTEPH患者行CPET。按年龄是否≥60岁分为老年组(19例)和青年组(38例... 目的:明确老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与年轻患者相比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标的变化。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阜外医院肺血管病房住院的57名CTEPH患者行CPET。按年龄是否≥60岁分为老年组(19例)和青年组(38例)。结果两组间性别、既往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史的概率、接受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的概率、基于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计算的肺血管阻塞率、世界卫生组织(WHO)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年组相比,老年CTEPH患者运动心率反应减慢,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下降,峰值分钟通气量(VE@峰值)、峰值潮气量(VT@峰值)更低,峰值氧脉搏(VO2/HR@峰值)占预计值的百分率增高,无氧阈(AT)时的生理死腔通气与潮气量比值(VD/VT)增高,峰值时的潮气末氧分压更低。结论老年CTEPH患者有特殊的CPET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心肺运动试验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在慢性心力衰竭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唐毅 柳志红 +1 位作者 黄智伟 王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3期192-195,共4页
心肺运动试验通过测定机体对运动的反应,可以评估包括心血管、肺、骨骼肌等多系统的功能和储备,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功能状态及预后能够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重点阐述心... 心肺运动试验通过测定机体对运动的反应,可以评估包括心血管、肺、骨骼肌等多系统的功能和储备,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功能状态及预后能够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重点阐述心肺运动试验主要指标的意义及其在慢性心力衰竭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心力衰竭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心肌病分子遗传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诸葛瑞琪 周荣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8-444,共7页
线粒体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供能不足易使高能量需求的心肌功能受损。线粒体心肌病(MCM)是心肌供能的氧化呼吸链基因缺陷导致的心肌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多以肥厚型或扩张型心肌病为主要临床表型,少数可表现为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 线粒体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供能不足易使高能量需求的心肌功能受损。线粒体心肌病(MCM)是心肌供能的氧化呼吸链基因缺陷导致的心肌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多以肥厚型或扩张型心肌病为主要临床表型,少数可表现为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目前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MCM多与线粒体基因(mtDNA)突变有关,主要涉及以下3类突变:tRNA基因点突变、编码线粒体呼吸复合体亚基的结构基因突变和调控区D环基因突变,但mtDNA突变导致心肌病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总结了MCMmtDNA突变分子遗传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心肌病 线粒体基因 基因突变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高血压指南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系统综述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清霖 张宇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7期33-40,共8页
心血管疾病作为我国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其一级预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我国患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其防治受到国内外的一致重视。近期国内外高血压指南均指出要根据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和血压水平综... 心血管疾病作为我国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其一级预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我国患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其防治受到国内外的一致重视。近期国内外高血压指南均指出要根据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和血压水平综合决定降压策略,但由于人种和并发症等的差异,各指南关于风险评估系统的评估策略、终点及参数均有差异,各地区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风险评估模型也多种多样。本文将对近期国内外高血压指南风险评估工具进行综述,并对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风险评估 一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学检查在心脏性猝死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晴 梁岩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年第1期43-48,共6页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公共卫生事件,如何有效快速地发现处于可疑高危状态的猝死人群是帮助临床医生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的关键。目前心电学检查技术已在临床上普遍应用...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公共卫生事件,如何有效快速地发现处于可疑高危状态的猝死人群是帮助临床医生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的关键。目前心电学检查技术已在临床上普遍应用,由于其无创、便捷、可重复性好等特点,被认为是检测、发现和随访可疑猝死者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几种不同类型的心电学技术,阐述心电学检查在SCD预测中的应用价值,以指导临床医生规范化地识别高危SCD患者,减少SC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性猝死 心电学检查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比加群与华法林在中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中的对照研究:RE-LY研究中国亚组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高鑫 杨艳敏 +2 位作者 朱俊 戴研 谭慧琼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29-934,共6页
目的 分析RE-LY试验中中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服用达比加群与华法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对卒中预防的作用.方法 RE-LY试验是1项前瞻性、国际多中心、随机、平行组设计的临床试验.全国13个医学中心从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共入选541... 目的 分析RE-LY试验中中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服用达比加群与华法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对卒中预防的作用.方法 RE-LY试验是1项前瞻性、国际多中心、随机、平行组设计的临床试验.全国13个医学中心从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共入选541例伴有卒中风险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对服用110 mg、2次/d(180例)和150 mg、2次/d(181例)2种固定剂量达比加群(每种均以盲化方式给药)与开放标签的华法林患者(180例,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2.0~3.0)进行比较.主要疗效终点是卒中和(或)体循环栓塞的年化发生率,主要安全性终点是大出血的年化发生率.结果 达比加群110 mg组、达比加群150 mg组和华法林组卒中或体循环栓塞的发生率分别为7例(1.94%/年)、4例(1.10%/年)和10例(2.87%/年);其中3组的缺血性卒中分别为4例(1.11%/年)、3例(0.82%/年)和7例(2.01%/年),出血性卒中分别为1例(0.28%/年)、1例(0.27%/年)和2例(0.57%/年);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2例(3.33%/年)、8例(2.19%/年)和9例(2.58%/年).达比加群2个剂量组均有2例(0.56%/年)大出血,而华法林组为5例(1.43%/年).达比加群2个剂量组和华法林组的消化系统不良事件(特别是腹部不适和上腹痛)发生率分别为12.8%(23/179)、12.8%(23/180)和5.6%(10/180).结论 与华法林一样,达比加群在中国人群中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达比加群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中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预防.临床试验注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http://www.clinicaltrials.gov),注册号CT00262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药 脑血管意外
原文传递
紫杉醇药物洗脱球囊治疗系统性血管炎致冠状动脉支架反复再狭窄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春玥 张海涛 +6 位作者 李向东 宋雷 慕朝伟 尤士杰 许亮 徐波 杨跃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140-142,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既往有轻度高血压病,无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2012年7月开始出现劳力性胸痛,自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行6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 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1次冠状动...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既往有轻度高血压病,无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2012年7月开始出现劳力性胸痛,自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行6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 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1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 系统性血管炎 再狭窄 轻度高血压 bypass 胸痛 grafting 裸金属支架 大动脉炎 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11个城市社区全科医师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心血管疾病观念的调查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焰生 张宇清 +2 位作者 曾玲 周明明 祝墡珠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年第11期1014-1019,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HC)的全科医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APD)预防心血管疾病(CVD)的观念及其临床实践情况。方法以全国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地区划分,在全国11个城市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甄选350家CHC参与该项研究。每家CH... 目的了解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HC)的全科医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APD)预防心血管疾病(CVD)的观念及其临床实践情况。方法以全国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地区划分,在全国11个城市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甄选350家CHC参与该项研究。每家CHC选取1名全科医师,于2018年3月12日至4月20日展开调查,发放并收集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接诊CVD患者情况、CVD一级/二级预防中APD应用情况(方案与疗程)和影响因素,以及对APD的处方观念等。结果对350份有效问卷分析显示,全科医师日常接诊患者中,主要诊断为高血压者占46%(30%,60%),96.6%(338/350)的全科医师表示目前已经为患者开展了一级预防(主要对象为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或出现颈动脉斑块者),一级预防用药者占34%(20%,45%);使用APD预防者仅47%(35%,60%),其中阿司匹林占87%(80%,95%),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8.0±1.4)分]和全科医师对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获益不明确[(7.3±1.4)分]是其应用的主要阻碍因素。接诊患者中主要诊断为冠心病或脑卒中者分别占28%(20%,35%)和17%(10%,20%)。83%(80%,95%)的冠心病使用了APD进行二级预防,其中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单药者82%(70%,95%),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药者18%(5%,30%),疗程11个月。83%(80%,95%)的脑卒中使用了APD进行二级预防,其中使用单药者占85%(80%,95%),使用双药者占15%(5%,20%),疗程9个月。与氯吡格雷相比,阿司匹林在临床使用经验[(8.3±1.1)分]和治疗费用合理[(8.3±1.3)分]评分相对较高。能够坚持长期规律服用APD者中,冠心病占(68%±15%);脑卒中占(70%±17%)。全科医师认为患者对于疾病[(8.4±1.1)分]和规律服药的认知不足[(8.2±1.2)分]是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全科医师对CVD的一级预防中使用APD不足,在二级预防的规范化方面差距较大,尤其是APD治疗方案的选择与疗程方面需加强对指南的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抗血小板治疗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全科医师
原文传递
艾司洛尔注射液抗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建议 被引量:7
15
作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心律失常药物工作委员会 杨艳敏 +2 位作者 杨新春 王祖禄 张薇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4-320,共7页
β受体阻滞剂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基石,艾司洛尔作为超短效作用的静脉β受体阻滞剂,具有起效迅速、代谢快、方便调控的特点,是心律失常急性期治疗的重要药物。艾司洛尔阻断交感神经兴奋,具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降低血压等多重作用... β受体阻滞剂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基石,艾司洛尔作为超短效作用的静脉β受体阻滞剂,具有起效迅速、代谢快、方便调控的特点,是心律失常急性期治疗的重要药物。艾司洛尔阻断交感神经兴奋,具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降低血压等多重作用,临床应用时常面临既有适应证又有相对禁忌证的情况,需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规范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艾司洛尔
原文传递
反复胸痛、活动后气短、咯血一例
16
作者 李粲 赵久良 +4 位作者 何昆 吴艳 刘盛 王迁 赵岩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8年第1期37-40,共4页
本文报道1例以反复肺血栓形成起病并转为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的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病例,探讨APS患者出现CTEPH的高危因素。
关键词 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 HYPERTENSION 反复 PULMONARY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 胸痛 气短 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儿童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逸成 骆玥君 +3 位作者 梁广华 梁颖君 邹子元(综述) 熊长明(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286-1291,共6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通过诱导T细胞的活化特异性识别肿瘤的靶点,释放细胞因子,发挥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可在共刺激因子协助下发挥持续的抗肿瘤作用。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通过诱导T细胞的活化特异性识别肿瘤的靶点,释放细胞因子,发挥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可在共刺激因子协助下发挥持续的抗肿瘤作用。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具有较高的致死率,目前对于难治性和复发性肿瘤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CAR-T细胞疗法的研究深入,人们发现该法对上述儿童好发恶性肿瘤的治疗可发挥重要作用,对其难治性和复发性的病例也具有较好的疗效。本文将对CAR-T细胞疗法治疗儿童好发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 儿童肿瘤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或阿罗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硕 马静 张赛丹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指标评估高血压治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程度及获益时间。比较厄贝沙坦和阿罗洛尔在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湘雅医院门诊与住院部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指标评估高血压治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程度及获益时间。比较厄贝沙坦和阿罗洛尔在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湘雅医院门诊与住院部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厄贝沙坦;B组服用左旋氨氯地平+阿罗洛尔。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容积(LAV)、舒张早期和晚期二尖瓣血流峰速度(E,A)、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二尖瓣环运动峰速度(Em,Am),计算左心房内径指数(LADI)、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E/A以及Em/Am。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8周测量血压及上述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治疗4周,A组Em/Am(0.87±0.23比0.72±0.16)、Em[(7.75±2.22)比(6.66±2.24)cm/s]较治疗前升高;B组Em/Am(0.88±0.27比0.69±0.27)、Em[(7.52±1.81)比(6.71±1.93)cm/s]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8周,两组LAVI[A组:(16.9±3.6)比(19.0±8.8)mL/m2;B组:(14.9±5.2)比(19.1±8.7)mL/m2]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B组LAVI低于A组(P<0.05)。结论降压治疗4周能在超声心动图下检测到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Em、Em/Am较LAVI更早反映降压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高血压 左心室舒张功能
原文传递
无传统危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倩倩 宋晨曦 +7 位作者 张睿 宋卫华 王虹剑 伏蕊 贾镭 董秋婷 王春玥 窦克非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3290-3293,共4页
目的探讨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MI)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以及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所有患者共74612例,排除冠状动脉粥样... 目的探讨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MI)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以及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所有患者共74612例,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或有吸烟史的患者后,共604例患者纳入分析。根据既往病史、冠脉造影、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冠心病非心肌梗死组(非心肌梗死组,n=479);和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冠心病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组,n=125)。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冠心病人群发生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非心肌梗死组相比,心肌梗死组男性患者更多、左室射血分数(EF)更低,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白细胞(WBC)、血肌酐(Scr)更高。两组患者有统计意义的差异化验指标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hsCRP仍与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OR=1.101,95%CI:1.026-1.180,P=0.007)。ROC曲线下面积为0.584有统计学意义(P=0.004)。此外,在不同年龄及性别亚组,均有心梗组hsCRP高于非心梗组的趋势。结论本研究发现hsCRP与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呈正相关。因此hsCRP可能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新型危险因素,并为预防心肌梗死发生的新靶点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 心肌梗死 冠脉造影 冠心病
原文传递
通心络持续干预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晚期微血管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海涛 康晟 +2 位作者 王春玥 李向东 杨跃进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3306-3309,共4页
目的研究通心络持续干预对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7天心肌微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中华小型猪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小剂量(0.1g/kg)、中剂量(0.2g/kg)和大剂量(0.4g/kg)通心络组,每组8只。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90 min,再灌... 目的研究通心络持续干预对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7天心肌微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中华小型猪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小剂量(0.1g/kg)、中剂量(0.2g/kg)和大剂量(0.4g/kg)通心络组,每组8只。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90 min,再灌注120 min建立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各通心络组于冠脉阻断前按双倍常规剂量灌胃给药1次,之后按各常规剂量每日喂食给药至第7天。通过原位杂交检测各组心肌梗死区、边缘区和正常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胎肝激酶-1(FLK-1)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NOS、FLK-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α-肌动蛋白和血小板内皮黏附分子-1双染色法测定心肌微血管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通心络组显著增加梗死区微血管内皮eNOS和FLK-1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同时在梗死区显著增加新生微血管密度,且大剂量通心络疗效更显著。结论持续应用通心络能够促进AMI再灌注后晚期心肌微血管再生,且对梗死区心肌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血管再生 通心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