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粉虱的生物防治 被引量:40
1
作者 张世泽 万方浩 +1 位作者 花保桢 张帆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60,共4页
本文概述了烟粉虱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和昆虫病原真菌的研究应用概况 ,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烟粉虱 生物防治 捕食性天敌 寄生性天敌 昆虫病原真菌 害虫 甘薯粉虱 棉粉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防治作用物风险评价的方法 被引量:37
2
作者 万方浩 叶正楚 Peter Haris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7年第1期37-41,共5页
本文针对生防作用物安全性常规测定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引进生防作用物的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以正确评价引入天敌的安全性和可利用性,解决理论及实践上面临的新问题,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风险评价包括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 本文针对生防作用物安全性常规测定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引进生防作用物的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以正确评价引入天敌的安全性和可利用性,解决理论及实践上面临的新问题,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风险评价包括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对生防作用物的为害性识别、风险识别及风险定量研究是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天敌 风险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杂草的生物防治 被引量:21
3
作者 丁建清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5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由于农田杂草多为一年生、常多种杂草混合发生及易受人类活动干扰等特点限制了传统生物防治方法的应用。在以往的杂草生物防治项目中,农田杂草占的比例很小。但近十几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及除草剂抗性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开... 由于农田杂草多为一年生、常多种杂草混合发生及易受人类活动干扰等特点限制了传统生物防治方法的应用。在以往的杂草生物防治项目中,农田杂草占的比例很小。但近十几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及除草剂抗性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开展了农田杂草的生物防治工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农田杂草生物防治的现状及方法,提出了开展我国农田杂草生物防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杂草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殖于大豆胞囊线虫的淡紫拟青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刘杏忠 刘文敏 张东升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5年第2期70-74,共5页
通过对定殖大豆胞囊线虫上的20个淡紫拟青霉菌株的形态观察及培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的菌落特性,瓶梗和分生孢子形态及大小基本一致;生长温度在15~35℃之间,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适产孢温度为25~30℃;含量1... 通过对定殖大豆胞囊线虫上的20个淡紫拟青霉菌株的形态观察及培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的菌落特性,瓶梗和分生孢子形态及大小基本一致;生长温度在15~35℃之间,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适产孢温度为25~30℃;含量10×10-6的多菌灵在1周内抑制所有供试菌株生长,1周后可适应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胞囊线虫 食线虫真菌 淡紫拟青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根际细菌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郭荣君 刘杏忠 杨怀文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6年第3期134-137,共4页
本文从根际细菌的概念发展、特点,对植物寄生线虫防治及其机理。
关键词 根际细菌 植物寄生线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巴斯氏线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秀芬 简恒 +1 位作者 杨怀文 董亚敏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9年第4期150-153,共4页
对采自热带地区的古巴斯氏线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线虫侵染大蜡螟幼虫的温度范围为15~35℃;在25℃下,线虫在大蜡螟幼虫体内完成一个侵染周期需200~212小时;对大蜡螟幼虫的侵入率为42.8% 。在... 对采自热带地区的古巴斯氏线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线虫侵染大蜡螟幼虫的温度范围为15~35℃;在25℃下,线虫在大蜡螟幼虫体内完成一个侵染周期需200~212小时;对大蜡螟幼虫的侵入率为42.8% 。在常温(20~33℃)下贮存6个月后其存活率为93.5% ;侵入率为31.3% 。古巴斯氏线虫的耐高温能力和运动能力均优于小卷蛾线虫A24品系,但耐干燥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巴斯氏线虫 小卷蛾线虫 生物学 昆虫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入侵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保平 陈红印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6-359,共4页
本文从以下 7个方面综述了外来生物入侵给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 :改变地表覆盖 ,加速土壤流失 ;改变土壤化学循环 ,危及本土植物生存 ;改变水文循环 ,破坏原有的水分平衡 ;增加自然火灾发生频率 ;阻止本土物种自然更新 ;改变本土... 本文从以下 7个方面综述了外来生物入侵给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 :改变地表覆盖 ,加速土壤流失 ;改变土壤化学循环 ,危及本土植物生存 ;改变水文循环 ,破坏原有的水分平衡 ;增加自然火灾发生频率 ;阻止本土物种自然更新 ;改变本土群落基因库结构 ;加速局部和全球物种绝灭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自然生态系统 防治对策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僵菌现场防治德国小蠊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刚应 杨怀文 江雪峰 《医学动物防制》 1998年第4期1-3,共3页
本文报道以绿僵菌为杀虫剂的灭蟑螂盒防治德国小蠊的现场效果。每平方米放置0.6个和1.2个灭蟑螂盒对德国小蠊虫口减退率无影响;防治成虫的效果优于若虫;每平方米放1.2个灭蟑螂盒,12周时德国小蠊的虫口减退率仍达86.5%。本文还对灭蟑螂... 本文报道以绿僵菌为杀虫剂的灭蟑螂盒防治德国小蠊的现场效果。每平方米放置0.6个和1.2个灭蟑螂盒对德国小蠊虫口减退率无影响;防治成虫的效果优于若虫;每平方米放1.2个灭蟑螂盒,12周时德国小蠊的虫口减退率仍达86.5%。本文还对灭蟑螂盒在蟑螂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灭蟑螂盒 德国小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授粉昆虫——紫壁蜂、凹唇壁蜂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徐环李 吴燕如 +2 位作者 周伟儒 魏枢阁 王涛 《果树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紫壁蜂、凹唇壁蜂喜在人工巢管内营巢,在果园中用芦苇管和纸管设巢可回收大量蜂种.它们均为一年一代.卵、幼虫、蛹在巢管内生长发育,成虫羽化后以滞育状态在茧内越冬.早春用0—4℃冰箱冷藏蜂茧,待果树开花前1周左右在园内释放.两种壁蜂... 紫壁蜂、凹唇壁蜂喜在人工巢管内营巢,在果园中用芦苇管和纸管设巢可回收大量蜂种.它们均为一年一代.卵、幼虫、蛹在巢管内生长发育,成虫羽化后以滞育状态在茧内越冬.早春用0—4℃冰箱冷藏蜂茧,待果树开花前1周左右在园内释放.两种壁蜂访花范围是杏、樱桃、李、桃、梨、苹果等.壁蜂访花采蜜繁衍后代,同时提高了花朵坐果率及果品质量.两种壁蜂访花速度快、工作时间长、授粉能力强,因此成为我国北方果的优良授粉昆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壁峰 凹唇壁蜂 授粉
全文增补中
芽孢杆菌BH_1防治大豆根腐病的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44
10
作者 郭荣君 刘杏忠 +1 位作者 杨怀文 仝赞华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0-184,共5页
芽孢杆菌BH1分离于大豆根际,在温室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对尖孢镰刀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防效达56.1%,增产7.6%。该菌株发酵无菌滤液对尖孢镰刀菌F3、茄孢镰刀菌W1和镰刀菌S1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对热处理较稳... 芽孢杆菌BH1分离于大豆根际,在温室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对尖孢镰刀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防效达56.1%,增产7.6%。该菌株发酵无菌滤液对尖孢镰刀菌F3、茄孢镰刀菌W1和镰刀菌S1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对热处理较稳定。对其抗利福平标记株B R+ 4与大豆根系的亲和性研究表明,BH1可定殖于无菌土和病土中生长的大豆根际,且动态变化趋势相似,但在无菌土中数量略高于病土。组织印记法表明:B R+ 4可在整个大豆根系生长。扫描电镜观察发现,BH1主要存在于根表凹陷处,在根尖或侧根处则很少。透射电镜观察,根细胞间隙内未检测到BH1。在大豆根际的定殖试验说明,B R+ 4与大豆根系有很好的亲和性,对营养和空间位点的竞争是其拮抗病原菌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BHl 大豆 根际 拮抗机制 防治 根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葫芦象甲的生物学及其寄主专一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丁建清 陈志群 +2 位作者 付卫东 范中南 王韧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3-157,共5页
在室温 2 5~ 2 8℃的养虫室内 ,水葫芦象甲雌成虫寿命最长可达 1 6 1d ,最大卵量为 1 0 91粒。产卵期为 2 0~ 1 59d。卵主要产在叶柄内。幼虫孵化后在叶片内和叶柄中取食 ,并向植株基部钻蛀。幼虫期 30~ 4 0d。老熟幼虫在活的水葫芦... 在室温 2 5~ 2 8℃的养虫室内 ,水葫芦象甲雌成虫寿命最长可达 1 6 1d ,最大卵量为 1 0 91粒。产卵期为 2 0~ 1 59d。卵主要产在叶柄内。幼虫孵化后在叶片内和叶柄中取食 ,并向植株基部钻蛀。幼虫期 30~ 4 0d。老熟幼虫在活的水葫芦植株根部化蛹 ,蛹期 2 5~ 30d。在温州自然条件下 ,象甲年发生 2代 ,并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以成虫和幼虫越冬。利用 2 3科 4 6种植物进行的寄主专一性测定发现 ,该象甲只为害水葫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水葫芦象甲 生物学 寄主专一性 外来入侵生物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根际细菌Ⅰ拮抗大豆根腐病菌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郭荣君 刘杏忠 杨怀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3-58,共6页
本研究从41个土样中分离到大豆外根际细菌723株,根内细菌194株。通过对病原菌F3(Fusariumoxyporum)、W1(Fusariumsolani)、S1(FusariumSP.)的平板拮抗测定,得到拮抗菌... 本研究从41个土样中分离到大豆外根际细菌723株,根内细菌194株。通过对病原菌F3(Fusariumoxyporum)、W1(Fusariumsolani)、S1(FusariumSP.)的平板拮抗测定,得到拮抗菌279株,对其中15株根际细菌进行了温室防病试验,得到2株防病效果较好的菌株,其中BH1防效最高,对F3、W1、S1的防效分别为:64.0%、63.4%、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腐病 根际细菌 拮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齿唇姬蜂的饲养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万学 万方浩 苑士涛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0,共4页
对棉铃虫齿唇姬蜂室内饲养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可用斜纹夜蛾幼虫作为该蜂室内人工繁殖的最适宜寄主。当该蜂寄生不同日龄的斜纹夜蛾幼虫时 ,其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 ;寄生率随寄主日龄的增加而降低 ;茧重随日龄的增加而增重 ... 对棉铃虫齿唇姬蜂室内饲养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可用斜纹夜蛾幼虫作为该蜂室内人工繁殖的最适宜寄主。当该蜂寄生不同日龄的斜纹夜蛾幼虫时 ,其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 ;寄生率随寄主日龄的增加而降低 ;茧重随日龄的增加而增重 ;成虫羽化率无明显差异 ;获茧率以 4日龄寄主最高 ,为 55 3% ;以 3~ 5日龄寄主幼虫繁育的成蜂寿命最长。齿唇姬蜂在 2 6℃下的平均产卵量为 92 7粒 ,成蜂绝大部分在光照期羽化。在 4~ 2 6℃范围内 ,温度愈低 ,成蜂寿命愈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齿唇姬蜂 饲养 生物学特性 成虫羽化率 斜纹夜蛾幼虫 人工繁殖 寄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生菌素对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蒋细良 谢德龄 +2 位作者 倪楚芳 朱昌雄 宋培国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7年第2期69-71,共3页
本文以西瓜枯萎病菌为实验菌,研究了中生菌素对丝状真菌的作用。结果表明:中生菌素能显著地引起菌丝细胞内原生质凝集;对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2.5μg/mL完全抑制孢子萌发;并具有杀死作用;对孢子的形成有较... 本文以西瓜枯萎病菌为实验菌,研究了中生菌素对丝状真菌的作用。结果表明:中生菌素能显著地引起菌丝细胞内原生质凝集;对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2.5μg/mL完全抑制孢子萌发;并具有杀死作用;对孢子的形成有较强的阻碍作用,100μg/mL抑制率为94.7%;对菌丝的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0μg/mL抑制率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菌素 西瓜 枯萎病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昆虫在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中作为捕食者营养桥梁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郭玉杰 王念英 +2 位作者 蒋金炜 陈俊炜 唐建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5年第1期5-9,共5页
在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中,与水稻无直接营养关系的中性昆虫,如摇蚊、蚊、蝇、弹尾虫等,构成了捕食者猎物的重要组分。系统分析显示,中性昆虫在水稻生长前期为主要的猎物,其丰盛度的比例可高达90%以上(富阳早稻)。相应地,结网类... 在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中,与水稻无直接营养关系的中性昆虫,如摇蚊、蚊、蝇、弹尾虫等,构成了捕食者猎物的重要组分。系统分析显示,中性昆虫在水稻生长前期为主要的猎物,其丰盛度的比例可高达90%以上(富阳早稻)。相应地,结网类蜘蛛由于可以大量取食中性昆虫猎物,其个体数量占捕食性天敌的50%以上,优势种有食虫沟瘤蛛(富阳和句容稻区)、锥腹肖蛸(郑州稻区)等。在一定条件下,结网类捕食者与中性昆虫相对丰盛度的季节动态呈正相关。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节肢动物群落 捕食 中性昆虫 营养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抗干燥能力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松笔 杨怀文 +2 位作者 栾显群 杨秀芬 简恒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9年第3期100-103,共4页
对15种24个品系的昆虫病原线虫进行抗干燥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种类不同,其抗干燥能力也不同。在25℃、相对湿度50.5%的小空间控制器中处理9小时后,Stein┐ernemacarpocapsae仍具有较... 对15种24个品系的昆虫病原线虫进行抗干燥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种类不同,其抗干燥能力也不同。在25℃、相对湿度50.5%的小空间控制器中处理9小时后,Stein┐ernemacarpocapsae仍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其余种类几乎全部死亡。同一种线虫的不同品系,其抗干燥能力也存在差异。在S.carpocapsae的4个品系A24、Beijing、CB┐16和Mex中,CB┐16具有较高的抗干燥能力,经干燥处理后其存活率最高,达85.3%,加水复苏后的线虫对大蜡螟的致死率为100%,侵入率高达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抗干燥能力 存活率 侵入率 致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聚烯糖和Harpin蛋白对两种番茄病害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拥华 李世东 刘杏忠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葡聚烯糖 HARPIN蛋白 番茄 花叶病毒病 灰霉病 防治效果 诱导抗病性 激发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对德国小蠊侵染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农向群 高松 +2 位作者 邓春生 李俊国 袁京京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6年第3期97-99,共3页
在实验室控温控湿条件下,研究了10株白僵菌菌株对德国小蠊的侵染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侵染力存在差异,其中菌株1159#和1150#的侵染力最强,死亡率达56.7%,其它8个菌株的死亡率为10.0%~50.0%。随... 在实验室控温控湿条件下,研究了10株白僵菌菌株对德国小蠊的侵染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侵染力存在差异,其中菌株1159#和1150#的侵染力最强,死亡率达56.7%,其它8个菌株的死亡率为10.0%~50.0%。随菌液浓度提高虫体死亡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德国小蠊 侵染力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小芽孢杆菌D82对小麦根腐病原菌拮抗的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崔云龙 姬金红 衣海青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5年第3期114-118,共5页
平板培养结果表明,短小芽孢杆菌D82对小麦根腐病有强抗生作用,共同培养至第4天,抑菌圈直径为4~5.5cm;发酵液稀释平板培养结果表明,稀释浓度100倍以下的抑菌效果为100%。1000倍、2000倍、4000倍稀释液的抑菌效果分别为64%、54%... 平板培养结果表明,短小芽孢杆菌D82对小麦根腐病有强抗生作用,共同培养至第4天,抑菌圈直径为4~5.5cm;发酵液稀释平板培养结果表明,稀释浓度100倍以下的抑菌效果为100%。1000倍、2000倍、4000倍稀释液的抑菌效果分别为64%、54%和3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液原液浸种对带毒种子的防病效果达100%,对人工接种病原菌的防病效果达95%。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100℃以下温度热处理60分钟,抑菌活性基本不受影响,121C热处理30分钟,抑菌活性仅降低20%。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小麦根腐病原菌被D82抗生物质处理后,菌丝的原生质凝集、膨大、畸形,分生孢子不发芽或发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小芽孢杆菌 D82 小麦 根腐病 拮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小花蝽人工饲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方海 周伟儒 王韧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6年第2期49-51,共3页
用5种食料饲养东亚小花蝽的结果,成虫获得率以用高粱蚜为最高,达90%;嫩玉米粒、脱脂奶粉、花粉酥分别为45%、20%、10%;生鸡蛋作食料,羽化前全部死亡。用直径22cm的花盆,覆以尼龙纱罩,以蚜虫为食料,从卵开始饲养小花蝽,每盆放卵200~400... 用5种食料饲养东亚小花蝽的结果,成虫获得率以用高粱蚜为最高,达90%;嫩玉米粒、脱脂奶粉、花粉酥分别为45%、20%、10%;生鸡蛋作食料,羽化前全部死亡。用直径22cm的花盆,覆以尼龙纱罩,以蚜虫为食料,从卵开始饲养小花蝽,每盆放卵200~400粒,成虫获得率均在25%左右,400粒卵的处理可羽化成虫90.2头。用作者设计的饲养盒,群体饲养小花蝽成虫,以黄豆芽为产卵植物,6天内,400头雌虫可产卵6136粒,平均每雌产卵15.3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 人工饲养 嫩玉米粒 高粱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