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甘蔗主要真菌病害调查初报 被引量:40
1
作者 韦金菊 邓展云 +4 位作者 黄诚华 黄伟华 颜梅新 刘海斌 唐红琴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16-1319,共4页
【目的】明确广西蔗区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情况和种类,为甘蔗病害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2011年采用随机踏查、种植户随访、资料查询和定点调查等方法对广西蔗区甘蔗真菌病害种类及发生程度进行调查,并采集病害样本,通过... 【目的】明确广西蔗区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情况和种类,为甘蔗病害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2011年采用随机踏查、种植户随访、资料查询和定点调查等方法对广西蔗区甘蔗真菌病害种类及发生程度进行调查,并采集病害样本,通过病原分离培养鉴定等方法确定真菌病害的种类。【结果】共采集和鉴定出13种主要真菌病害,分别为:黑穗病、凤梨病、梢腐病、锈病、叶焦病、赤腐病、轮斑病、褐条病、褐斑病、虎斑病、白疹病、眼点病、黄点病,其中发生严重并对甘蔗品质和产量影响最大的病害有黑穗病、锈病、梢腐病和凤梨病。【结论】黑穗病仍然是对甘蔗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生产中急需选育高抗且综合性状优良的甘蔗品种以替代现有的感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真菌病害 症状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优良新品种桂糖41号选育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泽平 徐林 +6 位作者 段维兴 邓展云 张革民 王伦旺 刘晓静 韦金菊 刘海斌 《中国糖料》 2015年第2期4-6,共3页
桂糖41号(原名:桂糖03-2309)是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经过11年的试验研究选育出来的甘蔗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表明,桂糖41号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分别为102.62t/hm2和14.42t/hm2,比ROC22增产10.26%、增糖10.17%;11月至次年2月新植蔗蔗糖分分... 桂糖41号(原名:桂糖03-2309)是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经过11年的试验研究选育出来的甘蔗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表明,桂糖41号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分别为102.62t/hm2和14.42t/hm2,比ROC22增产10.26%、增糖10.17%;11月至次年2月新植蔗蔗糖分分别为13.19%、14.55%、14.58%、14.86%,高于对照种ROC22;该品种适应性广,蔗茎粗大,增产增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 桂糖41号 选育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ABA生物合成关键酶SoNCED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谭秦亮 潘成列 +3 位作者 杨丽涛 李杨瑞 欧克纬 朱鹏锦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克隆甘蔗体内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9-cis-epoxycarotenoid dioxygenase,NCED)基因,分析其基本生物学信息及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为进一步探讨So NCED基因在甘蔗脱落酸(ABA)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 【目的】克隆甘蔗体内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9-cis-epoxycarotenoid dioxygenase,NCED)基因,分析其基本生物学信息及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为进一步探讨So NCED基因在甘蔗脱落酸(ABA)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桂糖21号为材料,待蔗苗长至5~6片叶时分别进行干旱、低温、高盐和氧化胁迫处理,利用反转录PCR(RT-PCR)和c DNA未端快速扩增(RACE-PCR)克隆So NCED基因,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分析So NCED基因在受到不同逆境胁迫时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的So NCED基因(Gen Bank登录号JQ314108),c DNA全长为2521 bp,包含1个1827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608个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So NCED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与禾本科C4植物高粱和玉米的同源性最高,均达96%。成功构建So NCED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So NCED,且通过IPTG诱导时可得到约66.0 k D的蛋白,确定该蛋白为So NCED基因的表达蛋白。q RT-PCR结果分析表明,So NCED基因在干旱、低温、高盐和氧化胁迫下均能诱导表达,其中氧化胁迫下其表达量在6 h时达峰值,其他胁迫方式下其表达量在12 h时达峰值。【结论】成功克隆获得甘蔗So NCED基因,并从不同逆境下的表达情况推测该基因在甘蔗体内参与了干旱、低温、高盐和氧化等非生物胁迫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基因克隆 SO NCED 表达分析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外源ABA对甘蔗幼苗抗寒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57
4
作者 黄杏 陈明辉 +2 位作者 杨丽涛 张保青 李杨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1,共6页
为探讨外施ABA(脱落酸)对甘蔗抗寒性的影响,以抗寒性强的甘蔗品种桂糖28号和抗寒性弱的甘蔗品种园林6号为材料,喷施100μmol/L ABA于甘蔗幼苗叶片,12 h后进行低温胁迫,然后于不同时间采叶样,研究甘蔗幼苗在低温胁迫和ABA处理下叶片细胞... 为探讨外施ABA(脱落酸)对甘蔗抗寒性的影响,以抗寒性强的甘蔗品种桂糖28号和抗寒性弱的甘蔗品种园林6号为材料,喷施100μmol/L ABA于甘蔗幼苗叶片,12 h后进行低温胁迫,然后于不同时间采叶样,研究甘蔗幼苗在低温胁迫和ABA处理下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甘蔗幼苗细胞膜受破坏,GA3(赤霉素)含量下降;丙二醛、脯氨酸、AB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ABA/GA3、ABA/IAA和ABA/ZR升高。外施ABA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细胞膜的影响,降低MDA、GA3含量,提高脯氨酸、ABA含量及ABA/GA3,从而提高甘蔗幼苗的抗寒性。低温胁迫下,植株体内低MDA、GA3含量,高脯氨酸、ABA含量及高ABA/GA3值是甘蔗高抗寒性的重要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 低温胁迫 甘蔗 细胞膜 内源激素 丙二醛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Cu/Zn-SOD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盛 张保青 +3 位作者 黄杏 樊艳姣 杨丽涛 李杨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277-3284,共8页
【目的】克隆甘蔗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组织特异性表达及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方法】以甘蔗桂糖28号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Cu/Zn-SOD,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 【目的】克隆甘蔗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组织特异性表达及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方法】以甘蔗桂糖28号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Cu/Zn-SOD,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Cu/Zn-SOD在不同组织及逆境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甘蔗Cu/Zn-SOD,NCBI登录号为JQ958328,其开放阅读框为456 bp,编码151个氨基酸,与禾本科植物聚于同一进化分支。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u/Zn-SOD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为组成型表达,在叶中表达量最高;Cu/Zn-SOD在聚乙二醇(PEG)、NaCl、低温(4℃)和H2O2四种非生物胁迫下均诱导表达,表达模式因调控机制的不同而异。【结论】克隆获得Cu/Zn-SOD,其主要在甘蔗绿色组织中表达,其在铜/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功能区域保守型很高,可能与甘蔗抵御渗透胁迫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逆境 表达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中性/碱性转化酶基因SoNIN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牛俊奇 王爱勤 +2 位作者 黄静丽 杨丽涛 李杨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3-263,共11页
中性/碱性转化酶(Alkaline/Neutral Invertase)能不可逆地催化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甘蔗品种GT28心叶中克隆到甘蔗中性/碱性转化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基因命名为SoNIN1。该... 中性/碱性转化酶(Alkaline/Neutral Invertase)能不可逆地催化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甘蔗品种GT28心叶中克隆到甘蔗中性/碱性转化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基因命名为SoNIN1。该基因全长2289 bp(GenBank登录号为JX109944),开放阅读框为1812 bp,编码60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67.79 kD,等电点为6.41。具有中性/碱性转化酶保守结构域,N-端不含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与玉米、水稻和黑麦草的亲缘关系较近,属于同一进化分支。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到SoNIN1基因5′侧翼启动子序列,长度为1174 bp(GenBank登录号为KC854419)。启动子序列含有多个CAAT-box和TATA-box等基本作用元件,参与分生组织特异性激活,参与干旱诱导的MYB结合位点,脱落酸、茉莉酸甲酯和赤霉素响应等作用元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生理成熟期甘蔗茎、叶、花序和芽中均能检测到SoNIN1的表达,其表达量在叶中最高,芽中次之,而在+1节间最低。苗期根和叶中SoNIN1基因都受PEG和NaCl诱导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中性 碱性转化酶 启动子 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oSAI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牛俊奇 王爱勤 +3 位作者 黄静丽 朱惠 李杨瑞 杨丽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248-5260,共13页
【目的】克隆甘蔗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基因(SoSAI1)全长cDNA序列和5侧翼启动子序列,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和基因表达模式。【方法】利用RACE技术克隆SoSAI1的全长cDNA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SoSAI1预期编码蛋白特征;采用Genome Walking技... 【目的】克隆甘蔗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基因(SoSAI1)全长cDNA序列和5侧翼启动子序列,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和基因表达模式。【方法】利用RACE技术克隆SoSAI1的全长cDNA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SoSAI1预期编码蛋白特征;采用Genome Walking技术克隆SoSAI1的启动子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生长期SoSAI1在甘蔗叶和茎中的表达,以及PEG 6000、100 mmol·L-1NaCl和6℃胁迫下,SoSAI1在甘蔗苗期根和叶中表达模式。【结果】SoSAI1的cDNA序列全长为2 387 bp,ORF长2 058 bp,编码685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74.44 kD和5.6,GenBank登录号为JQ406875。5侧翼启动子序列长417 bp,含有胚乳特异表达顺式作用元件和参与干旱诱导的MYB结合位点,GenBank登录号为KC862314。SoSAI1表达在生理成熟期的花序和花序轴中较高,而在成熟茎和老茎中较低。15%PEG和6℃能诱导叶中SoSAI1表达,而15%PEG和NaCl能诱导根中SoSAI1表达。【结论】获得SoSAI1全长cDNA序列和部分启动子序列,SoSAI1在甘蔗生长发育和蔗糖积累,并在应对环境胁迫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可溶性酸性转化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甘蔗品种叶片气孔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风娟 李健 +3 位作者 杜成忠 杨丽涛 李杨瑞 邢永秀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1-827,共7页
干旱是甘蔗面临最主要的环境胁迫之一,为了解不同甘蔗品种在干旱胁迫时的气孔响应,该研究以F172、GT21、YT93/159和 YL6四个抗旱性有显著差异的甘蔗品种为材料,采用桶栽,在伸长期进行四种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不浇水)处理:土壤持水量... 干旱是甘蔗面临最主要的环境胁迫之一,为了解不同甘蔗品种在干旱胁迫时的气孔响应,该研究以F172、GT21、YT93/159和 YL6四个抗旱性有显著差异的甘蔗品种为材料,采用桶栽,在伸长期进行四种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不浇水)处理:土壤持水量在①65%~70%为轻度干旱;②45%~50%为中度干旱;③25%~30%为重度干旱;④以土壤含水量为75%为对照(CK).检测不同品种不同处理甘蔗的叶片相对持水量变化,并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甘蔗叶片下表皮气孔特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四个甘蔗品种叶片气孔导度急剧下降,重度干旱时耐旱性强的 F172和 GT21的气孔导度低于耐旱性弱的 YT93/159和 YL6的;复水后3 d,F172和 GT21的气孔导度上升至82.07和88.85 mmol·m-2·s-1,而 YT93/159和 YL6的仅有18.88和33.08 mmol·m-2·s-1.干旱还导致气孔下陷、闭合,气孔器的长、宽明显减小,且品种间气孔器长度变化差异显著;干旱胁迫下气孔密度增大,尤以耐旱性最强的 F172在重度干旱时达到显著差异.重度干旱时 F172与GT21的气孔闭合百分比是 YT93/159和 YL6近3~4倍.在水分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但 F172和GT21在重度干旱时仍可以保持相对较高的含水量,其它两个品种相对较低,尤以 YT93/159的最低.在复水后叶片含水量都有所恢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甘蔗品种抗旱能力与叶片气孔特性和含水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气孔导度 气孔器 叶片相对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甘蔗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激素相关基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长宁 谢金兰 +6 位作者 王维赞 梁强 李毅杰 董文斌 刘晓燕 杨丽涛 李杨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27-1135,共9页
甘蔗是经济和环境上日益重要的C4作物,干旱在全球范围内严重限制甘蔗产量。了解甘蔗对水分胁迫反应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甘蔗抗旱性的分子遗传改良。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水分胁迫下甘蔗叶片的15 593个基因的表达谱,结果表明,中、重度胁... 甘蔗是经济和环境上日益重要的C4作物,干旱在全球范围内严重限制甘蔗产量。了解甘蔗对水分胁迫反应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甘蔗抗旱性的分子遗传改良。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水分胁迫下甘蔗叶片的15 593个基因的表达谱,结果表明,中、重度胁迫下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分别为300个和853个,中度胁迫中差异基因以上调表达为主,重度胁迫中下调表达占多数。功能注释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分子功能主要为结合、载体和催化活性,主要参与代谢、细胞和生物调控等生物过程。此外,功能未明确的假定蛋白和无匹配信息的基因序列仍占据注释结果的相当一部分,表明还有大量的基因尚待发掘。在水分胁迫下,甘蔗内源ABA和IAA含量显著上升而GA含量显著受到抑制。以参与生物进程分类,对植物激素相关基因进行筛选并分析,发现激素响应表达基因代谢途径具有多样性,显示了激素代谢网络的交叉性与复杂性。挑选9个差异表达程度不同的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芯片数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水分胁迫 基因芯片 植物激素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甘蔗品种抗寒性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超君 韦汉文 +3 位作者 吴建明 黄敏 李杨瑞 何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明广西新引进的13个甘蔗品种(系)的抗寒能力及其生理生化特性,并研究蔗区筛选抗寒品种的有效方法。【方法】以当前广西蔗区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作为对照,对自然低温条件下引进甘蔗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调查,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 【目的】探明广西新引进的13个甘蔗品种(系)的抗寒能力及其生理生化特性,并研究蔗区筛选抗寒品种的有效方法。【方法】以当前广西蔗区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作为对照,对自然低温条件下引进甘蔗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调查,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各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分类,并分析比较人工低温条件下各类抗寒品种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相比新台糖22号,湖光1号、台糖88-99、CP84-1198和云蔗99-601属于强抗寒性品种;赣蔗18号、C1-2003、园林9号、台糖98-0432、福农15号、台糖98-1626和粤糖96-86属于中抗寒性品种;园林6号和园林8号属于弱抗寒性品种。强抗寒品种的脯氨酸含量比中弱抗寒品种约高25%,可溶性糖含量与中弱抗寒品种相当,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比弱抗寒品种高19%,丙二醛含量和质膜渗透率与中抗寒品种差异不大,但分别比弱抗寒品种低15%和30%。【结论】湖光1号、台糖88-99、CP84-1198和云蔗99-601属于强抗寒性品种;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及质膜渗透率可以较好地反映出甘蔗品种抗寒力高低,可用作评价甘蔗抗寒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抗寒性 农艺性状 生理生化特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NADP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SoNADP-IDH)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晓娜 杨丽涛 +2 位作者 王盛 张小秋 李杨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5-196,共12页
【目的】甘蔗是C4作物,是中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和最有希望的能源作物。克隆甘蔗NADP异柠檬酸脱氢酶(So NADP-IDH)基因,为甘蔗的抗病乃至抗逆育种提供候选基因。【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找到差异蛋白点,用质谱技术对相应蛋白点进行鉴定,... 【目的】甘蔗是C4作物,是中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和最有希望的能源作物。克隆甘蔗NADP异柠檬酸脱氢酶(So NADP-IDH)基因,为甘蔗的抗病乃至抗逆育种提供候选基因。【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找到差异蛋白点,用质谱技术对相应蛋白点进行鉴定,用RT-PCR技术从甘蔗中克隆So NADP-IDH,用在线软件对获得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用q RT-PCR技术研究So NADP-IDH在不同组织和不同逆境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结果】质谱成功鉴定出差异蛋白点并克隆获得该基因,命名为So NADP-IDH,Gen Bank登录号为KF808326。该c DNA全长1 497 bp,含有1个1 23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1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为亲水蛋白,不含信号肽,为稳定蛋白,有跨膜区域,为可溶性蛋白,二级结构分析显示,含有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无规则卷曲,并且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占据了该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大部分构成。在线软件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19个磷酸化位点、4个N-糖基化位点、4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4个N-肉豆蔻酰化作用位点、6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和1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多重序列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o NADP-IDH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蛋白有很高的同源性,与玉米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分析表明,So NADP-IDH在甘蔗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甘蔗体内为组成型表达,在生物胁迫(RSD病菌)和4种非生物胁迫下低温(4℃)、干旱(PEG)、高盐(Na Cl)和激素(ABA)均可影响So NADP-IDH在甘蔗体内的表达,且表达模式不同。在PEG模拟的干旱胁迫下,So NADP-IDH的表达表现出先上调后下调的表达模式,6 h表达量升到最高,之后又开始持续下降,在处理48 h时表达量降到最低;在4℃处理的低温胁迫下,3 h时,So NADP-IDH的表达量降到最低,之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So NADP-IDH的表达量增加,24 h升到最高点,48 h时,又有稍微下降;在ABA作用下,So NADP-IDH表现出"抑-扬-抑-扬"的表达模式,在处理3 h时So NADP-IDH表达量有所降低,6 h时升到最高,在处理24 h时降到最低,48 h又有所上升;在Na Cl模拟的高盐胁迫下,So NADP-IDH表现出"扬-抑-扬"的表达模式,So NADP-IDH的表达量在处理6 h时升到最高,之后开始急剧下降,24 h时降到最低,之后开始有所上升,48 h时基本与对照持平。【结论】从甘蔗中获得了NADP异柠檬酸脱氢酶(So NADP-IDH)基因,RSD病菌的侵染及上述4种非生物逆境胁迫均影响到So NADP-IDH在甘蔗体内的表达水平,该基因可能参与了甘蔗抵抗氧化胁迫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NADP异柠檬酸脱氢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根矮化病菌对甘蔗生长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明辉 黄杏 +3 位作者 谢晓娜 杨丽涛 李杨瑞 陈保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61,共5页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是由Leifsonia xyli subsp.xyli引起的病害。为研究该病对甘蔗的生长和内源激素的影响,选择2个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和果蔗(Badila),采用桶栽种植分别进行3个处理:感染RSD病菌蔗株进...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是由Leifsonia xyli subsp.xyli引起的病害。为研究该病对甘蔗的生长和内源激素的影响,选择2个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和果蔗(Badila),采用桶栽种植分别进行3个处理:感染RSD病菌蔗株进行52℃温汤脱菌处理30 min、感染RSD病菌蔗株、健康蔗株(对照),在出苗后90、120、150、180 d测定株高和内源激素的含量,并利用PCR检测确定感病和健康蔗株。结果表明:感染RSD病菌蔗株的株高显著低于对照和温汤脱菌处理;感染RSD病菌处理植株的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和温汤脱菌处理,而脱落酸(ABA)含量则相反,感染RSD病菌处理的AB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和温汤脱菌处理;对照和温汤脱菌处理的株高和激素含量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宿根矮化病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甘蔗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袁丹 祝开 +3 位作者 李佳慧 杨丽涛 农友业 李杨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90-1195,共6页
【目的】研究施氮量对甘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光合速率的影响,明确氮素影响甘蔗光合作用的细胞学机理,为甘蔗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GT11、ROC22和GXB9为试验材料,在温室内进行桶栽试验,设低氮、中氮和高氮3个施氮... 【目的】研究施氮量对甘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光合速率的影响,明确氮素影响甘蔗光合作用的细胞学机理,为甘蔗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GT11、ROC22和GXB9为试验材料,在温室内进行桶栽试验,设低氮、中氮和高氮3个施氮水平,即分别施用0、150和300 kg/ha尿素,于伸长期取叶片样品分析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叶面积、比叶重和叶绿体超微结构,并测定光合速率。【结果】3个甘蔗品种叶片的SPAD和叶面积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GT11和ROC22的比叶重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下同),GXB9的比叶重在中氮水平最低。GT11在高氮水平下叶绿体超微结构正常;ROC22在中氮水平下叶绿体数量最多,但基粒片层数量显著少于高氮水平;GXB9在中氮水平下叶绿体数量最多,基粒片层与高氮水平时无明显差异。GT11和ROC22的净光合速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GXB9净光合速率在中氮水平最高。【结论】甘蔗光合速率与叶绿体数量、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基粒片层数量密切相关,且均受甘蔗品种和施氮量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施氮量 叶绿体超微结构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种质资源抗宿根矮化病特性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妍 范业赓 +4 位作者 莫璋红 吴凯朝 李鸣 秦新民 梁俊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63-1967,共5页
【目的】筛选抗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种质资源材料,为选育抗RSD甘蔗品种提供优良抗原。【方法】采用浸蔗种的方法对6个系列100份甘蔗品种进行侵染,用建立的RSD-PCR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计算各甘蔗品种RSD发病率,并对甘蔗种质资源进行抗性评... 【目的】筛选抗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种质资源材料,为选育抗RSD甘蔗品种提供优良抗原。【方法】采用浸蔗种的方法对6个系列100份甘蔗品种进行侵染,用建立的RSD-PCR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计算各甘蔗品种RSD发病率,并对甘蔗种质资源进行抗性评价。【结果】100份甘蔗品种材料中,GT02/351、CP89/2134、ROC26、粤94/28、福农89/209、崖96/45等品种RSD发病率为0,表现为A级抗性;GT99/181、GT97/228、GT90/95等品种RSD发病率等于10%,表现为B级抗性;GT02/208、GT96/156、ROC22等品种表现为C级抗性;GT21、GT02/237、CP88/1762等品种表现为D级抗性。6个不同系列中,CP系列RSD平均发病率最低,为12.00%,抗性最强;粤糖系列RSD平均发病率最高,为28.57%,抗性较弱。【结论】GT02/351、CP89/2134、ROC26、粤94/28、福农89/209、崖96/45等甘蔗品种具有良好的抗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CP系列的抗性较强,可作为抗RSD的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 宿根矮化病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甘蔗糖业高效低耗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杨瑞 杨丽涛 +2 位作者 杨柳 陈赶林 刘昔辉 《中国糖料》 2015年第4期73-76,共4页
巴西目前拥有432家糖厂和酒精厂,其中251家既生产糖也生产酒精,162家只生产酒精,19家只生产糖。巴西的蔗糖酒精产业是一种集约型的产业模式,土地集中度高,70%的甘蔗种植土地属于糖和酒精生产企业,工农业利益一体化。巴西的甘蔗育种选择... 巴西目前拥有432家糖厂和酒精厂,其中251家既生产糖也生产酒精,162家只生产酒精,19家只生产糖。巴西的蔗糖酒精产业是一种集约型的产业模式,土地集中度高,70%的甘蔗种植土地属于糖和酒精生产企业,工农业利益一体化。巴西的甘蔗育种选择目标是单位面积产糖量最高,并且宿根性强。甘蔗酒精发酵液100%定量还田技术,蔗叶也全部还田,不仅实现了零排放,消除了环境污染,而且为甘蔗生长提供了全面而充足的养分,加上甘蔗生物固氮特性的利用,其在甘蔗生产上的化肥使用量很低,施氮量约60~100kg/hm^2,仅相当于目前我国的常规施肥量10%或更少,再加上宿根年限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所以甘蔗生产成本低。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糖业 巴西 酒精 高效 低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双高”基地种植的优良甘蔗新品种桂糖50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泽平 刘璐 +8 位作者 蒋洪涛 李毅杰 段维兴 林善海 徐林 梁强 邓展云 张革民 刘海斌 《中国糖料》 2016年第5期1-3,共3页
桂糖50号(原名:桂糖03-3089)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13年的试验研究选育的甘蔗新品种。2014—2015年广西甘蔗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桂糖50号2年新植1年宿根平均产蔗量与对照ROC22比减0.63%基本持平,蔗糖分比对照高0.74个... 桂糖50号(原名:桂糖03-3089)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13年的试验研究选育的甘蔗新品种。2014—2015年广西甘蔗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桂糖50号2年新植1年宿根平均产蔗量与对照ROC22比减0.63%基本持平,蔗糖分比对照高0.74个百分点,含糖量增加4.73%。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早熟高糖、易脱叶以及抗逆性强等优良种性,增糖效果明显,在甘蔗"双高"基地即中等以上水肥条件下种植更能发挥其稳产高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 桂糖50号 双高基地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SoSUT5基因甘蔗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露蓉 黄婵 +5 位作者 顾彩彩 宋奇琦 杨丽涛 邢永秀 农友业 李杨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7-862,共6页
【目的】研究甘蔗蔗糖转运蛋白So SUT5基因对甘蔗主要农艺性状和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评价转基因甘蔗的生长情况及验证So SUT5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PCR扩增和测序验证6个转So SUT5基因甘蔗品系(T1、T2、T3、T6、T9和T1... 【目的】研究甘蔗蔗糖转运蛋白So SUT5基因对甘蔗主要农艺性状和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评价转基因甘蔗的生长情况及验证So SUT5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PCR扩增和测序验证6个转So SUT5基因甘蔗品系(T1、T2、T3、T6、T9和T11),以野生型甘蔗B8植株为对照,在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分别测定甘蔗的株高、茎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1叶叶面积,成熟期时测定蔗茎的可溶性糖含量。【结果】通过PCR扩增测序获得6个转So SUT5基因甘蔗品系的目的基因序列,表明导入的So SUT5基因已整合到甘蔗基因组DNA中。除T6外,其他5个转基因甘蔗品系的株高、茎径和+1叶叶面积均高于对照,其中成熟期时5个转基因甘蔗品系的茎径和+1叶叶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下同),T1、T2和T9的株高及T1、T2和T11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成熟期时6个转So SUT5基因甘蔗品系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T2、T9和T11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分别比对照高40.3%、40.3%和33.4%。【结论】So SUT5基因在甘蔗中过表达可促进甘蔗生长,并可提高蔗茎的可溶性总糖含量。由此推测,该基因可能与甘蔗节间糖分积累有关,且对甘蔗生长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SoSUT5基因 农艺性状 可溶性总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细胞壁转化酶基因(SoCIN1)克隆及其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牛俊奇 苗小荣 +2 位作者 王露蓉 杨丽涛 李杨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27-1733,共7页
【目的】克隆甘蔗细胞壁转化酶基因(So CIN1)并分析其在转基因烟草植株中的表达特性,为研究CIN1基因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克隆So CIN1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植物正义表达载体p BI121-So CIN1,采用叶盘法经农杆菌EHA105介导将其转... 【目的】克隆甘蔗细胞壁转化酶基因(So CIN1)并分析其在转基因烟草植株中的表达特性,为研究CIN1基因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克隆So CIN1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植物正义表达载体p BI121-So CIN1,采用叶盘法经农杆菌EHA105介导将其转化烟草品种K346。经抗性筛选和PCR扩增验证后获得转So CIN1基因烟草植株,采用半定量PCR检测叶片So CIN1基因的表达量,并测定叶片可溶性糖含量、CIN活性及株高(以野生型烟草为对照)。【结果】克隆获得的So CIN1基因长度为1731 bp,与Gen Bank已公布的So CIN1基因(JQ312298)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100%,并通过构建其植物正义表达载体转化烟草。PCR扩增鉴定结果表明,So CIN1基因已整合至烟草基因组DNA。对F0和F1代进行转基因烟草连续筛选,获得4个转So CIN1基因烟草株系(T-1、T-2、T-3和T-4)。在4个株系的叶片中均检测到So CIN1基因的表达,其中以在T-1株系叶片中So CIN1基因表达量最高,其次是T-3株系,最低的是T-4株系。4个株系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CIN活性及株高均高于野生型烟草,其中CIN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烟草(P<0.05,下同),且T-1株系CIN活性高于其他3株系;T-1、T-2和T-3株系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显著高于野生型烟草39.68%、19.95%和31.15%;T-1、T-2、T-3和T-4株系的株高较野生型烟草分别提高了15.57%、2.90%、5.74%和5.22%,但仅T-1株系与野生型烟草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转So CIN1基因烟草叶片过表达So CIN1基因,能提高烟草的CIN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促进植株生长,由此推测该基因在甘蔗生长发育和蔗糖积累过程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细胞壁转化酶(CIN1) 基因克隆 表达特性 可溶性糖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柠檬酸裂解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家仪 李杨瑞 杨丽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4-208,共5页
文章从亚细胞定位、结构、酶学活性、作用机制、功能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ATP-柠檬酸裂解酶(ACL)的研究进展。ACL酶的结构复杂,不同的生物体中其结构不同;研究发现,随着进化的发生,该酶的两个异源结构有向同源结构方向发展的趋势。ATP-柠... 文章从亚细胞定位、结构、酶学活性、作用机制、功能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ATP-柠檬酸裂解酶(ACL)的研究进展。ACL酶的结构复杂,不同的生物体中其结构不同;研究发现,随着进化的发生,该酶的两个异源结构有向同源结构方向发展的趋势。ATP-柠檬酸裂解酶在生物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生成胞间乙酰-CoA、作为脂肪酸合成的调控酶、提高植物抗逆性、参与有性生殖的调节等。近年来,对ACL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酶学活性上,发现其能提高油菜的产油量和抗旱性。今后可对各种作物的ACL功能及开发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尤其在提高作物产油量和抗旱性方面应加大研究力度,提高产油作物的产油量、增强作物对干旱环境的抵抗力;此外,利用不断发展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先进、有效的手段,深入发掘ACL的潜在功能,扩大ACL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柠檬酸裂解酶 亚细胞定位 结构 酶学活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LP标记的河八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身份证构建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昔辉 张荣华 +6 位作者 张革民 周会 宋焕忠 方位宽 区惠平 杨丽涛 李杨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3,共7页
以广西地区的15份河八王无性系为材料,采用AFLP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进行分析,计算多态性引物的总扩增条带数、多态性条带数和多态性条带比率。进行遗传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分析,并建立分子身份证。25对AFLP引物组合在15份河八王种质资源... 以广西地区的15份河八王无性系为材料,采用AFLP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进行分析,计算多态性引物的总扩增条带数、多态性条带数和多态性条带比率。进行遗传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分析,并建立分子身份证。25对AFLP引物组合在15份河八王种质资源中共扩增出2 20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 914个,多态性比率(PPB)为87.11%。UPGMA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15份河八王种质资源其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656~0.878,在相似系数为0.706时,可划分为3个类群。结合特征带和不同引物组合方法可有效建立河八王种质资源特异分子身份证,置信概率达到99.99%。所供试河八王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基于3对AFLP引物组合104条谱带构建的15份河八王种质分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AFLP标记是在分子水平上鉴定河八王种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八王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AFLP标记 分子身份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