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0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外部环境制约因素分析——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缴旭 豆鹏 +3 位作者 赵臻 寇远涛 鲜国建 赵瑞雪 《农业展望》 2017年第6期59-64,共6页
青年科技人才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孕育青年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的抽样调查数据,构建了包括人际环境、工作环境和机制环境等3个方面、10个细分指标的因素推导模型,分析了影响... 青年科技人才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孕育青年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的抽样调查数据,构建了包括人际环境、工作环境和机制环境等3个方面、10个细分指标的因素推导模型,分析了影响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微观环境制约因素及其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培育体系、人才评价、激励保障、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提出了优化人才成长外部环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农业科技人才 成长环境 制约因素 优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现代院所绩效评价规程建设——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涛 陆建中 《农业科技管理》 2019年第3期15-17,共3页
现代科研院所建设涉及资源、机制、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合理、高效的科研评价体系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文章就现代科研院所科研评价涉及的主体与客体、任务分工、工作流程、指标体系等提出具体建议,对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做出初步尝试。
关键词 现代科研院所 科研评价 绩效评价规程 指标体系 创新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田土壤微塑料赋存特征研究进展及展望
3
作者 张彦 窦明 +4 位作者 郝松泽 李平 王国豪 周雨泽 梁志杰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1-20,共10页
【目的】梳理我国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系统中微塑料污染的赋存特征。【方法】基于W 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检索了涉及我国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的相关文献,利用V OS-viewer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并筛选出了符合农田土壤微塑料赋存特征... 【目的】梳理我国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系统中微塑料污染的赋存特征。【方法】基于W 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检索了涉及我国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的相关文献,利用V OS-viewer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并筛选出了符合农田土壤微塑料赋存特征(类型、丰度、粒径、颜色和形状)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农田土壤中的微塑料类型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差异性,大部分省区的主要微塑料类型为聚乙烯(polyethylene,P E)和聚丙烯(polypropylene,P P);内蒙古、新疆、山东和广西农田土壤微塑料的平均丰度相对较大均超过了10000个/kg;农田土壤中的微塑料粒径范围主要集中在0~2 mm之间,如新疆和贵州农田土壤微塑料粒径在0~0.5 mm和0~0.1 mm之间的占比均超过了85%;微塑料颜色占比较高的为透明、白色、黑色、蓝色和黄色,微塑料形状占比较高的为纤维、薄膜、碎片和泡沫;最后,结合我国农田土壤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对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的综合治理技术、管控措施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结论】开展农田土壤微塑料的赋存特征研究可为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防治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土壤 赋存特征 农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灌溉农田粮食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04
4
作者 段爱旺 张寄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44,共4页
以 1 98 0年至 1 986年、2 2个省 (市、自治区 )、1 0种作物、共计 44 2 2个站的年实测作物耗水量和产量数据为基础 ,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到全国灌溉农田上粮食作物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值约为 1 .1 kg/ m3。并根据典型试验站作物产量、总耗... 以 1 98 0年至 1 986年、2 2个省 (市、自治区 )、1 0种作物、共计 44 2 2个站的年实测作物耗水量和产量数据为基础 ,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到全国灌溉农田上粮食作物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值约为 1 .1 kg/ m3。并根据典型试验站作物产量、总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全国粮食作物单产随年分的变化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农田 粮食作物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反推法进行农田灌溉预报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肖俊夫 陈玉民 孙景生 《灌溉排水》 CSCD 1997年第1期29-32,共4页
根据农田水量平衡方程,在假设某地块土壤水分降至作物适宜水分下限值时,反推上次灌水日期,而后根据预报时段的作物耗水量与降水量大小比较,预报某月某日以前灌水地块灌水与否。每旬初如此反复预报直至作物生长结束。
关键词 农田水量平衡 作物耗水量 土壤水分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改革对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沈菊艳 黄宝全 王景雷 《中国水利》 2005年第9期29-31,共3页
针对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职责不清、资金不畅、管理粗放、政策法规不健全、投资体系不完善等的实际,通过对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的研究,认为必须通过改革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水情的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体制... 针对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职责不清、资金不畅、管理粗放、政策法规不健全、投资体系不完善等的实际,通过对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的研究,认为必须通过改革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水情的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 高效用水 管理机制改革 对策研究 灌溉管理体制 水管理体制 政策法规 投资体系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灌溉条件下土壤重金属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登敏 乔冬梅 +3 位作者 王亚丹 陆红飞 王朝明 邢永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2,43,共11页
系统梳理了灌溉条件下土壤重金属研究的热点问题和特征以及探索了该领域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利用COOC13.4和VOSviewer等科学知识图谱工具,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为数据检索源,对灌... 系统梳理了灌溉条件下土壤重金属研究的热点问题和特征以及探索了该领域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利用COOC13.4和VOSviewer等科学知识图谱工具,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为数据检索源,对灌溉条件下土壤重金属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①英文文献数量比中文明显要多并且二者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在该领域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文量占比最多,达20.15%)。②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有《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英文核心期刊主要有《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等。③国内本领域研究有明显的团队,团队之间联系较为松散。国外各机构作者国家之间合作频繁。④中文文献中Cd污染、非常规水灌溉、污灌区土壤、源解析、土壤修复依然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开始向更微观层级研究,而中国更倾向于生态环境友好型、废弃物利用和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目前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缺乏的形势依旧严峻,灌溉条件下土壤重金属的研究仍然是当今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并且未来还会向微观层面、纳米层级等方向将生态友好、废弃物利用和综合种养模式相结合深入发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土壤重金属 科学知识图谱 可视化 VOSviewer Scimago Graphi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农业灌溉中生物污染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红伟 崔丙健 刘春成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共16页
合理安全利用再生水是缓解农业灌溉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再生水含有一定的营养元素,但也含有一定的危害元素。为给农业灌溉再生水安全利用提供参考,从再生水定义与利用、生物污染物类型、生物污染风险识别以及再生水水质风险控... 合理安全利用再生水是缓解农业灌溉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再生水含有一定的营养元素,但也含有一定的危害元素。为给农业灌溉再生水安全利用提供参考,从再生水定义与利用、生物污染物类型、生物污染风险识别以及再生水水质风险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再生水农业利用研究的重点:通过长期定位试验评估再生水利用安全性;分析再生水中抗生素等新兴污染物的半衰期等,并制定相应利用标准;研究低成本、快速污水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农业灌溉 生物污染物 风险识别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卓汉文 曲强 +1 位作者 王卫民 黄宝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31,共4页
在总结我国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改革现状的基础上,界定了我国现阶段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的内涵,提出了深化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改革的综合对策,对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节约灌溉用水具有新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农田灌溉 高效用水 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田灌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世皋 《灌溉排水》 CSCD 1989年第1期1-5,共5页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农业古国,兴修水利、发展灌溉从来是历代安邦治国的一项重大国策,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为世界赞誉的灌溉科学技术成就。四川的都江堰,造就了著名的天府之国;黄河河套灌区,形成了塞外江南;新疆的坎儿井,...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农业古国,兴修水利、发展灌溉从来是历代安邦治国的一项重大国策,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为世界赞誉的灌溉科学技术成就。四川的都江堰,造就了著名的天府之国;黄河河套灌区,形成了塞外江南;新疆的坎儿井,被誉为可与万里长城媲美的四大古代水利工程;安徽的芍坡(即安丰塘蓄水灌溉工程);河北的引漳十二渠;陕西的郑国渠;广西的灵渠;宁夏的唐徕渠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农田灌溉的发展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 灌溉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智慧灌溉技术发展态势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乔冬梅 王景雷 +2 位作者 白芳芳 刘宾 冯俊杰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3-20,38,共9页
随着科技和信息的快速发展,智慧灌溉技术被广泛应用。为了掌握全球智慧灌溉技术的发展态势。针对产学研一条链上的基础研究、工程研究和专利技术开展研究,选取Web of Science的SCI论文数据库、Scopus的EI论文数据库和Dervent Innovatio... 随着科技和信息的快速发展,智慧灌溉技术被广泛应用。为了掌握全球智慧灌溉技术的发展态势。针对产学研一条链上的基础研究、工程研究和专利技术开展研究,选取Web of Science的SCI论文数据库、Scopus的EI论文数据库和Dervent Innovation的专利数据库进行分析。构建智慧灌溉领域的检索词集,分析表现力指数、竞争力指数以及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研究表明,智慧灌溉领域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全球布局,在感知、控制、决策和管理四大方向进行了战略布局,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六大研究方向即干旱胁迫下的灌溉策略、田间试验与水肥效率、水土监测、智能灌溉系统、可持续发展与节水灌溉、水平衡与灌溉用水管理,两大技术方向即实时灌溉控制系统和方法、节水灌溉装置。未来智慧灌溉研究方向逐渐向可持续、规模化发展,在技术布局上秉持深度交叉融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智慧灌溉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多元化全面升级,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质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灌溉 农田 数据库 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春玉米主产区灌溉问题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肖俊夫 刘战东 +2 位作者 刘小飞 刘祖贵 陈玉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7,共4页
干旱是制约春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土壤水量平衡分析,中国春玉米带生长期缺水量从东向西逐渐增高。哈尔滨、长春、沈阳以东地区缺水量在50 mm以下,由此向西逐渐增高,在甘肃河西地区,达到最高值500 mm。据此春玉米主产区可... 干旱是制约春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土壤水量平衡分析,中国春玉米带生长期缺水量从东向西逐渐增高。哈尔滨、长春、沈阳以东地区缺水量在50 mm以下,由此向西逐渐增高,在甘肃河西地区,达到最高值500 mm。据此春玉米主产区可划分为雨养区、灌溉补偿区、干旱区。针对每个区域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灌溉制度与节水灌溉技术组合,为春玉米增产节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缺水量 灌溉制度 节水灌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灌溉系统中的立体污染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8
13
作者 章力建 黄修桥 +1 位作者 仵峰 吴海卿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尚不到15%,全国30%~40%的水源已不符合灌溉水质标准.由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农民不得不引用污水进行灌溉,加之灌溉排水方法不当,使一些灌区的土壤、农作物以至于地下水被严重污染,对这些灌区的饮水及食物安全构成严重威...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尚不到15%,全国30%~40%的水源已不符合灌溉水质标准.由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农民不得不引用污水进行灌溉,加之灌溉排水方法不当,使一些灌区的土壤、农作物以至于地下水被严重污染,对这些灌区的饮水及食物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农田灌溉系统中的立体污染成因及有害物的运移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防治灌溉污染的对策与措施,对于减轻农田环境污染,修复农田生态,保障我国农产品供给和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 立污染体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农田蒸发蒸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顺生 高传昌 +2 位作者 孙景生 费良军 王松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395-17397,17403,共4页
[目的]为夏玉米田间用水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分析垄植夏玉米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条件下不同水分处理棵间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的变化规律,探讨影响棵间土壤蒸发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灌水后,棵间土壤蒸发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后逐渐减小;交... [目的]为夏玉米田间用水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分析垄植夏玉米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条件下不同水分处理棵间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的变化规律,探讨影响棵间土壤蒸发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灌水后,棵间土壤蒸发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后逐渐减小;交替隔沟灌溉灌水后约50%的地表土壤处于干燥状态,可明显减少棵间土壤蒸发,降低无效耗水,提高水分利用率;播种?出苗期,棵间土壤蒸发量占耗水量的比例最高(88%以上),抽雄?灌浆期两者比例最低;影响棵间土壤蒸发的主要因素有:辐射、气温、湿度、风速、土壤含水率等。[结论]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 夏玉米 土壤蒸发 作物蒸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的现状及改革途径 被引量:7
15
作者 沈菊艳 黄宝全 王景雷 《水利经济》 2005年第5期35-37,68,共4页
论述我国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的重要性,讨论我国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发展过程与存在的主要问题:重建设、轻改革、轻管理的倾向仍然存在;对灌区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没有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管理水平落后,缺乏一定的标准... 论述我国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的重要性,讨论我国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发展过程与存在的主要问题:重建设、轻改革、轻管理的倾向仍然存在;对灌区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没有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管理水平落后,缺乏一定的标准;节水法规体系尚不健全。提出改革我国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的途径与对策:提高认识,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水意识的觉醒;加快角色转换,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水管理体制;通过水权、水市场理论的实践推进灌区等用水体制改革;合理进行水价改革,完善水价体系;建立和维护农民自主管理灌溉用水的制度,让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机制;实事求是地选择农田灌溉高效用水机制;抓好试点,注重实效,全面推进水管体制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 高效用水 管理畸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节水灌溉农业建设途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黄修桥 段爱旺 《灌溉排水》 CSCD 1999年第4期1-6,共6页
为解决 2 1世纪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 16亿人口对粮食的巨大需要 ,必须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全面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在分析节水灌溉节水潜力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节水灌溉农业的建设途径。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潜力 措施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年农田灌溉科技发展回顾 被引量:7
17
作者 庞鸿宾 齐学斌 《灌溉排水》 CSCD 1999年第1期1-5,共5页
改革开放20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农田灌溉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章从农田灌溉科技事业、农田灌溉的基础理论研究、高效井灌技术、节水灌溉研究示范与推广、农业水管理体制。
关键词 灌溉科技 基础理论 节水灌溉 水管理 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灌溉限量开采地下水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菊艳 黄宝全 许文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17,共4页
针对山西省运城地区因地下水超采而产生的地面下沉、地裂、农用机井报废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通过计算分析 ,提出了一个既能满足农业发展对水的需求 ,又能维持地下水资源环境平衡的地下水可开采量 ,并就实施限量开采地下水的途径、技术措... 针对山西省运城地区因地下水超采而产生的地面下沉、地裂、农用机井报废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通过计算分析 ,提出了一个既能满足农业发展对水的需求 ,又能维持地下水资源环境平衡的地下水可开采量 ,并就实施限量开采地下水的途径、技术措施、管理机制、水价体系及政策保障等进行了综合分析与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量开采 地下水 农田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灌溉用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被引量:8
19
作者 沈菊艳 黄宝全 王景雷 《水利发展研究》 2005年第4期32-35,共4页
针对现阶段我国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重建轻管、管理落后、法规不健全、缺乏高效用水的政策和调控手段等现状与问题,根据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探讨了现阶段建立我国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体制的意义、指导思想以及应采取... 针对现阶段我国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重建轻管、管理落后、法规不健全、缺乏高效用水的政策和调控手段等现状与问题,根据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探讨了现阶段建立我国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体制的意义、指导思想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用水 农田灌溉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用水与农田灌溉技术变革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开德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4-17,共4页
在提高用水效益,节约灌溉用水为核心的我国农田灌溉技术变革所要求的技术条件即科技储备已基本具备的情况下,还必须解决推动农田灌溉技术变革的机制问题。特别是投入机制问题。建立节水灌溉发展基金,按节水投入成本核算,实行水的有... 在提高用水效益,节约灌溉用水为核心的我国农田灌溉技术变革所要求的技术条件即科技储备已基本具备的情况下,还必须解决推动农田灌溉技术变革的机制问题。特别是投入机制问题。建立节水灌溉发展基金,按节水投入成本核算,实行水的有偿转让,理应成为一项政策确定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用水 灌溉 技术变革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