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科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成彩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9期1234-1236,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APACHE-Ⅱ评分对于产科危重症孕产妇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产科危重症孕产妇476例,回顾性收集并分析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与产科危重症病情有... 目的 探讨改良APACHE-Ⅱ评分对于产科危重症孕产妇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产科危重症孕产妇476例,回顾性收集并分析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与产科危重症病情有关的生理指标,并参照APACHE-Ⅱ评分系统赋值,统计各组改良APACHE-Ⅱ评分,分析不同APACHE-Ⅱ评分患者的预后情况,对比分析预测及实际结果的差异.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者的改良APACHE-Ⅱ评分及归因预后不良危险度均较预后不良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改良APACHE-Ⅱ评分间与预后不良发生率间存在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改良APACHE-Ⅱ评分的升高,预后不良发生率也升高;不同改良APACHE-Ⅱ评分对于预后良好与不良的预测结果与实际人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APACHE-Ⅱ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与预后呈负相关性,采用改良APACHE-Ⅱ评分体系进行病情评估和预后与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危重症 改良APACHE-Ⅱ评分系统 病情评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38例 被引量:34
2
作者 朱前勇 郭伟平 +4 位作者 申沛 赵洪伟 朱芳芳 魏庆军 马保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128-213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S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并评价术后膀胱、直肠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ⅠA2~ⅡA期宫颈癌患者81例,研究组38例采用LSNSRH,对照组43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S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并评价术后膀胱、直肠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ⅠA2~ⅡA期宫颈癌患者81例,研究组38例采用LSNSRH,对照组43例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RH)。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量、宫旁组织和阴道切除长度、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膀胱、直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1)LSNSRH组在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量及宫颈旁组织、阴道切除长度和LR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长于LRH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少于LRH组(P〈0.05)。(2)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所有患者宫颈旁均无肿瘤侵犯,也无淋巴结转移。两组患者随访15~29个月,所有患者健在,均无复发和转移。(3)LSNSRH组术后拔除尿管的平均时间、术后残余尿量小于或等于50 mL的平均时间、尿流动力学结果(尿道闭合压、最大膀胱容量和最大尿流率)、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与LR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LS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有利于术后膀胱、直肠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广泛性子宫切除 保留神经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伟平 申沛 +3 位作者 林耀蕙 朱芳芳 王军 刘勇战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4240-424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有高危因素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178例在该院住院期间有高危因素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A、B、C组。A组64例患者术...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有高危因素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178例在该院住院期间有高危因素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A、B、C组。A组64例患者术后12h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5 000U,每日1次;B组64例患者术后12h应用LMWH 2 500U加丹参20mL,每日1次;C组50例患者术后未预防性应用上述药物。比较3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术后出血情况及凝血指标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3组患者共发生下肢DVT 7例,术后出血9例。A、B、C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分别为0、1.6%和12.0%;A、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4%、3.1%和2.0%,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较术前下降,B、C组变化不大,A组分别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应用LMWH可明显降低有高危因素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VTE发生率,LMWH联合丹参可提高抗凝安全性,不增加术后出血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血栓栓塞 静脉 预防 妇科外科手术 肝素 低分子量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致泌尿系统脏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20
4
作者 申沛 朱前勇 +2 位作者 郭伟平 赵洪伟 朱芳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致泌尿系统脏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1年12月,在该院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致泌尿系统脏器损伤的1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实施手术,主要并发症包括: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致泌尿系统脏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1年12月,在该院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致泌尿系统脏器损伤的1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实施手术,主要并发症包括:术中发生膀胱损伤4例,输尿管损伤2例;输尿管阴道瘘7例,其中术后早期输尿管阴道瘘1例,术后出现晚期输尿管阴道瘘6例;输尿管狭窄1例。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手术范围大,特别是在腹腔镜开展的初期,对镜下子宫颈周围解剖认识不足,且操作不熟练时容易出现泌尿系统脏器损伤并发症。熟悉局部解剖,提高手术操作技巧,积累手术经验是预防泌尿系损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 膀胱损伤 输尿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在有高危因素剖宫产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5
作者 申沛 郭伟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6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产科有高危因素剖宫产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142例有血栓高危因素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1例。试验组术后12 h常规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对照组不采用预防性用药,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产科有高危因素剖宫产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142例有血栓高危因素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1例。试验组术后12 h常规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对照组不采用预防性用药,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及术后出血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剖宫产手术,无切除子宫病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0±6)min,与试验组的(38±4)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试验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1.4%),对照组发生9例(12.7%),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有4例表现为下肢疼痛,3例下肢肿胀,而其余2例无明显临床表现,术后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其中6例发生于左下肢,3例发生于右下肢;其中5例发生于重度子痫前期术后,2例发生于体型肥胖患者,2例发生于长期卧床患者;发生时间主要在术后3~5 d。试验组3例(4.2%)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对照组1例(1.4%)发生产后出血,出血量为500~800 ml;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患者,剖宫产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可明显降低其发生静脉血栓性疾病的风险,且安全有效,不会增加产后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静脉血栓性疾病 低分子肝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89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朱芳芳 申沛 +3 位作者 林耀蕙 赵洪伟 郭伟平 朱前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封闭抗体(BA)的变化及疗效,并分析流产次数、患者年龄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89例BA阴性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观察其治疗后BA的变化及妊娠...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封闭抗体(BA)的变化及疗效,并分析流产次数、患者年龄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89例BA阴性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观察其治疗后BA的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 1患者治疗前BA检测均为阴性,接受免疫治疗3次后,BA转阳者36例(40.4%),免疫治疗6次后BA阳性42例(47.2%)。89例反复性流产患者免疫治疗6次后共转阳78例,转阳率为87.6%。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89例治疗的患者中,有79例获妊娠成功,10例再次发生早期流产,妊娠成功率88.76%(79/89),BA阳性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BA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流产次数≤3次者治疗后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流产次数>3次者(P<0.05);4年龄≤35岁者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年龄>35岁者(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提高BA阴性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再次妊娠成功率及提高BA的阳性率,建议连续自然流产2次或以上者及早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免疫治疗 淋巴细胞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阔韧带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朱芳芳 申沛 +3 位作者 林耀蕙 朱前勇 赵洪伟 郭伟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0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阔韧带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行腹腔镜下阔韧带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其中子宫肌瘤直径3~12 cm,平均直径7.2 cm。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已婚者术前放置举宫器,术中用垂体后叶素减少出血量,术后盆腔内...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阔韧带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行腹腔镜下阔韧带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其中子宫肌瘤直径3~12 cm,平均直径7.2 cm。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已婚者术前放置举宫器,术中用垂体后叶素减少出血量,术后盆腔内放置引流管。结果35例均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45~135 min,平均时间70.5 min。出血量50~220 ml,平均出血量90 ml。肛门排气时间8~30 h,平均排气时间16.5 h。术后住院时间3~6 d,平均住院时间4 d。结论阔韧带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剔除术安全可行,但应掌握腹腔镜下各种手术技巧,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阔韧带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下泌尿功能障碍的病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申沛 朱前勇 王武亮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3年第4期45-47,共3页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是发展中国家女性因癌致死的首要因素。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49万例,我国达到了13.15万例,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健康和生命。经典的PiverⅢ...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是发展中国家女性因癌致死的首要因素。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49万例,我国达到了13.15万例,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健康和生命。经典的PiverⅢ子宫切除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标准术式,5年生存率可达到88%~97%[1]。然而,术后常合并较严重的下泌尿功能障碍包括尿失禁、排尿困难、尿潴留、尿漏、感觉丧失等,其发生比率高达25%~56%。有文献报道,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45.1%的患者出现尿失禁,31.4%的患者出现排尿障碍,22%~57%的患者出现膀胱容量下降,20%的患者术后长期遭受盆底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3]。但是有关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出现下泌尿功能障碍的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一方面与手术导致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损伤有关,另一方面与术后泌尿系及盆底解剖位置改变有关[5]。此外,亦与患者术后放疗、分娩次数、年龄、绝经、肥胖及遗传因素等有关。现就有关早期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出现下泌尿功能障碍的病因研究进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功能障碍 子宫切除术 早期宫颈癌 泌尿道功能障碍 膀胱顺应性 排尿困难 发生比率 宫旁组织 尿漏 后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不孕症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毛旭东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7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2010年5月对104例输卵管阻塞引起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并镜下行输卵管口插管通液术,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 104例患者,第一次通液术后双侧输卵管通畅55...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2010年5月对104例输卵管阻塞引起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并镜下行输卵管口插管通液术,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 104例患者,第一次通液术后双侧输卵管通畅55例,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30例,双侧输卵管阻塞19例。通而不畅30例配合我院特色治疗盆腔灌注及深部热疗,治疗1月后第二次通液术,双侧通畅22例。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方法简便,疗效好,可作为输卵管近端阻塞患者的首选检查和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输卵管阻塞 输卵管插管通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琰 申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916-918,共3页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三大常见死亡原因,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1]。早期子宫内膜癌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愈,但伴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较高,需要通过术后辅助治疗包括放疗...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三大常见死亡原因,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1]。早期子宫内膜癌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愈,但伴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较高,需要通过术后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激素治疗等来减少复发[3]。但目前子宫内膜癌术后的最佳辅助治疗方案尚存争议[3]。研究证实,术后放疗可降低此类疾病的复发率[4],但术后辅助放化疗对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是否优于术后化疗尚不明确。本研究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二中心医院肿瘤科和妇产科的63例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可行有效的子宫内膜癌综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辅助放化疗 高危因素 单纯化疗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疗效 中国人民解放军 术后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学习曲线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耀蕙 申沛 郭伟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778-780,共3页
目的分析妇科医生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由同一术者连续开展的最初5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病例,按照住院开展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A、B、C、D、E组,每组10例,每10例进行一次阶段总结。比较... 目的分析妇科医生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由同一术者连续开展的最初5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病例,按照住院开展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A、B、C、D、E组,每组10例,每10例进行一次阶段总结。比较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的差异。结果 A组和B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长于C、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中出血量大于C、D、E组,A组和B组与C、D、E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3例,主要发生在A组和B组。经过20例手术操作后,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等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学习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是个渐进的过程,具备腹腔镜操作基础的术者完成约20例后开始熟悉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操作,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