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谷胱甘肽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和中毒性肝炎病人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新芳 侯艳宁 +5 位作者 王宝恩 段钟平 崔振宇 王勤环 李莉 王树才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谷胱甘肽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和中毒性肝炎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2例病毒性肝炎和中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iv谷胱甘肽1200mg,qd,对照组61例,iv门冬氨酸钾镁3支(每支10ml),qd,开放组42例,iv谷胱甘肽1... 目的评价注射用谷胱甘肽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和中毒性肝炎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2例病毒性肝炎和中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iv谷胱甘肽1200mg,qd,对照组61例,iv门冬氨酸钾镁3支(每支10ml),qd,开放组42例,iv谷胱甘肽1200mg,qd,疗程4周。结果4周后,治疗组食欲不振、乏力、肝区疼痛、腹胀及黄疸显著减轻(P<0.01)。ALT由(485.91±442.65)U·L-1降到(54.30±39.72)U·L-1(P<0.01);AST由(262.95±288.71)U·L-1下降到(39.68±28.68)U·L-1(P<0.01);总有效率为86.89%。对照组与治疗组类似,总有效率为81.97%(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注射用谷胱甘肽治疗的103例,总有效率为92.23%。结论注射用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和中毒性肝炎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门冬氨酸钾镁 慢性病毒性肝炎 中毒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的药理学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新芳 冯超英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316-320,共5页
198 8年发现了内皮素 (Endothelin ,ET) ,ET有 3种形式的异型体 ,分别称为ET 1、ET 2和ET 3。ET经内皮素转换酶 ,E CEs)作用而激活。激活的ET与其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ET受体分为ETA 和ETB 受体 ,ETB 受体又分为ETB1和ETB2 受体。ET 1... 198 8年发现了内皮素 (Endothelin ,ET) ,ET有 3种形式的异型体 ,分别称为ET 1、ET 2和ET 3。ET经内皮素转换酶 ,E CEs)作用而激活。激活的ET与其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ET受体分为ETA 和ETB 受体 ,ETB 受体又分为ETB1和ETB2 受体。ET 1是至今发现的最强的缩血管物质 ,其缩血管作用是通过ETA 和ETB2 受体介导的 ,ETB1受体介导血管舒张作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有BQ12 3为代表的肽类分子 ,在体内代谢快 ,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限制了它们的临床应用。因此 ,非肽类ET受体拮抗剂取得了重要进展 ,包括磺酰胺类、羟丁内酯类、芳基茚羧酸类与其它结构类。这一类药物有可能成为心血管系统 (包括慢性心衰、心率失常、心室重构、高血压、脑溢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重要药物 ,对肾脏、肺、肝脏疾病及外伤、烧伤等也可能产生良好的作用。ETA/B非选择性受体拮抗剂是否比选择性ETA 受体拮抗剂更优越 ,尚有争论。选择性ETA/B2 受体拮抗剂可能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内皮素转换酶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临床应用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尼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新芳 柯元南 +6 位作者 姜红 魏嘉平 李耘 吴树燕 苏加林 郭静萱 李昭屏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贝尼地平的降压效应及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20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配到贝尼地平组(n=99)和拉西地平组(n=102),第1周口服贝尼地平2mg或拉西地平4mg,4周后舒张压>85mmHg者,贝尼地平... 目的评价国产贝尼地平的降压效应及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20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配到贝尼地平组(n=99)和拉西地平组(n=102),第1周口服贝尼地平2mg或拉西地平4mg,4周后舒张压>85mmHg者,贝尼地平增加到4mg、拉西地平增加到8mg,8周为一疗程。结果贝尼地平组服药8周后SBP和DBP下降(15.51±17.19)和(11.82±9.84)mmHg(P<0.01),拉西地平组SBP和DBP下降(19.26±15.85)和(13.51±7.26)mmHg(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7%和78.4%(P>0.05)。服药8周有效的36例患者继续服药到24周,仍维持88.9%的总有效率。对12例服贝尼地平患者作动态血压资料分析,24h、白天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78%和80%。2药的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分别为10.80%、11.5%(P>0.05)。结论贝尼地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尼地平 拉西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格列奈治疗II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汾 李新芳 +1 位作者 李菊相 温秀琴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评价那格列奈的降糖效应与安全性。方法50例II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分别服用那格列奈或瑞格列奈,共12周。开始剂量那格列奈30mg,tid;瑞格列奈0.5mg,tid。根据血糖水平,在2、4、8周调整药物剂量。最大服药剂量:那格列... 目的评价那格列奈的降糖效应与安全性。方法50例II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分别服用那格列奈或瑞格列奈,共12周。开始剂量那格列奈30mg,tid;瑞格列奈0.5mg,tid。根据血糖水平,在2、4、8周调整药物剂量。最大服药剂量:那格列奈每日360mg,瑞格列奈每日6mg。结果与基础值比较,12周时那格列奈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下降1.09%,空腹血糖(FBG)下降1.11mmol·L-1,餐后2h血糖(PBG)下降4.78mmol·L-1;瑞格列奈对照组HbAlc下降1.27%,FBG2.06mmol·L-1,PBG下降4.43mmol·L-1。2组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分别为16%和4%(P>0.05)。结论那格列奈可使HbAlc、FPG、FPG显著下降,是治疗II型糖尿病的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格列奈 瑞格列奈 Ⅱ型糖尿病 随机双盲平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斯汀缓释片与氯雷他定片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新芳 侯艳宁 +9 位作者 王宁宇 王天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喉科 姚慧颖 李忠茹 张鑫立 纪维纲 郭光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耳鼻喉科 徐先荣 陈伟 谭祖林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 比较咪唑斯汀缓释片与氯雷他定片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双盲、平行对照研究,107例患者随机分为po咪唑斯汀10mg(n=54)组和po氯雷他定10mg(n=53)组,疗程1—2周。结果 咪唑斯汀和氯雷他定均能... 目的 比较咪唑斯汀缓释片与氯雷他定片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双盲、平行对照研究,107例患者随机分为po咪唑斯汀10mg(n=54)组和po氯雷他定10mg(n=53)组,疗程1—2周。结果 咪唑斯汀和氯雷他定均能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经过1周或2周治疗后,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的严重性明显降低,下鼻甲水肿明显改善。患者对两药的耐受性是相同的,两药对心肌的复极均无影响。结论 本研究表明咪唑斯汀与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同样有效和耐受。而且与氯雷他定一样起效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斯汀 氯雷他定 过敏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斯汀缓释片与氯雷他定治疗荨麻疹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新芳 崔东斌 +9 位作者 张青迁 王泓 连石 张海萍 赵威 王培中 赵广 罗卫 李铀 赵庆利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52-354,共3页
目的比较咪唑斯汀缓释片与氯雷他定片治疗荨麻疹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双盲、平行对照研究,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口服咪唑斯汀10mg(n=60)组和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n=60)组,疗程1~2周.结果咪唑斯汀和氯雷他定片均能缓解荨... 目的比较咪唑斯汀缓释片与氯雷他定片治疗荨麻疹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双盲、平行对照研究,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口服咪唑斯汀10mg(n=60)组和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n=60)组,疗程1~2周.结果咪唑斯汀和氯雷他定片均能缓解荨麻疹的症状.经过1~2周治疗后,搔痒明显减轻,血管性水肿明显改善.患者对两药的耐受性是相同的,两药对心肌的复极均无影响.结论咪唑斯汀在治疗荨麻疹方面与氯雷他定片一样有效,而且与氯雷他定片一样起效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斯汀 氯雷他定片 荨麻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