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叶丽姿 乐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4-549,共6页
目前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的个体化方案。由于DTC具有较多惰性癌特性,非手术的药物治疗如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新辅助化疗、中药治疗等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主要就以上DTC常见药物的治疗... 目前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的个体化方案。由于DTC具有较多惰性癌特性,非手术的药物治疗如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新辅助化疗、中药治疗等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主要就以上DTC常见药物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对DTC药物治疗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代谢异常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倪静 乐岭 +5 位作者 向光大 高友兵 王永 叶丽姿 董靖 赵林双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糖类、脂类等能量物质的代谢情况。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确诊的PTC患者78例(PTC组),选择同期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FNAB)的良性结节患者156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糖类、脂类等能量物质的代谢情况。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确诊的PTC患者78例(PTC组),选择同期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FNAB)的良性结节患者156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功能和代谢相关指标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TC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促甲状腺激素(TSH)及尿碘均显著高于BT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886,95%CI0.316—0.507)、BMI(OR=1.411,95%CI0.223-4.063)、FPG(OR=1.913,95%CI0.617~5.248)、尿碘(OR=1.549,95%CI0.750~5.310)是PT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MI、FPG升高及碘过量可能是PTC的危险因素,对TG和TSH水平较高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应高度关注,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 代谢异常 尿碘
原文传递
津力达颗粒预处理对高糖诱导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董靖 乐岭 +5 位作者 向光大 向林 刘敏 倪静 王永 叶丽姿 《微循环学杂志》 2017年第4期6-11,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津力达颗粒预处理对高糖诱导的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MS-1)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S-1及HUVEC株,均随机分为正常浓度葡萄糖(5.5mmol/L)培养组(正常对照组)、高浓度葡萄糖(33mmol/L)... 目的:观察中药津力达颗粒预处理对高糖诱导的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MS-1)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S-1及HUVEC株,均随机分为正常浓度葡萄糖(5.5mmol/L)培养组(正常对照组)、高浓度葡萄糖(33mmol/L)培养组(高糖组)、不同浓度津力达颗粒(12.5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400μg/ml、800μg/ml)预处理24h后再高糖培养组(津力达组),各组平行培养48h后收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包括总凋亡指数(TAI)和早期凋亡指数(EA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MS-1及HUVEC增殖水平(OD值)下降(P<0.01),TAI和EAI升高(P<0.01)。与高糖组比较,津力达组MS-1及HUVEC增殖水平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P<0.01),至津力达浓度800μg/ml时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津力达组MS-1和HUVEC的TAI及EAI则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降低(P<0.01),但尚不能回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中药津力达颗粒升高MS-1及HUVEC增殖水平,降低MS-1及HUVEC的TAI和EAI,从而可能对胰岛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力达颗粒 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果糖膳食对大鼠脂肪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军霞 刁波 +2 位作者 袁紫林 林雪 徐锦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6-162,共7页
目的:观察高果糖膳食对大鼠脂肪组织炎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影响,探讨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炎症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1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果糖组... 目的:观察高果糖膳食对大鼠脂肪组织炎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影响,探讨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炎症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1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果糖组、高果糖+si RNA阴性对照组及高果糖+TLR2-siRNA组,正常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高果糖组以含60%果糖饲料喂养,高果糖+TLR2-siRNA组和高果糖+si RNA阴性对照组大鼠另分别予以TLR2-siRNA和si RNA阴性对照转染。干预14周后,检测大鼠血尿酸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的水平,称取腹部脂肪重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脂肪组织巨噬细胞的浸润,realtime PCR法检测脂肪组织IL-6、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AGT、血管紧张素转化酶1(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1,ACE1)、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2 receptor,AT2R) 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果糖组大鼠血尿酸明显升高,腹部脂肪重量明显增加,血清IL-6、TNF-α、AGT和AngⅡ水平明显升高,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增多,脂肪组织IL-6、TNF-α、MCP-1、AGT、ACE1、AT1R和AT2R的m RNA水平明显升高(P <0. 05);与高果糖组比较,高果糖+TLR2-siRNA组大鼠血尿酸及腹部脂肪重量无明显变化,TLR2蛋白表达显著减低,血清及脂肪组织炎症因子的m RNA水平显著降低,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减少,血清AGT、AngⅡ及脂肪组织RAS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m RNA水平明显下调(P <0. 05)。结论:高果糖膳食上调脂肪组织RAS,其机制可能与TLR2炎症信号通路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 高尿酸血症 脂肪组织 TOLL样受体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体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初步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军霞 向光大 曹红艳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1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及糖代谢紊乱与正常体重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发病的关联。方法测定21例肥胖型NAFL患者(肥胖组)、19例正常体重NAFL患者(正常体重组)空腹基础血浆胰岛素水平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0-180min各点血糖... 目的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及糖代谢紊乱与正常体重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发病的关联。方法测定21例肥胖型NAFL患者(肥胖组)、19例正常体重NAFL患者(正常体重组)空腹基础血浆胰岛素水平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0-180min各点血糖值,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肥胖NAFL组和正常体重NAFL组之间基础胰岛素水平和OGTT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肥胖NAFL类似,高胰岛素血症及糖代谢紊乱在正常体重NAFL的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高胰岛素血症 糖代谢紊乱 正常体重 发病机制 血浆胰岛素水平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NAFL 初步 OGTT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因肾损害患者抗β_1和M_2受体自身抗体检测分析
6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5 位作者 王敏 周子华 向光大 孙慧伶 侯洁 乐岭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6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1β肾上腺素受体(1β-受体)和M2胆碱能受体(M2-受体)自身抗体与不同病因肾损害的关系是否与慢性肾炎(CGN)肾功能衰竭发病有关。方法以合成的1β受体和M2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66例CGN并肾功... 目的探讨1β肾上腺素受体(1β-受体)和M2胆碱能受体(M2-受体)自身抗体与不同病因肾损害的关系是否与慢性肾炎(CGN)肾功能衰竭发病有关。方法以合成的1β受体和M2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66例CGN并肾功能不全患者,31例多囊肾并肾损害患者,58例高血压无肾损害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M2和1β受体自身抗体。结果CGN肾功能不全组抗1β和M2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0%(33/66)和40.9%(27/66),明显高于多囊肾并肾损害组(分别为16.1%和16.1%)、高血压无肾损害组(19.0%和20.7%)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5.0%和17.5%,P<0.01)。结论抗M2和1β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多囊肾疾病 受体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低值耗材的二级库房管理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6
7
作者 史逸秋 孙慧伶 +1 位作者 廖雪晴 熊文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 :建立医用低值耗材的二级库房管理制度,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分析医用低值耗材溢库现状及原因,制定二级库房标准化管理流程及制度,比较实施前后耗材溢库率。结果 :实施医用低值耗材的二级库房管理后,胰岛素专用注射器、5... 目的 :建立医用低值耗材的二级库房管理制度,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分析医用低值耗材溢库现状及原因,制定二级库房标准化管理流程及制度,比较实施前后耗材溢库率。结果 :实施医用低值耗材的二级库房管理后,胰岛素专用注射器、5 mL注射器、20 mL注射器、血糖试纸的溢库率显著降低,1 mL注射器、2 mL注射器、10 mL注射器、胰岛素针头、精密输液器、血气套装、胰岛素泵耗材、透明敷料、一次性鼻导管的溢库率绝对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医用低值耗材的二级库房管理,可有效节约医疗资源,提高科室耗材管理质量,从而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耗材 低值耗材 溢库 二级库房管理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自我注射患者皮下脂肪增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史逸秋 孙慧伶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59,共4页
目的了解胰岛素自我注射患者皮下脂肪增生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胰岛素自我注射的2型糖尿病患者378例,按是否发生皮下脂肪增生分为增生组(163例)和非增生组(215例),采用自制胰岛素注射行为调查问卷对两组进行调查,分析皮下脂... 目的了解胰岛素自我注射患者皮下脂肪增生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胰岛素自我注射的2型糖尿病患者378例,按是否发生皮下脂肪增生分为增生组(163例)和非增生组(215例),采用自制胰岛素注射行为调查问卷对两组进行调查,分析皮下脂肪增生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胰岛素注射时间、注射装置、注射行为等是皮下脂肪增生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皮下脂肪增生的发生与患者胰岛素注射行为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予以充分认识并提供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实现平稳控糖,减少皮下脂肪增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 皮下注射 脂肪增生 注射装置 注射部位 注射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管理系统在初始基础胰岛素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易晓丹 孙慧伶 +1 位作者 张瑜 唐娇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5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糖管理系统在初始使用基础胰岛素控制患者血糖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初始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的住院患者68例,应用血糖管理系统对患者出院后的第1、2、4、8、12周进行电话随访,询... 目的探讨血糖管理系统在初始使用基础胰岛素控制患者血糖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初始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的住院患者68例,应用血糖管理系统对患者出院后的第1、2、4、8、12周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空腹血糖(FPG)、基础胰岛素使用剂量及自护行为变化并记录研究。结果除3例患者失访外,其余患者FPG、基础胰岛素使用剂量、自护能力均有明显的变化,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第12周患者FPG下降明显(P<0.01)。结论血糖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初始基础胰岛素治疗患者出院后相关数据的动态管理与分析,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行为及依从性,进而使其血糖得到了更好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管理 基础胰岛素 糖尿病 空腹血糖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2抗体抑制Snail1高表达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意 赵林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9-944,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2(IL-22)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 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NC)组、DN组、重组IL-22(r IL-22)干预组(DN+r IL-22组)和IL-22中和抗体(anti-IL-22)干预组(DN+anti-IL-22组)。糖尿病造...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2(IL-22)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 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NC)组、DN组、重组IL-22(r IL-22)干预组(DN+r IL-22组)和IL-22中和抗体(anti-IL-22)干预组(DN+anti-IL-22组)。糖尿病造模成功8周后,DN+rIL-22组和DN+anti-IL-22组分别给予rIL-22(200μg/kg)和anti-IL-22(200μg/kg)腹腔注射,NC组和DN组分别给予等量的0.1%牛血清白蛋白腹腔注射,每周2次,连续4周。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血糖、肾功能、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24 h尿肌酐(UCr)水平,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的病理结构改变,qPCR法检测肾脏组织Snail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纤连蛋白(FN)和E-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干预结束后,与NC组小鼠比较,各模型组24 hm-Alb/UCr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相较于DN组,DN+rIL-22组24 hm-Alb和24 hUCr均显著升高(P<0.05);而DN+anti-IL-22组24 hm-Alb、24 h UCr和24 hm-Alb/UCr比值较DN组和DN+rIL-22组均得到改善(P<0.05)。光镜下可见糖尿病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蛋白管型形成和肾小球系膜扩张,DN+rIL-22组上述病变更广泛,而DN+anti-IL-22组病变程度得以改善。qPCR发现糖尿病小鼠Snail1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anti-IL-22阻断4周后Snail1的mRNA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发现DN+rIL-22组细胞外基质蛋白FN较NC组和DN组显著升高(P<0.05),且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显著下降(P<0.05)。结论:IL-22中和抗体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1信号分子高表达,减轻DN小鼠微量白蛋白尿,延缓DN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2 SNAIL1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严重胰岛素抵抗患者新的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杨阳 乐岭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0-424,共5页
目的:报道1例严重胰岛素抵抗病例,在其体内发现新的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1例9岁的男性肥胖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黑棘皮病,收集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胰岛素受体基因(insulin receptor gene,IN... 目的:报道1例严重胰岛素抵抗病例,在其体内发现新的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1例9岁的男性肥胖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黑棘皮病,收集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胰岛素受体基因(insulin receptor gene,INSR)突变结果,并回顾性分析1991年至今国内学者报道的INSR基因突变型。结果:患者有黑棘皮病,实验室检查提示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分子诊断发现先证者及其父亲均为c.1088_1090del的杂合核苷酸变异,此突变为一新的突变类型,该突变可能与患者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有关。结论:对于严重胰岛素抵抗的儿童患者,基因分析有助于进行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受体基因 突变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对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增殖及Nrf2表达和转位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倪静 乐岭 +4 位作者 王永 叶丽姿 向光大 赵林双 董靖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335-1341,共7页
目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近年来尿病患者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发病率显著升高,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与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不同浓... 目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近年来尿病患者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发病率显著升高,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与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对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增殖和Nrf2表达及核转位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5.5、10、25和50mmol/L葡萄糖和甘露醇组、采用siRNA抑制Nrf2表达(siNrf2)并联合25mmol/L葡萄糖(HG+siNrf2)组,同时设阴性转染(Nc-siRNA)联合25mmol/L葡萄糖(HG+Nc-siRNA)组,MTT法分别检测上述各组在12、24、36和48h时K1细胞的增殖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总Nrf2及细胞核中Nrf2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分析各组Nrf2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 10、25和50mmol/L葡萄糖影响K1细胞增殖,F=6.712,P<0.01,且随时间延细胞增殖亦发生改变,F=25.773,P<0.01,各组细胞增殖率均至24h时达峰值,分别与正糖组(5.5 mmol/L葡萄糖)比较,均P<0.001。25mmol/L葡萄糖(HG组)干预24h最利于K1细胞增殖,达峰值后各组葡萄糖促增殖作用逐渐下降。12h时,HG+siRNA组细胞增殖率为(90.89±4.21)%,与HG组(121.43±5.57)%比较,显著降低,P<0.05;24h时,HG+siRNA组细胞增殖率为(74.53±4.68)%,与HG组(148.76±5.19)%比较,显著下降,P<0.01;36h时,HG+siRNA组细胞增殖率为(65.32±5.29)%,与HG组(134.34±2.77)%比较,显著下降,P<0.01;48h时,HG+siRNA组细胞增殖率为(61.29±5.20)%,与HG组(131.35±2.49)%比较,亦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均意义,P<0.01。HG+Nc-siRNA组增殖率,在各时间点均较HG组无明显改变,P>0.05。HG组在24和48h时,总Nrf2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869±0.075)、(0.678±0.052),与NG组(24h:0.423±0.042,48h:0.419±0.038)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01。24和48h时,HG组K1细胞核中Nrf2(Nucleus-Nrf2)分别为(0.725±0.041)、(0.526±0.049),较NG组(24h:0.302±0.038,48h:0.310±0.018)显著上调,F值分别为157.83、49.13,均P<0.01;两两比较,均P<0.01。24和48h时,HG组Nrf2细胞核分布比例分别为(91.2±3.5)%、(52.0±4.0)%,均显著高于NG组24h的(21.6±4.5)%,48h的(16.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G组和各甘露醇组均无上述改变,P>0.05。结论葡萄糖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改变K1细胞增殖,这可能与Nrf2蛋白表达及核转位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 甲状腺乳头状癌 高糖 增殖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1例报告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倪静 乐岭 +1 位作者 谢森 陈信坚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4,共4页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lymphoma,PAL)为原发性结外淋巴瘤中极为罕见的类型,迄今为止国外文献报道不足200例,国内仅有个案报道。PAL具有高侵袭性、高代谢性、低血供和预后差等特点。由于PAL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及...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lymphoma,PAL)为原发性结外淋巴瘤中极为罕见的类型,迄今为止国外文献报道不足200例,国内仅有个案报道。PAL具有高侵袭性、高代谢性、低血供和预后差等特点。由于PAL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显著特异性,容易延误就诊时机,影响预后。B超或CT引导下肾上腺穿刺活检便于获取病理标本,明确诊断,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可一定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期。近期本院收治1例老年男性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患者,现将病例报告如下,并依据现有文献,对其发病机制、病理及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 穿刺活检 病理
原文传递
糖尿病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倪静 乐岭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0-672,共3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近年来因超声检查的普及,PTC的患病率和诊断率明显升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PTC与糖尿病共病的表现尤为突出,氧化应激、慢性炎症反应、高血糖、IR、肥胖及高血脂、维生素D缺乏...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近年来因超声检查的普及,PTC的患病率和诊断率明显升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PTC与糖尿病共病的表现尤为突出,氧化应激、慢性炎症反应、高血糖、IR、肥胖及高血脂、维生素D缺乏和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等危险因素可通过打破细胞内氧化/抗氧化平衡、诱导炎症因子聚集、转换细胞合成代谢途径及异常激活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维生素D等信号途径促进PT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尿酸通过TLR2炎症信号通路上调脂肪细胞肾素-血管紧张素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军霞 刁波 +2 位作者 袁紫林 林雪 徐锦秀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84-689,共6页
目的探讨尿酸调控脂肪细胞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脂肪细胞以不同浓度尿酸(0、1、5、10、15 mg/dl)干预不同时间(0、12、24、48、72 h)。部分前脂肪细胞转染siRNA-Toll样受体2(TLR2)或其阴性... 目的探讨尿酸调控脂肪细胞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脂肪细胞以不同浓度尿酸(0、1、5、10、15 mg/dl)干预不同时间(0、12、24、48、72 h)。部分前脂肪细胞转染siRNA-Toll样受体2(TLR2)或其阴性对照,分化成熟后予以10 mg/dl尿酸干预48 h。实时PCR法检测TLR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转化酶1(ACE1)、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T2R)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TLR2、核因子κB(NF-κB)信号分子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及细胞裂解液AngⅡ水平。结果脂肪细胞TLR2 mRNA水平随着尿酸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10 mg/dl尿酸干预的脂肪细胞,随着时间的延长TLR2 mRNA逐渐升高,但72 h反而降低;高尿酸明显上调脂肪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MCP-1)和RAS各组分(AGT、ACE1、AT1R、AT2R、AngⅡ)的表达;脂肪细胞转染siRNA-TLR2后TLR2、NF-κB表达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下降,RAS各组分表达减少。结论尿酸部分通过TLR2/NF-κB信号通路上调脂肪细胞局部RAS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TOLL样受体2 炎症 脂肪细胞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原文传递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6
作者 叶丽姿 乐岭 任勇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32-123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老年男性患者因颈部肿物进行性增大伴声音嘶哑入院,术前行细针穿刺活检考虑为甲状腺恶性病变,术后确...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老年男性患者因颈部肿物进行性增大伴声音嘶哑入院,术前行细针穿刺活检考虑为甲状腺恶性病变,术后确诊为双侧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并化疗,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PTL临床较罕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或漏诊。高度怀疑PTL者,应行病理组织活检结合免疫组化明确诊断,并根据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年龄等选择最佳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瘤
原文传递
GLP-1对血管重构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永 乐岭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8年第1期23-25,39,共4页
血管重构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表型转换和过度增殖是导致其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大量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可通过调控血糖、抑制内膜增生、调控线粒体动力学等方式参与调节VSMC的功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血管再狭... 血管重构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表型转换和过度增殖是导致其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大量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可通过调控血糖、抑制内膜增生、调控线粒体动力学等方式参与调节VSMC的功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血管再狭窄,其在血管重构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受到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血管重构 血管平滑肌细胞
原文传递
让孩子远离糖尿病
18
作者 向光大 《糖尿病之友》 2006年第6期26-26,共1页
糖尿病会给孩子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如男孩将来可能有性功能障碍、女孩容易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等。浙江省儿童医院近年来对约100名糖尿病患儿做了调查.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4个月.最大的21岁,病程最长的达13年.最短的只有一个月。调查... 糖尿病会给孩子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如男孩将来可能有性功能障碍、女孩容易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等。浙江省儿童医院近年来对约100名糖尿病患儿做了调查.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4个月.最大的21岁,病程最长的达13年.最短的只有一个月。调查显示:因为患病,85%的患儿较同龄孩子更具有自卑感和羞愧感;65%的患儿抱怨没人喜欢自己,情绪容易波动。加上孩子从小就要接受治疗,如频繁地血糖监测和药物注射、不能随意吃自己喜爱的食物等,使糖尿病患儿的心理状态更加悲观和消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孩子 浙江省儿童医院 泌尿系统感染 功能障碍 药物注射 血糖监测 心理状态 患儿 自卑感
原文传递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程杨阳 张军霞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0-172,共3页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是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中的一员。研究发现,CTRP3不仅具有抗炎、减轻缺血损伤的作用,而且可以对抗IR,增加IS。本文就CTRP3与IR相关性疾病间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脂肪因子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2型 肥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