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严重皮肤撕脱伤的分型和处理对策 被引量:28
1
作者 杨润功 张伟佳 +1 位作者 郑晓勇 侯树勋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7年第2期73-7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严重皮肤撕脱伤的功能挽救方案。方法2000年12月~2005年6月,对68例因交通伤所致的下肢严重皮肤撕脱伤患者,在彻底清创基础上,进行骨折固定、血管神经修复,然后采用四种处理方法进行创面皮肤覆盖:⑴皮肤原位缝合;⑵急诊植... 目的探讨下肢严重皮肤撕脱伤的功能挽救方案。方法2000年12月~2005年6月,对68例因交通伤所致的下肢严重皮肤撕脱伤患者,在彻底清创基础上,进行骨折固定、血管神经修复,然后采用四种处理方法进行创面皮肤覆盖:⑴皮肤原位缝合;⑵急诊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⑶延迟一期修复,即急诊清创后观察3~7天,再进行第二次清创,采用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⑷晚期处理,对因一期处理不当致皮肤坏死或形成皮下囊肿病例采用再次返削植皮。结果所有肢体均成活。本组病例随访6个月~5年,皮肤创面均完全覆盖。优:肢体外形好,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在正常范围,足部血运及感觉正常,38例;良:肢体外观正常,膝、踝关节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足部血运及感觉正常,23例;差:肢体变细,膝、踝关节活动范围有不同程度受限,足部血运及感觉正常,7例;优良率89.7%。结论准确判断脱套伤所累及组织的伤情,安排周密的术前计划,树立全程康复观念以及合理选用创面修复方法,是确保脱套伤肢体功能获得最大程度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皮肤撕脱伤 交通事故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地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股骨干骨折患者30例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洪磊 吾木尔别克 李文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1期1759-1762,共4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喀什地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治疗的伴有股骨干骨折后遗症的脊髓灰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AO/OTA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类。探讨治疗疗效以及骨折AO/OTA分类与疗效的相... 目的总结和分析喀什地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治疗的伴有股骨干骨折后遗症的脊髓灰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AO/OTA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类。探讨治疗疗效以及骨折AO/OTA分类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0例,AO/OTA分类结果为3.2A型10例,3.2B型13例,3.2C型7例。均实施钢板内固定治疗。三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0.0%,92.3%和85.7%。三组治疗优良率组间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χ2=0.748,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对于不同类型的喀什地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股骨干骨折患者患者治疗均有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后遗症 股骨干骨折 钢板内固定 喀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住院患者1027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5
3
作者 杨枭雄 于前进 +4 位作者 秦江 李忠海 宋科冉 任东风 唐家广 《脊柱外科杂志》 2016年第5期301-305,共5页
目的:分析本院脊髓损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9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27例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致伤原因分为8组。交通事故(321例)、高处坠落(288例)、重物撞击(144例)、摔伤(131例)、疾病(109例... 目的:分析本院脊髓损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9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27例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致伤原因分为8组。交通事故(321例)、高处坠落(288例)、重物撞击(144例)、摔伤(131例)、疾病(109例)、血管畸形(12例)、锐器/火器伤(11例)及其他(11例),并对性别、年龄、损伤程度、损伤节段、并发症及合并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损伤患者年龄4-83(42.5±12.4)岁;总体上男女比例为3.6∶1。交通事故伤是主要致伤原因(321例,31.26%),锐器/火器伤比例最低(11例,1.07%)。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诊断的患者共818例(79.65%),ASIA分级占前3位的依次为A级(355例,34.57%)、C级(182例,17.72%)、D级(166例,16.16%)。在高处坠落伤组中,坠落高度为(5.04±3.05)m,且坠落高度与损伤节段具有相关性(P〈0.05)。脊髓损伤并发症占前3位的依次是褥疮(88例,8.57%)、肺炎(73例,7.11%)和泌尿系感染(61例,5.94%),高血压(69例,6.72%)是脊髓损伤患者的首要合并症。结论应建立并完善脊髓损伤救治平台,全方位防治脊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流行病学因素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名胜 吴叶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0-304,共5页
腰痛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该病患者在骨科门诊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引发腰痛的各种原因中,由于椎间盘本身病变引起的腰痛约占39%。腰椎间盘内部各种病变刺激椎间盘内的疼痛感受器产生的腰痛被定义为椎间盘源性腰痛。对于椎间盘源... 腰痛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该病患者在骨科门诊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引发腰痛的各种原因中,由于椎间盘本身病变引起的腰痛约占39%。腰椎间盘内部各种病变刺激椎间盘内的疼痛感受器产生的腰痛被定义为椎间盘源性腰痛。对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各种文献报道结果并不一致。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椎间盘源性腰痛的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优缺点,为医务工作者选择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AH1介导TRB3的泛素化和降解
5
作者 周颖 侯树勋 张令强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利用酵母回转实验和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SIAHI和TRB3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探讨其功能相关性。方法将全长形式的TRB3基因和SIAH1基因分别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DBLeu和pPC86中,共转化至MaV203酵母感受态细胞,验证其相互作用,然后分别构... 目的利用酵母回转实验和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SIAHI和TRB3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探讨其功能相关性。方法将全长形式的TRB3基因和SIAH1基因分别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DBLeu和pPC86中,共转化至MaV203酵母感受态细胞,验证其相互作用,然后分别构建至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和pFLAG—CMV-2中,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通过体内泛素化实验检测SIAH1对TRB3蛋白稳定性及泛素化修饰的影响。结果通过在酵母细胞中的回转实验和HEK293rr细胞中的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了TRB3与SIAH1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体内泛素化实验证实了S1AH1介导了TRB3的泛素化修饰和降解。结论证实了TRB3与SIAH1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发现SIAH1介导了TRB3的泛素化修饰和降解,为TRB3蛋白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TRB3 SIAH1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