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营区食堂HACCP体系的建立和日常监督检查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贾琳 魏同伟 +1 位作者 李静 刘明月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9期4-8,共5页
近年来,集体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持续升高。营区食堂作为负责部队后勤保障和营养供给的内部机构,维系着军人的体质健康和营养均衡,因此保障营区食堂的食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通过在营区食堂建立和实... 近年来,集体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持续升高。营区食堂作为负责部队后勤保障和营养供给的内部机构,维系着军人的体质健康和营养均衡,因此保障营区食堂的食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通过在营区食堂建立和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体系,分析营区食堂餐食生产各工序中的食品安全危害,确定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并建立HACCP计划表,以期为营区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此外,HACCP计划的实施离不开日常监督检查,完善其检查机制将会对食品安全管理产生积极的效应,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区食堂 食品安全 HACCP计划 检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执行重大军事活动联合卫勤保障任务的实践与思考
2
作者 孙碧红 杨莉 +3 位作者 贾伟 李云霞 张艳 李定辰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军队医院平时担负着保障官兵和人民群众健康,以及各种应急突发事件的抢救任务;战时则担负卫勤保障、救护伤员的任务。2020年某医院在执行重大军事活动卫勤保障任务中首次提出了“联合卫勤保障”的新工作模式,即:分院区与分院区、分院区... 军队医院平时担负着保障官兵和人民群众健康,以及各种应急突发事件的抢救任务;战时则担负卫勤保障、救护伤员的任务。2020年某医院在执行重大军事活动卫勤保障任务中首次提出了“联合卫勤保障”的新工作模式,即:分院区与分院区、分院区与后方综合医院、医院与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保障的新模式。联合卫勤保障统筹调配多单位、多部门、大量人员和物资,指导落实各项卫勤保障工作。军事活动现场医疗防疫组克服季节性疾病高发且种类多样、医疗任务多、保障对象数量多且年龄跨度大等实际困难,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卫勤保障工作。保障期间无医疗差错,无传染病疫情发生,圆满完成了此次重大活动卫勤保障任务。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任务 季节性疾病 医疗防疫 医疗差错 应急突发事件 传染病疫情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综合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八大处地区春季花粉过敏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莉 涂晓娟 +5 位作者 马琳 周睿 马永升 王瑞 盛英文 刘喜花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八大处地区春季花粉过敏症的临床特点,为制定综合性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比对空气春季花粉监测结果与门诊过敏患者人数,在花粉浓度高峰期进行患者症状问卷调查。结果门诊过敏患者人数随空气中花粉浓度的变化而变化,进行... 目的分析北京八大处地区春季花粉过敏症的临床特点,为制定综合性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比对空气春季花粉监测结果与门诊过敏患者人数,在花粉浓度高峰期进行患者症状问卷调查。结果门诊过敏患者人数随空气中花粉浓度的变化而变化,进行问卷调查的春季鼻结膜炎过敏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57.4%病程在3年以内,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春季发作。10.3%的患者曾进行过敏原检测,2.9%的患者进行了脱敏治疗。春季过敏性鼻结膜炎患者的症状几乎全部累及眼、鼻两个器官(100%和97.1%),58.8%的患者伴有咽部症状,39.7%的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17.6%的患者伴有皮肤症状,见表2。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为“眼+鼻”(33.8%),其次为“眼+鼻+咽+呼吸道”(23.5%)和“眼+鼻+咽”(17.6%)。结论北京八大处地区春季3月出现的树木花粉播散导致了花粉症的流行,主要累及眼鼻部,在临床中应当根据地区特点采取综合性预防和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处地区 春季花粉症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联合血清S100A10和CST1在早期肺癌中的筛查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宇 安杨 +1 位作者 赵微 褚杨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究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联合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A10(S100A10),胱抑素SN(CST1)在早期肺癌中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本院收治的497例肺部结节患者,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病变患者86例,肺癌患者411例。... 目的探究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联合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A10(S100A10),胱抑素SN(CST1)在早期肺癌中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本院收治的497例肺部结节患者,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病变患者86例,肺癌患者411例。对患者进行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100A10、CST1水平。用ROC曲线分析血清S100A10、CST1水平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用四格表法分析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联合血清S100A10、CST1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患者血清S100A10、CST1水平高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血清S100A10、CST1水平诊断早期肺癌的AUC为0.729、0.707,敏感性为67.64%、53.04%,特异性为69.77%、81.40%。CT低剂量扫描诊断敏感性为89.29%(367/411),特异性为73.26%(63/86),准确度为86.52%(430/497),其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值=0.570,P<0.05)。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联合血清S100A10、CST1早期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97.32%(400/411),特异性为67.44%(58/86),准确度为92.15%(458/497),三者联合对早期肺癌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0.703,P<0.05)。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联合血清S100A10、CST1诊断早期肺癌的敏感性和准确度显著高于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S100A10、CST1单独诊断。结论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联合血清S100A10、CST1水平诊断早期肺癌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三者联合诊断可能对早期肺癌筛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 S100钙结合蛋白A10 胱抑素SN 早期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营养因子-1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其他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菲娅 张冬青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597-602,共6页
心肌营养因子-1(CT-1)作为白介素-6超家族细胞因子的重要一员,在不同的组织和细胞类型上具有多种效能,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协同发挥作用,在体内多个脏器均有表达。现已证实CT-1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些年CT-1与肿瘤,骨代... 心肌营养因子-1(CT-1)作为白介素-6超家族细胞因子的重要一员,在不同的组织和细胞类型上具有多种效能,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协同发挥作用,在体内多个脏器均有表达。现已证实CT-1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些年CT-1与肿瘤,骨代谢等疾病相关性研究逐渐增多,并证实其血浆浓度在多种疾病中高表达,CT-1是一种很有研究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阐述CT-1的生物作用,在不同疾病诊断、监测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营养因子 心血管疾病 肿瘤 代谢性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常见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张辉 李泱 刘传斌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624-627,共4页
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有多病共存现象,而合并心血管疾病(CVD)最为常见,是其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其心血管保护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在老年T2DM与CVD共病的治疗上展现出良好... 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有多病共存现象,而合并心血管疾病(CVD)最为常见,是其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其心血管保护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在老年T2DM与CVD共病的治疗上展现出良好的前景。本文就SGLT2i在T2DM合并心力衰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常见CVD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老年共病 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7
作者 蔡乐 刘传斌 +6 位作者 高媛 王天琳 曹丰 梁锦湄 刘淼 陈孟莉 范利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调研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关干预措施,为促进合理用药和实施优质药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法,对国内多地区共15家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问卷调查,调研内容主要包括患者... 目的调研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关干预措施,为促进合理用药和实施优质药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法,对国内多地区共15家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问卷调查,调研内容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用药认知情况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评估,分析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007份,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率为4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用药认知水平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OR=0.653,95%CI 0.454~0.941,P=0.022;OR=0.740,95%CI 0.550~0.994,P=0.046;OR=0.591,95%CI 0.438~0.797,P=0.001)。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整体水平较差,导致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复杂多样,可通过开展用药宣教、加强随访等提高老年患者用药认知水平和治疗重视程度,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 用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的非遗传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阮燕萍 张磊 +1 位作者 刘晓伟 何怡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668-671,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母体及胎儿相关因素。方法入组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且其胎儿诊断为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孕妇(胎儿异常组,n=158),并连续入组同期胎儿心脏超声提示正... 目的探讨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母体及胎儿相关因素。方法入组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且其胎儿诊断为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孕妇(胎儿异常组,n=158),并连续入组同期胎儿心脏超声提示正常的孕妇(胎儿正常组,n=485)。收集孕妇的社会人口统计学和生活方式特征以及胎儿因素。使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评估各种因素与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之间的关系。结果胎儿异常组孕妇年龄略低于胎儿正常组孕妇,检查时的孕周小于胎儿正常组(P均<0.05)。另外,胎儿异常组孕妇孕早期上呼吸道感染及精神应激的比例高于胎儿正常组(P均<0.05)。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中法洛四联症占39.2%、右室双出口18.4%、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或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占15.8%,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占13.9%,共同动脉干占6.3%,主动脉弓离断占6.3%。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体孕早期上呼吸道感染(OR=1.97,95%CI:1.14~3.40,P=0.016)和精神应激(OR=3.74,95%CI:1.02~13.8,P=0.047)是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孕早期上呼吸道感染与精神应激与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相关。因此,对于患有这些因素的女性,应加强孕期管理和产前咨询,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 胎儿超声心动图 母体疾病 精神应激 孕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心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阮燕萍 张磊 +1 位作者 刘晓伟 何怡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ApHCM)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AD)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组2011年4月至2019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胸痛入院治疗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25例,其中40例行冠脉CTA检查,8...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ApHCM)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AD)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组2011年4月至2019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胸痛入院治疗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25例,其中40例行冠脉CTA检查,85例行冠脉造影检查,其中确定冠脉狭窄≥50%者38例,该组为CAD组(观察组),平均年龄65.5岁,男性比例71.1%,其余87例为非CAD组(对照组),平均年龄60.3岁,男性比例为75.9%。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治疗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pHCM患者冠心病的相关因素。结果与非CAD组相比,CAD组年龄更大、高胆固醇血症比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比例更高(P<0.05)。与CAD组相比,非CAD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更大、左室心尖部厚度更厚(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高胆固醇血症(OR=3.900,95%CI:1.698~8.961,P=0.001)、年龄(OR=1.048,95%CI:1.008~1.089,P=0.018)是该人群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是影响ApHCM的关键因素之一,且发生率较高,而高胆固醇血症和年龄是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其积极控制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冠心病 高胆固醇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形态学特征与CT灌注成像定量参数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宇 褚杨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对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结节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肺结节(良性组)91例,早期肺癌(恶性组)36例,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CT灌注成像,记录患者CT形态学特征、CT灌注成像参...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对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结节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肺结节(良性组)91例,早期肺癌(恶性组)36例,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CT灌注成像,记录患者CT形态学特征、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量(BF)、血容积(BV)、通透性(PMB)、平均通过时间(MTT)],应用ROC曲线确定临界值,评价CT定性指标及定量指标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肺结节深分叶征、细小毛刺征、棘突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CT灌注参数中BF、BV、PMB、MTT水平均较良性组明显升高(P<0.05);BF、BV、PMB、MTT诊断早期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702、0.916、0.841,对应诊断临界值分别为68.65 ml/(100 ml/min)、5.75ml/100 ml、8.90 ml/(100 ml/min)、7.95 s。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定性指标诊断早期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722、0.945、0.882,CT灌注成像定量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861、0.813、0.827,二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972、0.791、0.843。结论 64层螺旋CT形态学特征及CT灌注成像定量参数对肺结节良恶性均有一定诊断价值,且二者联合检查能提高早期肺癌诊断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灌注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鼻骨患者CT检查的过屈过伸位模具设计
11
作者 杨磊 杨存 +4 位作者 宗会迁 董金辉 齐倩 韩学芳 申俊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266-271,共6页
目的为了解决CT检查中患者颈椎较大难度弯曲的技术问题,实验研究并制作了一种过屈过伸位模具并应用于临床。方法选用3E椰棕和羊绒/竹炭面料、高弹中空棉及环保乳胶材料。选择40例鼻骨扫描患者,其中20例为使用模具患者,20例为未使用模具... 目的为了解决CT检查中患者颈椎较大难度弯曲的技术问题,实验研究并制作了一种过屈过伸位模具并应用于临床。方法选用3E椰棕和羊绒/竹炭面料、高弹中空棉及环保乳胶材料。选择40例鼻骨扫描患者,其中20例为使用模具患者,20例为未使用模具患者。对正常人的生理弯曲弧度进行测算,依据其生理曲线深度,设计一种符合人体颈椎特点的凸型或凹型模具,用于行过屈或过伸位鼻骨检查。模具支撑材料采用3E椰棕填充,外部用羊绒/竹炭面料、高弹中空棉及乳胶包裹。采用过屈、过伸位模具对鼻骨患者进行螺旋CT(MSCT)扫描。扫描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两名医学影像科诊断医生对图像质量的评分。结果过伸模具(凹型)颈椎处高度设计为10 cm、宽31 cm、厚度5 cm,满足不同患者的颈椎深度。过屈位模具(凸型)顶部高度25 cm、宽度31 cm、厚度5 cm。行冠状位鼻骨MSCT检查时,颈部安装过屈过伸位模具,鼻骨结构较常规检查显示更加充分,极大提高了临床的诊断效率,减少了误诊率。患者舒适满意度100%;两名影像科医生分别进行图像质量评分,使用模具图像质量评分高于未使用模具的图像质量评分。结论该模型的应用采用棕榈材质,外包橡胶软垫,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增加了患者舒适度的同时,解决了患者不能长久保持过屈过伸位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影像 过屈过伸 模具 CT 颈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12
作者 王红丽 尹丽娟 +2 位作者 吴海苗 李金华 赵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106-107,共2页
本文主要针对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法后,对护理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判定。方法:抽取82例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诊治的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均分两组后进行研究。研究主要针对两组护理措施,常规护理... 本文主要针对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法后,对护理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判定。方法:抽取82例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诊治的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均分两组后进行研究。研究主要针对两组护理措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及优质护理(观察组),同时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梗阻缓解时间、体征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及价值。结果:患者梗阻缓解时间、体征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情况以观察组更具优势性,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观察组(95.12%)治愈率、(97.56%)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73.17%)治愈率、(73.17%)护理满意度显高,数据经过分析,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措施以其全面、科学的护理方式,使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愈率得到全面提升,促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给出较高的评价,显著的效果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最大面积狭窄率联合冠周脂肪CT衰减指数可预测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 被引量:19
13
作者 单冬凯 王更新 +3 位作者 王玺 丁熠璞 陈韵岱 杨俊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88-994,共7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CCTA)指标与冠周脂肪CT衰减指数(FAI)在预测冠脉血流动力学异常方面的联合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2019年于解放军总医院接受CCTA检查,并于1月内行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的患者。从血管水平检...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CCTA)指标与冠周脂肪CT衰减指数(FAI)在预测冠脉血流动力学异常方面的联合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2019年于解放军总医院接受CCTA检查,并于1月内行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的患者。从血管水平检测CCTA指标,包括斑块分布、冠脉血管钙化积分、病变长度、最大直径狭窄率、最大面积狭窄率(MAS)、总斑块负荷,并测量冠周FAI和基于机器学习的CT-FFR。有创FFR≤0.8被认为存在病变特异性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结果回顾性入组99例患者,共计血管124支。从血管水平,FFR≤0.8组的冠脉血管钙化积分,最大直径狭窄率、MAS和总斑块负荷均显著高于FFR>0.8组,冠周FAI(P<0.01)和CT-FFR(P<0.01)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诊断试验显示,MAS联合冠周FAI的AUC达到0.818,与CT-FF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结论MAS与冠周FAI联合应用对鉴别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CT-FFR技术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最大面积狭窄率 CT造影 血流储备分数 脂肪组织 脂肪CT衰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前外周血炎性标志物对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静 马希雅 +5 位作者 高红军 杨绍兴 秦海峰 王红 梁伟林 刘晓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95-400,共6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外周血炎性标志物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预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目的:探讨治疗前外周血炎性标志物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预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142例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的最佳临界值,应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各变量的预测价值。结果:NLR、PLR、SII和LMR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60、167.32、687.39和3.13。根据最佳临界值分别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高NLR、PLR和SII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及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均显著低于低值组中相应值,高LMR组mPFS及mOS较低LMR组延长。结论:治疗前升高的NLR、PLR、SII和降低的LMR可能与接受靶向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炎性标志物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冯特 熊琦 +1 位作者 安东立 盛英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7期872-87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以下简称我中心)收治的13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以下简称我中心)收治的13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统计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和构成比等)及相关影响因素(住院时间、使用激素、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病变血管支数等),探讨院内感染防控对策。结果13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40例,其中呼吸系统感染15例,泌尿系统感染12例,消化系统感染8例,血液系统感染5例。40例感染患者中,培养病原菌6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6株(57.14%);革兰阳性菌22株(34.92%);真菌5株(7.9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使用激素、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病变血管等因素均是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性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多支病变血管等因素是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性因素(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其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主要是呼吸系统,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相关因素为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多支病变血管。治疗中,应加强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侵入性操作时长和次数,加强营养支持和护理干预,从而降低院内感染发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院内感染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佳莉 乐宇 高兴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将观察组分为四个亚组:NYHAⅠ级组(12例),NYHAⅡ级组(39例),NYHAⅢ级组(43例)和NYHAⅣ级组(46例)。比较各组间患者的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MA)、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左心室短轴收缩率(LVFS)水平,并对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UACR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UMA、UACR、SCr、NT-proBNP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NYHA分级越高,增加程度越明显;观察组LVEF、LVFS明显低于对照组,且NYHA分级越高降低越明显。观察组LEVDd明显高于对照组,且NYHA分级越高增加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YHA分级UAC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测定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尿肌酐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NYHA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CT特征的机器学习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蔚然 王蓉 +1 位作者 王更新 单冬凯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9期702-706,共5页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作为冠心病的一线诊断工具,不但可以评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程度,也可以进一步分析斑块组成、形态和易损性,而基于CCTA图像的冠周脂肪CT定量检测则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炎症情况,用于综合评估心血管事件远期风险。...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作为冠心病的一线诊断工具,不但可以评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程度,也可以进一步分析斑块组成、形态和易损性,而基于CCTA图像的冠周脂肪CT定量检测则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炎症情况,用于综合评估心血管事件远期风险。在此基础上,随着人工智能和影像组学技术的发展,冠心病患者个体化危险分层和治疗决策的制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机器学习技术,该技术可以深度挖掘组织影像标志物,整合临床、生物学和CCTA影像学信息,构建精准无创预测模型,为进一步精确评估心血管风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详细综述了CCTA检查在检测定量斑块易损性及冠状动脉炎症中的作用,并简要总结了基于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T血管造影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清火抗毒丸中6种成分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颖 张金玲 +4 位作者 顾艳丽 张旭东 杨彩静 郭慧青 徐佳璐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5-683,共9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清火抗毒丸中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迷迭香酸、蒙花苷的含量。方法采用Thermo OD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为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清火抗毒丸中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迷迭香酸、蒙花苷的含量。方法采用Thermo OD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为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20 nm。以绿原酸为内参物,计算其他5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迷迭香酸、蒙花苷分别在质量浓度为3.188-102.0 mg·L^(-1)、0.3531-11.30 mg·L^(-1)、12.50-400.0 mg·L^(-1)、2.313-74.00 mg·L^(-1)、1.313-42.00 mg·L^(-1)、1.188-38.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100.1%(0.57%)、95.9%(2.0%)、99.5%(0.33%)、98.7%(0.9%)、99.7%(0.46%)、100.5%(1.1%)。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采取一测多评法测得的含量与外标法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不但稳定而且可靠,可用于清火抗毒丸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火抗毒丸 绿原酸 咖啡酸 木犀草苷 3 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迷迭香酸 蒙花苷 一测多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功能学评价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栗竞 单冬凯 王凡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8期812-816,共5页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是临床中常用的稳定性冠心病诊断技术.单纯依靠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确诊的解剖学病变并不足以解释部分冠心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心肌灌注和血流储备分数技术,从功能学角...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是临床中常用的稳定性冠心病诊断技术.单纯依靠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确诊的解剖学病变并不足以解释部分冠心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心肌灌注和血流储备分数技术,从功能学角度弥补了单纯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的不足.现从技术原理、研究证据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此两种新技术进行简要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灌注 血流储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石景山区预防接种门诊资源配置现状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立昆 贾琴 李艳辉 《华南预防医学》 2024年第6期524-527,共4页
目的 分析北京市石景山区免疫规划门诊资源配置情况,为提升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北京市石景山区20家预防接种门诊2022年的资源配置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石景山区20家接种门诊全都具备各种... 目的 分析北京市石景山区免疫规划门诊资源配置情况,为提升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北京市石景山区20家预防接种门诊2022年的资源配置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石景山区20家接种门诊全都具备各种功能分区,各门诊使用面积中位数为160.00(147.50)m^(2)。各门诊电脑、打印机数量的中位数分别为4.00(2.00)、4.00(2.75)台,医用冰箱、普通冰箱、台式医用冰箱、冷藏转运箱数量的中位数分别为4.00(2.00)、4.00(4.50)、3.00(2.00)、3.00(3.00)台。冷藏容积中位数为1 800.00(790.00)L,冷冻容积中位数为141.00(202.00)L。人员配置以女性(96.55%)、30~49岁(66.20%)、本科(60.68%)、护理人员(60.00%)、中级职称(64.13%)为主。服务半径中位数为5.00(2.00)km,石景山区拥有预防接种门诊0.39个/万人,拥有预防接种门诊0.23个/km^(2),拥有预防保健人员2.56人/万人。结论 北京市石景山区预防接种门诊能基本满足辖区预防接种服务需求,各种功能、设施设备齐全,但是公共卫生人员不足,职称及专业结构不合理,需加强人员引进,优化各专业人员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接种门诊 免疫规划 服务能力 现况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