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衰弱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腹腔镜下多发肝囊肿切除术麻醉管理1例
1
作者 池叶楠 董锡臣 《实用老年医学》 2025年第1期106-108,共3页
衰弱是一组以功能丧失、稳态机制丧失为特征的多维的疾病状态,会导致病人在经历手术创伤等应激时更易发生系统相关不良事件。高龄病人衰弱的发病率往往较高。如何识别高龄衰弱病人,尽可能实现对围术期衰弱病人脆弱脏器功能的保护,减少... 衰弱是一组以功能丧失、稳态机制丧失为特征的多维的疾病状态,会导致病人在经历手术创伤等应激时更易发生系统相关不良事件。高龄病人衰弱的发病率往往较高。如何识别高龄衰弱病人,尽可能实现对围术期衰弱病人脆弱脏器功能的保护,减少其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围术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新时代麻醉医生所要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介绍1例高龄衰弱合并呼吸衰竭病人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多发肝囊肿切除术的麻醉管理案例,以期为临床实践中该类病例的认识和管理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管理 高龄病人 围术期管理 麻醉医生 疾病状态 临床实践 脏器功能 手术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雷剑 《中医药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对电针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妇科门诊手术中无手术禁忌症的180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电针麻醉组(电针双侧合谷、内关穴后行常规妇科门诊手术)和静脉麻醉组(静脉注射0.05mg芬太尼及2mg/kg丙... 目的:对电针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妇科门诊手术中无手术禁忌症的180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电针麻醉组(电针双侧合谷、内关穴后行常规妇科门诊手术)和静脉麻醉组(静脉注射0.05mg芬太尼及2mg/kg丙泊酚后行常规妇科门诊手术),每组90例,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均达到100%。其中电针麻醉组患者镇痛优良率为90%,静脉麻醉组患者镇痛优良率为9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麻醉组术中检测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痛苦少、恢复快,无不良反应发生。静脉麻醉组患者术中检测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者77例,占85.6%,其中发生呼吸心率、血压或血氧饱和度异常者13例,占14.4%,其中呼吸困难需托下颌者7例,占7.8%。结论:电针麻醉用于妇科门诊手术镇痛操作简单可行,安全有效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门诊 手术 电针麻醉 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髋部骨科手术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纪秀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期66-67,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针对接受髋部手术治疗的高龄期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和腰硬联合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择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髋部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11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遵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 目的比较分析针对接受髋部手术治疗的高龄期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和腰硬联合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择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髋部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11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遵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6例患者。参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研究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用药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用药量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髋部手术的高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相较实施硬膜外麻醉,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麻醉优良率,缩短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减少患者的麻醉用药量,优化患者的围麻醉期生理感受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高龄期患者 髋部手术 临床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麻醉过程中发生晕针反应二例
4
作者 赵燕星 秦振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0-1331,共2页
例1患者,男,43岁,180 cm,90 kg,ASAⅠ级。因“肛周肿痛3周,溃破溢液2周”入院。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红肿痛,2周前红肿中心破溃伴溢液,呈浑浊脓血性,收入我院肛肠科治疗。无既往史,无手术史,无过敏史,无晕厥史,无晕针史。入院体... 例1患者,男,43岁,180 cm,90 kg,ASAⅠ级。因“肛周肿痛3周,溃破溢液2周”入院。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红肿痛,2周前红肿中心破溃伴溢液,呈浑浊脓血性,收入我院肛肠科治疗。无既往史,无手术史,无过敏史,无晕厥史,无晕针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RR 20次/分,HR 80次/分,BP 110/80 mmHg。肛旁瘘口破溃,反复脓血性分泌物流出;肛缘可见不同程度皮肤增生隆起。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均正常。入院诊断为“肛瘘”,拟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肛瘘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麻醉 肛瘘切除术 周前 晕厥史 脓血性 肛周红肿 晕针 肛肠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凝集素病患者行胸腔镜肺切除术麻醉管理一例
5
作者 常菲菲 董锡臣 +1 位作者 李超 曲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4-1115,共2页
患者,女,76岁,160 cm,60 kg,外院门诊胸部CT示:右肺中叶磨玻璃结节,中危,大小约为13 mm×11 mm,遂以“右肺中叶占位”收入院。患者既往于2021年在外院被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行利妥昔单抗治疗4次,病情控制平稳。2021年患者出现遇... 患者,女,76岁,160 cm,60 kg,外院门诊胸部CT示:右肺中叶磨玻璃结节,中危,大小约为13 mm×11 mm,遂以“右肺中叶占位”收入院。患者既往于2021年在外院被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行利妥昔单抗治疗4次,病情控制平稳。2021年患者出现遇冷时鼻尖、耳廓、指端皮肤颜色变深或呈现紫色,伴有乏力等症状,待回暖时,症状消失。于外院就诊,门诊采集血液标本时发生冷凝集,37℃孵育后示:血红蛋白83 g/L;总胆红素69 mol/L,直接胆红素17 mol/L,碱性磷酸酶141 U/L。血涂片示:红细胞聚集成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直接胆红素 右肺中叶 病情控制 麻醉管理 利妥昔单抗 总胆红素 红细胞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麻醉与局部麻醉对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时血压、心率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赵莹莹 孙书臣 +1 位作者 时金华 贾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58-1360,共3页
目的比较针刺麻醉与局部麻醉用于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慢性鼻炎伴下鼻甲肥大住院患者61例,随机分为针麻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分别在针刺麻醉和常规局部麻醉下行射频消融术。记... 目的比较针刺麻醉与局部麻醉用于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慢性鼻炎伴下鼻甲肥大住院患者61例,随机分为针麻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分别在针刺麻醉和常规局部麻醉下行射频消融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入室10min、术前即刻、术中和术后5min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压(MP)及心率(HR)。结果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针麻组SP、DP、MP和HR均降低,其中两组右侧第2点消融时SP及左侧第2点消融时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入室10min比较,对照组右侧第1次消融及左侧第2次消融时SP,右侧第2次消融及左侧第1次消融时SP、DP、M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针麻组术中、术后各时间点SP、DP、MP和HR以及对照组HR与本组入室10min和术前即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针刺麻醉的患者其术中血压及心率波动较局部麻醉者小,表明针刺镇痛麻醉效果优于局部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麻醉 局部麻醉 射频消融术 血压 心率 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浸润麻醉对老年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竭宝娟 纪秀波 江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38-2641,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浸润麻醉对老年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86例进行择期TKA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全身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股神经阻滞联合浸润麻醉,对照组全身麻...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浸润麻醉对老年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86例进行择期TKA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全身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股神经阻滞联合浸润麻醉,对照组全身麻醉后直接进行浸润麻醉。分析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患侧股四头肌肌力、认知水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血浆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IL-6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完成后4、8 h,在静息状态下VAS显著低于对照组,肌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手术完成后4、8、24、48、72 h,运动状态下,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简易智能评估(MMSE)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d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基本与术前状态一致。术后1 d,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532,P=0.011),术后7 d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术后1 d(P<0.05)。两组术后IL-10、IL-6、Cor、CRP水平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但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其中Cor、IL-6于术后72 h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IFN-γ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两组均于术后24 h出现明显降低(P<0.05),于术后72 h时观察组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513,P=0.019)。结论老年行TKA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浸润麻醉,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患者POCD影响较小,且患者IFN-γ、IL-10、IL-6、Cor、CRP能够较快恢复,利于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麻醉 股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前电针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董锡臣 岳红红 +3 位作者 高寅秋 贾擎 谢珅 关鑫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9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麻醉前电针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6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电针组(30例... 目的研究麻醉前电针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6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电针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静脉全身麻醉,电针组患者全身麻醉前30分钟行百会、内关电针干预并持续至术毕。分别统计两组患者麻醉前1天及术后1、3、7天POCD和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发生率,并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术后1、3天,电针组患者POCD发生率分别为40.00%(12/30)、13.33%(4/30),对照组分别为66.67%(20/30)、43.33%(13/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3天,电针组患者MMSE评分分别为(23.77±2.08)分、(19.69±1.70)分,对照组分别为(26.78±2.16)分、(23.41±2.18)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7天,电针组患者PONV总发生率[26.67%(8/30)]低于对照组[40.00%(12/30)](P<0.05)。结论针刺可改善患者术后转归,减少POCD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电针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复合麻醉应用于胃镜无痛检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寅秋 路洁辉 +1 位作者 赵燕星 岳红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621-624,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在无痛胃镜检查时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不良发应及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14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记录胃镜插入时所引起的应激反应以及胃镜检查前、中、后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目的:观察电针在无痛胃镜检查时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不良发应及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14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记录胃镜插入时所引起的应激反应以及胃镜检查前、中、后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镇静程度的变化。结果:电针组胃镜插入时应激反应发生率低,电针组检查中和检查后血压、心率平稳,与检查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检查中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镇静程度检查中和检查后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镇静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可有效抑制胃镜插入时所引起的应激反应,维持血压和心率的稳定,且可以使患者在镇静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完成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胃镜检查 应激反应 镇静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麻醉在老年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与安全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雷剑 罗少波 +3 位作者 孙新朝 陈阳村 李军 纪秀波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1期180-183,189,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麻醉在老年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88例行椎间孔镜手术的老年(年龄>65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电针麻醉在老年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88例行椎间孔镜手术的老年(年龄>65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给予局部浸润麻醉结合电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椎间孔镜置入时、神经根减压时、手术结束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麻醉前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置入时、减压神经时、手术结束时,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麻醉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置入时、减压神经时、手术结束时,两组VAS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09%(4/44)比25.00%(11/44)](P<0.05)。结论电针麻醉应用于老年椎间孔镜手术患者安全有效,可维持术中血压、心率的稳定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椎间孔镜手术 电针麻醉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15
11
作者 雷剑 许宏亮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760-762,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者21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3组分别用瑞芬太尼的量为0.5μg/kg、1.0μg/kg、1.5μg/k...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者21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3组分别用瑞芬太尼的量为0.5μg/kg、1.0μg/kg、1.5μg/kg。观察并记录3组麻醉前、术中、手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中丙泊酚用量、术中出血量、负压吸宫术的出血量、清醒时间、出院时间、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3组麻醉剂量均可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低剂量组有2例效果不良,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有1例镇痛效果不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高剂量组出现15例呼吸抑制,较其他两组容易发生低氧症状(21.43%)(P〈0.05)。术中丙泊酚用量、术中出血量、意识恢复时间、出院时间均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剂量为1.0μg/kg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镇痛效果显著,丙泊酚用量、术中出血量、清醒时间、出院时间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无痛人工流产术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不同镇痛药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12
作者 雷剑 张月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19-121,共3页
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有许多患者会有恐惧感,还有许多患者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感到各种不适、呛咳而诱发高血压、心率加快,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律失常等[1]。无痛胃镜能明显减少胃镜检查的不良反应,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有许多患者会有恐惧感,还有许多患者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感到各种不适、呛咳而诱发高血压、心率加快,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律失常等[1]。无痛胃镜能明显减少胃镜检查的不良反应,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让受检者在无痛苦、舒适状态中完成检查[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配伍 无痛胃镜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静脉全麻对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纪秀波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874-878,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静脉全麻对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麻组和全麻组,每组50例,全麻组给予静脉全麻,电麻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静脉全麻对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麻组和全麻组,每组50例,全麻组给予静脉全麻,电麻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镇痛效果、麻醉药物用量、不良反应。[结果]电麻组麻醉后10min(T1)、刮宫操作(T2)、术毕(T3)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 rate, HR)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麻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麻组T3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得分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麻组麻醉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静脉全麻可有效改善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有利于提高患者镇痛效果,且可有效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静脉全麻 妇科宫腔镜手术 镇痛效果 血流动力学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5
14
作者 纪秀波 《中国医药》 2018年第7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膝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6例。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 目的观察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膝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6例。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50%的罗哌卡因;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25%的罗哌卡因。比较2组麻醉持续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和感觉恢复时间;采用改良Bromage法评定手术侧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观察不同时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麻醉持续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和感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85±7)min比(103±10)min、(106±11)min比(127±14)min、(161±13)min比(196±1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手术侧下肢运动神经阻滞Ⅰ、Ⅱ级多于A组,Ⅲ级少于A组[23.9%(11/46)比6.5%(3/46)、50.0%(23/46)比41.3%(19/46)、26.1%(12/46)比52.2%(24/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麻醉5、10、30 min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13.0%(6/46)比34.8%(1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5%浓度罗哌卡因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中的效果优于0.50%浓度罗哌卡因,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髋关节置换术 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腔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中医临床实习教学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硕 时金华 +6 位作者 李雁 曹建荣 高寅秋 贾擎 谢珅 岳红红 董锡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17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CBL与PBL教学法在中医七年制临床实习医师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60名中医七年制实习医师被分为实验组及PBL组,分别采用CBL结合PBL教学法或单独PBL教学法进行教学;采用问卷、实践操作及病例分析对各组实习医师进行考核评估及比较... 目的探讨CBL与PBL教学法在中医七年制临床实习医师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60名中医七年制实习医师被分为实验组及PBL组,分别采用CBL结合PBL教学法或单独PBL教学法进行教学;采用问卷、实践操作及病例分析对各组实习医师进行考核评估及比较。结果实验组实习医师对于CBL结合PBL教学法表现出更高的兴趣及认可;在理论及病例分析能力考核中,CBL结合PBL教学法组得分明显优于PBL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驥0.05)。结论 CBL结合PBL教学法在实习医师教学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教学法 PBL教学法 中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关穴位电刺激对妇科宫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纪秀波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6期720-72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关穴位电刺激对妇科宫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7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经皮内关穴位电刺激,对照组经皮内关穴位,但不... 目的探讨经皮内关穴位电刺激对妇科宫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7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经皮内关穴位电刺激,对照组经皮内关穴位,但不打开电刺激。比较2组术后1、2、6、12 h恶心呕吐发生率和VAS评分变化,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1、2、6、12 h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6、12 h 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内关穴位电刺激可明显降低妇科宫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关穴位电刺激 妇科宫腔镜手术 恶心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辅用药物时头位对通气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时金华 贾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12期1394-1395,共2页
目的:改善硬膜外麻醉辅用哌替啶和异丙嗪时的通气状况。方法:将中低位硬膜外麻醉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哌异后去枕头后仰,对照组不去枕,观察通气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潮气量(VT)和每分通气量(VE)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小,且... 目的:改善硬膜外麻醉辅用哌替啶和异丙嗪时的通气状况。方法:将中低位硬膜外麻醉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哌异后去枕头后仰,对照组不去枕,观察通气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潮气量(VT)和每分通气量(VE)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小,且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能保持在96%以上。结论:去枕头后仰可以改善通气功能并使sPO2保持在正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辅助用药 通气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中血液回收55例
18
作者 李雁 高寅秋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总结55例外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的经验。方法:应用国产BW-8100A型自体血液回收机,对55例手术患者手术区的出血回收,经清洗、浓缩处理后再回输。结果:55例共回收出血94640mL,获浓缩红细胞35250mL。2例因出血量大于2000mL输异体红... 目的:总结55例外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的经验。方法:应用国产BW-8100A型自体血液回收机,对55例手术患者手术区的出血回收,经清洗、浓缩处理后再回输。结果:55例共回收出血94640mL,获浓缩红细胞35250mL。2例因出血量大于2000mL输异体红细胞和血浆,其余患者均未使用异体血。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机的临床应用,减少了输异体血,避免了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回收机 自体输血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神经修复治疗临床指南(2022版) 被引量:93
19
作者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中国委员会 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家委员会 +21 位作者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医师分会 陈琳 张志强 卜云芸 戴宜武 何超 何乐 李聪 刘长信 苗素华 乔立艳 屈传强 万继峰 郗海涛 杨利 袁宏伟 张家成 张黎 张文川 赵忙所 赵燕星 朱宏伟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nerve palsy),又称面神经炎(facial neuritis)、Bell麻痹(Bell palsy),中医称口僻、口眼歪斜,是最常见的面神经疾病,占60%~75%,发病率为(11.5~53.3)/10万人[1],临床以面部自主运动、表情功能减退或...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nerve palsy),又称面神经炎(facial neuritis)、Bell麻痹(Bell palsy),中医称口僻、口眼歪斜,是最常见的面神经疾病,占60%~75%,发病率为(11.5~53.3)/10万人[1],临床以面部自主运动、表情功能减退或丧失,面神经和面部表情肌组织营养障碍为主要表现,显著影响患者容貌、个人尊严和社会形象。重度患者早期出现严重面神经水肿,神经鞘膜内高压,面神经缺血、缺氧,水肿进一步加重等恶性循环,导致神经轴突坏死、崩解、脱髓鞘的病理改变。后期则错位再生,引起面部连带运动。目前治疗方法有药物(脱水药、B族维生素、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等)、针灸、理疗、面部康复训练等。轻中度患者大多经过2周至3月的治疗可以基本痊愈,但有1/3以上的中度和重度患者残留程度不等的后遗症,中西医结合神经修复规范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神经修复 治疗 临床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治疗腰麻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高寅秋 时金华 +5 位作者 李辛洁 董锡臣 贾擎 谢珅 岳红 关鑫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2280-2283,2287,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腰麻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100例腰麻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在腰麻术后,超声诊断测量膀胱内尿量,达到尿潴留...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腰麻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100例腰麻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在腰麻术后,超声诊断测量膀胱内尿量,达到尿潴留标准后选取关元、中极、双侧归来穴行电针治疗,频率2/100 Hz,连续波,电流强度2 m A起,留针30 min,共治疗1次。对照组患者尿潴留后,单纯嘱患者按摩下腹、听流水声并积极排尿。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腰麻后30 min至膀胱内尿量达到尿潴留标准的时间、输液量、膀胱内尿量,第1次自主排尿时间、第1次排尿量、排尿后膀胱内残尿量、置入导尿管例数,及术后第1天排尿通畅情况、下腹坠胀、排尿不尽感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患者膀胱内尿量达到尿潴留标准至术后第1次自主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第1次排尿量大于对照组,排尿后膀胱内残尿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导尿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导尿率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缩短腰麻后尿潴留患者的自主排尿时间,促进排尿,降低导尿率。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可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潴留 腰麻 电针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