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挖掘在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谭勇 吕爱平 +4 位作者 车念聪 吕诚 蔡念宁 张广中 姜春燕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90-2991,共2页
在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获得隐藏在这些数据中的有用信息。文章结合赵炳南学术流派研究的实例,简要阐述了利用数据挖掘进行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并提出了数据挖掘的实施步骤和具体的... 在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获得隐藏在这些数据中的有用信息。文章结合赵炳南学术流派研究的实例,简要阐述了利用数据挖掘进行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并提出了数据挖掘的实施步骤和具体的工具、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术流派 数据挖掘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医药治疗肾炎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探讨肾炎中医四诊信息的规律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查青林 喻建平 +3 位作者 罗翀 于烨 刘学文 吕爱平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利用中医药治疗肾炎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探讨肾炎中医四诊信息的规律性。方法:收集整理中医药治疗肾炎现代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频数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文献中四诊信息的规律性。结果: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肾炎四诊信息可以分为四... 目的:利用中医药治疗肾炎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探讨肾炎中医四诊信息的规律性。方法:收集整理中医药治疗肾炎现代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频数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文献中四诊信息的规律性。结果: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肾炎四诊信息可以分为四类:疾病诊断相关症状或体征、疾病诊断相关症状或体征的中医特征性描述、疾病诊断不太相关的全身症状或体征、疾病诊断无关的舌脉象。症状出现频率高的是疾病诊断相关症状。运用聚类分析将这28项症状和舌脉象聚类为2类,能分别代表中医气阴两虚、外感风邪和气阴两虚、外感风寒证候类型。若将这28项症状和舌脉象聚为10类,则分别代表中医治疗慢性胃炎辨证过程中证候分类的常见症状或舌脉象的组合。结论:从统计学角度出发,肾炎现代文献中的中医四诊信息具有规律性,同时该规律性与中医学辨证理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诊信息 临床文献 中医药 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68
3
作者 张艳宏 刘保延 +4 位作者 刘志顺 王寅 訾明杰 何丽云 赵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0-682,共3页
现代中医临床疗效观察,往往是个案总结,或照搬西医过去生物医学模式的疗效评价方法和标准,目前为止,中医学尚未建立起符合中医自身规律,客观评价临床疗效的方法和标准。中医学主要通过问诊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辨证分析,确定治则和处方,... 现代中医临床疗效观察,往往是个案总结,或照搬西医过去生物医学模式的疗效评价方法和标准,目前为止,中医学尚未建立起符合中医自身规律,客观评价临床疗效的方法和标准。中医学主要通过问诊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辨证分析,确定治则和处方,判定疾病转归。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是来自于患者对于自身健康状况的总体反应,中医的问诊与其内在相关性。因此,借鉴国外对PRO的研究,建立适用于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评价系统,有助于中医药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PRO 中医自身发展规律 中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中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类及中成药使用概况 被引量:2
4
作者 史楠楠 连智华 +1 位作者 侯建春 林敏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12期899-902,共4页
关键词 血小板 炎症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现代临床文献探讨糖尿病中医四诊信息的规律 被引量:3
5
作者 简晖 查青林 +4 位作者 罗颖颖 喻建平 于烨 刘学文 吕爱平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利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探讨糖尿病中医四诊信息的规律性。方法:收集整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现代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频数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文献中四诊信息的规律性。结果: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糖尿病四诊信息可... 目的:利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探讨糖尿病中医四诊信息的规律性。方法:收集整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现代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频数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文献中四诊信息的规律性。结果: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糖尿病四诊信息可以分为四类:疾病诊断相关症状或体征、疾病诊断相关症状或体征的中医特征性描述、疾病诊断不太相关的全身症状或体征、疾病诊断无关的舌脉象。症状出现频率高的是疾病诊断相关症状。运用聚类分析将这28项症状和舌脉象聚类为3类,能分别代表中医脾肾气虚、肺胃热盛,心脾两虚、胃热炽盛和肾阴亏虚、胃热炽盛证候类型。若将这28项症状和舌脉象聚为10类,则分别代表中医治疗糖尿病辨证过程中证候分类的常见症状或舌脉象的组合。结论:从统计学角度出发,糖尿病现代文献中的中医四诊信息具有规律性,同时该规律性与中医学辨证理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诊信息 临床文献 中医药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医学模式下亚健康概念特征属性的思考及其意义 被引量:23
6
作者 胡镜清 江丽杰 +3 位作者 彭锦 郭玉峰 乔洁 陈伦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3-685,690,共4页
通过系统回顾近10余年亚健康概念的研究,认为现阶段亚健康概念的研究中存在有亚健康特征属性没有明确、概念内涵与表述方式的冲突以及辨识标准缺乏共识等局限,提出亚健康现代医学模式健康观的概念内容与其生物医学模式下表述方式的冲突... 通过系统回顾近10余年亚健康概念的研究,认为现阶段亚健康概念的研究中存在有亚健康特征属性没有明确、概念内涵与表述方式的冲突以及辨识标准缺乏共识等局限,提出亚健康现代医学模式健康观的概念内容与其生物医学模式下表述方式的冲突是导致亚健康特征属性认识歧义的根源。认为我们应基于现代医学模式下健康的概念来定义亚健康的特征属性,应建立以临床不适与生存质量为核心的亚健康状态测量与辨识标准。提出亚健康的特征属性是指非疾病所致的躯体上、心理上不适或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的健康不完满或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本文还就亚健康状态持续时间等实际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概念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禀赋概念的“五态人”与中风发病相关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向哲 王新志 王永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0-911,共2页
目的:以禀赋概念为基础,阐明中风病患者的"五态人"特征及与中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中医《五态性格测验表》调查100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的"五态人"类型,并与全国总体常模作对照。结果:与全国总体常模比较,太... 目的:以禀赋概念为基础,阐明中风病患者的"五态人"特征及与中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中医《五态性格测验表》调查100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的"五态人"类型,并与全国总体常模作对照。结果:与全国总体常模比较,太阳人格维度、少阳人格维度和阴阳和平人格维度得分,病例组明显偏低。少阴人格维度和太阴人格维度得分,病例组明显偏高。结论:太阳分偏低而太阴分偏高是脑梗死病人的主要危险因素,说明"五态人"特征与脑梗死发病具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禀赋 五态人 中风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后降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研究概况 被引量:3
8
作者 韩学杰 丁毅 +2 位作者 王丽颖 史楠楠 李娜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2期171-174,共4页
关键词 降血压药 不良反应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体化诊疗平台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证候规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世波 倪青 +7 位作者 魏子孝 高彦彬 李怡 王学美 范春琦 赵进喜 李平 林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8-21,共4页
目的基于个体化诊疗数据采集平台,探讨265例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证候特征、分布及演变趋势。方法采集来自多中心的临床病例,运用无尺度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其进行分层、横断面研究。结果病程>10年者,其血瘀、气虚、阴虚发生... 目的基于个体化诊疗数据采集平台,探讨265例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证候特征、分布及演变趋势。方法采集来自多中心的临床病例,运用无尺度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其进行分层、横断面研究。结果病程>10年者,其血瘀、气虚、阴虚发生率均较其它组高(P<0.001或0.01),血瘀证的发生率最高,达95.08%,其发生构成比是:血瘀>气虚>阴虚>湿热>热盛>血虚。病程5~10年者证候发生构成比:热盛>气虚>血瘀>阴虚>湿热>血虚。病程<5年者证候发生构成比:热盛>气虚>血瘀>湿热>阴虚。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证候特征随病程的增加而表现为:阴虚热盛、气虚阴虚、气虚血瘀的演变过程。血瘀证贯穿于整个病程始终,兼夹证呈多样性、个体化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个体化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配伍理论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位亚丽 王志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509-511,共3页
中药配伍指中药的配合使用,中药配伍理论体系包括:七情和合、配伍宜忌、君臣佐使以及中药配伍的现代药理学、药效学、毒理学等的现代科学研究。
关键词 中药配伍理论 七情和合 配伍宜忌 君臣佐使 现代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反、十九畏文献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位亚丽 王志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224-227,232,共5页
目的: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古今人们对中药配伍禁忌的经验、认识,归纳整理包含十八反、十九畏等药物在内的中药配伍禁忌药物,方便临床查阅。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主要检索建国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收载的有关中药配... 目的: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古今人们对中药配伍禁忌的经验、认识,归纳整理包含十八反、十九畏等药物在内的中药配伍禁忌药物,方便临床查阅。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主要检索建国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收载的有关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的期刊文献,选取具有代表性且重要性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分析。结论:文献研究表明十八反、十九畏不是绝对的临床配伍禁忌,在有限制的条件下,部分可以同方使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伍 配伍禁忌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标准化与语言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永炎 《语言战略研究》 2018年第3期6-7,共2页
如果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那么也正像维特根斯坦所说:"语言的界限就是思想的界限",语言表达不仅代表了思想所能触及的深度与广度,还代表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对语言的理解,就是对文化的理解。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过程中,我... 如果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那么也正像维特根斯坦所说:"语言的界限就是思想的界限",语言表达不仅代表了思想所能触及的深度与广度,还代表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对语言的理解,就是对文化的理解。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语言尤其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对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产生的巨大影响。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和人们健康理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标准化工作 语言表达 中医药 文化背景 维特根斯坦 健康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言语和语言异常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治国 牛旭艳 鞠大宏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203-207,共5页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言语和语言异常,描述重点各有不同,描述方式多种多样,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根据描述侧重点的不同,书中言语和语言异常分为6个类型:语态异常、音调异常、数量异常、内容异常、速度异常、不能言。书中言语和语言异...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言语和语言异常,描述重点各有不同,描述方式多种多样,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根据描述侧重点的不同,书中言语和语言异常分为6个类型:语态异常、音调异常、数量异常、内容异常、速度异常、不能言。书中言语和语言异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反映病因、病机、病位、病证、治疗指征、误治、预后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言语 语言 闻诊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表型组学:药理毒理学和个体化医学的新模式(英文) 被引量:11
14
作者 Dayue Darrel DUAN 韩业山 +2 位作者 李立 赵建中 王忠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共9页
近年来,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研究收集了大量有关遗传多态性对药物反应(疗效和毒性反应)的普遍影响的信息,并突出显示了基因组指导下的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必要性。然而,由于疾病和药物治疗临床效果和毒性反应的内在复杂性,并且... 近年来,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研究收集了大量有关遗传多态性对药物反应(疗效和毒性反应)的普遍影响的信息,并突出显示了基因组指导下的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必要性。然而,由于疾病和药物治疗临床效果和毒性反应的内在复杂性,并且往往涉及数十个或数百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将药物基因组学的知识转化为个体化医学的临床实践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障碍。为了克服这些障碍,些包括药物蛋白质组学(pharmacoproteomics)和药物代谢组学(pharmacometabolomics)等在内的新学科应运而生。同时,这些"组学"研究也揭示了在越来越详细的基因组/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变异性与目前定义的各种临床疾病和药物治疗表型的复杂性之间存在着种非平行关系。因而要种新的研究模式来重新定义这种表型与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之间的非平行关系。此文将介绍个跨领域的新学科,它能为从只注重于单纯的表型-基因型关系的研究模式转化到系统性的表型组-基因组关系的研究方法提供整套新的技术平台,从而在系统生物学水平重新定义具有整合性的药物治疗靶点群,改进药物研究的模式,使其更适合于临床个体化医学与药物治疗。这个新学科就是"药物表型组学(pharmacophenomics)"。表型组(phenome)是在特定环境影响下有机体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表达的整体表型特征的总和。表型组学(phenomics)则是对表型组与基因组/转录组(transcritome)/蛋白质组/代谢组/相互作用组(interactome)和环境因素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定量研究。药物表型组学将系统性地确定对应于定义明确的疾病表型组的综合性药物靶标群。因此,药物表型组学将与药物基因组学、药物蛋白质组学组学和药物代谢组学等学科互补,为药物作用和毒性的研究提供个革命性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代谢组学 表型组 表型组学 个体化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蝎、蜈蚣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小肠黏膜IL-2、IL-4、IL-10表达及关节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0
15
作者 赵海梅 左志琴 +3 位作者 程绍民 王艳辉 吕爱平 刘端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全蝎、蜈蚣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小肠黏膜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2)、IL-4、IL-10表达及关节损伤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模型组、全蝎、蜈蚣高... 目的观察全蝎、蜈蚣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小肠黏膜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2)、IL-4、IL-10表达及关节损伤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模型组、全蝎、蜈蚣高、中、低剂量组和Ⅱ型胶原蛋白(typeⅡcollagen,CⅡ)治疗组(CⅡ组),采用CⅡ诱导的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给药40天,肉眼观察大鼠关节损伤,测量大鼠关节容积,采用ELISA法检测小肠组织匀浆IL-2、IL-4、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关节损伤评分及左右后肢足爪容积自给药第23天后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伴足趾及踝关节红肿变形,甚至影响行走。给药后第32天,4个治疗组关节损伤评分及足爪容积明显降低(P<0.05,P<0.01)。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IL-2、IL-4、IL-10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仅全蝎、蜈蚣高剂量组及CⅡ组小肠组织匀浆IL-2、IL-4表达显著升高,全蝎、蜈蚣高、中剂量组及CⅡ组IL-10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全蝎、蜈蚣可有效缓解胶原免疫性关节炎大鼠的关节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小肠黏膜IL-2、IL-4、IL-10表达水平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全蝎 蜈蚣 肠黏膜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味锡类散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刘端勇 赵海梅 +2 位作者 赵宁 吕诚 吕爱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观察八味锡类散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外周血及结肠黏膜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八味锡类散低剂量组、八味锡类散中剂量组、八味锡类散高剂量组、柳氮磺吡啶对照组)。用兔黏膜免疫法造... 目的:观察八味锡类散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外周血及结肠黏膜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八味锡类散低剂量组、八味锡类散中剂量组、八味锡类散高剂量组、柳氮磺吡啶对照组)。用兔黏膜免疫法造模后,灌肠给药18 d。运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外周血及结肠黏膜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在外周血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D4 T淋巴细胞升高、CD8 T淋巴细胞降低、CD4/CD8升高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八味锡类散对CD8 T淋巴细胞有升高趋势,但仅八味锡类散高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CD4/CD8治疗各组均有降低趋势,除八味锡类散低剂量组外,其他治疗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结肠黏膜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可降低CD3,CD4 T淋巴细胞的表达、升高CD8 T淋巴细胞水平且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八味锡类散各组及西药对照组均可降低CD8 T淋巴细胞水平并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八味锡类散可以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平衡,从而减轻炎症损伤,有利于溃疡的修复和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味锡类散 溃疡性结肠炎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尺度网络分析的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方-药-证关系 被引量:18
17
作者 倪青 陈世波 +7 位作者 周雪忠 魏子孝 高彦彬 李怡 王学美 李平 林兰 刘保延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9-22,共4页
目的运用方-证、药-证关系理论,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人群的证候特征及药用特点。方法采集来自多中以的临床住院病例265例,运用无尺度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从中药的功效、种类、单味药的频数及不同药的配伍关系探讨其中医证... 目的运用方-证、药-证关系理论,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人群的证候特征及药用特点。方法采集来自多中以的临床住院病例265例,运用无尺度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从中药的功效、种类、单味药的频数及不同药的配伍关系探讨其中医证候特征及分类。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MS中药使用以益气养阴药物为基础,药物功效随病程长短呈现由养阴清热,到益气养阴、清热,再到益气活血、温阳、化湿利水的变化趋势。炙黄芪、太子参是最常用核以药物。与其关联的药物是生地黄、五味子、川芎、当归、赤芍、麦冬、知母等。结论气虚、阴虚是2型糖尿病合并MS的基本证候。早期以阴虚、热盛为主要特征;中期以气阴、阴虚为主,同时与热盛、痰湿(浊)、瘀血共存;晚期,气虚血瘀是主要证候。阳虚、痰湿、水饮是其常见兼夹证。活血祛瘀药贯穿于整个病程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证 方证相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病辨证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探微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端勇 赵海梅 +1 位作者 赵宁 吕爱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7期1548-1550,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病因不明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其病情严重、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甚至伴有肠外病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从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及现代医学的发病机制角度,阐述了络病辩证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基础,提... 溃疡性结肠炎是病因不明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其病情严重、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甚至伴有肠外病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从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及现代医学的发病机制角度,阐述了络病辩证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基础,提示可以按照络病的治疗方法探索溃疡性结肠炎的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 溃疡性结肠炎 血小板活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君子汤对利血平所致脾虚大鼠肠道黏膜TGF-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1
19
作者 赵宁 张皖东 +2 位作者 贾红伟 吴志鹏 吕爱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利血平所致脾虚大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腹腔注射利血平造成大鼠脾虚模型,四君子汤作为治疗药物,并分高、低剂量组,选用阿托品作为阳性对照药,并设自然恢复组与治疗组相对比。进行小肠PP...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利血平所致脾虚大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腹腔注射利血平造成大鼠脾虚模型,四君子汤作为治疗药物,并分高、低剂量组,选用阿托品作为阳性对照药,并设自然恢复组与治疗组相对比。进行小肠PP结计数;并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P结中T细胞亚群含量;ABC染色法,并运用图像分析空肠中细胞因子(TNF-α和TGF-β)的表达。结果:各组间在小肠PP结数量及其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无显著差异。模型组大鼠的空肠中TGF-β的表达较正常组降低,四君子汤高剂量组空肠内TGF-β表达较脾虚组显著升高,但与正常组亦有显著差异(P<0.05)。阳性药物和自然恢复组的TGF-β含量较脾虚组无显著差异,显著降低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大鼠的空肠中TNF-α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而四君子汤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阿托品组及自然恢复组的TNF-α表达均较脾虚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四君子汤可以通过增加空肠内TGF-β表达,降低TNF-α表达,对利血平脾虚大鼠黏膜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PP结数量及其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脾虚 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证候要素与证候靶点应证组合辨证 被引量:115
20
作者 张志斌 王永炎 +2 位作者 吕爱平 郭蕾 王耘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3-485,共3页
只有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将复杂的证候系统分解为数量相对局限,内容相对清晰的证候要素;再通过各证候要素间的组合、证候要素与其他传统辨证方法系统的组合等不同的应证组合方式,使辨证方法体系不再是一种由各种具体证候单纯的线性联系... 只有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将复杂的证候系统分解为数量相对局限,内容相对清晰的证候要素;再通过各证候要素间的组合、证候要素与其他传统辨证方法系统的组合等不同的应证组合方式,使辨证方法体系不再是一种由各种具体证候单纯的线性联系组合的平面,而形成一个以证候要素,应证组合为核心的多维多阶的体系,具有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方法 @证候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