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1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CE框架的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以中南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新丽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文章基于DCE(Design-Construction-Effective)框架分析中南民族大学行政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围绕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在课程思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生实习实践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双百”“... 文章基于DCE(Design-Construction-Effective)框架分析中南民族大学行政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围绕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在课程思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生实习实践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双百”“两站”“两基地”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坚持基础能力、中级能力和高级能力“三级”能力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办文、办会、办事能力,以及领导力、协调力和创新力,实现学生高水平学业、高质量就业、高起点创业的“三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 专业建设 一流本科 DCE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高校硕士研究生到民族地区择业的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田恩舜 孙珍珍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7-10,14,共5页
民族高校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它肩负着服务少数民族和服务民族地区的艰巨而又光荣的使命,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输送各方面高层次人才。民族高校硕士研究生则是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其专业精深... 民族高校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它肩负着服务少数民族和服务民族地区的艰巨而又光荣的使命,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输送各方面高层次人才。民族高校硕士研究生则是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其专业精深、知识面广博、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而深受民族地区的欢迎。对民族高校硕士研究生到民族地区择业的意向进行调查,并且根据目前民族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择业现状和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试提出一些建议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校 研究生 民族地区 就业 择业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工作室模式 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水平——以中南民族大学好巴郎民族团结工作室为例
3
作者 文田 师军强 《智库时代》 2019年第44期111-112,共2页
阐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地求学和生活面临的理想信念教育、人际交往和学习就业等方面的特殊性,以中南民族大学建立好巴郎工作室为例,提出了以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开发综合素质等为主要任务,构建基于... 阐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地求学和生活面临的理想信念教育、人际交往和学习就业等方面的特殊性,以中南民族大学建立好巴郎工作室为例,提出了以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开发综合素质等为主要任务,构建基于主体功能的组织架构、实行“三位一体”运行模式的工作室,探索了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教育管理服务 工作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高水平大学建设——以中南民族大学校园网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潘文君 杨春勇 《学习月刊》 2010年第16期105-106,共2页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从教育质量的角度.用“四个应该是”对高水平大学与一流大学的基本特性作了概括.全面提出了高水平大学与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以及评价高水平大学与一流大学的根本标准。
关键词 高水平大学建设 网络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网 民族 中南 高校 一流大学 根本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组织的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学勤工助学指导中心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昝雪梅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第34期53-54,共2页
助学活动是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主要活动对象是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大学生。就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发展状况及所遇困境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的勤工助学工作经验,以中南民族大学勤工助学指导中心为例,围绕勤工助学活动现阶段的组织... 助学活动是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主要活动对象是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大学生。就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发展状况及所遇困境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的勤工助学工作经验,以中南民族大学勤工助学指导中心为例,围绕勤工助学活动现阶段的组织架构、发展模式、发展瓶颈以及最后的对策建议这四点进行分析,以此推进勤工助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使之更好地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勤工助学 贫困大学生 资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内涵建设为核心 努力建设人民更加满意的高水平民族大学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达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论述了民族院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一核心,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内涵发展的目的意义、方向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
关键词 民族院校 深化改革 内涵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X”学科目录框架下公共管理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探赜
7
作者 方堃 柳奕彤 姜滢滢 《科教导刊》 2024年第8期17-19,共3页
“2+X”学科目录调整方案对公共管理研究生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明晰了新时代公共管理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学科根基及其拓展方向,彰显了公共管理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当前,针对公共管理研究生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教学保障、教学特色等... “2+X”学科目录调整方案对公共管理研究生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明晰了新时代公共管理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学科根基及其拓展方向,彰显了公共管理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当前,针对公共管理研究生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教学保障、教学特色等方面存在的困境,应基于新的学科目录框架,从优化学科整体布局、打通学硕专硕壁垒、坚持数字化赋能、全程追踪评价四个维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目录 公共管理 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研究
8
作者 陈彧 张文慧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7期39-41,共3页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民族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各类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特点,从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与措施,以期为民族高校土地...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民族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各类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特点,从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与措施,以期为民族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民族高校 土地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教融合的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1
9
作者 饶映雪 林国栋 《科技风》 2021年第15期147-148,共2页
科教融合作为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机制,对民族类院校公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数据显示,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出现创新实践能力不强,就业方向与本专业不相关等显著问题。因此,如何构建创新人才前... 科教融合作为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机制,对民族类院校公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数据显示,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出现创新实践能力不强,就业方向与本专业不相关等显著问题。因此,如何构建创新人才前置化培养体系,是民族类高等院校公管类专业建设亟待关注的问题。鉴于此,基于科教融合理念,梳理传统公管类专业教学培养模式的既有问题,分析科教融合教学培养模式的优势,探索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高等院校 公共管理 科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动机偏差干预策略探析
10
作者 胡炳仙 《前沿》 2012年第16期183-184,共2页
根据随机访谈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动机存在偏差,表现在:学习目标成分复杂,外在动因大于内在动因,近景动因大于远景动因,呈现出现实化、阶段化和游离化的态势。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认知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价... 根据随机访谈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动机存在偏差,表现在:学习目标成分复杂,外在动因大于内在动因,近景动因大于远景动因,呈现出现实化、阶段化和游离化的态势。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认知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解决学业困难的心理学措施,应当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知识,以控制和优化学生学习目标结构为切入点,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教育,以促进其尽快进入大学学习正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动机偏差 目标导向
原文传递
翻转式课堂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基于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分析
11
作者 韩俊强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第23期128-130,共3页
“翻转式课堂”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前“知识传递”,课堂上“知识内化”的新型教学方式。调查发现,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对翻转式课堂的认知上性别和民族差异并不明显,但女生的学习意愿高于男生,少数民族学生的学... “翻转式课堂”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前“知识传递”,课堂上“知识内化”的新型教学方式。调查发现,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对翻转式课堂的认知上性别和民族差异并不明显,但女生的学习意愿高于男生,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意愿高于非少数民族。将“翻转式课堂”应用于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实施、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进度、拓宽学习渠道、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积极的师生学习意愿、快速发展的中国公共管理实践也为其提供了可行性,具体路径可通过完善在线课程体系建设、转变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建立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整体素质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式课堂” 公共管理专业 民族院校 可行性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三力”模式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实验班为例
12
作者 胡新丽 陆星雨 +1 位作者 周璇 刘洋 《教育国际交流》 2025年第2期27-32,共6页
本文基于全球胜任力理论框架,结合中南民族大学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实验班的实践,创新性提出“三力”培养模式,即价值层的文化自信力、能力层的国际竞争力与知识层的国际理解力,旨在提升民族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球胜任力,为我国培养具... 本文基于全球胜任力理论框架,结合中南民族大学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实验班的实践,创新性提出“三力”培养模式,即价值层的文化自信力、能力层的国际竞争力与知识层的国际理解力,旨在提升民族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球胜任力,为我国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国际理解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提升学生在国际组织、大型国企、跨国公司、涉外机构、大众传媒以及政府部门相关岗位的任职和工作能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胜任力 文化自信力 国际竞争力 国际理解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集群事件的心理形成机制探析——以某民族大学为例
13
作者 陈盛 韦链 《科教文汇》 2013年第16期199-200,共2页
网络集群事件作为研究热点之一,还存在概念界定不清的现象。本文在对网络集群事件定义进行整合的基础上,以大学生网民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群体相对剥夺感、群体认同、群体效能、去个性化、从众等维度对网络集群事件的心理形成进行了简单... 网络集群事件作为研究热点之一,还存在概念界定不清的现象。本文在对网络集群事件定义进行整合的基础上,以大学生网民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群体相对剥夺感、群体认同、群体效能、去个性化、从众等维度对网络集群事件的心理形成进行了简单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集群 相对剥夺感 群体认同 心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需求导向型的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开松 周薇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5-130,共6页
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呈现非均衡状态。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受经济落后、生态脆弱、政治敏感以及军事敏感的影响而具有特殊性。基于需求导向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和谐发展与... 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呈现非均衡状态。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受经济落后、生态脆弱、政治敏感以及军事敏感的影响而具有特殊性。基于需求导向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和谐发展与社会稳定,考验民族地区基层政府执政管理能力的关键。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明,亟需构建需求导向型的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公共产品 农民需求 供给机制 供需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与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被引量:19
15
作者 吴开松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2,共8页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国家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有其自身特点: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能力的有限性与民众需求的无限性,社会资本的丰富性与物质资本的稀缺性,创新内容的现代性与方法手段的传统性。在当代的社会发展中,...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国家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有其自身特点: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能力的有限性与民众需求的无限性,社会资本的丰富性与物质资本的稀缺性,创新内容的现代性与方法手段的传统性。在当代的社会发展中,我们仍然需要重视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积累起来的传统社会资本的价值,不能使传统社会资本存量降低甚至流失。通过社会资本的建设来增强各民族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解决国家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尽管社会资本对一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重要的价值,但社会资本也不是越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创新 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撑能力的调查与思考——基于湖北恩施州H县个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祖勤 王文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7-11,共5页
基于湖北恩施自治州H县调研所收集的一手资料,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和模糊相似优先比等定量分析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税费改革后,H县财政自给能力锐减,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主要依赖于一般性转移支付,税收返还... 基于湖北恩施自治州H县调研所收集的一手资料,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和模糊相似优先比等定量分析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税费改革后,H县财政自给能力锐减,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主要依赖于一般性转移支付,税收返还和专项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公共安全支出、教育经费支出、科技支出、农林水事支出的支持尤其薄弱;有限的自有财力和上级转移支付只能优先对农林水事、教育和公共安全加以扶持,而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则相当薄弱。结合个案实证和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基层政府 公共服务 财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院校4782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17
作者 李亚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58-760,共3页
目的:了解民族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征,分析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4782名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民族院校大学新生少数民族组和汉族组的SCL-90强迫、人际关系、抑... 目的:了解民族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征,分析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4782名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民族院校大学新生少数民族组和汉族组的SCL-90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中国青年常模(P<0.05),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低于普通大学生常模,恐怖因子分高于普通大学生常模.男学生敌对因子的得分高于女学生(P<0.05),女学生恐怖因子的得分高于男学生(P<0.05).农村组大学生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P<0.05),城市大学生偏执因子的得分高于农村大学生(P<0.05).人际敏感、强迫、抑郁、恐怖阳性症状检出率较高.父母婚姻、家庭经济、同学关系、学习压力、情感问题等是影响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结论:民族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应采取综合性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新生 精神卫生 SCL-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开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7,共7页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危机管理环境具有政治环境复杂、经济发展滞后、文化表现多元化、社会管理转型慢等特殊性,其危机管理能力应主要包含政治认知力、问题认定能力、政策解读与执行力、搜集信息能力、资源动员与资源配置能力、危机响...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危机管理环境具有政治环境复杂、经济发展滞后、文化表现多元化、社会管理转型慢等特殊性,其危机管理能力应主要包含政治认知力、问题认定能力、政策解读与执行力、搜集信息能力、资源动员与资源配置能力、危机响应能力、评估学习能力。其基层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强化与完善途径主要有:完善法律和制度,加强危机管理的规范力与执行力,建立科学的危机管理组织体系,加强政策解读能力,强化领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基层政府 危机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 被引量:9
19
作者 谢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贫困群体规模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意义。因西部民族地区出资能力低下、保障资金筹措渠道少等因素的制约,实际执行的低保标准和支出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发达地区,这种状况与党和政府提出的...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贫困群体规模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意义。因西部民族地区出资能力低下、保障资金筹措渠道少等因素的制约,实际执行的低保标准和支出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发达地区,这种状况与党和政府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相背离。中央和各省(区)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低保的财政补助力度,应适时建立农村低保金的跨省调剂机制,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 中国西部农村 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主观现状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文娇 王娟 林娜 《煤炭高等教育》 2011年第4期98-102,共5页
本研究以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自我价值感量表及主观现状满意度问卷为工具对武汉地区某高校25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各维度与自我价值感的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与主... 本研究以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自我价值感量表及主观现状满意度问卷为工具对武汉地区某高校25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各维度与自我价值感的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与主观现状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自我价值感上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回归分析发现,时间监控观对一般及特殊价值感有预测作用;时间效能感对个体的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及主观现状满意度均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时间管理倾向 自我价值感 主观现状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