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教+产教”双融合的资源安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作者 田森 司鹄 +2 位作者 刘莉 尚雪义 杨珊 《安全》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满足经济社会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重庆大学资源安全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工程案例引导→科研实训协同→工程前沿导向→校企资源共建的“四位一体”理论与专业实践互动式教学框架,构建“科教+... 为满足经济社会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重庆大学资源安全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工程案例引导→科研实训协同→工程前沿导向→校企资源共建的“四位一体”理论与专业实践互动式教学框架,构建“科教+产教”双融合的资源安全类专业多学科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应用效果显著,学生满意度高,并形成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成果、理论与实践资源创新平台,逐渐在专业及学科建设、科教与产教融合、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等方面形成优势。研究结果为资源安全类专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区域联动教育创新示范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安全类 人才培养模式 多学科交叉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以中南大学为例 被引量:23
2
作者 蒋冲 唐礼忠 +1 位作者 蒋青青 周科平 《高等建筑教育》 2013年第6期29-32,共4页
随着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急需大量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文章论述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学科体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以及高等学校设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必要性,并结合中南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 随着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急需大量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文章论述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学科体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以及高等学校设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必要性,并结合中南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提出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的专业建设思路和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专业建设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苦专业人才培养探究——以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为例
3
作者 过江 郭静雯 +2 位作者 陈国政 黄仁东 张钦礼 《高教学刊》 2022年第26期157-160,165,共5页
采矿工程是关系国家资源、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的重要专业,但由于此类艰苦专业工作环境恶劣、危险性大,导致近年来采矿工程人才流失严重。针对采矿工程艰苦专业学生学习信念不坚定等问题,中南大学结合教学经验,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通... 采矿工程是关系国家资源、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的重要专业,但由于此类艰苦专业工作环境恶劣、危险性大,导致近年来采矿工程人才流失严重。针对采矿工程艰苦专业学生学习信念不坚定等问题,中南大学结合教学经验,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通过思政指导、千米井下党校基地及矿井工人模范教育等途径对学生加以引导。教学研究与实践证明,中南大学采矿工程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艰苦专业 教学改革 思想信念 党建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学科特色、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工科的策略及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姜凡 高志勇 +3 位作者 周子龙 孙伟 覃文庆 李夕兵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103,F0003,共8页
工科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探索世界一流工科建设之策,对推动中国一流工科建设尤为重要。为减少世界一流工科他国建设经验的“排异”反应,选取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学科为案例并对其建设世界一流工科的经验进... 工科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探索世界一流工科建设之策,对推动中国一流工科建设尤为重要。为减少世界一流工科他国建设经验的“排异”反应,选取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学科为案例并对其建设世界一流工科的经验进行探析,以为中国一流工科建设提供本土经验。在建设世界一流工科的进程中,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学科采取了以下策略:立足学科历史,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打造高质量的研究群体;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问题,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原创研究;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学科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建设世界一流工科的经验给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工科提供诸多启示:完善资源配置方式和评价体系,促使学科立足学科历史和现实需求,形成学科特色;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和完善评价体系,促使学科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开展原创性研究;搭建国际联合科研平台和开展国际合作,助推学科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和学科的学术水平及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世界一流工科 学科建设 中南大学 矿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资源学的学科理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超 王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为形成安全资源学和更好地开发与利用安全资源,以安全本身作为一类重要资源的新视角,开展安全资源学的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站在科学学的高度和以交叉科学的视角,采用调查研究法、创新思维法、理论分析法、逻辑归纳法、预测法等研究方法,... 为形成安全资源学和更好地开发与利用安全资源,以安全本身作为一类重要资源的新视角,开展安全资源学的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站在科学学的高度和以交叉科学的视角,采用调查研究法、创新思维法、理论分析法、逻辑归纳法、预测法等研究方法,阐述安全资源和安全资源学的定义及内涵,安全资源的性质与分类,安全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以及安全资源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展望等。结果表明:安全资源兼具有安全和资源的主要特性,安全资源的特性可分为社会特性和自身特性2大类,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给出安全资源学8个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从学科基础层凝炼出安全资源学的10条基本原理;根据交叉学科的关联性质,归纳出安全资源学的典型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形成了安全资源学的核心基础理论和雏形,对后续开展安全资源学的具体内容研究和加速形成一门独立的安全资源学新学科具有参考和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 安全资源 安全资源学 学科理论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安全工程专业特色教育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1
6
作者 蒋复量 李向阳 +3 位作者 谭凯旋 杨仕教 叶勇军 刘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8,共7页
回顾专业认证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简单介绍《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认证标准》的内容和安全工程专业认证近年来在国内的发展情况。根据南华大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在专业认证的背景下,针对行业特点,实行分方向设置课程和从事教学活动。南华... 回顾专业认证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简单介绍《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认证标准》的内容和安全工程专业认证近年来在国内的发展情况。根据南华大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在专业认证的背景下,针对行业特点,实行分方向设置课程和从事教学活动。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主要依托"核"行业背景,下设核安全、建筑安全和化工安全3个方向;3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课程设置符合《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并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实践证明,该项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该校安全工程专业近两年的就业率和考研率都居于全校前列,并且就业单位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安全工程专业 特色教育 课程体系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研究性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被引量:48
7
作者 刘敦文 杨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7-161,共5页
基于我国高校实验教学现况,阐述对本科专业实验课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论述研究性教学的特征及其在实验教学中优越性基础上,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的《安全检测技术》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从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大... 基于我国高校实验教学现况,阐述对本科专业实验课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论述研究性教学的特征及其在实验教学中优越性基础上,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的《安全检测技术》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从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探讨专业实验课研究性教学中实验设计、实施过程以及对实验环境的要求与改革,提出大力加强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及研究创新性实验,并将专业实验课教学与教师科研课题进行有效结合。教改实践表明,在专业实验课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与科研相融、人才培养链相接,对培养安全工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专业实验课 研究性教学 教学改革 创新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重一高”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易灿南 胡鸿 +3 位作者 廖可兵 张佐钊 易玉枚 黄俊歆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90-195,共6页
实践教学是大学培养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素质高的工科专业人才,基于"三重一高"的思想,构建工科专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于系统化的基础实践... 实践教学是大学培养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素质高的工科专业人才,基于"三重一高"的思想,构建工科专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于系统化的基础实践教学、基于工程化的专业技能实训教学和基于综合化的专业素质培育教学三个方面,并将其思想应用于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一高 工科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安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工程原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游波 吴超 任才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40,共6页
为完善安全科学理论体系,促进安全工程学科的发展,基于安全工程学科的特点,提出安全工程原理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出安全工程原理的7个二级原理,即设备设施功能安全原理、人造物宜人原理、环境安全原理、人造物稳固原理、合理... 为完善安全科学理论体系,促进安全工程学科的发展,基于安全工程学科的特点,提出安全工程原理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出安全工程原理的7个二级原理,即设备设施功能安全原理、人造物宜人原理、环境安全原理、人造物稳固原理、合理空间尺度原理、最小能量原理和输入输出畅通原理,并研究这7个二级原理的定义和内涵。从人、物、环境因素的角度来分析安全工程原理的应用机理,结果表明,各二级原理对安全工程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根据安全工程原理,设计研发深井受限空间环境与安全人工智能仿真试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 安全工程学 原理 设备设施 仿真试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信息表达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振宏 吴超 +1 位作者 许开立 钮英建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4-77,共4页
简述了安全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参考标准,包括通用(共同要求)、专业和其他三部分。在总结2008年安全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专业认证对象、专家组看成一个试验系统,以人的行为、物的状态、环境及管理因素为认... 简述了安全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参考标准,包括通用(共同要求)、专业和其他三部分。在总结2008年安全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专业认证对象、专家组看成一个试验系统,以人的行为、物的状态、环境及管理因素为认证信息,实现了各位专家的视觉、感知、识别、判断、确认等信息采集的数学表达和不同标准尺度下的统一信息测度,构建了安全工程专业知识的有向性、多向性集聚传播理论模型和发散传播理论模型等,以分析、判断教师、学生的行为、知识传播方式,提升学生认知水平,测评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训练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水平,为安全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专业认证 信息测度 集聚传播模型 发散传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南大学低碳校园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宝玉 张思雨 +3 位作者 章也 刘晨 汪鑫强 庄慧玲 《节能》 2012年第5期9-12,2,共4页
在积极倡导绿色理念、构建低碳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应该成为低碳生活的先行者。低碳校园的构建,应建立在高校原有模式的基础上,以校园为系统,研究其物质输入、输出以及循环;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定量指标,评估校园系统的运营情况;同时构... 在积极倡导绿色理念、构建低碳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应该成为低碳生活的先行者。低碳校园的构建,应建立在高校原有模式的基础上,以校园为系统,研究其物质输入、输出以及循环;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定量指标,评估校园系统的运营情况;同时构建完善的环境友好型管理体系,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以中南大学为经济系统,结合物质流分析、碳足迹理论等理论方法,定量核算中南大学原有系统的物质能源输入、输出及循环的CO2排放清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南大学低碳校园模式,提出具体的低碳校园建设方案,进而促进校园低碳化和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低碳校园 管理体系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鸿 易灿南 +1 位作者 廖可兵 刘美英 《科教文汇》 2013年第25期80-82,共3页
实践教学是大学培养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培养厚基础、多方向、强实践、有能力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本文从课程实践教学、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科技创新活动与社会实践7个方面构建了... 实践教学是大学培养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培养厚基础、多方向、强实践、有能力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本文从课程实践教学、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科技创新活动与社会实践7个方面构建了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基于每个方面的教学特征与要求对其教学模式、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以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与质量,为安全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实践教学 创造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实物化与体验式教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锐 邱文 吴超 《中国冶金教育》 2017年第2期40-43,共4页
安全专业课程横跨工程和管理科学,技术类工科课程行业背景强,结合工程实践的要求高。实物化教学可避免对设备想象差异与过程理解偏差,体验式教学可增强实操能力及安全技术实用感,这对学生巩固专业观念及提高防控工程风险能力有现实意义... 安全专业课程横跨工程和管理科学,技术类工科课程行业背景强,结合工程实践的要求高。实物化教学可避免对设备想象差异与过程理解偏差,体验式教学可增强实操能力及安全技术实用感,这对学生巩固专业观念及提高防控工程风险能力有现实意义。发展实物化教学应注重对象选择、缩微设计、视频辅助和展现方式等技术问题。体验式教学重点讨论实习实践方式设计、案例分析引导、视频现场辨识、工程图纸解读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工科课程 实物化教学 体验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安全情报能力建设机理及路径研究
14
作者 王秉 李雅文 史志勇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24,共8页
[目的/意义]在当今数智时代,数智技术是安全情报能力建设的关键驱动力,开展数智赋能安全情报能力建设研究的意义重大。[方法/过程]在分析数智时代安全情报能力变革的基础上,揭示数智赋能安全情报能力建设机理,并提出数智赋能安全情报能... [目的/意义]在当今数智时代,数智技术是安全情报能力建设的关键驱动力,开展数智赋能安全情报能力建设研究的意义重大。[方法/过程]在分析数智时代安全情报能力变革的基础上,揭示数智赋能安全情报能力建设机理,并提出数智赋能安全情报能力建设路径。[结果/结论]通过数智赋能安全情报能力建设,可实现安全情报能力的平台化能力集成、扁平化结构分布、前瞻性全局研判和体系化协同运行。数智赋能安全情报能力建设应面向安全情报需求确定、安全情报获取、安全情报分析及安全情报应用和反馈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数智赋能 安全情报 情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工程专业分方向本科教育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关燕鹤 黄锐 张建 《科教文汇》 2016年第21期57-59,共3页
现阶段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是根据"大安全观"的办学理念制定的,形成"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专业领域广度的前提下,很难保证专业学习的深度,反而造成教育与实践的脱节。基于此背景,本文以湖南工学院为例,... 现阶段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是根据"大安全观"的办学理念制定的,形成"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专业领域广度的前提下,很难保证专业学习的深度,反而造成教育与实践的脱节。基于此背景,本文以湖南工学院为例,对分方向本科教育模式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以期为分方向本科教育模式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培养模式 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安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6
作者 吴超 《安全》 2025年第2期64-73,共10页
为了适应新时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改变长期以来安全滞后于科技发展的被动局面和创建安全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提出面向新质生产力建设安全类本科专业的新思想,采用经验法、逻辑思辨法、层次分析法、比较法等,阐述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新... 为了适应新时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改变长期以来安全滞后于科技发展的被动局面和创建安全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提出面向新质生产力建设安全类本科专业的新思想,采用经验法、逻辑思辨法、层次分析法、比较法等,阐述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新质安全类人才培养能够相辅和共赢,构建了一个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安全类人才培养“446321”模式,该模式由4种要素、4条途径、6项要求、3项保障、2个循环和1个结果组成,并对其构成的各项内容进行详细诠释。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探讨的安全类人才培养“446321”模式具有可行性、先进性和科学性,适合作为拥有优质资源的少数高水平大学的新质安全类人才培养尝试,也可供更多高校的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类专业 新质生产力 新质安全类人才培养 “446321”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检视与应对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嘉鑫 李宝诚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5,171,共9页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防范化解面临数据异化、算法黑箱、算力垄断等问题,运用风险社会理论探究其产生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旨在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水平。[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防范化解面临数据异化、算法黑箱、算力垄断等问题,运用风险社会理论探究其产生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旨在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水平。[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结合风险社会理论从“现代风险”“自反性现代化”“风险分配”等维度展开研究。[研究结果/结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时,可以采取以下路径:全流程数据监管,消弭现代安全风险;多层级算法治理,促进自反性安全风险积极转化;多主体算力平衡,重塑安全风险分配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安全风险 风险社会 现代风险 自反性现代化 风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理影响下隧道衬砌爆破振动响应特性及安全判据
18
作者 吕加兵 陶铁军 +1 位作者 邱贤阳 段武全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7,共9页
隧道钻爆法施工过程中,明晰爆破能量的传播规律是量化支护结构振动控制的前提,而层理是影响爆破能量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探究层理影响隧道爆破初始能量传播后支护结构振动响应特性,以巴岳山隧道为背景,采用LS-DYNA建立三维数值模型,... 隧道钻爆法施工过程中,明晰爆破能量的传播规律是量化支护结构振动控制的前提,而层理是影响爆破能量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探究层理影响隧道爆破初始能量传播后支护结构振动响应特性,以巴岳山隧道为背景,采用LS-DYNA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结合现场振速监测,研究了隧道掌子面区域含层理情况下的衬砌振速特征,明确了二衬振速的安全阈值与安全距离。研究结果表明:在距掌子面2 m范围内,层理隧道的初支振速较无层理隧道大,原因在于层理的存在使得爆炸应力波形成多次反射,在一定区域内造成能量的往复作用,致使支护结构振动较大;在距掌子面2 m范围外,层理隧道的振速衰减较无层理隧道快;斜交于层理方向的振速受层理影响较大,平行于层理方向的振速受层理影响较小;隧道二衬峰值振速和峰值拉应力均出现在左侧拱腰处;隧道衬砌的安全振速阈值为14 cm/s,二衬结构的安全距离为3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层理 隧道衬砌 安全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多矿权资源整合下某矿山开拓系统的优选
19
作者 马少维 谭丽龙 +3 位作者 刘晓明 李晓芸 肖凯 杨诗诗 《采矿技术》 2025年第1期246-250,共5页
开拓系统作为矿山的咽喉工程,直接影响矿山生产规模、运营成本和经济效益。复杂多矿权资源整合下的矿山开拓系统设计存在资源分散、运输和厂址方案多、井筒数量及功能差异大、配套选厂方案多、利旧工程多等问题。为了优选开拓系统,创建... 开拓系统作为矿山的咽喉工程,直接影响矿山生产规模、运营成本和经济效益。复杂多矿权资源整合下的矿山开拓系统设计存在资源分散、运输和厂址方案多、井筒数量及功能差异大、配套选厂方案多、利旧工程多等问题。为了优选开拓系统,创建了基于可比初始投资与可比运营成本的NPV数学模型。基于资源整合的采选条件,通过考虑总图、采矿、井建、选矿、矿机、尾矿输送等多种因素,初选三个方案并进行详细设计比对。通过计算可比投资、可比运营成本和NPV,综合考虑各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最终确定方案一(混合井+双罐笼井开拓方案)为优选方案。研究方法对于复杂多矿权资源整合下的开拓系统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矿权 资源整合 开拓系统 净现值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克里格法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资源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20
作者 朱和玲 黄雄新 +1 位作者 余晓燕 杨念哥 《矿产与地质》 2025年第1期49-55,共7页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为准确估算稀土资源储量,文章以贺州稀有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特征,基于3DMine矿业工程软件平台,建立钻孔地质数据库、三维实体模型、...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为准确估算稀土资源储量,文章以贺州稀有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特征,基于3DMine矿业工程软件平台,建立钻孔地质数据库、三维实体模型、块体模型,并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对矿区矿体进行品位估值和资源储量计算。结果表明,使用3DMine矿业工程软件建模和普通克里格法进行稀土矿品位估值,为矿山生产数据、资源开采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数字化、信息化及可视化管理,推动我国数字化矿山的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储量估算 普通克里格法 品位估值 3DM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