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科教+产教”双融合的资源安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田森
司鹄
刘莉
尚雪义
杨珊
|
《安全》
|
2025 |
0 |
|
2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以中南大学为例 |
蒋冲
唐礼忠
蒋青青
周科平
|
《高等建筑教育》
|
2013 |
23
|
|
3
|
艰苦专业人才培养探究——以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为例 |
过江
郭静雯
陈国政
黄仁东
张钦礼
|
《高教学刊》
|
2022 |
0 |
|
4
|
追求学科特色、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工科的策略及启示 |
姜凡
高志勇
周子龙
孙伟
覃文庆
李夕兵
|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5
|
安全资源学的学科理论研究 |
吴超
王秉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安全工程专业特色教育研究与实践 |
蒋复量
李向阳
谭凯旋
杨仕教
叶勇军
刘栋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1
|
|
7
|
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研究性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
刘敦文
杨光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8
|
|
8
|
基于“三重一高”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为例 |
易灿南
胡鸿
廖可兵
张佐钊
易玉枚
黄俊歆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
2014 |
10
|
|
9
|
安全工程原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游波
吴超
任才清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10
|
安全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信息表达模型研究 |
杨振宏
吴超
许开立
钮英建
|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1
|
中南大学低碳校园模式构建研究 |
陈宝玉
张思雨
章也
刘晨
汪鑫强
庄慧玲
|
《节能》
|
2012 |
8
|
|
12
|
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
胡鸿
易灿南
廖可兵
刘美英
|
《科教文汇》
|
2013 |
8
|
|
13
|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实物化与体验式教学 |
黄锐
邱文
吴超
|
《中国冶金教育》
|
2017 |
1
|
|
14
|
数智赋能安全情报能力建设机理及路径研究 |
王秉
李雅文
史志勇
|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安全工程专业分方向本科教育模式探讨 |
关燕鹤
黄锐
张建
|
《科教文汇》
|
2016 |
1
|
|
16
|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安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吴超
|
《安全》
|
2025 |
0 |
|
17
|
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检视与应对 |
陈嘉鑫
李宝诚
|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8
|
层理影响下隧道衬砌爆破振动响应特性及安全判据 |
吕加兵
陶铁军
邱贤阳
段武全
|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复杂多矿权资源整合下某矿山开拓系统的优选 |
马少维
谭丽龙
刘晓明
李晓芸
肖凯
杨诗诗
|
《采矿技术》
|
2025 |
0 |
|
20
|
普通克里格法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资源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
朱和玲
黄雄新
余晓燕
杨念哥
|
《矿产与地质》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