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矮秆基因定位和克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詹庆才 肖子发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7-9,12,共4页
介绍了水稻矮秆性状的研究现状,包括水稻矮秆性状的遗传研究,水稻植株矮化机制研究,以及水稻矮化材料的利用情况;综述了水稻矮秆基因定位的常用方法,包括图位克隆法的原理,以及图位克隆法、生物信息学与突变体资源在水稻基因精细定位与... 介绍了水稻矮秆性状的研究现状,包括水稻矮秆性状的遗传研究,水稻植株矮化机制研究,以及水稻矮化材料的利用情况;综述了水稻矮秆基因定位的常用方法,包括图位克隆法的原理,以及图位克隆法、生物信息学与突变体资源在水稻基因精细定位与克隆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矮秆基因 基因定位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甲氰菊酯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松柏 张德咏 +4 位作者 罗香文 尹乐斌 程菊娥 朱春晖 刘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0-144,共5页
采用富集分离法从农药厂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的光合细菌新菌株PSB07-15,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对16Sr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EU005383)进行了同源比较、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沼泽红假单孢... 采用富集分离法从农药厂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的光合细菌新菌株PSB07-15,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对16Sr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EU005383)进行了同源比较、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沼泽红假单孢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生长特性和甲氰菊酯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6.5。该菌以共代谢方式降解甲氰菊酯,对甲氰菊酯的最高耐受浓度为600mg·L-1,培养15d对600mg·L-1甲氰菊酯降解率达35.26%。通过GC-MS对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间苯氧基苯乙腈是展出惟一的降解产物,推测该菌的降解途径是可能作用于甲氰菊酯的酯键处。本研究工作为利用光合细菌进行生物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氰菊酯 沼泽红假单孢菌 生物修复 降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吸收累积Cd的特征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昭兵 纪雄辉 +4 位作者 田发祥 彭华 吴家梅 石丽红 张超凡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53-1658,共6页
采用旱地小区试验,研究了Cd污染土壤中甘薯吸收累积Cd的品种差异,探讨了甘薯吸收累积Cd的相关机理。结果表明,甘薯品种间不仅生物量差异较大,对Cd的吸收累积能力也不同,8个品种的地上部茎叶生物量(DW)在4 594.9-8 232.2 kg.hm^-2,鲜... 采用旱地小区试验,研究了Cd污染土壤中甘薯吸收累积Cd的品种差异,探讨了甘薯吸收累积Cd的相关机理。结果表明,甘薯品种间不仅生物量差异较大,对Cd的吸收累积能力也不同,8个品种的地上部茎叶生物量(DW)在4 594.9-8 232.2 kg.hm^-2,鲜样Cd含量范围为0.032 9-0.057 4 mg.kg^-1;地下部块根生物量(DW)在7 809.0-14 269.7 kg.hm^-2,鲜样Cd含量范围为0.002 2-0.011 0 mg.kg^-1,茎叶Cd含量明显高于块根,但均未超过国家食品中污染物限值标准(GB 2762—2005)(根茎类蔬菜〈0.1 mg.kg^-1)。而与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GB 18406.1—2001)进行比较(〈0.05 mg.kg-1),有3个甘薯品种(心香、湘薯15、泉薯9号)的茎叶Cd含量超标。因此,轻度Cd污染土壤种植的甘薯其茎叶可能存在摄食健康风险,而块根基本无风险,若将Cd污染土壤改制种植甘薯,必须妥善处理其地上部茎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污染土壤 甘薯 吸收累积Cd 品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黑炭还田对晚稻CH_4和N_2O综合减排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彭华 纪雄辉 +3 位作者 吴家梅 田发祥 霍莲杰 朱坚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20-1625,共6页
利用静态箱法测定了稻草直接还田和生物黑炭还田对湖南晚稻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添加稻草和生物黑炭处理的CH4排放量分别增加了24.70%(P<0.05)和6.32%,而N2O的排放量分别降低了37.08%(P<0.05)和37.61... 利用静态箱法测定了稻草直接还田和生物黑炭还田对湖南晚稻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添加稻草和生物黑炭处理的CH4排放量分别增加了24.70%(P<0.05)和6.32%,而N2O的排放量分别降低了37.08%(P<0.05)和37.61%(P<0.05);生物黑炭CH4排放量较稻草还田减少了14.74%(P<0.05)。按100年统计稻田CH4和N2O的综合增温潜势(GWP)表明,单位产量的GWP由大到小顺序为稻草(RS),不施肥(CK),黑炭(BC),化肥(CF)。综上说明,生物黑炭还田能保持晚稻产量稳定,减少了当季晚稻CH4和N2O的排放,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黑炭 CH4 N2O 综合温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双季稻田施磷流失风险及阈值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坚 纪雄辉 +6 位作者 田发祥 吴家梅 刘昭兵 彭华 柳赛花 官迪 谢运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25-1433,共9页
通过3年(2011—2013年)的双季稻田间小区试验,探明了不同施磷量对双季稻产量、土壤磷素积累、磷素流失风险的影响,并确定了土壤收支平衡的施磷阈值。研究结果表明:连续3年不同施磷量处理水稻早、晚季产量为5474~5552 kg·hm^(-2)和7... 通过3年(2011—2013年)的双季稻田间小区试验,探明了不同施磷量对双季稻产量、土壤磷素积累、磷素流失风险的影响,并确定了土壤收支平衡的施磷阈值。研究结果表明:连续3年不同施磷量处理水稻早、晚季产量为5474~5552 kg·hm^(-2)和7096~7521 kg·hm^(-2),过量施用磷肥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增产效果,反而有减产的风险。施用磷肥后,土壤Olsen-P含量显著提高。田面水TP平均浓度与土壤中Olsen-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施磷后田面水磷素动态能用指数模型(Y=C_0·e^(k/t),k>0)拟合,即随着磷肥施用量增加,田面水磷素流失风险增加。结合水稻产量效应、土壤磷素表观平衡和磷素环境风险,推荐研究区域早、晚稻施磷阈值分别为(48.53±7.07)kg P_2O_5·hm^(-2)和(56.87±7.90)kg P_2O_5·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素 流失 阈值 双季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双季超级杂交早稻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邓华凤 向晓诚 +4 位作者 张武汉 李和平 田应佳 舒服 何强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长江中游双季早稻生产是中国水稻生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回顾了长江中游超级杂交早稻新组合选育、配套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取得的进展。指出生育期短、前期低温冷害、中期阴雨寡照、后期高温逼熟是影响长江中游双季早稻生产的主要障... 长江中游双季早稻生产是中国水稻生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回顾了长江中游超级杂交早稻新组合选育、配套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取得的进展。指出生育期短、前期低温冷害、中期阴雨寡照、后期高温逼熟是影响长江中游双季早稻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超级杂交早稻的技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超级杂交早稻 限制因素 技术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斑萎病毒及其与传播介体西花蓟马互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建斌 刘勇 +3 位作者 郑立敏 张松柏 杨春晓 张德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54-58,共5页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一种世界性危害农业生产的植物病毒,主要通过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以持久增殖型方式进行传播,可对番茄、生菜、辣椒等蔬菜及花卉、烟草等经济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从...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一种世界性危害农业生产的植物病毒,主要通过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以持久增殖型方式进行传播,可对番茄、生菜、辣椒等蔬菜及花卉、烟草等经济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从番茄斑萎病毒的特征、传播介体、传播途径、病毒与介体互作对番茄斑萎病毒传播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旨为番茄斑萎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萎病毒 西花蓟马 互作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蔗糖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孙学武 谭炎宁 +2 位作者 孙志忠 袁定阳 段美娟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蔗糖转运蛋白是光合产物运输与分配调控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主要参与蔗糖从"源"到"库"的质外体运输,在蔗糖的感应、"源"器官装载、韧皮部长距离运输和"库"器官卸载中起重要作用。总结和分析了水... 蔗糖转运蛋白是光合产物运输与分配调控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主要参与蔗糖从"源"到"库"的质外体运输,在蔗糖的感应、"源"器官装载、韧皮部长距离运输和"库"器官卸载中起重要作用。总结和分析了水稻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的组成、蛋白结构特点、表达与调控特性、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蔗糖转运蛋白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应予重视和加强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蔗糖转运蛋白 光合产物运输与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Ca^(2+)连续喷施时间对辣椒淹水胁迫的缓解效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欧立军 刘周斌 +4 位作者 杨博智 马艳青 张竹青 周书栋 邹学校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15-2021,共7页
以‘博辣红牛’辣椒为材料,研究外源Ca^(2+)连续喷施不同天数对淹水胁迫下辣椒幼苗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Ca^(2+)对辣椒淹水胁迫伤害的缓解作用和适宜的喷施处理天数。结果显示:(1)辣椒幼苗生物量、壮苗指数、叶绿素、根系活力... 以‘博辣红牛’辣椒为材料,研究外源Ca^(2+)连续喷施不同天数对淹水胁迫下辣椒幼苗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Ca^(2+)对辣椒淹水胁迫伤害的缓解作用和适宜的喷施处理天数。结果显示:(1)辣椒幼苗生物量、壮苗指数、叶绿素、根系活力、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CAT和SOD活性随施Ca^(2+)天数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随施Ca^(2+)天数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施Ca^(2+)1d(T1d)处理对辣椒淹水胁迫伤害无明显缓解作用,连续施Ca^(2+)3d(T3d)和6d(T6d)处理的缓解效果不断增强,至连续施Ca^(2+)9d(T9d)时缓解效果达到最佳,随后连续施Ca^(2+)12d(T12d)和20d(T20d)处理的缓解效果又逐渐减弱,但仍显著优于T1d处理。研究表明,外源Ca^(2+)可以诱导增加淹水胁迫下辣椒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上调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叶绿素的降解,大幅提高根系活力,从而缓解淹水胁迫所造成的各种伤害,增强其忍耐淹水胁迫能力,并以连续施钙9d对淹水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淹水胁迫 CA2+ 喷施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辣椒品种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朱晨曦 马艳青 +1 位作者 杨博智 张竹青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4-38,共5页
为确立辣椒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的指标和条件,探讨低温对不同类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试验以不同的辣椒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这3项指标的相对值。结果表明,18℃培养下的相对发芽指数、14... 为确立辣椒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的指标和条件,探讨低温对不同类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试验以不同的辣椒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这3项指标的相对值。结果表明,18℃培养下的相对发芽指数、14℃培养下的相对发芽率可作为辣椒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的指标,18℃可作为筛选耐低温品种的压力条件;早熟品种种子对低温的耐受性较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强;线椒品种种子对低温的耐受性较好,甜椒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低温 种子萌发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克隆籼稻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全长cDNA及序列的in silico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定阳 余东 +4 位作者 谭炎宁 孙志忠 韶也 孙学武 段美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3-177,共5页
根据日本晴cab4基因序列(GenBank:AK104499.1)设计引物,用RT-PCR的方法从籼稻9311中克隆了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cab-9311(cab gene from 9311)。insilico分析表明:cab-9311与cab4基因同源性为99%,编码的蛋白含有244... 根据日本晴cab4基因序列(GenBank:AK104499.1)设计引物,用RT-PCR的方法从籼稻9311中克隆了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cab-9311(cab gene from 9311)。insilico分析表明:cab-9311与cab4基因同源性为99%,编码的蛋白含有244个氨基酸,与cab4基因编码的蛋白同源性为98%。蛋白分子质量为26.9kD,理论等电点为6.52。第54位~第216位氨基酸是一个典型的叶绿素a/b结合蛋白功能域(chlorophyll a/bbinding domain)。跨膜分析和蛋白质三级预测显示,该蛋白在C端有一个典型的跨膜区。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该蛋白定位于叶绿体,是一个叶绿体内囊体膜上的锚定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 克隆 in silico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斑萎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前君 孙书娥 +4 位作者 刘勇 谭新球 肖启明 谢丙炎 张德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69,共5页
从云南表现褪绿黄化症状的番茄上分离到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YN-1株系,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该株系的核衣壳蛋白基因,并测定了该基因的序列,全长为777 bp,编码258个氨基酸。对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YN-1 ... 从云南表现褪绿黄化症状的番茄上分离到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YN-1株系,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该株系的核衣壳蛋白基因,并测定了该基因的序列,全长为777 bp,编码258个氨基酸。对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YN-1 N基因与韩国3个株系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高达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萎病毒 核衣壳蛋白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降解苄嘧磺隆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松柏 张德咏 +4 位作者 罗香文 尹乐斌 刘勇 程菊娥 朱春辉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74-1777,共4页
从农药厂工业废水和污泥中富集分离到一株能降解苄嘧磺隆(Bensulfuron methyl)的光合细菌PSB07-6,根据分离菌株的细胞形态结构、活细胞光吸收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系统发育分析将该菌初步鉴定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 从农药厂工业废水和污泥中富集分离到一株能降解苄嘧磺隆(Bensulfuron methyl)的光合细菌PSB07-6,根据分离菌株的细胞形态结构、活细胞光吸收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系统发育分析将该菌初步鉴定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该菌降解光合细菌培养基中苄嘧磺隆的能力,在pH为6.5的光合细菌培养基中培养5d,对350mg·L-1苄嘧磺隆降解率达25.03%,添加回收率为105%~112%。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能以苄嘧磺隆为唯一碳源和氮源,降解最佳条件为30℃、pH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嘧磺隆 光合细菌 降解特性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涝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刘周斌 周宇健 +2 位作者 杨博智 欧立军 邹学校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8期4385-4389,4393,共6页
水涝灾害是植物生长面临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概述了水涝胁迫下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化及其适应性机理,总结了抗涝性鉴定指标及外源物质在植物抗涝性上的应用,并对植物抗涝性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 水涝胁迫 抗涝性鉴定 外源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乡野生稻RPS2类候选抗病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崔玲玲 李磊 +7 位作者 韩小霞 邢俊杰 李玲龙 阳志刚 罗秀娟 李丁 谢灵灵 曹孟良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利用NBS保守结构域获得的探针及基于RecA文库富集方法的试剂盒筛选东乡野生稻液体pCAMBIA1301质粒文库,杂交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在NCBI上进行BLASTN序列比对后,设计相关引物,扩增获得编码区,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编码蛋白序列,与已... 利用NBS保守结构域获得的探针及基于RecA文库富集方法的试剂盒筛选东乡野生稻液体pCAMBIA1301质粒文库,杂交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在NCBI上进行BLASTN序列比对后,设计相关引物,扩增获得编码区,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编码蛋白序列,与已克隆的NBS-LRR类抗性基因建立进化树.结果分析表明,其预测蛋白除了部分氨基酸缺失及2个氨基酸不同外,与粳稻大部分序列一致,分子进化树表明其与粳稻、拟南芥RPS2基因的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 液体质粒文库 长片段高保真PCR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根结线虫诱导辣椒基因CaRKNIF2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井元 邹学校 +2 位作者 茆振川 陈国华 谢丙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5046-5054,共9页
【目的】明确辣椒(Capsicum annuum L.HDA149)中与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不亲和互作过程中抗性相关WRKY转录因子的基因结构及其表达模式。【方法】采用RACE结合RT-PCR方法克隆cDNA序列,并根据c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扩增DN... 【目的】明确辣椒(Capsicum annuum L.HDA149)中与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不亲和互作过程中抗性相关WRKY转录因子的基因结构及其表达模式。【方法】采用RACE结合RT-PCR方法克隆cDNA序列,并根据c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扩增DNA序列,Southern杂交确定基因拷贝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线虫侵染后辣椒的不同组织和不同时间点的表达。【结果】从辣椒中克隆到一个WRKY转录因子基因CaRKNIF2(GenBank登录号:GQ253367),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662bp,编码553个推定的氨基酸,为单拷贝基因。CaRKNIF2基因编码区全长DNA序列2530bp,包含5个内含子和6个外显子。在线虫接种诱导处理时,该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根尖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接种3h后在根尖组织中的表达量开始升高,12h最高,此时相对表达量约为3.1倍。【结论】CaRKNIF2在线虫接种处理后的表达上调,表明该基因参与了抗性基因Me3介导的辣椒与根结线虫的不亲和互作,可能在此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KY转录因子 CaRKNIF2 CDNA SOUTHERN杂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粒野生稻STK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崔玲玲 韩小霞 +6 位作者 邢俊杰 李玲龙 阳志刚 罗秀娟 李丁 谢灵灵 曹孟良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9年第2期95-98,共4页
根据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类(serine-threonine kinase,STK)抗病基因结构中保守结构域,设计引物,以小粒野生稻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10条STK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其都具有STK保守结构域,与已克隆的STK类抗病基因有不... 根据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类(serine-threonine kinase,STK)抗病基因结构中保守结构域,设计引物,以小粒野生稻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10条STK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其都具有STK保守结构域,与已克隆的STK类抗病基因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为进一步克隆小粒野生稻中的STK类抗病基因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野生稻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T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川 单杨 李高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以酸橙皮渣为原料,在酸法提取果胶的基础上,向果胶提取液中加入外源性果胶酯酶,制备低甲氧基果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确定酶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入经1000倍稀释的果胶酯酶5.39mL、反应50... 以酸橙皮渣为原料,在酸法提取果胶的基础上,向果胶提取液中加入外源性果胶酯酶,制备低甲氧基果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确定酶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入经1000倍稀释的果胶酯酶5.39mL、反应50min、42.71℃、pH4.61,在此条件下果胶酯化度由67.83%降低至4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酯酶 box-behnken 低甲氧基果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F-Box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莉 李懿星 +2 位作者 夏凯 宋书锋 周在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19879-19881,19892,共4页
F-box蛋白是一类含有F-box结构域,在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过程中具有底物识别特性的蛋白质家族。这类蛋白质在细胞循环、信号传导、基因转录、雄性不育和细胞程序化死亡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介绍了已知的植物F-box蛋白质的生... F-box蛋白是一类含有F-box结构域,在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过程中具有底物识别特性的蛋白质家族。这类蛋白质在细胞循环、信号传导、基因转录、雄性不育和细胞程序化死亡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介绍了已知的植物F-box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并对F-box基因的系统进化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OX蛋白 生物学功能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复合菌群JZ-1降解拟除虫菊酯的特性和组成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松柏 尹乐斌 +4 位作者 刘勇 张德咏 罗香文 成飞雪 罗源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0-1155,共6页
从农药厂废水中分离到能够降解多种拟除虫菊酯的复合菌群JZ-1,对该菌群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降解条件为pH7、温度30℃;在最佳条件下培养15d,对100mg·L-1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分别为53.27%、33.36%、41.39%... 从农药厂废水中分离到能够降解多种拟除虫菊酯的复合菌群JZ-1,对该菌群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降解条件为pH7、温度30℃;在最佳条件下培养15d,对100mg·L-1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分别为53.27%、33.36%、41.39%。对该菌群的16S rDNA进行扩增和RFLP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菌群含有丰富的细菌资源,该菌群的优势种群包括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和紫单孢菌科细菌(Porphyromonadaceae bacterium)。该研究为拟除虫菊酯的降解菌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复合菌群 拟除虫菊酯 降解特性 16S rDNA-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