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复杂性脑积水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1
作者 鄢林 姜诚 +3 位作者 欧阳倩 廖新斌 张治平 肖格磊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91-97,共7页
目的研究儿童复杂性脑积水的诊断标准以及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24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266例复杂性脑积水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存在感染、是否具有多房结构、手术次... 目的研究儿童复杂性脑积水的诊断标准以及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24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266例复杂性脑积水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存在感染、是否具有多房结构、手术次数以及最终治疗效果,并总结治疗策略。结果266例复杂性脑积水患者中,男性169例,女性97例。其中,165例患者存在感染,130例患者存在多房结构;手术次数为1至6次不等;治愈例数240例,治愈率为240/266=90.2%。结论复杂性脑积水如果早期明确诊断,进行积极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诊疗效果。感染是形成复杂性脑积水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处理复杂性脑积水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控制感染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复杂性脑积水需要多次手术,但是手术方式无优劣之分,尽可能选择简单的手术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复杂性脑积水 治疗策略 脑室外引流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积水相关分子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肖格磊(综述) 张向阳(综述) 刘景平(审校)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1期91-94,共4页
脑积水的形成和发展是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病理过程.近来研究发现许多关键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与脑积水关系密切,如TGF-B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脑积水相关分子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导致颅内多种细胞失去稳态异常增殖,引起下... 脑积水的形成和发展是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病理过程.近来研究发现许多关键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与脑积水关系密切,如TGF-B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脑积水相关分子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导致颅内多种细胞失去稳态异常增殖,引起下游蛋白的表达异常和胶原等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导致脑脊液分泌增加及循环吸收障碍,从而导致了脑积水的产生,本文就脑积水相关的重要分子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综述,希望找到脑积水病因中的重要靶点,从而进行病因治疗,为寻找脑积水的发病机制以及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分子信号通路 受体 激酶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手术后轴外脑脊液蓄积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杰 刘景平 +4 位作者 张治平 李建 肖格磊 廖新斌 金晨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6-452,共7页
目的:回顾性调查轴外脑脊液蓄积在开颅手术后的发生情况及治疗经过,并探讨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46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的开颅手术治疗患者,对其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6 h内,CT复查该46例手术患者均出现轴... 目的:回顾性调查轴外脑脊液蓄积在开颅手术后的发生情况及治疗经过,并探讨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46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的开颅手术治疗患者,对其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6 h内,CT复查该46例手术患者均出现轴外脑脊液蓄积。经观察与治疗后,5例发展为症状性轴外脑脊液蓄积,并进行了手术治疗。1例院外死亡,1例行硬膜下-腹腔分流,3例先行硬膜下-腹腔分流后改为脑室-腹腔分流。结论:开颅手术后经头部CT发现可疑轴外脑脊液蓄积者,应注意跟踪观察及时发现症状性轴外脑脊液蓄积。脑室-腹腔分流术与硬膜下-腹腔分流术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并发症 术后轴外脑脊液蓄积 硬膜下-腹腔分流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外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体外诱导模拟脑室出血后大鼠蛛网膜细胞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晓宇 肖格磊 +3 位作者 詹潮鸿 张向阳 张治平 刘景平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目的观察凝血酶(thrombin)刺激体外培养大鼠蛛网膜细胞后纤维化程度的变化,探讨其与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后大鼠慢性脑积水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SD大鼠蛛网膜细胞,经不同浓度凝血酶刺激,在体外模拟脑室出血(IVH)后... 目的观察凝血酶(thrombin)刺激体外培养大鼠蛛网膜细胞后纤维化程度的变化,探讨其与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后大鼠慢性脑积水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SD大鼠蛛网膜细胞,经不同浓度凝血酶刺激,在体外模拟脑室出血(IVH)后慢性脑积水大鼠的蛛网膜细胞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细胞免疫化学法(immunocytochemistry,ICC)鉴定传代培养的SD大鼠蛛网膜细胞标志物细胞角蛋白(CK 8/18)和桥粒蛋白(Desmoplakin)的表达.q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纤维化因子(Col-Ⅰ、Col-Ⅲ、TGF-β1、α-SMA)的表达,观察其纤维化程度,同时检测比较各组细胞的表达差异.结果(1)培养的蛛网膜细胞标志物Cytokeratin和Desmoplakin表达阳性.(2)凝血酶可诱导蛛网膜细胞纤维化,在50u/ml浓度下,蛛网膜细胞纤维化程度最明显.(3)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胞纤维化程度明显.结论体外可以稳定培养大鼠蛛网膜细胞.凝血酶诱导的蛛网膜细胞各种纤维化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组,提示纤维化模型构建成功.构建成功的纤维化蛛网膜细胞有利于下一步深入研究脑室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蛛网膜细胞 纤维化 凝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缓解脑出血大鼠脑积水并保护血脑屏障
5
作者 鄢林 廖宇翔 +3 位作者 安之晗 廖新斌 张治平 肖格磊 《晓庄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29-37,共9页
目的:观察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氧化应激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作用,以及对ICH大鼠脑积水(post-hemorrhagic hydrocephalus,PHH)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自体血颅内注... 目的:观察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氧化应激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作用,以及对ICH大鼠脑积水(post-hemorrhagic hydrocephalus,PHH)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自体血颅内注射建立ICH大鼠模型。观察AA对ICH大鼠PHH情况的影响,观察AA对ICH大鼠神经损伤情况的影响,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检测BBB相关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相较于ICH组,ICH-AA组大鼠脑室体积更小,脑组织损伤程度更轻,神经元损伤得到缓解,脑含水量更低,神经功能评分(mNSS)更低,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表达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表达增加,钠依赖性维生素C转运体2(sodium-dependent vitamin C transporter 2,SVCT2)表达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eptidase,MMP)-2表达减少,闭合蛋白(occludin)、密封蛋白酶5(claudin-5)和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表达增加。相较于PHH组,PHH-AA组大鼠脑室体积略有缩小,脑组织损伤程度基本一致,神经元损伤没有缓解,但脑含水量有所降低,神经功能评分(mNSS)得到改善,iNOS和MDA表达减少,SOD表达增加,SVCT2表达上调,MMP-2表达减少,occludin、claudin-5和ZO-1表达略有增加。结论:AA能抑制ICH大鼠氧化应激的程度并保护BBB,缓解PHH的形成,并在ICH早期起到神经保护作用;而在PHH形成后,AA仅能部分抑制氧化应激的程度,但对已经损伤的BBB没有修复作用,不能治疗PHH,但能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氧化应激 血脑屏障 脑积水 脑出血 神经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经纵裂-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59例松果体区病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化飞 肖格磊 +3 位作者 李健 廖新斌 刘景平 张治平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纵裂-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松果体区病变的可行性、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分析湘雅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59例经纵裂-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病变患者的资料,统计患者一般情... 目的探讨经纵裂-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松果体区病变的可行性、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分析湘雅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59例经纵裂-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病变患者的资料,统计患者一般情况、主要症状、病变切除程度、病变病理性质、术后并发症、术后生存时间等情况,分析患者的疗效。结果159例患者中,143例病变得到全切,10例次全切,6例大部分切除。2例患者围手术期间分别因丘脑下部损伤、呼吸循环衰竭死亡。2例患者术后出现硬膜外血肿,清除血肿后缓解。4例患者出现慢性硬膜下积液,行钻孔引流术后无效,行硬膜下积液腹腔分流后缓解。16例患者术后出现脑积水,2例行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后缓解,14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缓解。患者随访6个月~9年,5年生存率81.3%。结论患者总体疗效较好,经纵裂-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是一种安全有效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中线肿瘤 松果体区 经纵裂-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 全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