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MT基因变异所致肌酸缺乏综合征2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赵婷婷 潘邹 +4 位作者 钟建民 唐海云 尹飞 彭镜 陈晨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0-346,共7页
目的总结GAMT基因变异所致肌酸缺乏综合征(creatine deficiency syndrome,CDS)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4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童医学中心诊治的2例GAMT缺乏型CDS患儿的临床和遗传学资料。结果2例患... 目的总结GAMT基因变异所致肌酸缺乏综合征(creatine deficiency syndrome,CDS)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4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童医学中心诊治的2例GAMT缺乏型CDS患儿的临床和遗传学资料。结果2例患儿均为婴幼儿期起病,GAMT基因均存在复合杂合变异,病例1表现为癫痫发作和智力障碍,病例2存在智力障碍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2例患儿头颅磁共振波谱提示肌酸峰减低。肌酸治疗后病例1癫痫发作控制,2例患儿仍存在智力障碍及行为问题。截至2024年12月,国内共报道21例患者(包括本研究),国外报道115例。所有患者均有发育迟缓或智力障碍,66.9%(91/136)患者有癫痫发作,33.8%(46/136)患者存在运动障碍,36.8%(50/136)患者有行为问题,75.0%(102/136)患者接受肌酸治疗,癫痫发作及运动障碍可明显改善,认知改善不明显。结论GAMT缺乏型CDS罕见且临床表现不特异,及时诊断有助于针对性治疗,可部分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缺乏综合征 GAMT基因 智力障碍 癫痫 基因变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VE1调控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线粒体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曾婷 杨月芊 +4 位作者 何剑 司道林 张辉 王霞 谢岷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41-1351,共11页
目的探讨WASP家族富含脯氨酸同源蛋白1(Wiskott-Aldrich syndrome protein family verprolinhomologous protein 1,WAVE1)调控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线粒体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构建过表达WAVE1的巨... 目的探讨WASP家族富含脯氨酸同源蛋白1(Wiskott-Aldrich syndrome protein family verprolinhomologous protein 1,WAVE1)调控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线粒体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构建过表达WAVE1的巨噬细胞系(小鼠BMDM和人THP-1细胞),LPS(500 ng/mL)处理巨噬细胞模拟脓毒症炎症反应,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设立对照组、LPS组、空载质粒(LPS+oe-NC)组、WAVE1过表达(LPS+oe-WAVE1)组;第二部分设立LPS组、LPS+oe-NC组、LPS+oe-WAVE1组、外源性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干预(LPS+oe-WAVE1+HMGB1)组。采用RT-PCR法测定线粒体DNA含量,RT-qPCR法检测WAVE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WAVE1、己糖激酶2、丙酮酸激酶M2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IL-1β、IL-6、HMGB1含量,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Seahorse XP96法检测耗氧率和细胞外酸化率,MitoSOX探针检测线粒体活性氧水平,2-NBDG法检测葡萄糖摄取水平,试剂盒检测丙酮酸激酶活性、乳酸、三磷酸腺苷、HMGB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WAVE1蛋白和mRNA表达、线粒体膜电位、耗氧率、线粒体DNA含量降低(P<0.05),TNF-α、IL-1β、IL-6含量和mRNA表达、线粒体活性氧、葡萄糖摄取、乳酸、三磷酸腺苷、己糖激酶2和丙酮酸激酶M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外酸化率、丙酮酸激酶活性、HMGB1释放量升高(P<0.05);与LPS+oe-NC组相比,LPS+oe-WAVE1组WAVE1蛋白和mRNA表达、线粒体膜电位、耗氧率、线粒体DNA含量升高(P<0.05),TNF-α、IL-1β、IL-6含量和mRNA表达、线粒体活性氧、葡萄糖摄取、乳酸、三磷酸腺苷、己糖激酶2和丙酮酸激酶M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外酸化率、丙酮酸激酶活性、HMGB1释放量降低(P<0.05)。与LPS+oe-WAVE1组比较,LPS+oe-WAVE1+HMGB1组葡萄糖摄取、乳酸、三磷酸腺苷水平及细胞外酸化率升高(P<0.05)。结论WAVE1通过调控炎症因子释放、线粒体代谢及HMGB1释放参与调控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WAVE1 Warburg效应 线粒体代谢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F1A2基因变异致发育性癫痫性脑病33型1例
3
作者 贺海兰 林雪芹 +4 位作者 王晓乐 彭盼 肖慧 尹飞 彭镜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1-864,共4页
患儿,男,7月龄,表现为重度全面发育落后、难治性癫痫、肌张力降低、眼球震颤、眼距宽、鼻梁塌陷、上唇外翻、高腭弓和隐睾,基因检测发现EEF1A2基因存在c.364G>A(p.E122K)新生杂合错义变异,最终该患儿确诊为EEF1A2基因变异致常染色体... 患儿,男,7月龄,表现为重度全面发育落后、难治性癫痫、肌张力降低、眼球震颤、眼距宽、鼻梁塌陷、上唇外翻、高腭弓和隐睾,基因检测发现EEF1A2基因存在c.364G>A(p.E122K)新生杂合错义变异,最终该患儿确诊为EEF1A2基因变异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育性癫痫性脑病33型。该病例报道提示,对不明原因婴儿期起病的重度-极重度全面发育落后/智力障碍、难治性癫痫患儿,尤其是存在肌张力低下、语言缺失、颅面部畸形者,应考虑EEF1A2基因变异可能,应尽早完善遗传学检测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发育落后 智力障碍 癫痫 EEF1A2基因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TF基因变异导致儿童期起病的神经退行性变伴脑萎缩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小双 贺海兰 +3 位作者 尹飞 肖慧 刘方云 彭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349-1350,共2页
本文报道了1例UBTF基因新生杂合错义变异c.628G>A(p.Glu210Lys)导致的儿童期起病的神经退行性变伴脑萎缩(CONDBA)。该病例为8岁10月龄女性患儿,临床表现为智力、运动和语言的发育倒退,共济失调,构音障碍,肌张力降低,头颅磁共振平扫... 本文报道了1例UBTF基因新生杂合错义变异c.628G>A(p.Glu210Lys)导致的儿童期起病的神经退行性变伴脑萎缩(CONDBA)。该病例为8岁10月龄女性患儿,临床表现为智力、运动和语言的发育倒退,共济失调,构音障碍,肌张力降低,头颅磁共振平扫示双侧大脑半球脑回细小,脑沟回增宽;幕上脑室系统扩大;左顶叶FLAIR低信号。患儿存在高乳酸血症,使用左卡尼汀、艾迪苯醌、维生素B1、B2改善其能量代谢,并予以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祛痰对症支持治疗。目前患儿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已失去语言功能,无法咀嚼,可吞咽流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萎缩 UBTF 上游结合因子 神经退行性变 RNA
原文传递
诺西那生钠联合利司扑兰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10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段浩林 张慈柳 +3 位作者 杨丽芬 何芳 毛蕾蕾 彭镜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5年第4期458-464,共7页
目的探讨诺西那生钠联合利司扑兰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例诺西那生钠联合利司扑兰治疗的SM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SMA患儿中,Ⅰ... 目的探讨诺西那生钠联合利司扑兰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例诺西那生钠联合利司扑兰治疗的SM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SMA患儿中,Ⅰ型4例,Ⅱ型4例,Ⅲ型2例,其中9例首选诺西那生钠单药治疗,1例首选诺西那生钠联合利司扑兰治疗。10例患儿联合治疗的中位时间为10.5个月(范围:0.5~20.0)个月,其中6例联合治疗超过6个月,运动和/或呼吸功能有所改善;余4例联合治疗时长分别为0.5、1.0、1.3和4.0个月,整体改善不显著。联合治疗后,5例患儿出现皮肤变黑,2例腰椎穿刺部位疼痛,1例呕吐,1例痰液增多,1例全天睡眠时间减少,所有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无需药物干预。结论诺西那生钠联合利司扑兰治疗SMA有一定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诺西那生钠 利司扑兰 联合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孩子如何运动
6
作者 王霞 肖朝华 《保健与生活》 2024年第4期29-29,共1页
很多家长对自家孩子身高担忧,尤其看着别人家孩子长得又高又壮,恨不得把自家孩子拉高点,并鼓励孩子参与各种运动,以期孩子快点长高。比如吊单杠,这对长高有促进作用吗?运动能帮助儿童长高吗?一些家长热于让孩子吊单杠,希望孩子能被拉高... 很多家长对自家孩子身高担忧,尤其看着别人家孩子长得又高又壮,恨不得把自家孩子拉高点,并鼓励孩子参与各种运动,以期孩子快点长高。比如吊单杠,这对长高有促进作用吗?运动能帮助儿童长高吗?一些家长热于让孩子吊单杠,希望孩子能被拉高一些。这真能被拉高吗?实际来看是可以的,但是只是短暂的。由于重力影响,吊单杠可以通过降低对骨骼关节的压迫,短时间让身高增长2厘米,可是落地以后,身高又会逐渐被重力“打回原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进作用 不同年龄段 重力影响 身高 鼓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