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潘丹 唐少龙 +3 位作者 刘超 付军初 陈思远 黄庆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UBE-TLIF)与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将6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UBE-TLIF组(30例)和MIS-TLIF组(32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UBE-TLIF)与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将6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UBE-TLIF组(30例)和MIS-TLIF组(32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VAS评分、ODI、SF-36评分、椎间隙高度(IH)、Cobb角和腰椎前凸角(LL)、椎间融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UBE-TLIF组随访12~18个月,MIS-TLIF组随访12~19个月。手术时间UBE-TLIF组长于MIS-TLIF组(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UBE-TLIF组少(短)于MIS-TLIF组(P<0.05)。IH、Cobb角及LL:末次随访两组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腿痛VAS评分及ODI、SF-36评分:两组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改善(P<0.05),其中腰、腿痛VAS评分及SF-36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DI UBE-TLIF组低于MIS-TLIF组(P<0.05)。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均达到植骨融合。两组术后均未出现硬脊膜撕裂、脊髓硬膜外血肿、神经根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MIS-TLIF和UBE-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UBE-TLIF具有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腰椎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肌电图监测辅助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2
作者 潘丹 李甘 +1 位作者 陈大勇 唐少龙 《重庆医学》 2025年第1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自由肌电图(fEMG)监测辅助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全身麻醉下行UBE腰椎髓核摘除术,手术全程在fEMG监测下完成。记录的电位在监测屏幕上显示,通过扬声器播放肌... 目的探讨自由肌电图(fEMG)监测辅助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全身麻醉下行UBE腰椎髓核摘除术,手术全程在fEMG监测下完成。记录的电位在监测屏幕上显示,通过扬声器播放肌电活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症状均明显好转。术前、术后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7(6,8)分、0(0,1)分,两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ODI分别为(58.30±11.58)、(13.28±5.20),两时间点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VAS评分和ODI分别为1(0,1)分、(13.13±0.40),与术前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8例患者术中出现尖峰肌电、爆发肌电或强直肌电等异常肌电变化,发生率20%。8例患者术后7例患者出现灼样神经根痛及下肢感觉异常,1例患者术后无明显神经痛,假阳性率为12.5%。术中无异常肌电反应患者术后均无明显神经痛,假阴性率为0。结论全身麻醉下fEMG监测辅助UBE是一种安全易行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术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 微创手术 自由肌电图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后路内固定结合单开门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3
作者 唐少龙 黄庆华 +4 位作者 吴罗根 周文华 曹华敏 陈大勇 袁野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比较后路颈椎板成形术钉棒固定与微型钛板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3例行后路颈椎板成形微型钛板固定术(微型钛板组),24例行后路颈椎板成形钉棒固定术(钉棒组)。比较... 目的比较后路颈椎板成形术钉棒固定与微型钛板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3例行后路颈椎板成形微型钛板固定术(微型钛板组),24例行后路颈椎板成形钉棒固定术(钉棒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VAS评分、术后椎管矢状径、颈椎曲度、术后活动度影响及手术并发症等,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微型钛板组为(23.8±8.1)个月,钉棒组为(23.6±8.0)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两组手术后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痛VAS评分:术前钉棒组显著高于微型钛板组(P<0.05),术后两组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矢状径:两组术后3 d和未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微型钛板组颈椎曲度改善明显优于钉棒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活动度均较术前减少(P<0.05),钉棒组减少的度数明显大于微型钛板组(P<0.05)。结论后路颈椎板成形术钉棒固定与微型钛板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颈椎病神经功能改善相似,微型钛板对颈椎的活动度影响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微型钛板固定 螺杆系统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颈椎改良后路联合前路减压治疗不稳定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5
4
作者 唐少龙 黄庆华 +4 位作者 蒋会平 吴罗根 周文华 曹华敏 陈大勇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一期颈椎改良后路联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8例不稳定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一期颈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单开门减压联合前路椎间盘髓核摘除cage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手... 目的探讨一期颈椎改良后路联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8例不稳定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一期颈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单开门减压联合前路椎间盘髓核摘除cage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手术前后测量椎管矢状径、颈椎曲度,进行JOA评分和疼痛VA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疼痛改善情况等。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6.24±3.52)个月。颈椎曲度:术前2.1°~9.0°(5.41°±3.81°),末次随访6.2°~11.2°(8.40°±2.41°);椎管矢状径:术前5.2~11.8(8.82±3.13)mm,末次随访11.4~16.8(13.81±2.32)mm;JOA评分:术前8.4~11.3(9.45±0.96)分,末次随访13~16(15.56±0.64)分;颈部VAS评分:术前3.6~6.6(4.96±1.50)分,末次随访1.0~2.6(1.77±0.80)分;上肢VAS评分:术前5.2~7.6(6.66±0.80)分,末次随访1.3~2.8(1.86±0.83)分;以上各项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出现声音嘶哑、切口感染、切口下血肿、C5神经根麻痹、内固定塌陷、松动等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轴性疼痛,予对症处理后2个月明显缓解;1例出现吞咽困难,予对症处理1周后好转。结论一期颈椎改良后路联合前路减压治疗不稳定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钉棒系统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置板密度的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5
5
作者 唐少龙 黄庆华 +4 位作者 曹华敏 陈大勇 袁野 吴罗根 周文华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0期916-922,共7页
目的 :比较后路连续放置椎板成形钢板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后路间断放置椎板成形钢板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43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1例行后路连续放置椎板成形钢... 目的 :比较后路连续放置椎板成形钢板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后路间断放置椎板成形钢板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43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1例行后路连续放置椎板成形钢板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连续组),22例行后路间断放置椎板成形钢板单开门椎管成形术(间断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JOA评分、VAS评分、术后颈椎曲度、椎管矢状径、颈椎活动度、手术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3.2±8.1)个月(连续组)和(23.3±8.0)个月(间断组)。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评分及VAS评分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3 d和未次随访时颈椎矢状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颈椎活动度较术前减少(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后路连续放置椎板成形钢板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后路间断放置椎板成形钢板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神经功能改善相似,但间断放置椎板成形钢板组住院费用明显减少,节约了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潘丹 黄庆华 +1 位作者 欧阳骁杰 陈大勇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387例行腰椎后路手术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后切口是否发生脂肪液化分为正常组(355例)和脂肪液化组(3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性...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387例行腰椎后路手术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后切口是否发生脂肪液化分为正常组(355例)和脂肪液化组(3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性别、年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BMI)、糖尿病、高脂血症、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糖尿病、高脂血症、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切口脂肪液化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糖尿病、高脂血症、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MI、糖尿病、高脂血症、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腰椎后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手术 脂肪液化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n Hippel-Lindau病脊髓血管母细胞瘤2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潘丹 陈大勇 黄庆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37-1141,共5页
Von Hippel-Lindau病简称VHL病,是VHL抑癌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904年,德国眼科医生Von Hippel首次报道2例罕见的有家族遗传病史的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s,HBs)病例[1]。1927年,Arvid Lindau指出该病... Von Hippel-Lindau病简称VHL病,是VHL抑癌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904年,德国眼科医生Von Hippel首次报道2例罕见的有家族遗传病史的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s,HBs)病例[1]。1927年,Arvid Lindau指出该病具有遗传性,还可同时累及肾和胰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家族遗传病史 HIPPEL VHL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眼科医生 HBS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实心椎弓根螺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4
8
作者 谭志红 潘丹 +3 位作者 陈大勇 黄庆华 欧阳骁杰 付军初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64-169,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实心椎弓根螺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11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经皮实心椎弓根螺钉组(A组,38例)、经皮空心椎弓根螺钉组(B组,27例)和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组(C组,46例)。比较3... 目的探讨经皮实心椎弓根螺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11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经皮实心椎弓根螺钉组(A组,38例)、经皮空心椎弓根螺钉组(B组,27例)和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组(C组,46例)。比较3组手术情况、影像学资料、置钉准确率、疼痛VA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8(18.89±5.77)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A组和B组均少(短)于C组(P<0.05);住院费用A、B组均多于C组(P<0.05),但A组少于B组(P<0.05)。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VAS评分、骨折椎体角、节段后凸角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皮空心椎弓根螺钉和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相比,经皮实心椎弓根螺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能获得同样满意的临床疗效,且住院费用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骨折固定术 经皮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骨骼肌纤维化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潘丹 黄庆华 +2 位作者 陈大勇 张志成 孙天胜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0-192,共3页
骨骼肌在创伤、失神经支配、营养障碍、老化等相关因素影响下,可出现纤维化,影响其再生和功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是调节细胞生长、促进组织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研究发现TGF-β1在骨骼肌纤维化病变中... 骨骼肌在创伤、失神经支配、营养障碍、老化等相关因素影响下,可出现纤维化,影响其再生和功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是调节细胞生长、促进组织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研究发现TGF-β1在骨骼肌纤维化病变中呈高表达性,在骨骼肌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针对TGF-β1与骨骼肌纤维化病变的关系做一综述,并对临床应用前景做一展望,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化 综述
原文传递
迷迭香酸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丰 周文华 +6 位作者 陈大勇 刘超 付军初 潘丹 谭志红 唐少龙 黄庆华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迷迭香酸(RA)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急性脊髓损伤组、迷迭香酸低、中、高剂量组(RA-L、RA-M、RA-H组),除Sham组外均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造... 目的:探究迷迭香酸(RA)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急性脊髓损伤组、迷迭香酸低、中、高剂量组(RA-L、RA-M、RA-H组),除Sham组外均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Sham组和急性脊髓损伤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而RA-L组、RA-M组、RA-H组灌胃5,20,40 mg/kg剂量迷迭香酸。在给药后第3,7,14,28天进行BBB评分;ELISA法检测脊髓损伤组织SOD、GSH-PX、MDA、TNF-α、IL-1β、IL-10、NO;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损伤组织iNOS、BDNF、p-NF-κB、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急性脊髓损伤组造模后第3,7,14,28天后BBB评分降低;与急性脊髓损伤组比较,给药第3,7,14,28天后,RA-L组、RA-M组、RA-H组BBB评分升高。与Sham组比较,急性脊髓损伤组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TNF-α、IL-1β、IL-10、NO含量增加,iNOS、BDNF、p-NF-κB、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与急性脊髓损伤组比较,RA-L组、RA-M组、RA-H组SOD、GSH-PX活性升高,MDA含量、TNF-α、IL-1β、IL-10、NO含量降低,iNOS、BDNF、p-NF-κB、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结论:迷迭香酸可能通过抑制NF-κB、p38 MAPK信号通路减轻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神经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急性脊髓损伤 神经保护 氧化应激反应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