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神经外科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性护理管理的意义探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姚娟妮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24期151-152,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性护理管理的意义。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78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39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案,综合组实施综合性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神经外科护理管理...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性护理管理的意义。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78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39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案,综合组实施综合性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满意度;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紧急情况处理评分、患者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SF-36生存质量评分;神经外科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综合组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紧急情况处理评分、患者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SF-36生存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组SAS评分、SDS评分、SF-36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神经外科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实施综合性临床护理管理的效果肯定,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和紧急情况处理质量,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患者
临床护理管理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例颅内电极置入视频脑电监测期病人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
4
2
作者
贺彼芬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视频脑电监测
颅内电极
护理干预
置入
监测期
难治性癫痫
癫痫灶定位
手术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5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体会
被引量:
3
3
作者
曹宇辉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9期2490-2491,共2页
目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做到早期诊断,同时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争取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于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105例颅脑外伤患者定时观察其意识状态、呼吸、脉搏、血压、瞳孔及肢体活动的变化,及时记录,早期发现颅...
目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做到早期诊断,同时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争取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于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105例颅脑外伤患者定时观察其意识状态、呼吸、脉搏、血压、瞳孔及肢体活动的变化,及时记录,早期发现颅内并发症脑水肿、急性颅内压增高等,早期手术治疗。结果:105例患者中,91例恢复良好,占86.67%;9例表现为轻度残疾,占8.57%;3例重残,占2.86%。2例因为严重的脑挫裂伤合并多脏器损伤死亡,死亡率为1.90%。结论:护理人员通过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的变化,做好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的护理,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外伤
病情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例巨大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4
作者
李芬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2期198-198,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老年男性,70岁,因颈后部疼痛10余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神清语利,四肢活动自如,病理征未引出,有高血压病史,最高时血压达160/100mmHg,坚持服用降血压药物,入院时测血压110/70mmHg,磁共振显示左侧椎动脉末...
1临床资料:患者,老年男性,70岁,因颈后部疼痛10余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神清语利,四肢活动自如,病理征未引出,有高血压病史,最高时血压达160/100mmHg,坚持服用降血压药物,入院时测血压110/70mmHg,磁共振显示左侧椎动脉末段动脉瘤,双额叶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入院后予脑血管造影后行栓塞手术。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右侧肌力正常,左侧肌力4级,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偶有呕吐,术后第五天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流唌量较多,时有嗝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患者
巨大动脉瘤
栓塞手术
康复护理
高血压病史
腔隙性脑梗塞
降血压药物
左侧椎动脉
原文传递
认知功能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
7
5
作者
李世红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4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认知功能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为患者选择有效的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物理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认知功能锻炼,内容包括注意力和集中力、记忆...
目的观察认知功能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为患者选择有效的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物理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认知功能锻炼,内容包括注意力和集中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推理及解决问题能力等训练,并采用MMSE量表测试其认知状况。结果观察组MMSE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除回忆力外,观察组定向能力、注意与计算能力、记忆力、语言的改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功能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促进脑功能的迅速康复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手术后护理
认知功能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雾化吸入在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耀华
何卫娥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5期8711-8711,共1页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在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道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分析神经外科2008-01-2010-03 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超声雾化吸入等一系列呼吸道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2例患者经过雾化吸入,血氧饱和度均持续在90%以上;31...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在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道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分析神经外科2008-01-2010-03 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超声雾化吸入等一系列呼吸道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2例患者经过雾化吸入,血氧饱和度均持续在90%以上;31例痰液稀薄量少,咳嗽持续时间(3.81±1.24)d,仅1例痰液粘黄较多。结论合理使用超声雾化吸入使呼吸道进入最佳状态,可以有效的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护理
超声疗法
气雾剂
投药
吸入
人类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47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7
作者
张耀华
何卫娥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3期5720-5720,共1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6-02-2008-11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47例,内容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结果共死亡2例,其余患者经手术治疗和护理...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6-02-2008-11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47例,内容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结果共死亡2例,其余患者经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3 a,良好者37例,中度残废者5例,重度残废者3例。结论积极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外科学
动脉瘤
破裂/外科学
围手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题名
神经外科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性护理管理的意义探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姚娟妮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24期151-152,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性护理管理的意义。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78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39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案,综合组实施综合性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满意度;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紧急情况处理评分、患者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SF-36生存质量评分;神经外科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综合组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紧急情况处理评分、患者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SF-36生存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组SAS评分、SDS评分、SF-36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神经外科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实施综合性临床护理管理的效果肯定,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和紧急情况处理质量,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值得借鉴。
关键词
神经外科患者
临床护理管理
意义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例颅内电极置入视频脑电监测期病人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
4
2
作者
贺彼芬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出处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视频脑电监测
颅内电极
护理干预
置入
监测期
难治性癫痫
癫痫灶定位
手术并发症
分类号
R742.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05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体会
被引量:
3
3
作者
曹宇辉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出处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9期2490-2491,共2页
文摘
目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做到早期诊断,同时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争取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于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105例颅脑外伤患者定时观察其意识状态、呼吸、脉搏、血压、瞳孔及肢体活动的变化,及时记录,早期发现颅内并发症脑水肿、急性颅内压增高等,早期手术治疗。结果:105例患者中,91例恢复良好,占86.67%;9例表现为轻度残疾,占8.57%;3例重残,占2.86%。2例因为严重的脑挫裂伤合并多脏器损伤死亡,死亡率为1.90%。结论:护理人员通过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的变化,做好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的护理,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重度颅脑外伤
病情观察
护理
分类号
R651.4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例巨大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4
作者
李芬
机构
湖南长沙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出处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2期198-198,共1页
文摘
1临床资料:患者,老年男性,70岁,因颈后部疼痛10余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神清语利,四肢活动自如,病理征未引出,有高血压病史,最高时血压达160/100mmHg,坚持服用降血压药物,入院时测血压110/70mmHg,磁共振显示左侧椎动脉末段动脉瘤,双额叶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入院后予脑血管造影后行栓塞手术。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右侧肌力正常,左侧肌力4级,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偶有呕吐,术后第五天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流唌量较多,时有嗝逆。
关键词
术后患者
巨大动脉瘤
栓塞手术
康复护理
高血压病史
腔隙性脑梗塞
降血压药物
左侧椎动脉
分类号
R694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认知功能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
7
5
作者
李世红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4期55-56,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认知功能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为患者选择有效的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物理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认知功能锻炼,内容包括注意力和集中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推理及解决问题能力等训练,并采用MMSE量表测试其认知状况。结果观察组MMSE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除回忆力外,观察组定向能力、注意与计算能力、记忆力、语言的改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功能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促进脑功能的迅速康复方面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手术后护理
认知功能
康复训练
Keywords
craniocrebral injury
postoperative nursing care
cognition
rehabilitative training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R494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雾化吸入在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耀华
何卫娥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出处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5期8711-8711,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在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道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分析神经外科2008-01-2010-03 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超声雾化吸入等一系列呼吸道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2例患者经过雾化吸入,血氧饱和度均持续在90%以上;31例痰液稀薄量少,咳嗽持续时间(3.81±1.24)d,仅1例痰液粘黄较多。结论合理使用超声雾化吸入使呼吸道进入最佳状态,可以有效的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颅脑损伤/护理
超声疗法
气雾剂
投药
吸入
人类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47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7
作者
张耀华
何卫娥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出处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3期5720-5720,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6-02-2008-11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47例,内容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结果共死亡2例,其余患者经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3 a,良好者37例,中度残废者5例,重度残废者3例。结论积极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外科学
动脉瘤
破裂/外科学
围手术期护理
分类号
R651.122 [医药卫生—外科学]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神经外科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性护理管理的意义探究
姚娟妮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3例颅内电极置入视频脑电监测期病人的护理干预
贺彼芬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05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体会
曹宇辉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1例巨大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李芬
《中国伤残医学》
2014
0
原文传递
5
认知功能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
李世红
《护理学杂志》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超声雾化吸入在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
张耀华
何卫娥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
0
原文传递
7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47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张耀华
何卫娥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