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伤创面感染的细菌学调查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铁夫 罗成群 +4 位作者 周建大 朱颉 贺全勇 李萍 彭浩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178-179,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性及其变迁,用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4年5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158例烧伤患者感染创面进行回顾性调查、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病原菌分离检出病原菌40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0... 目的分析我院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性及其变迁,用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4年5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158例烧伤患者感染创面进行回顾性调查、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病原菌分离检出病原菌40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06株(50.6%),革兰阴性杆菌190株(46.7%),真菌11株(2.7%);这些细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14株(28%)、鲍氏不动杆菌63株(15.5%)、表皮葡萄球菌55株(13.5%)、阴沟肠杆菌50株(12.3%)、大肠埃希菌31株(7.6%)、铜绿假单胞菌23株(5.7%)。(2)耐药因子检出情况在181株葡萄球菌中共检出MRS87株(占其48%)、检出产ESBLs的细菌23株(占革兰阴性杆菌的12%)。(3)药敏测定结果42株MRSA对万古霉素敏感,23株ESBLs阳性菌株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或他巴唑敏感,但对其他多数抗菌药物不同程度耐药。结论本单位近年来感染创面以金葡为主,鲍氏不动杆菌为次,耐药菌株明显增加,应加强创面处理及合理用药,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与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创面 感染 细菌 耐药性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宫颈癌-树突细胞疫苗激活的CTL杀伤效应 被引量:27
2
作者 周昌菊 马薇 +2 位作者 周建大 赵永祥 谢慧清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3-147,共5页
背景与目的: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它可以在体内、外向T淋巴细胞递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负载自体宫颈... 背景与目的: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它可以在体内、外向T淋巴细胞递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负载自体宫颈癌抗原的DC体外激发的CTL对自体宫颈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先冻融宫颈癌细胞制备抗原,然后以GM-CSF、IL-4诱导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获得DC并负载抗原,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制备宫颈癌抗原特异性CTL,观察CTL对宫颈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负载自体宫颈癌抗原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自体宫颈癌细胞的体外杀伤率高达79.32%~89.27%,显著高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killingcells,LAK)的杀伤率(t≥2.89,P<0.05);且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具有一定杀伤效应(40.35%~58.09%),但低于自体癌细胞组(t≥2.97,P<0.05);特异性CTL对HepG2、MCF7、A549、MGC803细胞无明显杀伤效应。结论:自体宫颈癌-树突细胞疫苗体外诱导的CTL具有高效而特异的抗自体宫颈癌细胞免疫活性,可望成为宫颈癌生物治疗的一个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树突细胞 细胞毒性淋巴细胞 杀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黑色素瘤家系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徐毅 周建大 +6 位作者 罗成群 贺全勇 聂新民 赵颜忠 PASHUPATI Babu Pokharel 王少华 徐丹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92-79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恶性黑色素瘤家系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个遗传性黑色素瘤家系进行家系调研和家系图谱绘制,并分析总结临床特点。结果:4个遗传性黑色素瘤家系共33人,确诊黑色素瘤患者10例,死亡2例。确诊患者平均年龄36...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恶性黑色素瘤家系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个遗传性黑色素瘤家系进行家系调研和家系图谱绘制,并分析总结临床特点。结果:4个遗传性黑色素瘤家系共33人,确诊黑色素瘤患者10例,死亡2例。确诊患者平均年龄36岁。结论:中国汉族人群黑色素瘤家系具有发病年龄较轻,其中发病年纪越小其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而且黑色素瘤的高侵袭性同样具有明显家族遗传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家系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体表溃烂型血管瘤疗效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慧清 孙绍丹 +3 位作者 李旭红 邓丽明 李凤梅 周建大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83-484,482,共3页
目的:观察波长为58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体表溃烂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波长为585 nm的脉冲染料激光,对76例(男26例,女50例)体表溃烂型血管瘤(平均瘤体表面积22.1 cm^2)患者进行照射治疗,激光能量为5.8 J/cm^2~8 J/... 目的:观察波长为58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体表溃烂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波长为585 nm的脉冲染料激光,对76例(男26例,女50例)体表溃烂型血管瘤(平均瘤体表面积22.1 cm^2)患者进行照射治疗,激光能量为5.8 J/cm^2~8 J/cm^2(平均6.6 J/cm^2),间隔4周治疗一次,治疗二次后瘤体无消退者予口服类固醇辅助治疗,类固醇辅助治疗4周无效者再联合干扰素治疗,直至创面愈合和瘤体消失。结果:68例患儿在治疗二次后创面完全愈合,瘤体明显缩小,经一至八次(平均四次)激光治疗后瘤体完全消退,8例患儿辅以类固醇治疗,6例治愈,2例无效后予干扰素联合治疗后瘤体消退,总治愈率100%;经过平均12个月随访,所有患儿无溃疡复发和血管瘤再发。结论: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体表溃烂型血管瘤,具有良好疗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染料激光 血管瘤 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功能紊乱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建大 王少华 +1 位作者 刘进言 李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4期1223-1226,共4页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创伤愈合 被引量:29
6
作者 陈佳 罗成群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5年第1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创伤愈合 上皮化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皮肤伤口 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增殖 血管化 分泌 表皮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