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现工程问题逆向求解模式的功能图形对象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黄羚 任伟新 李文雄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556-1561,共6页
以自主研发的FunGra绘图环境为背景,提出了以功能图形对象概念为基础的功能图形对象技术·主要包括:基于特征线模型的功能图形对象的类模型,以对象引用及组合运算等方式实现的功能图形对象关系模式,创建功能图形对象的强制转化法及... 以自主研发的FunGra绘图环境为背景,提出了以功能图形对象概念为基础的功能图形对象技术·主要包括:基于特征线模型的功能图形对象的类模型,以对象引用及组合运算等方式实现的功能图形对象关系模式,创建功能图形对象的强制转化法及指引线法等·最后,通过软件开发实例说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功能图形对象 工程问题 逆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蒋青青 孟庆玲 +1 位作者 胡毅夫 赖伟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3153-3158,共6页
以沉降控制复合桩基为对象,分析其受力机制、工作性态和变形特性,推导复合桩基桩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沉降量的几种常规计算方法的讨论,建立计算复合桩基沉降量的实用新方法——修正实体深基础分层总和法;并用该方法计算... 以沉降控制复合桩基为对象,分析其受力机制、工作性态和变形特性,推导复合桩基桩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沉降量的几种常规计算方法的讨论,建立计算复合桩基沉降量的实用新方法——修正实体深基础分层总和法;并用该方法计算2个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工程的基础沉降量。结果表明:采用修正实体深基础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基础的沉降量要比天然地基浅基础的沉降量小;计算结果与现场跟踪检测沉降结果相吻合,比常规方法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满足现行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要求;与常规桩基相比,更有利于充分发挥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减少了用桩数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造价,并确保工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深基础 复合桩基 沉降控制 跟踪监测 承载力 修正实体深基础分层总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图形对象的桥梁软件开发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羚 刘明生 任伟新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7-100,共4页
提出将工程图形抽象为图形系统中具有一定特征的工程图形对象以实现求解桥梁问题的软件开发思想,以自主开发的桥梁工程图形对象绘图系统BriEGO为图形环境,介绍桥梁工程图形对象的实现技术,主要包括工程图形对象的类结构、基于特征线的... 提出将工程图形抽象为图形系统中具有一定特征的工程图形对象以实现求解桥梁问题的软件开发思想,以自主开发的桥梁工程图形对象绘图系统BriEGO为图形环境,介绍桥梁工程图形对象的实现技术,主要包括工程图形对象的类结构、基于特征线的图形数据结构、专业功能的实现方法等。开发实践表明,基于工程图形对象的桥梁软件开发技术,是实现通过绘制和操纵工程图形对象求解桥梁问题的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模式,是开发高性能、个性化、集成化桥梁软件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BriEGO 面向对象 工程图形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构件火灾实验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望达 徐志胜 裘志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7期11-13,共3页
介绍了自主开发的火灾实验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对多路温度检测系统的RS-485串口和EPP并口通信设计和基于Fuzzy自整定的PID控制原理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 火灾实验过程 温度检测 通信 PID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边坡水害复旧工程设计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蒋建国 刘敏 马国存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1-192,共2页
针对铁路一路堑边坡因水害而产生滑坡的情况,在分析和掌握边坡破坏原因的基础上,其整治设计分别采用排水、抗滑桩等措施,施工后全面稳定了滑坡,达到了工程复旧的目的。工程实践表明,该设计是合理、经济的。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水害复旧 抗滑桩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路面工程》网络教学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蒋建国 周建普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4-115,共2页
针对土木工程《路基路面工程》网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络教学特点,探索有效的网络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从教学内容设计、学习资源建设、交互式教学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寻求路基路面工程网络教学新方法,新思想和新内容。
关键词 路基路面工程 网络教学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栅加固路桥过渡段的动测试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献民 王永和 +1 位作者 律文田 肖宏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60-864,共5页
在秦沈铁路客运专线乙试验工点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土工格栅加固后的路桥过渡段基床动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行车速度增大,过渡段基床动应力增量为正;但当行车速度超过临界速度(220~230km/h)后,基... 在秦沈铁路客运专线乙试验工点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土工格栅加固后的路桥过渡段基床动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行车速度增大,过渡段基床动应力增量为正;但当行车速度超过临界速度(220~230km/h)后,基床动应力不再增加,反而减小;基床动应力的变化特征与其在基床中的位置密切相关,沿线路纵向水平方向上,动应力随距桥台背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趋势;沿深度方向上,动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呈衰减趋势;过渡段沉降差的存在导致基床动应力增大,严格控制过渡段沉降差是高速铁路设计和施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路桥过渡段 路基 动特性 沉降差 秦沈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击实膨胀土胀缩速度特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献民 王永和 +2 位作者 肖宏彬 杨果林 范臻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5-120,共6页
以湖南某高速公路K174~K186地段所取的4种膨胀土样为例,通过大量室内膨胀试验,对比研究了膨胀速度曲线、收缩速度曲线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膨胀土的膨胀、收缩过程有很多相似特征,但在文中的试验条件下,两者并非一个完全可逆的过... 以湖南某高速公路K174~K186地段所取的4种膨胀土样为例,通过大量室内膨胀试验,对比研究了膨胀速度曲线、收缩速度曲线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膨胀土的膨胀、收缩过程有很多相似特征,但在文中的试验条件下,两者并非一个完全可逆的过程,其吸水膨胀速度远比失水收缩速度要快。同时,利用非线性最小平方拟合法对胀缩曲线进行拟合,并提出胀缩曲线的曲线回归方程及其各参数的物理意义。研究结果为本地区膨胀土堤坝边坡设计以及膨胀土地基加固处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实膨胀土 胀缩速度特性 NLSF 曲线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破坏准则对竖直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杨小礼 李亮 刘宝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2-596,共5页
在上限分析理论基础上,研究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下的竖直边坡稳定性问题。首先,通过“切线法”引进变量;其次,根据上限定理对边坡稳定性问题建立含有变量的速度场,将稳定性问题变为含有多变量的非线性规划问题;最后,根据“序列... 在上限分析理论基础上,研究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下的竖直边坡稳定性问题。首先,通过“切线法”引进变量;其次,根据上限定理对边坡稳定性问题建立含有变量的速度场,将稳定性问题变为含有多变量的非线性规划问题;最后,根据“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出上限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通过上限解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的比较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和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边坡稳定性 上限定理 序列二次规划 非线性破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的智能安全监控自动化系统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望达 段方英 徐志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06-108,共3页
介绍了安全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了智能安全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融合和安全监控报警等模块。构建了综合的智能安全监控自动化系统。智能安全监控自动化系统,是多学科知识融合... 介绍了安全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了智能安全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融合和安全监控报警等模块。构建了综合的智能安全监控自动化系统。智能安全监控自动化系统,是多学科知识融合的产物。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必须综合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成果。指出了基于信息融合的智能安全监控系统的几个重要研究方向,即新型智能传感器技术、先进的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先进的信息融合方法以及相应的软件系统开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安全监控信息融合方法的融合以及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安全监控 自动化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 信息融合方法 传感器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软件系统开发 计算机技术 研究现状 信息采集 监控报警 知识融合 通信技术 研究方向 传输技术 多学科 国内外 本结构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沉降修正系数的Bayes概率推断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永和 李珍玉 +1 位作者 胡萍 杨果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327,共5页
通过分析常规方法在沉降修正系数的选取中具有的定值性和随意性,引入建立在过去信息和现在样本信息之上的Bayes理论,结合某客运专线红黏土路基工程,提出用后验分布得到修正系数的取值范围。实例研究表明,用以往经验综合样本信息,估计修... 通过分析常规方法在沉降修正系数的选取中具有的定值性和随意性,引入建立在过去信息和现在样本信息之上的Bayes理论,结合某客运专线红黏土路基工程,提出用后验分布得到修正系数的取值范围。实例研究表明,用以往经验综合样本信息,估计修正系数的先验概率在某一区间上服从均匀分布。由现场载荷试验实测沉降量与理论计算沉降量分析所得的修正系数,将现场量测的沉降变形信息与先验信息结合起来,利用Bayes统计理论,由小样本试验数据推算得到修正系数的后验概率服从正态分布。对后验分布所得参数进行区间估计,得到该区域红黏土地基沉降修正系数的取值优化区间为[1.0,1.7],分析了不同荷载作用条件下沉降修正系数的概率分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 修正系数 小样本 Bayes理论 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长江铁路大桥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再新 贺国京 +1 位作者 罗世东 严爱国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在总结以往动力分析模型的基础上,以三维实体元、梁及杆元对设计中的宜昌长江铁路大桥进行了全桥三维有限元建模,并以弹簧单元计入了桩 土共同作用。通过比较不同建模方法对动力分析的影响,深入分析了宜昌长江铁路大桥的动力特性,研究... 在总结以往动力分析模型的基础上,以三维实体元、梁及杆元对设计中的宜昌长江铁路大桥进行了全桥三维有限元建模,并以弹簧单元计入了桩 土共同作用。通过比较不同建模方法对动力分析的影响,深入分析了宜昌长江铁路大桥的动力特性,研究了二期恒载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成果表明,大跨度桥梁结构动力分析必须建立尽可能详尽的分析模型,以反映结构的实际受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构 钢管拱 建模 铁路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多年冻土隧道施工技术及方案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江亦元 王梦恕 +1 位作者 王星华 汤国璋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7-73,共7页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昆仑山隧道和风火山隧道位于青藏高原海拔4 500 m以上的多年冻土区,是目前世界上在高原多年冻土区这一特殊气候及围岩条件下修建的最高海拔的隧道工程。在高寒缺氧的高原环境下,隧道施工中保护冻土以及隧道的支...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昆仑山隧道和风火山隧道位于青藏高原海拔4 500 m以上的多年冻土区,是目前世界上在高原多年冻土区这一特殊气候及围岩条件下修建的最高海拔的隧道工程。在高寒缺氧的高原环境下,隧道施工中保护冻土以及隧道的支护是本工程的技术难点。本文通过对高原多年冻土隧道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的实践研究,提出在施工过程中为保持洞内气温而采用两种送风方式:加温预热通风系统和普通通风系统,以及昆仑山隧道采用的背负式供氧技术、风火山隧道采用的洞内弥漫式施工供氧技术的方案,并且介绍了湿喷混凝土支护和模筑衬砌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防水隔热层施工的关键施工工艺,给出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程技术指标,对同类隧道施工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严寒 多年冻土 隧道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无碴轨道用CA砂浆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70
14
作者 金守华 陈秀方 杨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5,共6页
从对CA砂浆(水泥-沥青砂浆)垫层的要求出发,比较国产和日本的CA砂浆性能,阐述CA砂浆及专用乳化沥青的关键技术。我国的无碴轨道研究开发已经有了多年的基础,完成了一系列从试验室试验到现场试验、改进试验、再上道试验的过程,确立“从... 从对CA砂浆(水泥-沥青砂浆)垫层的要求出发,比较国产和日本的CA砂浆性能,阐述CA砂浆及专用乳化沥青的关键技术。我国的无碴轨道研究开发已经有了多年的基础,完成了一系列从试验室试验到现场试验、改进试验、再上道试验的过程,确立“从最终的使用性能要求出发”这一新概念进行CA砂浆的设计;通过对CA砂浆集料性质的反演,研究集料的特性,进行混合料设计和性能分析,确定新材料的合理配方;按照使用性能要求研究CA砂浆的质量检验方法。采用阳离子乳化剂进行沥青的乳化,增强合成材料的包容性;使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作为添加剂进行沥青改性,改进沥青的结构—力学性能;设计适应不同温度地区使用的材料配方和添加剂;指出CA砂浆的制备和施工设备必须专业化,以满足大规模生产和施工时稳定CA砂浆质量的要求。建议从使用性能出发,建立CA砂浆的质量检验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无碴轨道 CA砂浆 乳化沥青 乳化技术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粘性土的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魏红卫 喻泽红 尹华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7-113,共7页
采用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研究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对粘性土体的体变、强度以及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筋可以明显抑制土体的剪胀体变,但对土体的剪缩体变影响不大,加筋有利于增强高压实度土体的体积稳定性;轴向应变较低时,加筋... 采用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研究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对粘性土体的体变、强度以及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筋可以明显抑制土体的剪胀体变,但对土体的剪缩体变影响不大,加筋有利于增强高压实度土体的体积稳定性;轴向应变较低时,加筋试件的强度低于素土试件,仅当轴向应变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加筋试件的强度才逐渐高于素土试件,加筋对土体强度的增强作用存在滞后现象,且随筋材拉伸模量和加筋层数的提高,滞后现象更明显。试验结果同时表明筋材拉伸模量较低时,增加加筋层数,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土体的峰值强度,但对峰值后的强度提高不明显;相比而言,采用较高拉伸模量的筋材,加筋对土体残余强度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峰值强度,对土体应力应变特性的改变也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 三轴试验 体变 强度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施工质量均匀性综合评价法 被引量:57
16
作者 李跃军 吴亚中 李亮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7,共6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公路建设中的路基施工质量均匀性评价方法,提高对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监管水平,本文首次将曲面拟合的方法引入路基评价领域,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光顺化处理,减弱因测量所引起的随机误差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并在此基...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公路建设中的路基施工质量均匀性评价方法,提高对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监管水平,本文首次将曲面拟合的方法引入路基评价领域,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光顺化处理,减弱因测量所引起的随机误差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伪方差-均值综合评价法。随后的随机模拟及工程实证表明:对于特定填料的路基及事先给定的模量设计值μ,所提评价方法能够对路基的实际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并得到一总体评价值岛(f,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基施工质量 伪方差-均值综合评价法 均匀性评价方法 曲面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介质中考虑轴力作用时桩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周绪红 蒋建国 邹银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91,96,共6页
本文研究粘弹性介质中桩受轴力作用时水平动力作用下桩的动力阻抗及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利用桩的运动微分方程 ,推导出桩的动力阻抗函数。与未考虑轴力时对比分析表明 ,考虑轴力对动力阻抗函数存在一定的影响 ,同时对动力相互作用因子亦... 本文研究粘弹性介质中桩受轴力作用时水平动力作用下桩的动力阻抗及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利用桩的运动微分方程 ,推导出桩的动力阻抗函数。与未考虑轴力时对比分析表明 ,考虑轴力对动力阻抗函数存在一定的影响 ,同时对动力相互作用因子亦存在影响。通过对比计算群桩考虑轴力及未考虑轴力作用的动力阻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函数 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洲斜拉桥的基准动力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18
18
作者 任伟新 彭雪林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9-614,共6页
讨论了斜拉桥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给出了基于环境振动试验结果建立大跨度斜拉桥基准有限元模型的步骤;讨论了桥面初始平衡构型、几何非线性、桥面板、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梁的剪力连接和端部纵向约束对模型的影响。经通车前现场环境振动试... 讨论了斜拉桥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给出了基于环境振动试验结果建立大跨度斜拉桥基准有限元模型的步骤;讨论了桥面初始平衡构型、几何非线性、桥面板、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梁的剪力连接和端部纵向约束对模型的影响。经通车前现场环境振动试验结果验证的青洲闽江斜拉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反映了桥梁在运营前的真实动力行为,可作为该桥各种复杂响应分析和长期健康监测、使用状态评估的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有限元模型 基准 结构动力 环境振动试验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边坡剪切屈服区特性和破坏模式 被引量:10
19
作者 魏红卫 喻泽红 邹银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筋材与土的相互作用,分析加筋边坡的稳定性,研究边坡加筋后剪切屈服区特性和破坏模式的变化,以及加筋层数和筋材拉伸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筋后边坡的剪切屈服区和破坏模式发生改变,筋材拉伸模量和加筋密度不同,... 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筋材与土的相互作用,分析加筋边坡的稳定性,研究边坡加筋后剪切屈服区特性和破坏模式的变化,以及加筋层数和筋材拉伸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筋后边坡的剪切屈服区和破坏模式发生改变,筋材拉伸模量和加筋密度不同,加筋边坡的破坏形态也不相同。筋材拉伸模量过低时,加筋边坡的剪切屈服区与素土边坡接近,加筋的稳定效果不明显,即便增大加筋密度对边坡安全系数的提高也不大;随着筋材拉伸模量增大,加筋的稳定作用增强,且随加筋层数增加,边坡的剪切屈服区宽度增宽,并向边坡内部和基础发展;对于加筋密度相同的加筋边坡,随着筋材拉伸模量的增大,边坡将呈现三种典型的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加筋边坡 稳定分析 剪切屈服区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空调列车内气流组织的大涡模拟 被引量:8
20
作者 匡骁 齐朝晖 +1 位作者 李超 韦婷婷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4-99,共6页
高速空调列车车厢内气流的温度场和速度场研究是空调列车内气流组织设计的重要基础,也是空调车内舒适环境评价的依据。考虑到高速列车车厢内复杂的几何结构、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以及空气流场的湍流特性,本文采用湍流大涡模拟方法对高速... 高速空调列车车厢内气流的温度场和速度场研究是空调列车内气流组织设计的重要基础,也是空调车内舒适环境评价的依据。考虑到高速列车车厢内复杂的几何结构、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以及空气流场的湍流特性,本文采用湍流大涡模拟方法对高速列车车厢内空气流动与热质传递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容积法进行区域离散,应用均匀六面体网格划分车厢,并在同位网格的基础上采用SIMPLEX算法,考虑车内座椅、行李架等障碍物以及车体各壁面辐射、车窗热流、乘客散热和高速列车运行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对高速列车车厢内空气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其结果对高速列车的空调效果及车内舒适环境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空调列车 气流组织 湍流 大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