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素养系列课程思政的研究和探索——以中北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信息素养系列课程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俊梅 张利平 +2 位作者 任一峰 李晓 陈昌鑫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12-116,共5页
课程思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的体现。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颖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落实立... 课程思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的体现。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颖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要求。中北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信息素养系列课程紧密结合教育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重点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价值观和信息安全五个维度方面进行深度有效融合思政元素,认真分析并积极探索信息素养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和方法,积极探索信息素养系列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协同育人功能,最终实现“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进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认证下控制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2
作者 张艳兵 刘鹏 +1 位作者 李晓 郎文杰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00-203,共4页
针对控制类课程多学科交叉融合、实验之间相互独立、实验室利用率偏低等问题,通过系统化的顶层设计、虚拟教研室及共享式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构建了突出工程教育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验教学体系,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适... 针对控制类课程多学科交叉融合、实验之间相互独立、实验室利用率偏低等问题,通过系统化的顶层设计、虚拟教研室及共享式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构建了突出工程教育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验教学体系,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工程认证下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认证 控制类课程 实验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高精无人自主系统自抗扰控制方法
3
作者 黄一 李世华 +2 位作者 薛文超 赵志良 左志强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1-I0003,共3页
高速高精无人自主系统是当下推动世界科技与经济进步的新引擎,是引领空天科技、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智能领域发展的第一动力。强鲁棒、高精度、自适应的控制方法则是无人自主系统可成功应用落地的基础。控制领域在理论与应... 高速高精无人自主系统是当下推动世界科技与经济进步的新引擎,是引领空天科技、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智能领域发展的第一动力。强鲁棒、高精度、自适应的控制方法则是无人自主系统可成功应用落地的基础。控制领域在理论与应用的互相促进下不断发展,在模型论与控制论的激烈碰撞中,由我国控制学者韩京清先生提出的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为工程控制与应用提出了一个新方向。ADRC创造性地建立了“总扰动”这一新概念,实现了系统内部、外部不确定性描述的有机统一,将扰动补偿和鲁棒控制融合到了一起,把控制问题的核心归结为抗扰控制问题。ADRC研究的标准态——“链式积分模型”精确地抽象出了运动控制系统的本质特征,因此在航空航天、伺服跟踪、机器人运控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系统 高速高精 自抗扰控制 韩京清 科技与经济 智能制造 扰动补偿 积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某控制系统故障与可靠性研究
4
作者 朱益辰 魏志明 +2 位作者 刘豪 崔建峰 穆继亮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6,共6页
针对复杂卫星载荷控制系统高可靠性提升问题,聚焦系统故障潜在原因,提出一种基于量化底事件与顶事件重要度解析的故障树分析方法。以卫星载荷控制系统设计原理及功能为基础,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定义故障树顶事件,查找故障原因,确定与底事... 针对复杂卫星载荷控制系统高可靠性提升问题,聚焦系统故障潜在原因,提出一种基于量化底事件与顶事件重要度解析的故障树分析方法。以卫星载荷控制系统设计原理及功能为基础,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定义故障树顶事件,查找故障原因,确定与底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故障树;利用布尔代数方法确定故障树最小割集,对故障树底事件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最小割集失效率对顶事件进行定性分析,调整单一底事件的质量参数,对底事件与顶事件重要度依赖关系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故障树能直观显示系统存在的故障原因,主控芯片故障、时钟信号异常、上位机复位通道故障等为影响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故障因素,可根据量化底事件对顶事件故障的影响程度,实现对产品设计、生产、调试、运行过程中潜在故障的预先排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载荷控制系统 故障树分析法 可靠性提升 最小割集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重载运输车队队列控制
5
作者 张海龙 赵永娟 +1 位作者 张鹏飞 董瀚萱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5-50,66,共7页
重载运输队列作为现代战争战备物资高效运输方式,有效提升运输能力并降低运输成本。现有队列控制主要关注运动控制特征,忽略了重载特种车辆自身驱动系统构型下系统动力响应特性。基于此,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重载运输车队队列... 重载运输队列作为现代战争战备物资高效运输方式,有效提升运输能力并降低运输成本。现有队列控制主要关注运动控制特征,忽略了重载特种车辆自身驱动系统构型下系统动力响应特性。基于此,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重载运输车队队列控制策略,通过控制策略自主式参数优化实现重载队列协同控制,搭建了融合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柔性动力需求引导方法,将长期规划策略与短期控制策略解耦,并分别在双层马尔科夫链迭代,建立动力总成元件工况柔性调节控制方法。标准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队列控制策略使队列行驶过程中车头时距保持在1.2 s,动力电池荷电状态维持在35%~65%,并使发动机工作在高效经济区间内,有效提升了重载运输队列的稳定性、耐久性与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队列控制 重载特种车辆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长短时记忆网络 混合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策略的自适应ADRC磁轴承控制仿真
6
作者 孙咏叶 张艳兵 刘鹏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40-347,共8页
针对磁悬浮轴承位置控制过程中存在非线性耦合、内外部扰动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四自由度磁轴承迭代学习控制策略。首先依据四自由度磁悬浮轴承系统模型搭建自抗扰控制器,其次将估计的总扰动通过间接迭代控制在线... 针对磁悬浮轴承位置控制过程中存在非线性耦合、内外部扰动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四自由度磁轴承迭代学习控制策略。首先依据四自由度磁悬浮轴承系统模型搭建自抗扰控制器,其次将估计的总扰动通过间接迭代控制在线调整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带宽,实现不同增益下观测器参数的自适应整定。Simulink仿真实验数据表明:系统约在0.14 s处达到稳定,加入干扰后约0.05 s恢复稳定;基于迭代控制的自适应ADRC四自由度磁悬浮轴承控制性能好,同时调节速度快,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经比例-微分型间接迭代学习控制律在线更新带宽后,超调量小且跟踪目标误差积分性能指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自由度磁悬浮轴承 自抗扰控制 间接迭代学习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狮优化的火炮随动系统控制方法
7
作者 王韵 张艳兵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26-333,共8页
针对防空火炮对随动控制系统跟踪精度高和强鲁棒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蚁狮优化(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ntlion Optimization,IPSO-ALO)算法的火炮随动系统控制策略。首先在建立火炮交流伺服系统模型的基础上... 针对防空火炮对随动控制系统跟踪精度高和强鲁棒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蚁狮优化(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ntlion Optimization,IPSO-ALO)算法的火炮随动系统控制策略。首先在建立火炮交流伺服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位置控制器结构;其次,利用改进的蚁狮算法优化了位置环PI控制器,为解决算法迭代后期蚁狮的多样性降低导致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并且为保证得到最优参数,将PSO算法与ALO算法融合,利用粒子群算法更新蚁狮位置,进一步更新蚁狮算法的精英主义阶段,并且分别在粒子群算法中引入自适应非线性递减惯性权重系数,加强算法在后期的局部搜索能力,在蚁狮算法中引入动态比例系数和非线性动态权重,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最后,在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并分析了各控制器作用下系统的稳定性、跟踪性及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IPSO-ALO算法对于PI控制的各种性能指标最优,其调节时间较IPSO和IALO分别提升18.2%和33.1%,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使火炮随动系统获得更好的响应特性和跟踪精度,抗干扰能力强,有较强的鲁棒性,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火炮 随动系统 蚁狮算法 粒子群算法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机制和最小学习参数的FAHV指定时间收敛自适应控制
8
作者 李江苗 邵星灵 +1 位作者 徐悦梅 邓瑞祥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61,共14页
针对当前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自适应控制结果仅能实现误差渐近收敛于预设包络、神经权值在线更新存在计算爆炸、对机载资源过度占用的难题,提出了基于事件触发机制和最小学习参数的FAHV指定时间收敛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阐述了一种不... 针对当前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自适应控制结果仅能实现误差渐近收敛于预设包络、神经权值在线更新存在计算爆炸、对机载资源过度占用的难题,提出了基于事件触发机制和最小学习参数的FAHV指定时间收敛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阐述了一种不依赖精确误差初值同时又能确保误差指定时间收敛的改进预设性能控制机制;其次,构建了用于FAHV干扰辨识的相对阈值事件触发神经网络;最后,设计了相对阈值事件触发控制算法,有效降低了闭环控制器对通信资源的消耗,在非等周期信号传输的基础上实现了良好的控制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低计算与传输资源消耗下对高度/速度参考信号实施指定时间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 改进预设性能控制 相对阈值事件触发神经网络 相对阈值事件触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变输入电压的TCM滞环电流逆变器控制方法
9
作者 卫芃毅 任一峰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4年第5期27-28,31,共3页
针对TCM逆变器在过零点附近因开关频率过高导致并网电流THD和开关损耗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变输入电压的准恒频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后级输入电压限制TCM电流源型逆变器的最大开关频率,降低了并网电流的谐波失真率。通过Simulink搭建仿真模... 针对TCM逆变器在过零点附近因开关频率过高导致并网电流THD和开关损耗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变输入电压的准恒频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后级输入电压限制TCM电流源型逆变器的最大开关频率,降低了并网电流的谐波失真率。通过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对并网电流进行FFT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相比传统的TCM调制方法使得并网电流的THD下降了0.02%,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TCM 滞环电流控制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的信号降噪方法
10
作者 何玉洁 李新娥 贺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6,共7页
针对心电信号中肌电干扰噪声难以去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信号降噪方法。通过设计动态边界策略和反向种群生成方式,对白鲸优化(BWO)算法进行改进;采用改进白鲸优化算法对VMD参数自适应寻优,确定分解层数K与... 针对心电信号中肌电干扰噪声难以去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信号降噪方法。通过设计动态边界策略和反向种群生成方式,对白鲸优化(BWO)算法进行改进;采用改进白鲸优化算法对VMD参数自适应寻优,确定分解层数K与惩罚因子α;对含噪心电信号进行分解,得到k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同时采用相关系数法进行有效模态和含噪模态识别;对噪声主导的模态分量采用小波阈值降噪,并重构信号主导模态与降噪后模态。对仿真信号与含真实肌电干扰的心电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去噪效果优于小波阈值去噪法、EMD法、EMD-小波阈值去噪法,真实含噪的心电信号经该方法去噪后自相关系数可达0.9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信号降噪 参数优化 改进白鲸优化算法 心电信号 IMF分量 小波阈值降噪 肌电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障碍环境下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优化研究
11
作者 乔道迹 张艳兵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4,共5页
针对大规模、密集的障碍物分布,高效地搜索最佳路径是一个挑战,为规划出更短的巡检路线,并实现多障碍环境下的灵活避障,文中提出一种多障碍环境下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优化方法。使用二维矩阵构建巡检环境模型,应用D*算法在巡检环境模型... 针对大规模、密集的障碍物分布,高效地搜索最佳路径是一个挑战,为规划出更短的巡检路线,并实现多障碍环境下的灵活避障,文中提出一种多障碍环境下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优化方法。使用二维矩阵构建巡检环境模型,应用D*算法在巡检环境模型中进行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并将传统D*算法中的扩展步长方式改变为自适应扩展步长,使机器人在面积较大的巡检场地能够更快地完成巡检;将代价函数由欧氏距离替换为切比雪夫诺距离和曼哈顿距离融合的代价函数,并引入了平滑度函数优化线路规划结果,使规划的路径更为平滑,在遇到由于多种原因产生的新障碍物时可以重新规划路径。通过实验结果可知,无论是静态地图还是动态地图,该方法均可以快速准确地规划出一条最佳路线,并且在多种环境中应用该方法能够高效获取路径规划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障碍 巡检机器人 路径规划 D*算法 动态环境 扩展节点 代价函数 扩展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注意力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12
作者 张兴旺 李大威 +1 位作者 蔺素珍 禄晓飞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2-350,共9页
针对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像素占比少,细节纹理特征匮乏导致特征提取困难、检测率低、虚警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稀疏注意力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网络。该网络利用Resnest的分割注意力提取不同尺度特征,引入Biformer... 针对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像素占比少,细节纹理特征匮乏导致特征提取困难、检测率低、虚警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稀疏注意力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网络。该网络利用Resnest的分割注意力提取不同尺度特征,引入Biformer注意力模块学习目标与背景之间的远程关系,采用融合模块将高、低层特征进行融合,经过Head模块输出检测结果二值图。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IoU和F_(measure)这两项指标中均取得最优,与DNANet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交并比(IoU)提高3.9%、F_(measure)提高5.6%;与ABCNet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IoU提高5.8%、F_(measure)提高10%;并且在不同复杂背景下均可有效检测出红外弱小目标,体现良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可以有效应用于复杂背景中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弱小目标检测 稀疏注意力 特征融合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补偿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13
作者 杨博然 蔺素珍 +2 位作者 李大威 禄晓飞 崔晨辉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291,共8页
针对红外弱小目标容易在网络迭代过程中损失纹理细节信息,从而导致目标定位和轮廓分割的准确性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补偿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图像特征提取(IFE)模块编码红外源图像的浅层细节及深层语义特征;其次,... 针对红外弱小目标容易在网络迭代过程中损失纹理细节信息,从而导致目标定位和轮廓分割的准确性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补偿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图像特征提取(IFE)模块编码红外源图像的浅层细节及深层语义特征;其次,构建多级信息补偿(MIC)模块通过聚合相邻级别的特征对编码阶段下采样后的特征进行信息补偿;随后,引入全局目标响应(GTR)模块联合特征图的全局上下文信息对卷积局部性的限制进行补偿;最后,构建非对称交叉融合(ACF)模块对浅层和深层特征进行融合,以实现目标解码时纹理信息与位置信息的保留,进而完成对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在公开的NUAA-SIRST(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Singleframe InfraRed Small Target)和NUDT-SIRST(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Single-frame InfraRed Small Target)混合数据集上训练和测试的实验结果表明,与UIUNet(U-Net in U-Net Network)、LSPM(Local Similarity Pyramid Modules)和DNANet(Dense Nested Attention Network)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交并比(IoU)上分别提高了9.2、8.9和5.5个百分点,在F1分数(F1-Score)上分别提高了6.0、5.4和3.1个百分点。以上表明所提方法对红外复杂背景图像中的弱小目标可以实现准确检测和有效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红外弱小目标 信息补偿 全局目标响应 非对称交叉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底压力残缺信号的时频特征融合填充方法
14
作者 胡晋刚 原玥 +3 位作者 赵永壮 王宇 孙传猛 武耀艳 《测试技术学报》 2025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针对火炮测试中因极端环境导致的弹底压力信号残缺问题,提出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与生成对抗插补网络(GAIN)的时频特征融合填充方法以提高信号填充的准确性。运用GAIN网络的对抗训练原理,深入学习信号内部的复杂规律和潜在分布特征... 针对火炮测试中因极端环境导致的弹底压力信号残缺问题,提出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与生成对抗插补网络(GAIN)的时频特征融合填充方法以提高信号填充的准确性。运用GAIN网络的对抗训练原理,深入学习信号内部的复杂规律和潜在分布特征,确保填充过程中保持信号全局结构与局部特征的一致性;采用时频特征融合策略,通过串并行双分支结构提取并融合弹底压力信号的时域与频域特征,从而全面捕捉信号的关键特征信息;引入具有时序处理能力的LSTM网络,学习并捕捉信号中的时序模式和长期依赖关系,确保填充信号在时序上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试验结果表明:重构后的信号与完整信号高度相似,15 dB和30 dB信噪比情况下拟合优度达到0.9736和0.9968,实现了对弹底压力信号的精准填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底压力 残缺信号填充 时频特征融合 长短时记忆网络 生成对抗插补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丸不同初始误差下枪弹耦合发射动力学分析
15
作者 常昊 杨臻 +3 位作者 方炜 郁卫星 王国强 王永艳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4,共8页
为研究弹丸初始误差对某12.7 mm狙击枪发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无后坐内弹道理论,建立枪弹耦合仿真模型,运用显式动力学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并完成网格无关性验证,得到了弹丸不同初始同轴度及倾斜角误差下弹丸质心偏移、摆角和速度的变... 为研究弹丸初始误差对某12.7 mm狙击枪发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无后坐内弹道理论,建立枪弹耦合仿真模型,运用显式动力学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并完成网格无关性验证,得到了弹丸不同初始同轴度及倾斜角误差下弹丸质心偏移、摆角和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弹丸初始状态同轴度或倾斜角误差值越大,沿X、Y方向的质心偏移量及摆角越大,波动也越明显;弹丸挤进膛线后,膛线会对摆角起到一定纠正作用,但最终将稳定在某一角度附近,且初始误差量越大,稳定后摆角越大;初始同轴度误差为0.02 mm时,弹丸质心沿X、Y轴最大偏移量分别为4.06、3.23μm,摆角最终稳定在0.68 mrad左右;初始倾斜角误差为0.1°时,弹丸质心沿X、Y轴最大偏移量分别为2.98、2.26μm,摆角最终稳定在1.25 mrad左右;初始误差对弹丸运动速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动力学 枪弹耦合 初始误差 无后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工况下磁耦合谐振式点火系统传输特性研究
16
作者 刘畅 杨臻 +3 位作者 方炜 艾志远 王国强 常昊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6,共10页
设计一种磁耦合谐振式点火系统,针对不同金属材料身管和火炮发射导致身管和初级线圈温度升高,影响系统传输特性这一问题,建立点火系统数学模型,采用同轴螺线管线圈,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对系统在自由空间下、不同内径和材料金属管内、... 设计一种磁耦合谐振式点火系统,针对不同金属材料身管和火炮发射导致身管和初级线圈温度升高,影响系统传输特性这一问题,建立点火系统数学模型,采用同轴螺线管线圈,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对系统在自由空间下、不同内径和材料金属管内、不同温度下进行仿真,通过研究负载功率和传输效率等参数,得到传输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铁和合金钢使系统谐振频率从100 kHz分别改变为142 kHz和139 kHz,以54 mm铁管和合金钢管为例,常温下新谐振频率处传输效率分别降低为2.96%和3.34%,400℃条件下二者进一步下降了0.26%和0.02%。铁磁性金属比非铁磁性金属对传输特性的影响大,金属管内径越小,温度越高,影响越大;温度变化对于铁磁性金属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 点火系统 同轴螺线管 金属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的多通道RF-MEMS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17
作者 睢林 曹咏弘 王耀利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为了提高RF-MEMS的发展,需要对RF-MEMS性能进行检测,为此针对RF-MEMS开发了无损测试系统,而为了解决对测试系统的控制及数据处理问题,利用VS(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基于C++MFC库设计RF-MEMS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该软件利用US... 为了提高RF-MEMS的发展,需要对RF-MEMS性能进行检测,为此针对RF-MEMS开发了无损测试系统,而为了解决对测试系统的控制及数据处理问题,利用VS(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基于C++MFC库设计RF-MEMS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该软件利用USB接口与GPIB(NI VISA)接口分别与RF-MEMS测试系统控制电路模块和测量模块实现信息交互,然后通过信号分析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将这些数据波形显示在测试系统液晶屏上。该控制软件实现了测试系统的一体化和智能化,且运行流畅操作简单,满足了当下对测试系统智能化便捷化的需求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 上位机软件 RF-MEMS测试系统 通道控制 波形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MC率相关迟滞特性迁移学习建模
18
作者 白亭亭 孟江 +2 位作者 王格 曹凤蓉 安坤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5年第3期116-121,共6页
针对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IPMC)致动器在低频交流驱动电压下具有明显的率相关迟滞非线性,提出一种卷积神经网络(CNN)结合基于模型迁移学习的率相关迟滞建模方法。首先搭建实验平台,在0.1~3.0 Hz、2.0~5.5 V线性递增正弦驱动电压下,测... 针对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IPMC)致动器在低频交流驱动电压下具有明显的率相关迟滞非线性,提出一种卷积神经网络(CNN)结合基于模型迁移学习的率相关迟滞建模方法。首先搭建实验平台,在0.1~3.0 Hz、2.0~5.5 V线性递增正弦驱动电压下,测得电压-位移实验数据,构建CNN模型对足量源域数据进行预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CNN模型关键参数进行寻优,得到预训练模型;然后采用基于模型的迁移学习方法,利用少量目标域数据,对预训练模型中的部分网络参数进行微调;最终获得可以对不同频率目标域数据有着良好预测能力的新模型,从而实现在目标域数据稀少情况下的率相关迟滞建模。通过该模型与LSTM、GRU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CNN迁移学习模型在不同频率下迁移精度均在98.23%以上,平均训练时间缩短4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率相关迟滞特性 卷积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迁移学习 微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门控解耦特征融合的多模态情感分析
19
作者 李烽源 蔺素珍 +2 位作者 王彦博 李大威 顾梦瑶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现有的多模态情感分析研究主要通过不同模态特征的整体交互进行不同模态信息的融合,未考虑不同模态包含的独有特征以及共有特征之间的联系,导致无法有效分析复杂的情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自适应门控解耦特征融合的多模态情感分... 现有的多模态情感分析研究主要通过不同模态特征的整体交互进行不同模态信息的融合,未考虑不同模态包含的独有特征以及共有特征之间的联系,导致无法有效分析复杂的情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自适应门控解耦特征融合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AGDF)。首先,利用预训练的BERT模型和Transformer模型进行不同模态的特征提取。其次,根据不同模态的共有特征相似而独有特征不相似的原理构造对比对,通过对比学习的方法,将不同模态的特征分解为独有特征和共有特征。然后,根据图像和语音模态在文本模态存在偏移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新的自适应门控机制进行特征融合,将其他模态信息融于文本模态。同时,设计了独有特征和共有特征的联系图,利用图注意力神经网络进行融合,以平衡模态之间的独有信息和共有信息。最后,对融合特征进行分类。在数据集CMU-MOSI、CMU-MOSEI上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比基线方法在准确率和F1分数上均提高了约1百分点。此外,与其他特征分解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的准确率提高了1.23百分点,F1分数提高了1.37百分点,Corr提高了2.13百分点,MAE降低了4.83百分点。综合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更加充分利用不同模态的异质信息,从而有效提高情感识别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析 对比学习 图神经网络 多模态信息融合 自适应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压和扭矩测量系统设计
20
作者 郭如强 李永红 +1 位作者 倪国斌 岳凤英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1,共7页
为了实现实时采集并存储钻铤的受力情况数据,根据模块化设计思想,对测量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根据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要求选择了满足功能与环境要求的主控芯片,设计了数据采集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和应变桥补偿电路,确保在温度、... 为了实现实时采集并存储钻铤的受力情况数据,根据模块化设计思想,对测量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根据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要求选择了满足功能与环境要求的主控芯片,设计了数据采集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和应变桥补偿电路,确保在温度、功耗、精度等方面适用于井下环境;同时实现了数据采集模块、Flash存储模块和电压补偿模块的软件设计,采用RS485通信实现上位机与钻压和扭矩测量处理模块的数据传输,通过上位机软件完成对标定参数和补偿数据的校验编帧,发送给钻压、扭矩测量处理模块;制定钻压、扭矩测量电路的标定方法,对设计仪器进行了标定和验证,确定了测量电路测得的应变电桥输出电压值与实际加载的载荷间的对应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运行正常,满足试验要求。该测量系统的成功研制可为随钻应力测量中被试产品的质量评价、产品的工作效率评价及井下工况的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压 扭矩 测量电路 采集存储 上位机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