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治理视域下跨部门执法协作策略探析——以浙江省J市W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例
1
作者 马文娟 《重庆行政》 2025年第1期50-53,共4页
行政执法体制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的创新探索,对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要确保这一改革顺利进行,关键在于识别并解决其中的协作障碍。在当前“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背景... 行政执法体制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的创新探索,对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要确保这一改革顺利进行,关键在于识别并解决其中的协作障碍。在当前“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背景下,如何克服改革理念认知不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体制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理念认知 行政管理体制 综合一体化 创新探索 治理视域 策略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浙江实践与启示
2
作者 刘金洋 潘家栋 《江南论坛》 2024年第11期20-24,共5页
新质生产力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数字经济作为新型产业形态,驱动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巩固未来产业技术... 新质生产力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数字经济作为新型产业形态,驱动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巩固未来产业技术基础,强化深度融合、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新场景,加速改造升级、转换传统产业经营模式。浙江的实践表明,发展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形成关键支撑,促进产业创新构建有效载体,优化制度创新形成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商环境评价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中国营商环境试评价”的准自然实验
3
作者 张陆 张泽野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文章以“中国营商环境试评价”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2年中国245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营商环境评价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评价显著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该结论在进行一... 文章以“中国营商环境试评价”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2年中国245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营商环境评价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评价显著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提高政府重视程度、促进绿色创新、激发创业活力和提高人力资本是营商环境评价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作用机制;拓展性分析发现,在小规模和官员晋升激励弱的城市,营商环境评价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评价 经济高质量发展 准自然实验 多期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制度研究
4
作者 孙久文 张翱 《开发研究》 2024年第6期10-18,共9页
健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指引。在系统梳理现有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政策体系演变的基础上,阐述健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意义与制度考量、... 健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指引。在系统梳理现有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政策体系演变的基础上,阐述健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意义与制度考量、产业数字化过程中的制度供给缺口以及解决数据要素供给不足的制度探索。完善数字经济相关制度建设能够促进数字技术向实体经济渗透,有利于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基于制度与科技进步互补的技术扩散理论,提出将促进数字技术向实体经济渗透的政策和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作为健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的重点方向。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强化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相关政策设计应聚焦以促进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和数据要素化为基础底座的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实体经济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劳动力流动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CMDS省际流动数据
5
作者 许光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6期77-87,共11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科学认识劳动力流动的共同富裕效应,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以人口集中流入的长三角地区为样本,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科学认识劳动力流动的共同富裕效应,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以人口集中流入的长三角地区为样本,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推算获取特定省份组之间的劳动力流动规模、异质性等信息,匹配各年省域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人口流动缩小了各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并证实了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和住房成本的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江浙沪三地流动劳动力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实证结果,提出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教育投资、降低落户门槛和促进劳动力回流等政策建议,以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形成有益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地区收入差距 劳动力异质性 CM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三维分析
6
作者 蒋雪颖 刘欣 许静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4-40,共7页
作为基于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型生产力形式,新质生产力对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具有前瞻性意义。通过系统分析新质生产力如何扩大优质出版内容供给、融合出版技术应用和优化出版治理体系,可以揭示出版业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实... 作为基于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型生产力形式,新质生产力对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具有前瞻性意义。通过系统分析新质生产力如何扩大优质出版内容供给、融合出版技术应用和优化出版治理体系,可以揭示出版业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实现高效能、高质量的深度融合发展路径,为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出版深度融合 出版技术 出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治理实践的共同富裕研究:内容图谱与未来展望
7
作者 徐琴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93-100,共8页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议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共同富裕的基本条件更加充足,研究热潮得以掀起。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理路,学者们对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了系统性研究。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成...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议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共同富裕的基本条件更加充足,研究热潮得以掀起。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理路,学者们对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了系统性研究。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发现,学者们已对共同富裕的多重统一性特征达成基本共识,从思想赓续、政治建构、协调发展和个体完善等维度剖析了共同富裕的出场逻辑,并从城乡、制度和治理等层面建构了协同发展视域下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现有研究丰富了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认知,但仍存在深化与拓展的研究空间,具体表现为从内在逻辑与外在标准层面深化共同富裕的理论建构研究,从时间与空间、实然与应然层面开展共同富裕的类型化研究以及结合典型经验,拓展共同富裕的实证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协调发展 协同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逻辑、现实境遇与政策取向
8
作者 黄先海 虞柳明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7,248,共14页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创新思维模式,更是助力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作为技术变革的新范式,具有应用渗透性、生产协同性、内容创新性、系统赋能性等四个“技术—经济”特征。新质...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创新思维模式,更是助力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作为技术变革的新范式,具有应用渗透性、生产协同性、内容创新性、系统赋能性等四个“技术—经济”特征。新质生产力质态拓展的“技术—经济”范式考察了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关系,挖掘了人工智能通过劳动者增强效应、劳动资料智能集成效应、劳动对象算力驱动效应、劳动三要素智能优化效应等微观机制和催生新产业、创造新模式、激发新动能等宏观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面对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瓶颈,中国应加快构筑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治理制度框架,制定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持方案,打造创新驱动的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生态系统,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智能集成 “技术—经济”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数据新闻实践:范式变迁、应用变革、深度融合
9
作者 蒋雪颖 付砾乐 许静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我国数据新闻历经社会科学范式的本土化移植到计算主义范式的技术跃迁,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驱动数据新闻迈入认知重构的新阶段。通过智能化数据处理、自动化叙事生成与交互式可视化等创新技术手段,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深度重构数据新闻的生... 我国数据新闻历经社会科学范式的本土化移植到计算主义范式的技术跃迁,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驱动数据新闻迈入认知重构的新阶段。通过智能化数据处理、自动化叙事生成与交互式可视化等创新技术手段,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深度重构数据新闻的生产链条与运作模式。在转型过程中,数据新闻呈现多维度的深度融合特征:在价值导向上,实现了技术向善理念与新闻公共使命的有机统一;在人机交互层面,构建了以信息协同为核心的新型交互模式;在知识生产维度,开辟了通向共享与开放的知识创新路径。这种深度融合不仅拓展了数据新闻的实践边界,也为新闻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新闻 生成式人工智能 新闻范式 新闻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管理:一项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制度安排
10
作者 马文娟 吴兴智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9,159,共10页
垂直管理是一项多层级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是我国政府职责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央地关系调整和政府运作流程优化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垂直管理体现出我国独特的体制优势,即发挥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地方的创造性实践相结合,健全中... 垂直管理是一项多层级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是我国政府职责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央地关系调整和政府运作流程优化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垂直管理体现出我国独特的体制优势,即发挥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地方的创造性实践相结合,健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根据“行动者—资源”视角,构建“治理资源—治理成本”的分析框架,解析实现“两个积极性”的情境性差异,能够为提升垂直管理的有效性提供启示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管理 央地关系 两个积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数字贸易赋能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11
作者 丁国宁 赵家章 《开放导报》 2025年第1期44-54,共11页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作为数字技术与国际贸易的有机结合,数字贸易成为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新引擎。数字贸易通过扩充开...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作为数字技术与国际贸易的有机结合,数字贸易成为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新引擎。数字贸易通过扩充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推动更大范围对外开放,拓展开放型经济市场边界推动更宽领域对外开放,革新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赋能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与此同时,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强、制度型开放有限、治理体系尚待完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由此形成对外开放的动能、水平、层次和安全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数字贸易更好赋能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要以塑造数字贸易发展新动能推动更大范围对外开放,以提升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水平推动更宽领域对外开放,以强化数字贸易国际治理能力推动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以统筹数字贸易开放与安全的关系筑牢对外开放安全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制度型开放 跨境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经济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12
作者 杨大鹏 郭东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平台经济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及其机制仍待探索。本文从平台基础设施、平台交易、平台网络和平台创新四个维度构建平台经济的评价指标,并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平台经济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及其机制仍待探索。本文从平台基础设施、平台交易、平台网络和平台创新四个维度构建平台经济的评价指标,并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平台经济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作用。研究发现,平台经济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但这一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平台经济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作用在高盈利水平企业、非国有企业、高创新水平企业和东部地区更为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平台经济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技术市场活跃度和提高市场竞争度三条途径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企业数字化 融资约束 技术市场活跃度 市场竞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家风文化精神谱系及其现代转化路径探究——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为例
13
作者 瞿萍 郑骥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9,共6页
家风文化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鲜明标识。在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绍兴2500多年的历史文脉上,与一批批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文化高峰人物同时涌现的,是自成谱系的一代代优良家教家风文化... 家风文化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鲜明标识。在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绍兴2500多年的历史文脉上,与一批批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文化高峰人物同时涌现的,是自成谱系的一代代优良家教家风文化传统。当前,古为今用、传承创新作为越地文化突出标志的绍兴优良家教家风,可从促进各类人群尤其是年轻人科学认识传统家教家风、培育新时代家庭价值观、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发挥模范带动作用等方面,推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家庭家教家风 绍兴 家庭文明新风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智治实现率的理论源流、维度识别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4
作者 张鸣 《重庆行政》 2023年第3期39-43,共5页
当前,数字革命正驱动政府转型驶入快车道,催生政府治理发生革命性变革[1]。在“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的双重加持下,我国政府治理正逐渐迈向整体性治理的高级阶段——整体性智治[2]。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一新型治理模式... 当前,数字革命正驱动政府转型驶入快车道,催生政府治理发生革命性变革[1]。在“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的双重加持下,我国政府治理正逐渐迈向整体性治理的高级阶段——整体性智治[2]。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一新型治理模式给予高度关注,对其理论内涵、典型实践、实现路径进行分析探讨。有学者认为,整体智治是“整体治理”与“智慧治理”的有机结合,前者为后者提供方向,后者为前者提供技术支撑[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治理 整体治理 政府转型 理论源流 放管服 革命性变革 智慧治理 指标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治理理念下的“平安浙江”统筹协同推进机制研究
15
作者 王晓杰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6-35,共10页
“平安浙江”是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浙江省委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二十年来,在系统治理理念指引下,“平安浙江”坚持统筹协同推进机制,形成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要素齐全、运行高效的现代化“平安浙江”建设的系统工程。二十年来... “平安浙江”是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浙江省委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二十年来,在系统治理理念指引下,“平安浙江”坚持统筹协同推进机制,形成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要素齐全、运行高效的现代化“平安浙江”建设的系统工程。二十年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统筹领导机制为“平安浙江”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各战线各部门“多跨协同”机制确保了“平安浙江”的治理效果,全社会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夯实了“平安浙江”建设的基层基础。“平安浙江”统筹协同机制的系统性、科学性,确保“平安浙江”建设覆盖到现代治理的各方面与全过程,推动“平安浙江”建设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治理 理念 “平安浙江” 统筹协同
原文传递
短视频消费时长能够反映就业率吗?
16
作者 白小虎 程开明 叶子豪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04,共13页
鉴于现行就业统计方式不能及时、准确反映经济运行形势,如何利用大数据对现有统计指标进行补充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鉴于短视频消费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文章将短视频消费纳入效用函数,通过失业人员与雇员在时间分配上的差... 鉴于现行就业统计方式不能及时、准确反映经济运行形势,如何利用大数据对现有统计指标进行补充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鉴于短视频消费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文章将短视频消费纳入效用函数,通过失业人员与雇员在时间分配上的差异,揭示全社会用于观看短视频的时间与就业率之间存在的理论联系。通过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基于抖音在线人数计算的估计值与描述失业者寻找工作行为的百度搜索指数呈现正相关关系,可以借助短视频观看时长变动说明失业者寻找工作行为的变化。基于抖音在线人数估计的劳动参与率与16—24岁城镇调查失业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两者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862,因此估计的劳动参与率可以作为城镇调查失业率,特别是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失业率 大数据 短视频 抖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生态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徐梦周 杨大鹏 朱永竹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46,共10页
当前工业互联网生态发展日趋活跃,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但现有研究对该现象关注不足。本文深入剖析工业互联网生态内涵特征、内在结构,从企业参与、产业应用、区域支撑多层次构建测度指标体系,并以2012年至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为... 当前工业互联网生态发展日趋活跃,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但现有研究对该现象关注不足。本文深入剖析工业互联网生态内涵特征、内在结构,从企业参与、产业应用、区域支撑多层次构建测度指标体系,并以2012年至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索工业互联网生态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生态能有效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其中产业应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最为明显。从空间来看,工业互联网生态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呈现异质性,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递减格局。在作用机制上,工业互联网生态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技术市场活跃度实现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为各地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畅通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生态 区域创新能力 人力资本水平 技术市场活跃度
原文传递
城市舒适性如何影响创新产出?——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18
作者 白小虎 魏强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100,共13页
城市舒适性是数字经济时代影响城市创新水平的重要因素,但鲜有研究从个体区位选择偏好的微观层面揭示城市舒适性如何促进创新水平提升。本文在城市系统内构建了一个探究个体区位选择行为的动态空间模型,并基于中国29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 城市舒适性是数字经济时代影响城市创新水平的重要因素,但鲜有研究从个体区位选择偏好的微观层面揭示城市舒适性如何促进创新水平提升。本文在城市系统内构建了一个探究个体区位选择行为的动态空间模型,并基于中国29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开展了相关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调整舒适性资源在城市间的配置有利于优化创新要素及创新产出在城市间分布,提高舒适性水平有利于城市提高创新产出。定量研究发现:(1)城市舒适性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舒适性对创新产出的作用更大,自然环境舒适性的作用较小;(2)在空间异质性的检验中,城市舒适性在不同等级和不同地区城市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相较于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普通地级市和中西部城市的城市舒适性对城市创新产出的影响更大;(3)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舒适性主要通过吸引人力资本集聚,促进城市创新产出水平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舒适性 区位选择偏好 创新产出 空间异质性 动态空间模型
原文传递
算法式敏捷治理:智能监管数字化变革的新思路与新路径
19
作者 张鸣 《重庆行政》 2024年第3期41-47,共7页
政府监管履职情况直接关系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能否安心正常地进行生产生活。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更是把监管框架及各领域监管质量作为评估三大支柱之一。然而,随着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和爆发式增长,政府监... 政府监管履职情况直接关系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能否安心正常地进行生产生活。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更是把监管框架及各领域监管质量作为评估三大支柱之一。然而,随着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和爆发式增长,政府监管面临的要求、任务及挑战与监管方式、资源、技术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质量 营商环境 市场主体 监管框架 世界银行 政府监管 新业态 三大支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内涵与时代意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20
作者 许光 《浙江经济》 2024年第8期14-18,共5页
在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所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 在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所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基于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战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 战略判断 国际竞争 历史方位 战略主动 时代意蕴 新的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