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中养护模式应用指南
1
作者 王志波 董雨明 赵鹏飞 《中国公路》 2024年第18期30-31,共2页
高度集中的施工内容,让集中养护模式下的施工作业更加灵活和高效,这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否采用集中养护模式,需要结合施工作业内容和外部施工环境科学决策。
关键词 养护模式 高速公路 沥青路面养护 施工内容 施工作业 外部施工 应用指南 科学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研究
2
作者 孙家翱 《中国科技纵横》 2024年第24期116-118,共3页
高速公路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为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发挥长效机制,需要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高速公路具有一定特殊性,在养护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比如养护施工安全管理不规范、违法驾驶行为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等,都对高速... 高速公路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为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发挥长效机制,需要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高速公路具有一定特殊性,在养护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比如养护施工安全管理不规范、违法驾驶行为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等,都对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顺利开展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论述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分析养护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解决路径,以期为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养护施工 安全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用高聚物注浆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张振兴 温利 +1 位作者 刘鑫磊 董雨明 《新型建筑材料》 2025年第1期40-43,共4页
针对非开挖注浆修复技术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大体积空洞病害应采用膨胀型高聚物注浆材料,小体积空洞病害应采用微膨胀型高聚物注浆材料的技术观点。通过试验研究了催化剂、发泡剂用量对膨胀型高聚物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环氧树... 针对非开挖注浆修复技术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大体积空洞病害应采用膨胀型高聚物注浆材料,小体积空洞病害应采用微膨胀型高聚物注浆材料的技术观点。通过试验研究了催化剂、发泡剂用量对膨胀型高聚物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环氧树脂用量对微膨胀型高聚物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膨胀型高聚物注浆材料B组份的配合比为胺基扩链剂用量5%、匀泡剂用量0.5%、催化剂A33用量0.5%和发泡剂水用量1.0%~1.5%。微膨胀型高聚物注浆材料B组份的配合比为胺基扩链剂用量5%、匀泡剂用量0.5%、催化剂T12用量0.2%、环氧树脂E51用量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非开挖注浆 路面养护 聚氨酯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被动敲击扫描式检测方法的工程桥梁损伤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萍 胡祝友 +2 位作者 郭河 乔磊 向志海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55-1362,共8页
损伤检测技术对于桥梁健康评估和管理至关重要。近年来,基于移动车辆的桥梁损伤检测方法因其简单易行的优点已引起广泛关注。其中,敲击扫描式检测方法通过在敏感频率上施加激励,可以大大提高车辆加速度对桥梁局部刚度变化的灵敏度,而且... 损伤检测技术对于桥梁健康评估和管理至关重要。近年来,基于移动车辆的桥梁损伤检测方法因其简单易行的优点已引起广泛关注。其中,敲击扫描式检测方法通过在敏感频率上施加激励,可以大大提高车辆加速度对桥梁局部刚度变化的灵敏度,而且由于敏感频率远离环境噪声频段,可以保证足够高的信噪比。如果采用车轮激励这种被动方式来产生敲击力,还可以进一步简化检测车的硬件系统,便于现场实施。本文报导了采用被动式敲击扫描检测车对两座在役桥梁的现场试验结果。实测数据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定量地给出桥梁主梁刚度变化率的定量评估指标,还可以发现支座脱空类损伤。这些发现验证了被动敲击扫描式检测方法的实用性,展示了它在桥梁快速损伤检测方面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敲击扫描方法 桥梁损伤检测 被动式方法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质量控制分析
5
作者 孙虹宇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第18期251-252,共2页
公路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了保证公路质量就需要加强工程试检,为公路质量提供准确的数据,便于后期的安全使用。基于此,本文对新形势下公路工程试验检为探讨方向,首先对公路工程试检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目前试检中... 公路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了保证公路质量就需要加强工程试检,为公路质量提供准确的数据,便于后期的安全使用。基于此,本文对新形势下公路工程试验检为探讨方向,首先对公路工程试检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目前试检中的问题进行阐述,最后提出相关措施和质量控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试验检测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裂缝病害智能识别技术发展综述
6
作者 邢鹏(文/供图) 董雨明(文/供图) 杨沐艺(文/供图) 《中国公路》 2024年第2期44-48,共5页
路面病害智能识别诊断是支撑路面养护科学决策与设计的科学方法。路面裂缝作为主要的病害形式,直接影响公路使用寿命。近年来,在我国公路通车里程不断攀升、路况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裂缝病害智能识别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日常养护、预防... 路面病害智能识别诊断是支撑路面养护科学决策与设计的科学方法。路面裂缝作为主要的病害形式,直接影响公路使用寿命。近年来,在我国公路通车里程不断攀升、路况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裂缝病害智能识别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日常养护、预防养护及修复养护等不同养护阶段中的养护目标不同,对智能识别的精度、范围等要求也不尽相同。本文依据不同养护需求归纳了目前路面裂缝识别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总结当前数据采集手段及载体的特征,以便为公路运维管养对策选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裂缝 裂缝病害 路面养护 日常养护 路面病害 公路通车里程 智能识别 预防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流量路段的夜间时机
7
作者 刘东小 宋俊达 +1 位作者 温利 陈晗 《中国公路》 2024年第18期32-33,共2页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天津市的公路网络基本完善,新建工程较少,养护工程居多。为提高大流量高速公路的养护效率和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以天津高速公路养护总承包项目为依托,基于“片区化”“长周期”“绩效考核...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天津市的公路网络基本完善,新建工程较少,养护工程居多。为提高大流量高速公路的养护效率和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以天津高速公路养护总承包项目为依托,基于“片区化”“长周期”“绩效考核”的养护模式发展背景,借鉴日本大阪至神户高速公路、江苏省“苏式养护”等集中养护经验,提出大运量高速公路夜间集中养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护模式 养护工程 高速公路 设施养护 总承包项目 日本大阪 养护经验 施工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数据动态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
8
作者 白建军 《实验室检测》 2024年第5期49-52,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提升科研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手段。本文深入探讨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在数据处理、资源利用、团队协作和研究创新方面的应用及其显著效益。通过实施电子数据管理、在线资源调度、跨地域协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提升科研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手段。本文深入探讨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在数据处理、资源利用、团队协作和研究创新方面的应用及其显著效益。通过实施电子数据管理、在线资源调度、跨地域协作平台和高级数据分析,信息化管理不仅提高了科研效率,还促进了研究质量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增强。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使实验室管理模式更加高效、安全、协同,为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系统 实验室数据管理 数据库技术 网络传输技术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分布式毫米波雷达桥梁挠度测试技术研究
9
作者 乔磊 杜文康 +2 位作者 郭河 李泽西 宋浩 《市政技术》 2024年第12期152-160,共9页
桥梁荷载试验是评估桥梁安全承载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挠度参数可以掌握桥梁的刚度信息。传统的挠度测试方法存在测点布设困难、精度差、环境受限大、测量效率较低等缺点;而毫米波雷达法需要布设角反射器,这会增加成本并降低效率。因此,... 桥梁荷载试验是评估桥梁安全承载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挠度参数可以掌握桥梁的刚度信息。传统的挠度测试方法存在测点布设困难、精度差、环境受限大、测量效率较低等缺点;而毫米波雷达法需要布设角反射器,这会增加成本并降低效率。因此,提出一种无线分布式毫米波雷达测试系统,以解决中小跨径桥梁在快速、准确测试挠度方面面临的难题。通过与传统方法的对比,验证了该系统在实桥荷载试验挠度测试中的准确性。最后,通过某简支梁桥承载能力评估的实例,进一步证明了该系统在荷载试验挠度测试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无线分布式毫米波雷达在荷载试验挠度测试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与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荷载试验 毫米波雷达 干涉测量 挠度测试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引起旁侧运营隧道三维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庞彪 林萍 +1 位作者 丁楚 史江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120,129,共5页
针对基坑开挖对旁侧隧道的影响问题,建立考虑土体小应变刚度特性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系统研究了软黏土地层基坑-隧道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了隧道埋深和隧道与基坑水平间距对隧道三维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新建基坑在运营隧道旁侧施工... 针对基坑开挖对旁侧隧道的影响问题,建立考虑土体小应变刚度特性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系统研究了软黏土地层基坑-隧道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了隧道埋深和隧道与基坑水平间距对隧道三维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新建基坑在运营隧道旁侧施工时,隧道拱顶和基坑侧拱腰的变形最大;当隧道埋深与直径之比从0.5增至2.5时,隧道的最大竖向位移和最大水平位移降幅分别为69%和34%;当隧道与基坑水平间距与直径之比从0.5增至2.5时,隧道的最大竖向位移和最大水平位移降幅分别为46%和21%;基坑施工时应选择合适的避让距离,降低新建基坑施工对运营隧道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三维变形 数值模拟 基坑开挖 隧道埋深 隧道与基坑水平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比的桥梁损伤识别与评估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书仁 丁松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6,111,共11页
为了研究如何应用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对桥梁关键部位损伤进行识别,从而对桥梁健康状况进行有效评价,解决桥梁结构监测数据分析利用方面存在的实用性不强的问题,通过在结构的测试断面和基准断面分别布设一定数量的应变传感器,采用桥梁应变... 为了研究如何应用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对桥梁关键部位损伤进行识别,从而对桥梁健康状况进行有效评价,解决桥梁结构监测数据分析利用方面存在的实用性不强的问题,通过在结构的测试断面和基准断面分别布设一定数量的应变传感器,采用桥梁应变影响线理论,建立了一种基于应变比的桥梁损伤识别与评估方法。分析了大量车辆荷载作用下桥梁应变响应监测数据,利用测试断面与基准断面对应部位的应变比推演出结构刚度退化矩阵,再利用封闭交通情况下测试车辆产生的荷载效应准确获得应变比矩阵和刚度退化矩阵。为分析对于开放交通条件下难以获得准确应变比矩阵的问题,利用随机信号分析理论及统计技术分析应变比的概率分布规律,发现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一定监测周期内测试断面自身不发生损伤时其应变比众值基本保持不变,证明可根据应变比分布规律的变化对测试断面进行损伤识别。提出了封闭交通情况下测试断面快速损伤识别及开放交通条件下的损伤识别方法。将这一方法推广应用到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中,以青银线济南黄河大桥为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效率高,精度好,通用性强,能够实现封闭交通下桥梁损伤快速精准识别与评估和开放交通状态下桥梁损伤定期在线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损伤识别 应变比 桥梁结构 评估方法 健康监测
原文传递
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制备与粘结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鲁彬 邢鹏 +1 位作者 陈相 董雨明 《市政技术》 2023年第3期23-28,共6页
根据不同水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掺配比例制备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在高温与水波扰动复合作用下测试其黏附性,以探究在水环境下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粘结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究了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延度(5℃)、软化点和动态剪切流变性... 根据不同水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掺配比例制备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在高温与水波扰动复合作用下测试其黏附性,以探究在水环境下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粘结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究了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延度(5℃)、软化点和动态剪切流变性能对其抗变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性环氧树脂掺量的增加,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脱落率降低。根据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可知,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复数剪切模量与车辙因子均随着水性环氧树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表明当固化剂活泼氢当量相对于环氧体系过量时,会降低乳化沥青的粘结性能。水性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与固化剂活泼氢当量按比例增加,增强了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在高温与水波扰动复合作用下的粘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 乳化沥青 黏附性 抗变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热老化及紫外老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晓凤 张琛 +4 位作者 杜梦雅 董雨明 姜蔚 黄宏海 黄小侨 《石油沥青》 2022年第6期18-24,共7页
为研究石墨烯对橡胶沥青的复合改性在抵抗热老化与紫外老化性能方面的影响效果,制备了不同掺量石墨烯的复合改性橡胶沥青,通过对复合改性橡胶沥青进行TFOT老化试验与紫外光辐射老化试验,采用热老化与紫外老化后残留物的针入度比、软化... 为研究石墨烯对橡胶沥青的复合改性在抵抗热老化与紫外老化性能方面的影响效果,制备了不同掺量石墨烯的复合改性橡胶沥青,通过对复合改性橡胶沥青进行TFOT老化试验与紫外光辐射老化试验,采用热老化与紫外老化后残留物的针入度比、软化点增量、质量损失比以及紫外老化后残留物黏度增长率、车辙因子老化指数RAI,不可恢复柔量几和变形回复率R为指标,对其抗热老化与抗紫外老化性能进行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石墨烯进行复合改性可有效改善橡胶沥青抵抗热老化与紫外老化的能力。其中热老化与紫外老化后残留物的针入度比均有增大,紫外老化后的残留物涨幅达15%,软化点增量与质量损失比也持续降低,紫外老化后质量损失比可达75%;其黏度增长率随着石墨烯掺加持续降低,降幅可达70%;基于紫外老化前后的复合改性沥青流变试验,车辙因子老化指数RAI与不可恢复柔量几随石墨烯掺量提高连续降低、其变形回复率R值均逐渐增长,表明掺加石墨烯能有效提高橡胶沥青抵抗热氧老化与紫外老化的能力,延缓老化进程,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石墨烯 橡胶沥青 复合改性 紫外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废旧沥青颗粒直投式再生研究
14
作者 蒋汶玉 董雨明 +1 位作者 刘丽 朱艳永 《市政技术》 2022年第6期202-207,212,共7页
为实现废旧沥青混合料多元精细化再生利用,通过水洗法筛选出超细废旧沥青颗粒。将筛选出的超细废旧沥青颗粒分别以0%、0.2%、0.4%、0.6%、0.8%、1.0%的掺量直投式加至AC-20沥青混合料,通过残留稳定度试验、冻融劈裂强度比试验、车辙试... 为实现废旧沥青混合料多元精细化再生利用,通过水洗法筛选出超细废旧沥青颗粒。将筛选出的超细废旧沥青颗粒分别以0%、0.2%、0.4%、0.6%、0.8%、1.0%的掺量直投式加至AC-20沥青混合料,通过残留稳定度试验、冻融劈裂强度比试验、车辙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研究了超细废旧沥青颗粒掺量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并基于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及超细废旧沥青颗粒改性沥青蠕变性能等微细观角度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细废旧沥青颗粒可同时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掺加超细废旧沥青颗粒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与其低温性能呈良好的负相关性,空隙率减小是其低温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掺入超细废旧沥青颗粒,其中存在的老化沥青与新沥青融合导致沥青不可恢复蠕变柔量下降,高温性能提高。该研究成果为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精细化再生利用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材料 超细废旧沥青颗粒 直投式 再生利用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炭黑/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梦雅 孙启恒 +6 位作者 张琛 王晓凤 董雨明 姜蔚 李剑新 黄宏海 黄小侨 《石油沥青》 2022年第6期11-17,共7页
为研究白炭黑材料对橡胶沥青的复合改性效果,基于不同类型、掺量的白炭黑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对其进行技术性能试验、流变性能试验、老化性能试验以及混合料试验,并采用针入度体系指标、175℃黏度、车辙因子、老化残留物性能以及混合料性... 为研究白炭黑材料对橡胶沥青的复合改性效果,基于不同类型、掺量的白炭黑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对其进行技术性能试验、流变性能试验、老化性能试验以及混合料试验,并采用针入度体系指标、175℃黏度、车辙因子、老化残留物性能以及混合料性能指标为评价依据,对其胶结料性能与混合料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沉淀法制备的白炭黑对橡胶沥青的改性效果较好,掺加白炭黑进行复合改性能进一步提高橡胶沥青的高溫稳定性能,其软化点涨幅可达15%、175℃黏度与车辙因子也随着白炭黑掺量显著提高,掺加适量白炭黑后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老化能力提高,其中TFOT老化后残留物的针入度比涨幅可达22%,并且掺加白炭黑后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车辙动稳定度、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以及劈裂强度比(TSR)都显著提高,综合表明掺加白炭黑进行复合改性能有效提高沥青及其混合料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白炭黑 橡胶沥青 复合改性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thon的桥梁定检病害快速识别与评定系统的开发
16
作者 吴世宇 黄龙生 +1 位作者 董军 向学建 《市政技术》 2023年第12期12-19,共8页
为简化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过程并提高评定的正确性与规范性,依托JTG/T H21—2011《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开发了一款桥梁评定系统。该系统采用Python语言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通过读取表格中的病害信息,对记录病害及其种类之间进... 为简化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过程并提高评定的正确性与规范性,依托JTG/T H21—2011《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开发了一款桥梁评定系统。该系统采用Python语言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通过读取表格中的病害信息,对记录病害及其种类之间进行模糊识别,实现对记录病害的快速识别分类;创建桥梁实例、构件实例、病害实例,绑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桥梁的评定,并保证系统适用于各种桥型与病害记录方式的项目评定。使用该系统对北京某桥进行了评定,并成功将表格中记录的723条病害进行了快速分类,随后对桥梁进行了评分,各构件、部件、部位及桥梁总体评分结果均与人工校验结果相同。在2022年与2023年的桥梁定检项目中使用该系统,证明了该系统能够满足病害数量庞大的桥梁评定需求,并能准确地对记录的病害进行快速分类和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 面向对象 模糊识别 评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党建工作优化策略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慈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1期137-139,共3页
党组织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能够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加强政工人员的党建工作,对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充分了解,有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基于此,本文从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党建工作优化的重... 党组织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能够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加强政工人员的党建工作,对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充分了解,有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基于此,本文从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党建工作优化的重要性入手,就政工人员党建工作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重视党建工作,并提出了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政工人员 党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优化
18
作者 夏兴佳 赵云强 +2 位作者 郭河 宋浩 宋俊伯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55-261,共7页
为了优化梁桥上部结构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系数的计算方法,使计算结果更直观、准确。根据现行规范中对混凝土梁桥上部结构整体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的计算公式,提出失稳效应影响线的概念,应用失稳效应影响线计算方法,得到桥梁结构最不利的失稳... 为了优化梁桥上部结构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系数的计算方法,使计算结果更直观、准确。根据现行规范中对混凝土梁桥上部结构整体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的计算公式,提出失稳效应影响线的概念,应用失稳效应影响线计算方法,得到桥梁结构最不利的失稳效应。该方法并未否定现行规范对于桥梁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系数计算的公式,仅是在规范条文说明中提及的并发反力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以在理论计算过程中,得到更加精确的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系数。研究选取了一座已加固的连续梁匝道桥进行了横向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并将失稳效应影响线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并发反力组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失稳效应影响线进行桥梁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系数计算,可以得到桥梁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系数的最小值,使独柱墩抗倾覆设计的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抗倾覆稳定性系数 有限元分析 独柱墩梁桥 支反力 失稳影响线
原文传递
废旧轮胎化身长寿路面
19
作者 朱艳永 董雨明 +1 位作者 张琛 刘鑫磊 《中国公路》 2022年第4期36-39,共4页
橡胶沥青在我国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在路面建设养护工程中具有绿色、优质和经济的特点,其工艺、性能和应用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但总体而言,多数橡胶沥青路面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但未来橡胶沥青技术的发展还需攻克一系列应用... 橡胶沥青在我国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在路面建设养护工程中具有绿色、优质和经济的特点,其工艺、性能和应用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但总体而言,多数橡胶沥青路面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但未来橡胶沥青技术的发展还需攻克一系列应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沥青 养护工程 路面建设 废旧轮胎 应用障碍 长寿路面 推陈出新 性能和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55+36m混凝土连续箱梁荷载试验及承载能力验算分析
20
作者 赵庆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2期52-57,共6页
介绍了某实际工程36+55+36m混凝土连续梁桥荷载试验方案,使用Midas civil建立了桥梁空间杆系分析模型,模拟各施工阶段的桥梁结构内力,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桥梁静载试验方案,经过现场试验得到的试验数据与模型理论值吻合良好,桥梁结构... 介绍了某实际工程36+55+36m混凝土连续梁桥荷载试验方案,使用Midas civil建立了桥梁空间杆系分析模型,模拟各施工阶段的桥梁结构内力,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桥梁静载试验方案,经过现场试验得到的试验数据与模型理论值吻合良好,桥梁结构安全可靠;对桥梁进行了承载能力验算,按照桥梁现场施工特点,将支座沉降分为8mm、9mm、10mm、15mm四个工况进行重点计算,得出各工况支座沉降对桥梁构件受力状态的影响,并给出支座沉降预警值,为混凝土桥梁施工及荷载试验计算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连续梁箱 荷载试验 承载能力验算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