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重度低钾血症患者采取高浓度钾溶液外周静脉给药治疗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新斌 肖玲霞 +3 位作者 姜椿法 邱全煌 谢伟山 黄春艳 《罕少疾病杂志》 2017年第2期63-64,6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微泵泵入高浓度钾治疗重度低钾血症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2例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31例,予以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头静脉置管后,在床边心电监护、血钾监测指导下利用微泵泵入含钾液补钾;同样予以对照...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微泵泵入高浓度钾治疗重度低钾血症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2例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31例,予以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头静脉置管后,在床边心电监护、血钾监测指导下利用微泵泵入含钾液补钾;同样予以对照组31例,经常规外周静脉补钾。结果不同时段相同时间实验组患者血钾、肌力、心电图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床边心电监护及血钾监测指导下,通过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头静脉置管后微泵补钾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低钾血症 肌力 床旁心电监护 血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重症小组的建立及其在急诊抢救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群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6期75-75,78,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抢救小组在抢救病人中的运作方法及作用。方法在全院成立重症抢救小组,应对突发的抢救工作,24h待命。记录和分析125例通过重症抢救小组抢救的成功率。另外,选择130例一般抢救的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结果125例患者中,11... 目的探讨重症抢救小组在抢救病人中的运作方法及作用。方法在全院成立重症抢救小组,应对突发的抢救工作,24h待命。记录和分析125例通过重症抢救小组抢救的成功率。另外,选择130例一般抢救的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结果125例患者中,118例患者抢救获得成功,成功率达94.4%,与对照组的82.3%(107/130)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立抢救小组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小组 建立 抢救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低血压危险因素 被引量:18
3
作者 胡怀岭 李群 +1 位作者 姜椿法 邱全煌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分析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诊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5例分为术后低血压组和术后非低血压组两组,统计分析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 目的分析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诊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5例分为术后低血压组和术后非低血压组两组,统计分析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术前血压情况、心肌梗死病变位置等因素与低血压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65例急诊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PCI术后低血压发生率为38.8%。PCI术后低血压组中出现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显著低于PCI术后非低血压患者(21.9%vs 48.5%,P<0.01)。PCI术后低血压组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峰值显著高于非低血压组,(247.3±186.8)U/L vs(175.4±159.6)U/L(P<0.05)。PCI术后低血压患者下壁心肌梗死和右室心肌梗死的患者均明显高于非低血压患者(62.5%vs 28.7%,P<0.01;12.5%vs 4.0%,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PCI术后低血压患者中完全闭塞、近段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均高于术后非低血压患者(P<0.05)。PCI术后低血压患者术后TIMI分级<2级比例显著高于术后非低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88%vs 4.95%,P<0.05)。对PCI术后患者低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肌缺血症状是PCI术后患者低血压的保护性因素,而右冠状动脉病变、近段病变、完全闭塞、术后TIMI分级<2级均为PCI术后患者低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出现心肌缺血症状是PCI术后低血压发生的保护性因素,而右冠状动脉病变、近段病变、完全闭塞、术后TIMI分级<2级均为PCI术后患者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低血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地区青年及未成年人群心跳骤停特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邱全煌 张新斌 +6 位作者 相永森 黄莹 余志群 李恒 李小悦 邓卓超 桂见军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376-2378,2382,共4页
目的分析东莞地区青年及未成年人群心跳骤停(SCA)的特点以及心源性猝死(SCD)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东莞地区5个区域代表性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青年及未成年人群SCA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发病诱因、发生地点、... 目的分析东莞地区青年及未成年人群心跳骤停(SCA)的特点以及心源性猝死(SCD)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东莞地区5个区域代表性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青年及未成年人群SCA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发病诱因、发生地点、有无目击者心肺复苏(CPR)、呼叫120至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呼叫120至确定SCA时间、反应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的例数,CPR开始至首次电除颤时间,建立人工气道及首剂肾上腺素时间,患者入院和出院的存活率,记录所有患者最后的诊断结果。结果 SCA患者共7 432例,其中出现SCD的患者5 136例(69.11%),273例存活出院,出院存活率为3.67%。7 432例SCA患者中,平均年龄(25.17±12.12)岁,患者在21~25岁的年龄段比例最高,占SCA患者的24.95%;73%的患者发病地点在公共场所;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反应时间、救护车到达时间、确定SCA时间、首次除颤时间、建立气道时间和首剂肾上腺素时间均显著低于自主循环未恢复的患者(P<0.001);5 136例SCD猝死者中,冠心病占26.83%,心肌病占20.81%,心传导系统异常占18.83%,诱因不明的患者占22.78%,诱因为饮酒的占16.59%,运动和过度劳累占14.64%,情绪激动占12.15%。结论东莞地区SCA发生后旁观者参与复苏率低,复苏成功率低,SCD为猝死主要类型,冠心病为主要病因,饮酒、运动和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是主要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未成年人 心跳骤停 东莞 流行病学 心源性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Hs-CRP对急诊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群 王少波 +2 位作者 熊素春 周善存 乔义超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7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急诊应激性高血糖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将急诊入院的危重患者分为糖尿病应激组和非糖尿病应激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普通糖尿病患者组成糖尿病非应激组,以及来医院健康体检的成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急诊应激性高血糖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将急诊入院的危重患者分为糖尿病应激组和非糖尿病应激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普通糖尿病患者组成糖尿病非应激组,以及来医院健康体检的成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结果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应激组和糖尿病非应激组显著高于非糖尿病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非糖尿病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在糖尿病应激组和非糖尿病应激组显著高于非糖尿病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糖尿病非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Hs-CRP联合检测用于应激患者高血糖的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应激性 高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心肺复苏仪在急诊体外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伍远辉 谢伟山 +1 位作者 姜椿法 袁群弟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8期74-76,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心肺复苏仪在急诊体外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该院接诊的60例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改良心跳复苏仪救治,参照组给予人工心肺复苏救治。比较两组的呼吸恢复时间... 目的探究改良心肺复苏仪在急诊体外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该院接诊的60例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改良心跳复苏仪救治,参照组给予人工心肺复苏救治。比较两组的呼吸恢复时间、血压恢复时间、心跳恢复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率、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研究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40.00%,参照组为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43,P>0.05),研究组呼吸恢复时间、心跳恢复时间、血压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hs-cTnT数值、NT-proBNP数值、血乳酸数值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体外心肺复苏中采用改良心肺复苏仪能够提高复苏效率,从而缩短患者的血压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心跳恢复时间,减少缺氧缺血而引起的脏器组织损伤情况,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心肺复苏仪 急诊体外 心肺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周会联合抢救视频回放对急诊护士创伤护理知信行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胡文彩 刘刚 +1 位作者 袁群弟 全君青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1期150-153,共4页
目的观察创伤周会联合抢救视频回放对急诊科护士创伤护理知信行的影响,以提升创伤患者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医院处理的262例创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医院处理的273例创伤... 目的观察创伤周会联合抢救视频回放对急诊科护士创伤护理知信行的影响,以提升创伤患者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医院处理的262例创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医院处理的273例创伤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创伤周会+抢救视频回放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30 min内出急诊时间、标本送检时间及两组标本采集率,30 min内急诊输血人次、两组输血总例次及输血率,比较2018年底与2020年底两组急诊科固定护士创伤知识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患者30 min内出急诊时间,标本采取量、标本送检时间,急诊输血例次以及30 min内急诊输血例次优于对照组,2020年底急诊科固定护士创伤知识考核成绩优于2018年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周会+抢救视频回放能促进急诊科护士知信行落实,可以提升创伤患者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急救团队 创伤护理 知信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评估与分级管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误吸的影响
8
作者 梁勇 毛承红 +8 位作者 景登容 董春燕 安琴 甘露芹 黎江会 伍天芳 刘忠杰 陈燕 张新斌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障碍早期评估与分级管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和误吸的影响。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选取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神经外科就诊的7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2023年1月至6月住院治对照组34例,2...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障碍早期评估与分级管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和误吸的影响。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选取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神经外科就诊的7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2023年1月至6月住院治对照组34例,2023年7月至12月为干预组36例。对照组行吞咽功能障碍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对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早期评估与分级管理。比较两组吞咽功能改善、卒中相关性肺炎及误吸的发生率。结果:吞咽功能的评估用洼田饮水试验,干预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卒中相关性肺炎,干预组患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误吸发生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功能障碍早期评估与分级管理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降低误吸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功能 误吸 卒中相关性肺炎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RT治疗对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心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唐礼 张圣武 +3 位作者 娄梦 董有智 雷凤 张新斌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对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心、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予以常规血液透析+内科治疗)及研究组(n=30,在... 目的: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对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心、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予以常规血液透析+内科治疗)及研究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CRRT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心、肾功能、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尿素氮、血肌酐低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RRT治疗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心、肾功能,并有利于减少电解质紊乱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南部镇区305例院外心跳骤停事件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恒 张新斌 +5 位作者 邓卓超 阳建平 李小悦 陈昌卫 黄子通 杨正飞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了解东莞南部地区三个镇区心跳骤停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救治情况,以期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院外120出诊或急诊室就诊305例病例,通过Utstein模式登记资料,分析病例特点及救治情况。结果:305例患者... 目的:了解东莞南部地区三个镇区心跳骤停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救治情况,以期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院外120出诊或急诊室就诊305例病例,通过Utstein模式登记资料,分析病例特点及救治情况。结果:305例患者,初始自主循环恢复26例(8.52%),存活出院6例(1.96%)。39%病例考虑为心源性导致,且90%的病例发生在公共场所和家中。未复苏病例的急救反应时间较复苏病例明显延长。结论:东莞南部地区心肺复苏成功率低,提高120调度员指导旁观者实施现场复苏比例,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是心肺复苏成功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心跳骤停 自主循环恢复 调度员 旁观者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急诊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邱全煌 莫伟荣 +1 位作者 刘萍 罗日猛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87-388,共2页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为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为优化急诊流程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急救相关时间的对...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为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为优化急诊流程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急救相关时间的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急诊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流程,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快速实现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急诊治疗,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更加宝贵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可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诊流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庆萍 《南方护理学报》 2005年第12期13-15,共3页
目的了解镇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开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方法对珠三角地区4所二级甲等镇级医院155名护理人员进行科研开展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镇级医院护理人员参加科研的比例仅占4.5%,48.0%的人员参与科研的目的是为了评定... 目的了解镇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开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方法对珠三角地区4所二级甲等镇级医院155名护理人员进行科研开展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镇级医院护理人员参加科研的比例仅占4.5%,48.0%的人员参与科研的目的是为了评定职称。结论护理人员应该增强科研意识,提高护理群体的整体素质;护理管理者应该从思想上给予重视,统一规划,保证科研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级医院 护理人员 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的急诊救治体会
13
作者 陈天雷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56-356,358,共2页
颅脑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是急诊外科常见病,死亡率较高,如何有效地抢救这些危重病员,是急诊医学面临重要问题之一。本组186例,均经CT及有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并以昏迷评分法(GCS)<8为重型标准。现将本组186例颅脑伤... 颅脑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是急诊外科常见病,死亡率较高,如何有效地抢救这些危重病员,是急诊医学面临重要问题之一。本组186例,均经CT及有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并以昏迷评分法(GCS)<8为重型标准。现将本组186例颅脑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的急诊救治体会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全身多发伤 急诊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老年人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14
作者 伍远辉 谢伟山 姜椿法 《新疆医学》 2020年第9期932-934,92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老年人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入对象为本院急诊2016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患者,包括26例复苏成功病例及24例复苏不成功病例。本研究从多方面对比急诊老年人的临床资料和一般资料,探讨总结急诊...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老年人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入对象为本院急诊2016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患者,包括26例复苏成功病例及24例复苏不成功病例。本研究从多方面对比急诊老年人的临床资料和一般资料,探讨总结急诊老年人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急诊对策。结果50例行心肺复苏的患者成功率为52%,患者急救前疾病常见于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最终心肺复苏成功率相关的因素包括合并并发症、合并多脏器衰竭以及院外黄金抢救时间、早期发现围术期心搏骤停前表现。结论老年人的并发症、多脏器衰竭等因素是影响急诊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采取的有效对策为尽可能在早期发现围术期心搏骤停前表现并且在短时间行心肺复苏,提高心肺复苏的应用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老年患者 心肺复苏 成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6
15
作者 陆首玲 涂娟 倪爱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6期94-95,98,共3页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63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63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指标变化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G、TC、LDL-C均明显下降,而HDL-C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下降或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等,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托溴铵、沐舒坦、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陆首玲 涂娟 倪爱霞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3期2959-2960,共2页
观察异丙托溴铵、沐舒坦、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7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n=35例)仅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n=35例)给予异丙托溴铵、沐舒坦、... 观察异丙托溴铵、沐舒坦、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7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n=35例)仅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n=35例)给予异丙托溴铵、沐舒坦、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变化。观察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P<0.05);观察组喘息缓解、咳嗽消失、喘鸣音及湿性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PaO2、PaCO2)和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均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异丙托溴铵、沐舒坦、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疗效显著,可改善肺功能、临床症状及缓解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托溴铵 沐舒坦 普米克令舒 雾化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法林和利伐沙班治疗心房颤动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群 陆首玲 +1 位作者 刘尚 刘斌 《内科》 2015年第4期463-465,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华法林和利伐沙班治疗心房颤动(AF,房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6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53例给予华法林治疗并适时进行相应剂量加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2.0~3.0范围内;观察组患... 目的观察比较华法林和利伐沙班治疗心房颤动(AF,房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6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53例给予华法林治疗并适时进行相应剂量加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2.0~3.0范围内;观察组患者153例给予利伐沙班(rivaroxaban)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NR达标率(81.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发生率(1.3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伐沙班治疗能显著提高心房颤动患者INR的达标率,有效降低患者出血发生率,使用安全、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华法林 利伐沙班 血栓栓塞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工厂工人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方法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18
作者 黄春艳 李志辉 黄艳芳 《护理学报》 2007年第3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对工厂工人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采用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工厂426名工人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对培训前后工人进行心肺复苏知识测评。结果培训前426名工人普遍缺乏心肺复苏技能,通过培训... 目的探讨对工厂工人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采用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工厂426名工人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对培训前后工人进行心肺复苏知识测评。结果培训前426名工人普遍缺乏心肺复苏技能,通过培训,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合格率从培训前的9.6%提高到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工厂工人普遍缺乏心肺复苏知识,运用合适的培训方法能有效提高工人心肺复苏技能。针对我国国情,医院培训是普及心肺复苏技能的理想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人 心肺复苏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心肺复苏技术对院外心脏性猝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艳玲 胡怀岭 +2 位作者 黄春艳 李新城 蔡传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4期168-169,共2页
目的分析标准心肺复苏技术并综合干预措施对院外心脏性猝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东莞市厚街地区抢救的63例OHCSD患者为观察组,参与抢救人员经专业化培训;同时,选取2007年12月~2011年12月抢救的60例OHCSD患者为对照... 目的分析标准心肺复苏技术并综合干预措施对院外心脏性猝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东莞市厚街地区抢救的63例OHCSD患者为观察组,参与抢救人员经专业化培训;同时,选取2007年12月~2011年12月抢救的60例OHCSD患者为对照组,参与抢救人员未经专业化培训;均采用CPR联合AED技术以及高级生命支持措施抢救。对比两组发病至救治时间及抢救后患者的存活率、死亡率以及整体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病距离救治时间平均(9.3±1.7)min比对照组平均(14.2±2.3)min相对更短(P<0.05);观察组抢救后存活率28.6%,死亡率71.4%;对照组存活率13.3%,死亡率86.7%;观察组整体抢救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标准心肺复苏技术对OHCSD患者整体抢救效果比较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心肺复苏 综合干预 院外 心脏性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A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新斌 肖玲霞 +5 位作者 黄晓芸 姜椿法 钟新芳 胡怀岭 黄春艳 官少兵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1期69-71,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溶栓药物将其分为rt-PA组(40例)和UK组(40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溶栓药物将其分为rt-PA组(40例)和UK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与溶栓后2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治疗前、溶栓后24h和7d时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rt-PA组与UK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2h HR和MA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rt-PA组溶栓前、溶栓后24h和7d时与UK组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h NIHSS评分下降≥4分例数和溶栓后7d NIHSS评分下降≥4分患者例数与UK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rt-PA组与UK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 rt-PA与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A 尿激酶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