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邓颖珠 李巧玲 韩月兰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4期5020-5020,共1页
目的:观察并思考在神经内科践行优质护理服务而产生的意义。方法:选择1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10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 目的:观察并思考在神经内科践行优质护理服务而产生的意义。方法:选择1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10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健康教育效果、基础护理合格率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的护理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促进护理工作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优质护理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格色彩学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丹菊 李巧玲 《现代临床护理》 2015年第4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性格色彩学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55名在校三年级大专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5月55名在校三年级大专实习护生,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性格色... 目的探讨性格色彩学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55名在校三年级大专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5月55名在校三年级大专实习护生,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性格色彩学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实习后应对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情况,并了解实验组护生对性格色彩学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习结束时实验组护生应对能力在解决问题能力、求助、合理化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自责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习结束时实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其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和求知欲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生认为性格色彩学教学方法能让护生了解自己,完善个性,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环境,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及激发主动学习积极性等。结论性格色彩学应用于护理教学中能有效提高护生应对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帮助护生完善个性,更好地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和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格色彩学 神经内科 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在综合医院误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胡萌 李臻 +5 位作者 张顺英 李哲 任兰振 谭琦 张中银 陈豪 《中国医药》 2010年第2期184-185,共2页
抑郁症是一种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快感缺失为核心症状的精神性疾病。由于相当部分抑郁障碍可伴有多种躯体症状,患者常常到综合医院就诊,导致常常被误诊或漏诊,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现将我院门诊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研究统... 抑郁症是一种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快感缺失为核心症状的精神性疾病。由于相当部分抑郁障碍可伴有多种躯体症状,患者常常到综合医院就诊,导致常常被误诊或漏诊,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现将我院门诊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研究统计过的360例抑郁症患者,曾经有过误诊经历的186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抑郁症的诊断率,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误诊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P联合动态TCD量化评估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与预后
4
作者 苻晓慧 孙凌瑜 +5 位作者 刘琳 黄慜 杨萍 连宗德 李哲 胡宗继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9期36-38,共3页
目的:CT灌注成像(CTP)联合动态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量化评估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1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60例MCA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减影血管造影结果显示的患者侧支循... 目的:CT灌注成像(CTP)联合动态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量化评估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1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60例MCA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减影血管造影结果显示的患者侧支循环状态将侧支循环不良者纳入不良组(26例)、侧支循环良好者纳入良好组(3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P、动态TCD检查,以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分析CTP联合动态TCD诊断MCA狭窄患者侧支循环情况效能,比较两组患者CTP参数及动态TCD参数,比较入院时以及治疗后7、14、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析MCA狭窄患者侧支循环状态与CTP参数、动态TCD参数、NIHSS评分、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以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CTP联合动态TCD诊断侧支循环状态的灵敏度为84.61%,特异度为91.17%,准确率为88.33%,Kappa值=0.761。不良组患者rCBF、rCBV均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iACA、VmiPCA、VmiACA/VmcACA、VmiPCA/VmcPCA均低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rMTT、r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及治疗后7、14、30 d,不良组患者NIHSS评分均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不良组患者mRS评分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侧支循环评分与rCBF、rCBV、NIHSS评分、mRS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与VmiACA、VmiPCA、VmiACA/VmcACA、VmiPCA/VmcPCA呈正相关性(P<0.05),而与rMTT、rTT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TP联合动态TCD可准确评估MCA狭窄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和预后,且MCA狭窄患者近、远期预后与其侧支循环状态演变密切相关,在临床预后评估和治疗策略的制定中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动态经颅多普勒超声 大脑中动脉狭窄 侧支循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紧张型头痛患者的观察及治疗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俊峰 陈豪 +2 位作者 张中银 谭琦 黄宗青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2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了解紧张型头痛占神经科门诊患者及头痛患者的比率,观察黛力新对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统计1年度紧张型头痛患者占门诊头痛患者的比率,对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确诊的伴抑... 目的 了解紧张型头痛占神经科门诊患者及头痛患者的比率,观察黛力新对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统计1年度紧张型头痛患者占门诊头痛患者的比率,对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确诊的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组和多塞平组,治疗后根据HAMD、HAMA、头痛强度和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分变化,判断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1年度头痛患者占神经科门诊患者的10.4%,紧张型头痛患者占头痛患者的18.5%,伴随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紧张型头痛占紧张型头痛的64.5%。黛力新治疗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HAMD、HAMA和头痛强度评分减少(P值分别<0.01、0.01、0.05);治疗4周时评分均明显减少(P<0.01)。多塞平治疗2周和4周时HAMD、HAMA和头痛程度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黛力新组评分降低更明显。多塞平组2周内出现明显口干、嗜睡、乏力等不适。结论 紧张型头痛患者在神经科门诊患者中有较高的比率且伴抑郁和/或焦虑的比率较大,其中在外来工以具初中文化程度的患者较多,提示该地防治重点应在青年外来工。黛为新治疗后具有疗效快、效果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而多塞平疗效慢、副作用明显、患者依从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型头痛 抑郁 焦虑 黛力新 合并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瞻性的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邓颖珠 韩月兰 +1 位作者 李巧玲 李丹菊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前詹性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影响。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前瞻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发作频率、治预... 目的探讨前詹性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影响。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前瞻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发作频率、治预率、复发率、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进行前瞻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治愈率、满意率、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的发作频率、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短暂性脑缺血 满意度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唐劭年 任兰振 +1 位作者 彭全 李海燕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363-364,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采用家庭心理干预联合药物(舍曲林)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舍曲林进行药物治疗,为患者进行治疗前和开展治...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采用家庭心理干预联合药物(舍曲林)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舍曲林进行药物治疗,为患者进行治疗前和开展治疗后2周、4周、8周的HAMD-24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SS)评分,以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开展4周、8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HAMD-24和S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均P<0.01)。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药物在治疗脑梗死后抑郁中的效果良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抑郁 心理干预 舍曲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谭琦 邓颖珠 +1 位作者 陈豪 郑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4期726-726,共1页
目的摸索国产A型肉毒素(BTX-A)在神经科的临床用途。方法用A型肉毒素局部治疗面肌抽搐25例,眼睑痉挛11例,Meige综合征2例,咬肌痉挛2例,紧张性头痛6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10例,脑炎后肢体痉挛2例。结果面肌抽搐、眼睑痉挛有效率100%,Meige... 目的摸索国产A型肉毒素(BTX-A)在神经科的临床用途。方法用A型肉毒素局部治疗面肌抽搐25例,眼睑痉挛11例,Meige综合征2例,咬肌痉挛2例,紧张性头痛6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10例,脑炎后肢体痉挛2例。结果面肌抽搐、眼睑痉挛有效率100%,Meige综合征部分缓解,紧张性头痛5例有效,1例无明显疗效,咬肌痉挛1例有效,1例无效,脑卒中后肢体痉挛8例缓解,2例效,脑炎后肢体痉挛2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不失为神经科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一有效手段,其操作简便,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治疗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 BTX-A 神经科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糖诱发椎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样表现二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凌瑜 谭琦 陈豪 《中国医药》 2009年第1期78-78,共1页
低血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血糖低于2.8mmoL/L)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心悸、大汗、躁动等,亦有偏瘫、失语、感觉异常等表现,而表现为椎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样表现则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此类... 低血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血糖低于2.8mmoL/L)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心悸、大汗、躁动等,亦有偏瘫、失语、感觉异常等表现,而表现为椎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样表现则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此类患者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 椎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萍 苻晓慧 +2 位作者 黄慜 方北 劳传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0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颈部血管超声(CUS)联合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8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本组患者行TCD检查、CUS检查以及TCD+CUS检查,均行螺旋CT血管造影(CTA)...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颈部血管超声(CUS)联合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8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本组患者行TCD检查、CUS检查以及TCD+CUS检查,均行螺旋CT血管造影(CTA)/核磁共振动脉成像(MRA)检查,分别计算TCD检查、CUS检查以及TCD+CUS检查对脑梗死诊断准确率,分析具体诊断结果。结果TCD+CUS检查对脑梗死阳性、梗死分布和患者血流异常诊出率与CTA/MRA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高于TCD检查和CUS检查对脑梗死阳性、梗死分布和患者血流异常诊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检查对脑梗死阳性、梗死分布和患者血流异常诊出率与CUS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与CUS联合法对脑梗死患者诊断效果与影像学检查相近,有利于帮助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展、病灶分布有更好的了解,对其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因此该种诊断方法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部血管超声 脑梗死 血流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小凹蛋白-1水平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才明 陈礼锟 +4 位作者 孔令恩 张停亭 庄顺芝 邱志维 黄爱郑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小凹蛋白-1(Caveolin-1,Cav-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9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发病24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21例(脑梗死组)入院后第1、3、7天的血清,另外收集37名同期健...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小凹蛋白-1(Caveolin-1,Cav-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9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发病24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21例(脑梗死组)入院后第1、3、7天的血清,另外收集37名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检测Cav-1的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S)、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A、apo B、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发病后第1、3、7天血清Cav-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发病天数增加逐渐下降,但Cav-1水平与FBS、HbA1C、Hcy、Cr、BUN、UA和TC、TG、apoA、apoB、LDL、HDL水平无明显相关,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v-1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发病后随着发病天数增加有下降趋势,可能是脑梗死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小凹蛋白-1 急性期 动态变化 临床意义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丘脑注射β淀粉样肽42寡聚体是构建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新方法
12
作者 丁燕 朱培植 +2 位作者 宋萍萍 刘昱君 张玉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6-1144,共9页
目的:通过双侧丘脑注射β-淀粉样肽42(amyloidβ-peptides 42,Aβ_(42))寡聚体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小鼠动物模型。方法:将1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组和Aβ组,每组40只。Aβ组利用立体定位技术将A... 目的:通过双侧丘脑注射β-淀粉样肽42(amyloidβ-peptides 42,Aβ_(42))寡聚体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小鼠动物模型。方法:将1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组和Aβ组,每组40只。Aβ组利用立体定位技术将Aβ_(42)寡聚体注射至双侧丘脑。术后3、7、14和28 d分别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动物神经功能;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双侧丘脑神经元核抗原(neuronal nuclear antigen,NeuN)、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Ser396)]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和溶剂组相比,Aβ组小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和在原平台所在象限游泳时间显著减少(P<0.05),Aβ组小鼠GFAP、Iba1和p-tau(Ser396)水平显著升高,而NeuN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Aβ_(42)寡聚体小鼠双侧丘脑注射法是构建AD动物模型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肽 丘脑 阿尔茨海默病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杆菌性脑膜炎误诊9例分析
13
作者 王俊峰 范亚瑜 +2 位作者 陈豪 张中银 谭琦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964-966,共3页
目的 寻找伤寒杆菌性脑膜炎误诊原因 ,提出改进办法。方法 对确诊为伤寒杆菌性脑膜炎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伤寒杆菌性脑膜炎患者病初均被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 ,出现明显伤寒及神经系统表现后得到确诊及合理治疗... 目的 寻找伤寒杆菌性脑膜炎误诊原因 ,提出改进办法。方法 对确诊为伤寒杆菌性脑膜炎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伤寒杆菌性脑膜炎患者病初均被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 ,出现明显伤寒及神经系统表现后得到确诊及合理治疗。结论 伤寒杆菌性脑膜炎易被误诊为呼吸道、消化道普通感染 ,为避免或减少误诊 ,如拟诊伤寒患者出现明显神经精神症状 ,应及早作伤寒病原学及脑脊液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细菌性/诊断 沙门菌/伤寒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2)与腔隙性梗死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唐劭年 任兰振 +1 位作者 胡宗继 刘立雄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8期36-37,共2页
目的对维生素B12与腔隙性梗死后抑郁存在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1-01—2013-01收治的腔隙性梗死患者798例分为对照组708例与观察组90例,对照组无抑郁症,观察组存在抑郁症(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判定),对比并分析2组患者的维生素... 目的对维生素B12与腔隙性梗死后抑郁存在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1-01—2013-01收治的腔隙性梗死患者798例分为对照组708例与观察组90例,对照组无抑郁症,观察组存在抑郁症(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判定),对比并分析2组患者的维生素B12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维生素B12平均浓度为(178.6±20.7)pmol/L,维生素B12缺乏197例(27.9%),观察组,血清维生素B12平均浓度(141.7±19.7)pmol/L,维生素B12缺乏60例(66.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2缺乏与腔隙性梗死后抑郁存在着相关性,腔隙性梗死并抑郁患者的维生素B12水平较普通腔隙性梗死患者更低,维生素B12缺乏情况较为明显,在治疗过程中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可以让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缓解,并可提升腔隙性梗死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 腔隙性梗死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与MRA诊断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一致性研究
15
作者 胡宗继 谭琦 +3 位作者 刘琳 李哲 朱刚明 彭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SWI与MRA诊断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东莞东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2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入选患者均完成SWI和MRA检查,利用SVS判断大脑中动脉血栓的存在,以MRA为金标准,评估... 目的探讨SWI与MRA诊断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东莞东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2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入选患者均完成SWI和MRA检查,利用SVS判断大脑中动脉血栓的存在,以MRA为金标准,评估SWI与MRA诊断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一致性。结果患者共52例,MRA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28例,SWI阳性22例,阴性30例。SWI诊断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灵敏度78.57%、特异度100.00%、准确率88.46%、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80.00%,kappa=0.772,P<0.001。结论 MRA、SWI两者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SWI虽不能完全代替MRA,但可作为其重要的补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 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敏感血管征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延髓出血误诊分析
16
作者 王俊峰 吴集雄 +2 位作者 徐晓华 陈豪 谭琦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年第1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延髓出血(PMH)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MH的诊疗过程,找出经验教训。结果:4例PMH患者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呃逆、眼震、构音障碍、肢体麻木和,或瘫痪等,颅脑CT平扫无异常,易被误诊为脑缺血... 目的:探讨原发性延髓出血(PMH)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MH的诊疗过程,找出经验教训。结果:4例PMH患者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呃逆、眼震、构音障碍、肢体麻木和,或瘫痪等,颅脑CT平扫无异常,易被误诊为脑缺血或不易明确诊断,MRI检查后确诊,预后均良好。结论:对怀疑延髓病变的患者应尽早尽可能行MRI检查,明确有否延髓出血,避免不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延髓出血 误诊 临床表现 磁共振成像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小凹蛋白-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17
作者 李才明 陈礼锟 +4 位作者 孔令恩 张停亭 庄顺芝 邱志维 黄爱郑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索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小凹蛋白-1(Caveolin-1,Cav-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9例急性脑梗死(脑梗死组)患者和39名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检测Cav-1的水平,同时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 目的探索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小凹蛋白-1(Caveolin-1,Cav-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9例急性脑梗死(脑梗死组)患者和39名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检测Cav-1的水平,同时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av-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Cav-1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相关。结论血清Cav-1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后明显降低,可能是脑梗死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清小凹蛋白-1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向左分流量与隐源性脑梗死病灶数量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苻晓慧 孙凌瑜 +4 位作者 刘琳 黄憨 杨萍 黄灿 谭琦 《中国医药》 2017年第5期739-742,共4页
目的分析右向左分流量与隐源性脑梗死病灶数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7月于东莞东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隐源性脑梗死患者66例。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试验评估右向左分流的发生率及其分流量,同时进行磁共振成像及... 目的分析右向左分流量与隐源性脑梗死病灶数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7月于东莞东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隐源性脑梗死患者66例。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试验评估右向左分流的发生率及其分流量,同时进行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检查统计脑梗死的病灶部位、大小及数量,并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右向左分流量与隐源性脑梗死病灶数量的关系。结果TCD发泡试验阳性25例,右向左分流的发生率为37.9%(25/66)。25例中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供血区大面积脑梗死灶1例,其余24例均为多发性小脑梗死灶。24例小脑梗死灶患者中颅脑DWI检查前循环(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出现小脑梗死灶者21例;后循环+前循环(脑干、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出现小脑梗死灶3例。根据右向左分流程度不同,将TCD发泡试验阳性患者分为小量分流组(微泡≥1但〈10个,17例)和大量分流组(微泡≥10个,包括微泡〉25个的淋浴型或雨帘型,8例)。小量分流组前循环(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的多发性小脑梗死灶检出率明显高于后循环+前循环(脑干、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82.4%(14/17)比17.6%(3/17)],大量分流组前循环(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的多发性小脑梗死灶检出率明显高于后循环+前循环(脑干、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7/7比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量分流组中1例为大脑中动脉主干脑梗死灶,因发病机制不明,未纳入统计学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TCD发泡试验栓子数量与颅脑DWI梗死灶数量呈正相关性(r=0.471,P=0.020)。结论右向左分流量与隐源性脑梗死病灶数量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卵圆孔未闭 右向左分流 经颅多普勒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不明原因偏头痛及脑梗塞卵圆孔未闭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苻晓慧 孙凌瑜 +2 位作者 刘琳 黄慜 杨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2期284-285,共2页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6月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30例不明原因偏头痛及脑梗塞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及经食道超声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CD与经食道超声检查对卵圆孔未闭的诊断结果。TCD对卵...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6月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30例不明原因偏头痛及脑梗塞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及经食道超声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CD与经食道超声检查对卵圆孔未闭的诊断结果。TCD对卵圆孔未闭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3.98%、93.62%、93.85%,经食道超声检查分别为96.39%、91.49%、94.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明原因偏头痛及脑梗塞中,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圆孔未闭具有较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筛查卵圆孔未闭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卵圆孔未闭 偏头痛 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少波 黄灿 +2 位作者 钟婉平 刘莹 周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9-83,共5页
目的探究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东莞东华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298例,所有患者发病24 h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并检测CYP2C19、PTGS1、GP1B... 目的探究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东莞东华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298例,所有患者发病24 h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并检测CYP2C19、PTGS1、GP1BA基因。治疗14 d后,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结果脑梗死患者中快代谢型156例(52.35%),中间代谢型86例(28.86%),慢代谢型56例(18.79%),同时阿司匹林敏感型290例(97.32%),阿司匹林半敏感型5例(1.68%),阿司匹林抵抗型3例(1.00%)。预后良好组中快代谢型140例(59.07%),中间代谢型67例(28.27%),慢代谢型30例(12.66%)。预后不良组中快代谢型16例(26.23%),中间代谢型19例(31.15%),慢代谢型26例(42.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中阿司匹林敏感型234例(98.74%),阿司匹林半敏感型2例(0.84%)和阿司匹林抵抗型1例(0.42%)。预后不良组中阿司匹林敏感型56例(91.80%),阿司匹林半敏感型3例(4.92%),阿司匹林抵抗型2例(3.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C19、PTGS1、GP1BA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预后有影响。检测CYP2C19、PTGS1、GP1BA基因多态性对预测脑梗死患者治疗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YP2C19 PTGS1 GP1BA 基因多态性 抗血小板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